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国度(上)多彩的墨西哥城

TSY

<h3>2019年9月29日,结束了在美国的两周自由行,从迈阿密乘机飞往墨西哥城,下午5点在机场与探知游学团队会合后,乘车去位于市区改革大道边上的酒店。</h3> <h3>墨西哥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孕育出美洲三大文明其二的玛雅(Maya)文明和阿兹特克(Azitec)文明(另一大文明是南美地区的印加(Inca)文明)。玛雅文明与其同时期存在于不同地区的特奥蒂瓦坎文明的兴盛与消亡,至今仍是迷雾重重;热带雨林、印第安小村庄、金字塔等文明遗迹都是旅游者喜欢的探寻之地。</h3><h3><br></h3><h3>墨西哥东南濒临加勒比海,南、西侧紧靠太平洋,北部同美国接壤,东部则为墨西哥湾,是拉美第二人口大国,也是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有着“玉米的故乡”、“仙人掌的国度”、“白银王国”、“浮在油海上的国家”等美誉,自然资源之丰富可见一斑。在被西班牙人统治了300年之后 ,于1811开始了反对殖民者的10年独立战争,于1821年赢得了独立,1824年建立了联邦共和国。</h3> <h3>墨西哥城(Mexico City)是墨西哥的首都,位于墨西哥高原南部特斯科科湖的湖积平原上,海拔高2240米。它的前身是阿兹特克人于1325年建成的特诺奇蒂特兰城。在墨西哥的国旗和国徽上都有这样一副图案:一只勇猛兀鹰口啣一条蛇傲立于一颗茁壮的仙人掌上。这就是传说中13世纪以前古印第安阿兹特克人在其信奉的战神指引下,走到特斯科科湖的一个岛上时所看到的情景。“墨西哥”一词变出自阿兹特克民族战神的别名“墨西卡利”。阿兹特克人于是在神所指定的地方填湖造田,修堤筑路,建成了特诺奇蒂特兰城。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打败阿兹特克帝国之后占领了这里,将之前的建筑夷平后在废墟上修建了许多欧洲式宫殿、教堂、修道院等建筑,建立起了新西班牙的首都,并命名为墨西哥城。1821年,墨西哥独立时定为首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相继拔地而起。这座城市既保留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又具有绚丽多姿的现代化气息。</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墨西哥城市中心的改革大道横穿东西,长30多公里,是一条风景街,也是一条历史街,有众多的广场、纪念碑、雕像、纪念馆和文化娱乐场所。</h3> <h3>第二天上午,在去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的路上,经过一个长满仙人掌的路边公园。初识“仙人掌国度”一隅,不能不下车观赏,顺便来个合影留念。</h3> <h3>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古城遗址位于墨西哥城以北40公里处的山谷中,古城建于公元前150年至公元100年之间,面积达40平方公里,居民20多万,在公元5世纪达到全盛时期,曾经是辉煌的印第安文明之都,又被称为“众神之城”,以磅礴大气的建筑而闻名于世,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h3>在奥尔梅克文明之后,有两个文明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一个是位于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丛林低地的玛雅文明,另一个就是墨西哥中南部高地的特奥蒂瓦坎文明。</h3> <h3>特奥蒂瓦坎古城的主要建筑沿城市轴线中央大道(又称“黄泉大道”、“亡灵大道”)分布,呈现严谨的格状结构。<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纵贯南北的中央大道,全长约4公里,宽45米。因为当时用活人祭祀,尸体在大街上火花,“黄泉大道”、“亡灵大道”便由此而得名吧!</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大道两旁的建筑错落有致,<span style="white-space: pre-wrap;">建有金字塔、庙宇、亭台楼阁以及大街小巷。