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说来惭愧,一直以“文艺青年”自居、对美食缺乏激情的我,这次的云南建水行,最初的目的竟然是因为汽锅鸡一一这也是我对建水的最初认知。<br></h3><h3> 旅游,是最让我心旷神怡的事情。2019年,我几乎不是在旅游就是在旅游的路上。在家里的时间一长,心就飞了,飞得天马行空,飞得想入非非。</h3><h3> 这不,北欧群里有人一吆喝去建水,我立马举爪附和,开始了我的第N次云南行。</h3><h3> 1月4日,一个非节假日、旅游高峰的空档时间,我们一行五人出发了(本来是七人的,晓梅、小荷子两个小伙伴临时有事遗憾无法成行)。</h3><h3> 云南的气候空气一如既往的好,建水也一样,除了第一天有些小雨,之后几天几乎天天蓝天白云。孔雀般的蓝,衬着绵花般的白云,一簇一簇的,低垂得几可触摸,太阳明晃晃的,鲜花也到处怒放着,好似欢迎我们呢……这里的气候好呀,好得让我们的幸福指数陡增。</h3><h3> 来到这里才知道,小小的建水不仅美食众多,文韵更是渊源流长。</h3><h3> 从度娘上了解到,建水古城位于云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h3><h3> 早在元代,建水县就始建庙学。明洪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所间又建建水洲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在全国都不多见。所以建水从来就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称誉。</h3><h3> 1994年,建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h3><h3> 如果您对建水也有兴趣,请跟随我们的脚步来一次建水行吧。</h3><h3> 一、文韵深厚的建水</h3><h3> 据悉,建水有四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特色:东门有雄关楼、西门有井源泉、北门有山峦秀、南门有溪水流,风光各异。可惜,我们只参观了东门和西门。</h3><h3> 东门有雄关楼,即有“小天安门”之称的朝阳楼。其风格,与北京天安门如出一辙。却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仍旧巍然屹立。远远望去,很雄伟。晚上看去,更是恢宏。</h3><h3> 朝阳楼背面顶层飞檐下悬挂的是“飞霞流云”四个繁体狂草,因为太狂太草,让我们几个好一阵猜想。后来才得知,是草圣张旭的杰作。</h3><h3> 建水有很多古井,包含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古井文化。</h3><h3> 老井分布在城内,比较密集。水井的形状也五花八门,有单眼、双眼、三眼、四眼井。形状上有方形、圆形、菱形、扇形、月牙形等等。</h3><h3> 井的名字也很有文化韵味,如有名的醴泉井、渊泉井、溥博井等。“溥博、渊泉”二词出自《中庸》一书:“溥博渊泉”一句。溥博,周遍而广阔也;渊泉,静而深有也。</h3><h3> 西门井源泉,指的就是这里古井很多,其中著名的</h3><h3>溥博井(俗称“大板井”),就座落在西门的长街中,水清味甘,从不枯竭。民间传说,吕洞宾仙游到此,痛饮井水后称赞道:“西门大板井,玉宇琼浆甜”,因此有“滇南第一井”的美誉。</h3><h3> 因为水质好,比邻而建的“板井豆腐坊”做出了各种豆制品,因为口感好,生意也很好。</h3><h3> 可能因为是历史文化古城,我们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时发现,发现这里不像其他名胜区那样满目全是经商的,连正常的店铺也不多。青石板幽静的街道,到处是别具特色的古建筑,让我们中爱古董的同伴兴奋得大呼小叫。</h3><h3> 建水的文庙,自然是要去看看的。