<h3><b> 洛阳老君山,原名景室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城东南三公里处,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海拔2297米。已有两千多年道教文化历史,东周时期,因守藏室使李耳(著名的老子)到此归隐,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北魏时期在此建庙纪念,唐太宗时期,修建铁顶老君庙并赐名为老君山。</b></h3> <h3><b> 早上7点就起了床,窗外的太阳时隐时现。拿出包里带的干粮面包啃了起来。吃完收拾好行李,寄存在宾馆这里。带着一瓶脉动和一些糕点充电宝准备出发。怀着期待的心情前往索道站。8点多早上,加上是淡季,人非常少。坐在索道上,随着索道的上行,下面的景色尽收眼底。雾松非常震撼,展望四周,群山才慢慢显现出来。</b></h3> <h3><b> 照片根本不足以拍出那种震撼,都没见过这么一大片雾松景观。</b></h3> <h3><b> 在这里说一下,老君山上山有两段索道,这是第一段索道,还是建议坐,虽然有点贵。但是自己爬的话非常耗时间和体力,平时没3个小时上不去,更别说雪天了。第二段索道较短,可以视体力决定坐。本次我只坐了第一段。</b></h3> <h3><b> 一下中灵索道,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色世界,层林尽染,美丽至极!伴随着阵阵寒风,拂过树枝上沉甸甸的雪花朵,弥漫在空中,就像在飘着小雪。</b></h3> <h3><b> 真滴是第一次见这么漂亮的雪景,太沉迷了,一边走着一边赏着眼前这片白色世界,脚踩到了深雪里了。</b></h3> <h3><b> 路上基本上没什么人,发现上山道的雪被略微清理过,看到前面有位叔叔在铲雪。我路过的时候,跟他说了声,叔叔您辛苦了。真心感谢工作人员保障我们的安全。</b></h3> <h3><b> 来到了中天门广场,门前有老子骑青牛的石像,右边有几个小卖部,大概是太早了或许是淡季没开门。中天门往上又是非常长的阶梯路,两旁都是被可爱的雪儿打扮成了的雾松,一眼看不到尽头,好似真滴通向天上。</b></h3> <h3><b> 一路我爬啊爬,嘛也,真的好长,回首往下望去,太吓人了吧,返程下山咋整,这么滑。</b></h3> <h3><b> 登到阶梯尽头,来到了第一个殿。发现还有比我来得更早的游客。</b></h3> <h3><b> 继续往前行,路标不是很明白。拿出手机开导航,发现手机好像被冻坏似的,电掉的非常快,连导航的地标到处乱窜。根本不知道自己走到哪了,岔路又多,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不知道这么走路线对不对。</b></h3> <h3><b> 硬着头皮选择了一条走,整个山静悄悄的,非常宁静,几乎见不到游人,静的只能听到自己脚下踩雪的吱吱声!似乎不愿意破坏这份宁静,我走的轻手轻脚(ps其实是怕滑😁),不知道走了多久,有上有下的路,终于看到指示牌了,提示左边进入十里画屏环山栈道。心里想真的有十里么,后面果然验证了。走在栈道上,视野慢慢的变开阔了,眼前的景色好似一幅幅大师笔下的国画,超仙超美!宛如人间仙境!</b></h3> <h3><b> 走到一个商店,发现有两个店员在扫雪,。站在店前的广场上,太阳似乎像个害羞的大男孩,隐约的露出半边身子。</b></h3> <h3><b> 太阳就像个顽皮的老顽童,在玩捉迷藏。时而探出头来,时而躲在云后面。造就了下面云雾翻腾的画面。</b></h3> <h3><b> 走在十里画屏,感叹环山栈道的雄伟和修建的艰辛,同时也被眼前一幅幅画折服。以至于一头撞眼前的树枝上了,带起一阵鹅毛大的雪花在我头上飞舞,钻进我的脖子里。一丝冰凉才使我惊醒,我不是在画中游走。</b></h3> <h3><b> 在路上的雪地上发现了一串汽车钥匙,不知道是哪位游客不小心掉这里了,我想也许他应该还没发现,也许很着急,我一边走一边喊,也没人回应,只好下山交给景区工作人员。</b></h3> <h3><b> 大概真的差不多走了十里,来到一个叫南天门的地方,碰到了一些游客,好多都问我从哪边走来的,前面怎么走。我一看地图,原来我们走的路线不同,他们一下索道走了半小时就到这里了。我相当于先走的十里画屏转了一大圈。</b></h3> <h3><b> 南天门这里就是道观群了,海拔蛮高,雾气很重。这种雪天爬山要额外注意脚滑啊,那是真的一失足你都恨不了的。从南天门这里可以一直往下走到第二段索道的上站。我选择继续步行,才知道真的不该节约那个钱,下坡路真的心打鼓,要学螃蟹走路啊,太滑了。</b></h3> <h3><b> 虽然在怎么小心,期间还是脚打滑,手一下子没抓住,屁股在铺满雪的木阶梯上摩擦了十几节阶梯,这还真是效率😂</b></h3> <h3><b> 对了,在此提醒肾不好的同学在雪天中不要喝太多水,冬季厕所都关门了,说是冻的冒得水,所以你们懂滴。</b></h3> <h3><b> 一路往下,去第一段索道上站坐索道下山,一边流连忘返,舍不得这么美的景色,但是还是要离去赶回家,以后有机会再来这么美丽的老君山!</b></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