</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街道的坡度设计十分巧妙,每隔一段便建有六级台阶和一处平台,给人以直逼云天之感。</span></h3> <h3>这个巨大的广场建筑群原是个城堡,可惜只遗留下基座,上面的建筑物已荡然无存。据考证可能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和王公贵族的住所。</h3> <h3>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古城遗址的主要组成部分,月亮金字塔位于大道北端,高约46米,而坐落在大道东侧的太阳金字塔,则早建了150年,高达66米。</h3><h3>说起特奥蒂瓦坎和金字塔,还有一个神话故事。<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印第安传说中,太阳不在发光了,地球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万物生灵面临着毁灭的危险。宇宙诸神看到后,便来到特奥蒂瓦坎,燃起了篝火。地球又一次见到了光明,万物复苏,生灵获救,但不久,篝火的火焰越来越弱,地球再次陷入黑暗。为了使地球永见光明,诸神修建了太阳和月亮金字塔,在两塔之间,再次燃起熊熊烈火。并商定,谁有勇气自愿跳入火中,就变成太阳,永远得到人类的崇敬。诸神中低贱的纳纳瓦特神和高贵的特克西斯特卡尔表示愿意作出牺牲,变成太阳,照耀地球。纳纳瓦特神首先勇敢的跃身跳进火堆,顿时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而特可西斯特卡尔却犹豫了,只是在看到纳纳瓦特变成太阳后,才下定决心,咬牙跳进微弱的火堆。于是他失去机会,没能变成太阳,成为了只能在太阳下山后,用清淡光辉照亮大地的月亮。因而在印第安纳瓦语中,特奥蒂瓦坎是“创造太阳和月亮神的地方”。</span></h3> <h3>沿中央大道自北向南行,便先来到月亮金字塔前。月亮金字塔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塔下是月亮广场,南北长约200余米,东西宽近140米。广场中央是一座四方形的祭台,当时古城重要的宗教仪式都在这里举行。塔的正面,阶梯很陡,从底下向上仰望,塔顶高耸入云。阶梯经过修复,攀爬没有问题,一众人等便一口气登上塔顶。</h3> <h3>站在已坍塌的顶部往下俯瞰,视野开阔,古城遗址的整体格局尽收眼底。</h3> <h3>每到一个景点,学友们合影留念是必须的,更何况此行中摄影高手大有人在呢!</h3> <h3>太阳金字塔是古印第安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它比月亮金字塔早建150多年,也高大的多。塔高66米,建筑宏伟,呈梯形,坐东朝西,正面有数百级台阶直达塔顶。塔身用泥土和砂石堆建,台阶外表镶嵌着巨大的石板,石板上雕刻着五彩缤纷的图案。塔顶是一座太阳神庙,早已被毁,据考证当初这座神庙金碧辉煌,高大的太阳神像站立在神坛中央,面向东方,端重庄严,胸前佩戴着金银珠宝的饰物,当阳光照进庙堂时,周身闪射着耀眼的光芒。当年也正是在这神圣的地方,杀活人以祭祀太阳神,这在令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是否也有种毛骨悚然的不寒而栗?有时文明与野蛮就像一双孪生兄弟般与生俱在......</h3> <h3>太阳金字塔台阶很是陡峭,往上爬时手要扶住边上的栏杆,几乎是手脚并用。爬到第一道大平台时,已是累的气喘吁吁,满身汗水,为自己这付老膝盖着想,放弃了爬到塔顶的念头,就在平台上溜达溜达,好好观赏一下周围的风景。</h3> <h3>从不同的方位、角度看,金字塔都呈现出巍峨挺拔的身姿。与埃及金字塔相比,在规模大小上据说可名列第三,它的体积要比举世闻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还大些,只是在建造年代上要晚两千多年;在建造工艺上,泥土砂石结构比起重达数吨的巨石垒砌还是要容易的多;就用途而论,埃及金字塔是作为墓葬,这儿则是作为祭祀的场所。由此埃及金字塔更显神秘且名气大也就不足为怪了。</h3> <h3>沿中央大道南行,在古城城堡遗址中,有一座羽蛇神庙。羽蛇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话动物,因其身体是蛇,但长着克沙尔鸟羽毛而得名。神庙高约30米,原本是城堡内最为雄伟壮观的建筑,可是早已倒塌,只剩下神庙的底座,庙基上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怪异的象形文字,只是至今学者们仍然无法译解那些象形文字的意义。