因为,那是一座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文庙,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在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 文庙,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到7.6万平方米,在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h3><h3> 文庙,正面22扇格子门所雕飞禽走兽,形态各异玻璃瓦的屋顶,光彩夺目。庙宇周围古柏森森,显得庄严肃穆,雄伟壮观。</h3><h3> 不是节假日也不是周末,我们去文庙时,人很少,几乎是我们的专场。</h3><h3> 在这里,我们看看,走走,在空旷深邃的空间穿梭着自己的灵魂,在和孔夫子交谈对话……</h3><h3> 我想,也许正是受文庙的影响,培育了建水文人学士尊孔崇儒、潜心问学、科第扬名的情结。</h3><h3> 在建水翰林街上,我们看到了两个牌匾,上面有介绍:</h3><h3> 建水翰林街,清光绪年间(1875~1908),称泥沙塘街,民国年间(1912~1949)改称建新街,后因此街出过 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承载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于2005年更名为翰林街。</h3><h3> 翰林,即文翰荟萃之林,以其名官,始于唐代。因世居于此的清代倪家倪高甲倪思淳、倪思莲三父子有“一门三进士,同胞两翰林”的典故而得名。</h3><h3> 建水著名的景点朱家花园就位于建水县翰林街,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因园内宗祠、居室、园林极其富丽堂皇,有“滇南大观园”之美誉。</h3><h3> 没有想到,在这个曲径通幽、亭台楼榭的“大观园”里,我们看得那么尽兴,玩得那么开心。我们还为起舞翩翩的淑萍姐姐录了好几个视频。</h3><h3> 位于建水临安路的云南提督学政考棚,是明清时期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提督学政定期集中滇南四府学子举行院试的场所。</h3><h3> 考棚以甬道为中轴线,形成六进院落。整个建筑保留完好,是研究中国西南古代科举制度的绝好实物遗存,2019年10月7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古建筑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 在这个学政考棚里,让我们瞠目结舌的是:这里居然有大量的、久远的、珍稀的“文房四宝”,因为有专家一一龙先生同行,让我大饱了眼福,知晓了许多相关的知识,践行了“行万里路”的意义。</h3><h3> 二、建水的美食</h3><h3> 既然我们的出游初心是因为美食,一路上,我们就且吃且看且行了。</h3><h3> 建水豆腐。建水豆腐闻名遐迩,央视王牌栏目《舌尖上的中国》曾做过专题报道。</h3><h3> 到了建水我们才发现,烤豆腐几乎遍布建水,从富丽堂皇的酒楼到路边街头到处都有烤豆腐摊,炭火小烤,待烤到皮黄肉香了,蘸着辣椒(干辣椒面,或辣椒水)吃,筋道味美。五毛钱一小块,几乎家家都声称自家的最正宗最好吃,吃过几家,我们发现几乎味道都差不多,也无所谓正不正宗了……其实,建水不仅有烤豆腐,其他豆制品也很多,如可油炸的豆腐干,豆腐花(比柳州的老一些,咸甜均可),豆浆……</h3><h3> 我们在西门的曾家“板井豆腐坊”就吃到了最香的豆腐花,最醇的豆浆。白嫩香甜的豆腐花里,可以按照各自的口味拌配料。爱吃甜的,加上花生米芝麻糖,又香又甜。爱吃咸的,把绿油油的香菜葱花,红红的辣椒油,白白的香芝麻,褐色的各式酱菜,往豆腐花上一拌,啧啧啧,光颜值就诱人,吃一口,豆腐的鲜嫩加上各自配料的鲜咸麻辣,顿时在味蕾绽放……那天早上,我们都吃过早餐了的,但是,还是无一例外地都在大快朵颐。</h3><h3> 汽锅鸡。之前,也是在一个新闻报道上,我知道了“汽锅鸡”这道美食,于是网购了汽锅鸡的罐子和特制锅,也按照网上说的照葫芦画瓢做过几次……但是,总觉得味道不正宗。这回来建水,总算吃到了美味的、大补的汽锅鸡。</h3><h3> 一滴水都不加,用汽锅蒸出来的土鸡肉,味道鲜美浓郁,很是原滋原味。