</h3> <h3>庙基上的雕刻,像中国龙龙头的是羽蛇神,有两个圆圈大眼的是雨神。在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内,有复原模型展出。</h3> <h3>在中央大道旁边,有当地人在摆摊售卖纪念品,骨髅头基座形状的小手工艺品是一大特色。据说在墨西哥,骨髅头基座是用来祭祀头盖骨的。</h3> <h3>月亮广场以西,是古城最豪华的建筑--蝴蝶宫(又称“鸟蝶宫”)的遗址,据说从前是宗教上层人物、祭师的住所。每幢房子都是四方形,中间都有一个方形的天井,墙壁上的的壁画仍保持着原来的鲜艳色彩,中央大厅的石柱上刻着蝶翅鸟身的浮雕。</h3><h3>鸟蝶宫下面,挖掘出一座庙宇,是迄今发现的古城遗迹中最古老的建筑。</h3> <h3>鸟蝶宫就坐落在这片废墟里面</h3> <h3>建筑上的彩绘依然鲜艳亮丽,大厅中间为天井,方形石柱上的浮雕是鸟的身体,蝶的翅膀,鸟蝶宫之名就是由此而来吧!</h3> <h3>这座建筑便是地下庙宇,墙壁上刻有浮雕,基座上有彩绘,这彩绘看上去像是一只鸟下面有个海螺,故而这座建筑有又被后人美其名曰“羽螺宫”。</h3> <h3>站在古城废墟上,看着宏伟壮观的建筑遗迹,一千多年前,这么辉煌的城市文明之都和智慧的特奥蒂瓦坎人,在经历了公元5世纪的全盛时期后,居然在7世纪上半叶突然消亡,而至今不知其衰败的确切原因,不禁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看完了古城遗迹,已是中午,便在附近的饭馆用餐。饭馆前面的一棵大树下,有当地人穿戴着奇艺的民族服饰在售卖头饰类的物品。</h3> <h3>在周边的草坡上,依然能看到蓝天白云下金字塔的塔尖。</h3> <h3>下午在返程途中前往瓜达卢佩圣母大教堂(Monastery of Santa Maria de Guadalupe)参观。</h3><h3>瓜达卢佩圣母堂坐落在距墨西哥城区不远的特佩亚克圣山下,是个依山而建的建筑群,也是墨西哥最大的宗教圣地,被罗马教皇认定为天主教三大奇迹教堂之一。其实这是一个教堂群,一共有七座风格各异的教堂。</h3><h3><br></h3><h3><br></h3> <h3>两座大教堂,右边这座长方形结构的是建于1706年的老教堂,在经受了大地震之后出现了裂缝、倾斜;与老教堂相毗邻的那座圆形现代化建筑,是于1976年建成的新圣母堂,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人。</h3> <h3>远远望去,新教堂像是一把撑开的蓝色巨伞,“伞面”用漂亮的方形巨柱支撑,整个屋盖像印第安酋长的羽冠,只不过将冠顶的羽毛改成了十字架而已。建筑造型是印第安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元素的奇妙交融与结合。</h3> <h3>新圣母教堂大厅有800个座位、可容纳20000人,大厅内没有一根柱子,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大理石砌成的大祭台 ,大厅中央悬挂着160盏六角形大吊灯。不少人在里面祈祷,其它几个教堂也同时在使用,里面传出唱诗班悠扬的歌声。尤其是每年12月12日瓜达卢佩圣母节时,信徒们要在教堂里举行宗教仪式,还要载歌载舞热烈庆祝,据说来圣母教堂参拜的朝圣者多达数十万,其中还有来自拉丁美洲其它国家的信徒。</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新教堂内悬挂着瓜达卢佩圣母像,这是墨西哥人自己的圣母--有着和当地印第安人一样的黑色头发、褐色皮肤。这里面还有一段传奇故事:传说在1531年12月,也就是西班牙征服墨西哥10年后,一个名叫胡安·迪亚戈的印第安青年见到了显灵的圣母瓜达卢佩,圣母让他转告当地的大主教在此地建一座教堂,以佑护四邻,胡安告诉了主教,但主教不相信,說除非你有见到圣母的证据。胡安转告了圣母,圣母让他到山上采摘玫瑰花送给主教,当时正值隆冬,胡安到了山上却见鲜花遍地,他便采摘了一抱鲜花放在斗篷里送到主教面前,主教见到鲜花,还看到了胡安的斗篷上有圣母瓜达卢佩的画像,于是相信了胡安的话,并在山上建造了第一个圣母教堂。</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圣母出现的奇迹,在印第安人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那以后不到七年时间,竟有800万以上的印第安人改信天主教,现今墨西哥有85%以上的人信仰天主教。瓜达卢佩圣母,成为墨西哥人心目中的保护神,除了专为圣母修建了教堂外,还把每年的12月12日定为瓜达卢佩圣母节。为了表达对圣母的崇拜心情,在修建新教堂时,特地将圣母的原始画像用金边、银边、铜边三层镜框镶嵌,悬挂在祭台正中的墙壁上。</h3> <h3>这是1706年建的老圣母教堂,虽有些陈旧,却也颇为壮观,只是建筑规模要小的多。但它仍然受到一些教徒的青睐,在这里举行宗教仪式,做礼拜,为孩子做洗礼……</h3> <h3>药水教堂(Templo Del Pocito)建于1777一1792年间,从规划到建成用了整整15年。据说当初此地有泉水可治疗疾病,有很多印第安人前来洗澡治病。天主教会便在这儿建造了一座教堂,这便是药水教堂的由来。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将椭圆形、八角形和圆形结构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墙壁上的雕刻图案精美异常 ,令人叹为观止!</h3> <h3>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之间,有一道带着装饰性圆拱和护栏的步梯,沿着长长的阶梯拾级而上,是山顶大平台,再往前走,便看到一座小巧玲珑的教堂--建于1531年的第一座圣母教堂。规模虽小,绘滿鲜艳壁画的穹顶和精美的内饰,给人一种精致优雅的感觉。</h3> <h3>站在山顶平台上极目远眺,山下景物一览无遗。近处新、老圣母大教堂红色的圆顶和浅蓝色的伞状顶,掩映在一片绿树之中;远处墨西哥城的各式建筑鳞次栉比,在蓝天白云下向远山延伸。</h3> <h3>墨西哥城的老城区(历史中心)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宪法广场(又叫中央广场)是老城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广场周围有国家宫、市政大厦,博物馆和大教堂等著名建筑。现在宪法广场所在的区域,原本是一座被阿兹特克帝国时代的神庙环抱的重要广场,16世纪被西班牙人占领后,原有建筑被摧毁埋入地下,取而代之的是矗立至今的西班牙风格的建筑。宪法广场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墨西哥历史的变迁,多种文化在此交汇、碰撞、融合,历经苦难之后,在这里诞生了一个混血的国度 ,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h3><h3>据说广场上经常有各种群众活动或游行,不过我们去时没有见到。</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宪法广场中央飘扬着一面长55米,面积超过1700平方米的巨大墨西哥国旗,在这里每天都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h3> <h3>据说在16世纪,广场曾是进行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奴隶和战俘交易的场所。而今这里依然不失往昔的热闹,小商贩摆摊出售羽蛇等宗教用品,民俗艺人穿戴着民族服饰表演歌舞,也为广场增色不少。</h3><h3><br></h3><h3><br></h3> <h3>国家宫坐落在广场东侧,是一座用意大利大理石砌成的欧式建筑,大楼圆顶由彩色玻璃拼成,顶端展翅的雄鹰青铜雕像高达20米。</h3> <h3>广场的北面是大教堂,被认为是殖民时期建筑的一颗明珠,也是整个拉美最大的天主教堂,是统辖墨西哥境内所有教堂的主教座堂,历经三个世纪才最后完工,集中了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等不同建筑风格的元素,也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墨西哥混合文化特色。</h3> <h3>在大教堂的围栏外,有一位江湖郎中在给人治病,引来路人驻足观看,其中二三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便是被发掘出的阿兹特克帝国时代首都中央的神庙遗址,1979年出土了一块重达8吨的石板,是阿兹特克神话中月亮神的雕像。</h3> <h3>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位于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内,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于196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h3><h3>该馆是一个人类学专门性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风格,成为前哥伦布时期印第安文化审美与技术的重要文库,也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重要研究基地。