</h3><h3> 草芽米线。其实,就是米粉的一种,里面放有鲜肉、草芽(香蒲科草芽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因形似象芽,又称象芽菜。口感有些像菇类食物)。味道很鲜美。</h3><h3> 我们还一一品尝了燕窝酥、狮子糕、羊奶菜扣肉、糯米揣莲藕……</h3><h3> 到了建水,我们发现这里的食品比较便宜。以米线为例,当地的小碗米粉,其实是大大的一碗(类似柳州的三两),有肉有菜,有骨头汤,才卖八元钱。</h3><h3> ……</h3><h3> 除了以上种种,我们还专门乘坐了建水的小火车,沿着湖南卫视著名的亲子节目一一《爸爸去哪儿4》的线路,来了一回豪华车厢包车行。那天,除了欣赏滇南的美景,我们还领略了云南瞬息万变的天气:蓝天白云中,突然下起了雨,几分钟后,又是阳光灿烂……</h3><h3> 据悉,建水米轨铁路,建于1928年,是中国最早的民营铁路。 </h3><h3> 临安站建筑中西合璧,有强烈的法式色彩。现在成为旅游的热线。</h3><h3> 所以,在这个美美的线路美美的豪华专列上,领略着美美的风光,我们的心情也是美美的。</h3><h3> 除了美景美食,我们的旅程更是一路高歌“友情之旅”。</h3><h3> 人说,最好的旅行,除了美丽的风景,同伴很重要。一个人的旅行可能会因为自身的不完美而有一定的缺失,携手好伙伴才能完成一场完美的旅行。</h3><h3> 我们的建水行,就拥有了这样的完美。</h3><h3> 感谢睿智谦和的淑萍姐姐,教会了我许多人生中弥足珍贵的哲理,从她身上,我看到了放手、豁达、珍惜、友爱。感谢KT夫妇,除了感受到友情的美好,我更学会了书本之外的许多知识,践行了“行万里路”的真正意义。</h3><h3> 旅行美好,遇见你们,才是旅行真正的美好!</h3> <h3>飞往昆明</h3> <h3>“临安故事”,一个集美食民宿于一体的好地方。我们去吃饭时,正遇央视“记住乡愁”栏目组正在录制节目。</h3> <h3>吃饭前,到处看看,拍拍照……</h3> <h3>著名的朝阳楼</h3> <h3>夜景更美。是不是有几分像天安门?</h3> <h3>淑萍姐姐禁不住翩翩起舞</h3> <h3>城门上那四个字就是:飞霞流云。</h3><h3>您瞧瞧,是不是很难猜?</h3> <h3>在古城,到处可见老外。</h3> <h3>朱家花园</h3> <h3>在朱家花园合张影</h3> <h3>走在古朴的街上</h3> <h3>板井豆腐坊前</h3> <h3>百年老井打打水</h3> <h3>曾家豆腐坊的创业者和家人</h3> <h3>KT总是不忘自己的记者习惯,看见有趣的事情,总是要留个记录</h3> <h3>豆腐坊前留个影</h3> <h3>自己拌的豆腐花</h3> <h3>豆腐花和豆浆</h3> <h3>豆炸豆腐干</h3> <h3>做豆腐</h3> <h3>豆腐作坊</h3> <h3>发现老井</h3> <h3>古老的临安火车站</h3> <h3>豪华车厢</h3> <h3>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双龙大桥</h3> <h3>发现没有?此刻的天空日月同辉。</h3> <h3>云南樱花</h3> <h3>云南学政考棚</h3> <h3>这里面,有好多久远的、珍贵的文房四宝</h3> <h3>探花的试卷</h3> <h3>看得入迷</h3> <h3>考棚大门</h3> <h3>在考棚里,重温一下校园生活</h3> <h3>前往建水文庙</h3> <h3>在孔庙,巧遇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看见他们,我的心情竟如他们一般雀跃。</h3> <h3>汽锅鸡</h3> <h3>清炒草芽</h3> <h3>豆腐</h3> <h3>烤臭豆腐</h3> <h3>草芽米线</h3> <h3>大大的这块叫藕饼</h3> <h3>逛街时,又遇央视《记住乡愁》节目组正在录制节目,我们被邀请入店客串了一把“顾客”。</h3> <h3>回来暂停昆明时,去海梗大坝看了看海鸥。</h3> <h3>学了学聂耳</h3> <h3>从建水带回的藤篮和鲜花</h3> <h3>全文结束。谢谢观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