这次带我们参观并讲解的费尔南多先生是博物馆的资深研究员。</h3> <h3>博物馆的建筑颇有特色,展厅围合成一个四合院,还有户外仿建的神庙和雕像。中庭立有一根图腾大铜柱,柱上是一个巨大蘑菇顶,顶上蓄水,向四周喷洒,像一个“雨泉” ,寓意古代墨西哥人渴望水和水在推动墨西哥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这个铜柱也象征着生命之树,柱子底部是象征着白天的鹰和夜晚的豹,两者之间是征服之剑;上方刻有两张人脸,一是印第安人,一是西班牙人,象征墨西哥文化是混合的文化。</h3> <h3>博物馆是一个两层楼的建筑,馆内藏品非常丰富,集古印第安文物之大成。众多的的陈列品展出了人类学、墨西哥文化起源以及印第安人的民族、艺术、宗教和生活的实物。其中有前古典时期墨西哥南部印第安人的定居村落模型和以陶器、陶俑、碑石为主的初期宗教文化艺术品;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模型以及不同时期的石雕、壁画和巨石像等藏品。这些藏品不仅反映了墨西哥,也反映了整个美洲早期文明的进程。</h3> <h3>在奥尔梅克(Olmec)文化展厅,巨大的石雕像惹人注目。奥尔梅克发源于中美洲圣洛伦索高地的热带丛林中,后迁移到墨西哥湾沿岸,约在公元前1200年前后,发明了象形文字、历法和计数符号,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奥尔梅克文明,也是美洲最早的文明,故有“印第安文明之母”的美誉。但约在公元前400年,这一古老的美洲文明却不明不白的消失了,好在后来的玛雅、托尔特克文明对其有所继承。</h3> <h3>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巨石头像,共发现了23个,来自圣洛伦索古遗址,每个高2米多,重达30吨,用玄武岩石雕刻而成,雕像鼻子扁平,嘴唇肥厚,眼睛半睁,具有非洲人的一些特征。</h3> <h3>这是一座摔跤手的玄武岩雕像,接近真人大小,不仅展示出了现实感和力量感,柔和的线条还体现出美感。</h3> <h3>特奥蒂瓦坎展厅内羽蛇神庙的复原模型。<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个复原模型墙面上的神像是雨神(Tlaloc)和羽蛇神(Kukulcan)的形象,类似龙头状的是羽蛇神,有两个圆圈大眼的是雨神。羽蛇神和雨神都是印第安人心目中能带来雨水,与播种、收获有关的神祗,中美洲各民族普遍信奉羽蛇神。</span></h3> <h3>来自特奥蒂瓦坎月亮神庙的雨神(Tlaloc)石雕像。</h3> <h3>玛雅文化展厅中雕刻精美、富有立体感的石碑石雕是从奇琴伊察遗址运过来的。</h3> <h3>这座帕伦克王墓是按照实体大小复制的,石棺中遗骸身上堆满各种珍贵的玉器,面部罩着用200块玉片镶嵌的翡翠面具,这<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翡翠面具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类似于中国汉代的金缕玉衣。</span>墓室的雄伟、墓盖深雕的精美、陪葬饰物的豪华,展示了玛雅文名之辉煌。</h3><h3>帕伦克(Palenque)遗迹是玛雅文明最著名的遗址,位于墨西哥东南平原的恰帕斯州,可惜不在我们此次的行程里。</h3> <h3>门楣雕塑,中间是玉米神,是玛雅神话中的九联神之一,许多出土的玛雅文物中,都可以看到玉米神的各种造型雕像。其实早在奥尔梅克文明时期,已经开始种植玉米、南瓜和豆类,玛雅又创造了玉米神来保佑玉米的丰收,足见当时玉米作为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h3> <h3>奇琴伊察遗址中的查克莫尔像,人与上天之间的使者,双手捧执于腹部的盘子是用于祭祀仪式时摆放活人的心脏。玛雅人和整个新大陆的印第安人一样,都有活人献祭的历史。因为他们认为,太阳会走向毁灭,必须以人的自我牺牲来防止太阳失去光芒,以此阻止太阳的毁灭。</h3> <h3>这座人像非常精致华丽,高高的头冠,粗大的项链,说明其显赫的地位,身上的蓝色是玛雅文化的代表性色彩。</h3> <h3>玛雅人阶层等级梯形图。玛雅社会分四个等级, 上层是贵族,依次是祭司、平民和奴隶,高居顶端的是国王。</h3> <h3>托尔特克(Toltec)文化展厅中的彩色壁画“武士像”,是这间展厅的镇室之宝。这幅色彩鲜艳的壁画是从图拉古城遗址被整墙搬了过来。</h3><h3>托尔特克人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以建筑和手工艺品而闻名,在特奥蒂瓦坎衰亡后继而在墨西哥中部地区兴起,叱咤风云于公元9--20世纪。公元856年开始营建规模宏大的图拉城,公元1156年奇奇迈加人(Chichimec)攻陷图拉城,结束了托尔特克人在中原高部地区的统治。他们虽然在墨西哥历史上的时间不算长,但却在融合玛雅和特奥蒂瓦坎遗留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应该說,在建筑、天文、艺术与农耕技术方面的水平可与玛雅人相比美。</h3> <h3>进入阿兹特克(Aztec)文化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高竖起的太阳历石和平卧的月亮神石。在中美州三大文明中,离现时代最近的一个是阿兹特克文明。他们的发源于Aztlan,但却称自己为Mexicas(墨西卡人),这也是墨西哥(Mexico)名字的由来。</h3><h3>阿兹特克人是墨西哥人数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原本是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四处迁移,居无定所,于公元13世纪到达今天墨西哥城所在的地区并安居下来,修建了庞大的特诺奇蒂特兰城(现在墨西哥城的历史中心区),迅速崛起为阿兹特克帝国。并吸收了托尔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的成就,逐步发展形成了美洲印第安文化中重要的一支--阿兹特克文明,陶器和绘画技艺精湛,建筑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后于1521年被西班牙人所灭。</h3> <h3>这是复原的太阳历石,太阳神的浮雕位于中心。太阳历石表现的是阿兹特克人(Aztec)的两部历法,第一部是太阳历,用于指导农耕。太阳历每年有18个月,每月20天,再加上年末假日5天,正好365天。第二部是神历,每年有13个月,每月20天,一年共有260天。两部历法合在一起计算,每52年重合一次。</h3> <h3>月亮神石盘直径2.7米,高1米,中心有个圆洞是用来存放祭祀用品的。石盘周边雕刻着武士战斗的场面 描绘的是阿兹特克第九位首领带领族人征战的辉煌历史。</h3> <h3>各式各样的精美艺术品</h3> <h3>室外陈列的神殿残壁,上面的雕刻很是精致。</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人类学博物馆确实很大,展品颇丰,费尔南多先生学识渊博,热情有加,讲解起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一个上午看下来,还有两个展厅来不及看完,只能留下些许遗憾了!</h3> <h3>中午在一家饭馆用餐,地道的墨西哥风味!</h3> <h3>烤肉品相不错,是店里的招牌呢!</h3> <h3>出自摄影高手旭凡同学之手,必须秀一秀!</h3> <h3>很像国内卷烤鸭的饼,但内容丰富多了,看着诱人,吃着也不错,味道好极了!</h3> <h3>大饱口福之后,下午去参观弗里达卡洛博物馆、国立美术馆和国家艺术宫。</h3> <h3>弗里达卡洛博物馆(Museo Frida Kahlo)是一座私立博物馆,在墨西哥著名画家弗里达女士故居展出其生前画作、艺术收藏和物品。博物馆<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位于墨西哥城南郊科约尔坎小镇一条叫Londres路的街角,</span>内外均以蓝色装饰,又被称为“蓝房子”,像是这座热情的城市里一颗妖娆的蓝宝石,颇具艺术浪漫色彩,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为避免过于拥挤,每30分钟只放150人入内,幸亏到的早,节省了排队的时间,</h3><h3><br></h3><h3>弗里达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世界著名女画家,她的《森林中的两个裸体》曾拍出800万美元的高价,位居当时全球最贵10幅画之一。一字眉 、墨西哥民族装扮、“身残志坚”、共产主义信徒、丰富的情史,弗里达的传奇人生似乎比她的艺术成就更吸引人。电影《弗里达》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位画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蓝房子寻找她生前留下的印记。</h3> <h3>五彩斑斓的博物馆大门,首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不同时期的弗里达。<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弗里达生于1907年,6岁患小儿麻痹症留下后遗症,17岁时又遭遇了一场严重车祸,从此她只能借助轮椅行走</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而后,她在摄影师父亲的鼓励下开始画画,并由此接触了不少名画家。她才华出众,个人天赋、名师指导,加之对人生苦难有着深刻的领悟,成就了这个不幸女子的艺术人生!</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r></span></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作为女人,弗里达的一生支离破碎而又色彩斑澜,她一生经受了大小30多次手术,痛苦折磨了她的一生,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我的表达和对美的追求,她总能让更好的自己在磨难中重生。就像躺在病床上,她用画笔在自己的石膏装上画喜欢的图案,弗里达把痛苦移植到艺术里,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女性艺术家!</span></h3> <h3>第一个展厅主要展示了弗里达的油画,其中大部分是自画像。她的自画像曾让毕加索自愧不如,有一幅被收藏在巴黎卢浮宫。她绘画的特点是: 独特的线条、坚定的目光、鲜丽的色彩和丰富的情感。</h3> <h3>由于从小命运坎坷,弗里达后来加入了墨西哥共产党,成为共产主义的信徒,从这幅油画可以看出,她曾虔诚地崇拜当年的苏共领袖斯大林。</h3> <h3>在经历一次流产后,弗里达不能再生育,这是她心中的痛,她常借画作表现出对“怀孕生育为人母”的渴望。</h3> <h3>画西瓜也是弗里达的偏好,她把各色西瓜画的几可乱真。</h3> <h3>好一幅画中画!</h3> <h3>1929年,弗里达与大她21岁的墨西哥著名画家、风流才子迭戈·里维拉结婚,成为她的第三任妻子。她们的婚姻被形象的喻为“大象与鸽子”的结合,因为里维拉高大肥胖,而弗里达娇小玲珑。她们的婚姻生活也是波澜横生,因丈夫里维拉感情出轨,两人于1939年离婚,一年后又复合。后虽多有感情纠葛,但直至1954年弗里达去世,里维拉一直陪伴在身边。事实上,她们的结合,最深刻与契合的,可能并非感情,而是艺术。里维拉是真正理解弗里达的人,他曾评价說;“她的画尖刻而温柔,硬如钢铁,却精致美好如碟翼;可爱如甜美的微笑,却深刻和残酷的如同苦难的人生。”应该說,这是对弗里达艺术、人生最深刻的洞察。当然就政治而言,她们可谓是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的信仰--都是墨西哥共产党党员。</h3> <h3>蓝房子是弗里达情感和灵感的见证,她生前收集的小玩艺也都陈列在室内,窗台上的镜框里是她丈夫里维拉的照片。</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弗里达和丈夫生前收藏了很多珍贵的文物,现在陈列在博物馆一楼的展厅里。</h3> <h3>弗里达故居的院子里,花草扶疏,绿树成荫。</h3> <h3>墨西哥国家美术馆(Museo Nacional De Arte Munal)建立于1982年,于2000年进行整修,馆内约有55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收藏有3000多件艺术品,展出从16世纪至当代的墨西哥绘画作品。</h3><h3><br></h3> <h3>展厅内陈列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绘画和雕塑,内容涵盖了神话、历史故事和风景、人物等,很值得一看,</h3> <h3>美术馆的二楼走廊,西斜的阳光照射进来,给人一种斑驳陆离的感觉……</h3> <h3>国家艺术宫是墨西哥最著名且规模最大的艺术殿堂和文化中心,<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位于</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宪法广场步行区东侧。艺术宫是在原国家剧院的基础上改建的,工程于1904年开始,几经曲折只到1934年方才完工启用。艺术宫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华丽精致的白色大理石外形,由12根大理石圆柱支撑的半圆形门廊巍峨壮观,气势磅薄;大楼四角,四匹巨大的飞马铜雕腾空飞驰,象征诗歌和戏剧的无限创作境界。艺术宫</span>汇聚墨西哥艺术中最杰出的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体,内设博物馆、音乐厅、书店,并收藏有众多艺术珍品,是欣赏墨西哥艺术不可错过的地方。</h3> <h3>高高的穹顶,华丽而典雅的装饰透出浓浓的艺术气息。</h3> <h3>艺术宫二楼、三楼的楼梯间、走廊的墙壁上,全是巨幅壁画,<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墨西哥壁画三杰的作品,镇馆之作是里维拉的名作《十字路口的人类》。</span>迭戈·里维拉与大卫·西盖罗斯、何塞·奥罗兹柯并称为壁画三杰,三人引领了20世纪的墨西哥文艺复兴与当代壁画风潮。三人中,里维拉更是被誉为墨西哥壁画之父,这个里维拉,正是传奇女画家弗里达的夫婿。这对伉俪在墨西哥、乃至世界画坛上都是一个传奇。</h3> <h3>里维拉的巨幅壁画《十字路口的人类》。</h3><h3>1931年,里维拉的第二次回顾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获得极大成功 ,媒体好评如潮,将他推向了世界级艺术大师的地位。随后他接到委托,为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创作壁画,便有了这幅《十字路口的人类》。由于画中有列宁号召无产阶级革命的形象,里维拉被要求对此作出修改,但他拒绝了,洛克菲勒家族便毁掉了这幅壁画。1934年里维拉回到了墨西哥,便在国家艺术宫重新创作了相同的壁画。这幅画描述了当时在世界革命风云激荡的大背景下,一边是资本主义的“腐朽奢靡”,一边是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势不可挡,人类到了一个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面临抉择……</h3><h3> 这幅壁画成了艺术宫的镇馆之宝,不少人慕名而来,一睹为快……</h3> <h3>里维拉的另一幅著名巨幅历史壁画《墨西哥的历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色彩绚丽张扬,描述了墨西哥的整个历史发展轨迹,其中对羽蛇神、西班牙人柯泰斯和独立战争的描述尤为出色。有评价說,里维拉最原始的个人风格是画布上大而简洁的人物与大胆鲜明的色彩,极具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h3><h3>里维拉先后在西班牙、法国、英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游历学习14年,并认真研究了拜占庭和文艺复兴的艺术,这对成就他在墨西哥“壁画之父”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h3><h3>也有人认为,这幅《墨西哥的历史》才是堪称镇馆之作!由此可见,这两幅壁画都是不可多得的佳品。</h3> <h3>三杰之一西盖罗斯的壁画《新民主》。西盖罗斯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法国现代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绘画风格都对他产生过深刻影响。</h3> <h3>作为探知游学团队,有游有学才是本色。于是一路行来,游览之余,同行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董经圣老师在餐前午后,便因地制宜开起课来,讲授美洲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墨西哥不同部族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并答疑解惑。老师讲的认真,学友们学的专心,边听边记,边学边议,有图像为证。</h3> <h3>结束了在墨西哥城的游览,下一站经坎昆去奇琴伊察--玛雅文明最后遗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