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拜桑登寺

逍遥剑客悦心堂主

<h3>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嘉摩墨尔多圣山、麦多什古神山(雪隆包5726)、希尔基斯朵神山、万年雪山护佑下的“吉祥之地”——孟屯河谷,桑登寺是红教宁玛派白玉寺分寺,位于孟屯河谷上孟乡日波寨,由雅弘竹巴大师(活佛)修建于公元1435年,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寺庙的地理位置相当特殊,喀尔什古神山从阿坝州黑水县延绵几百公里,到日波寨就是终点,像一条长龙伏于群山之巅,在桑登寺的位置相当于是龙头。<br></h3> <h3>夜色无边,在绵虒服务区稍事休息继续赶路。</h3> <h3>途经小县城,随机找个小店吃口饭,豆腐牛腩入口入心,好吃。</h3> <h3>一天工作及长途奔波有几分疲惫,同行的朋友承担了开车的任务,我则可以戴上按摩护目仪,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人在途中,这就是幸福。</h3> <h3>十点多顺利到达日波村,热情的扎西扎措开门出迎。放下行李,打上热水。</h3> <h3>雪山水浇灌出的🍎甘甜可口,必须吃上一个,方可入睡。</h3> <h3>七点三十起床,昨夜下了一点雪,小村子还在宁静之中,山里太阳出来的晚。左边就是扎西的百万藏区府邸。</h3> <h3>海拔是2200,气温很低,睡觉都是戴着头巾。</h3> <h3>扎西在做饭,扎西的父亲帮我们生火取暖。老人口中念叨着湿柴怕烈火,仔细想想很有生活哲理。</h3> <h3>可口的早餐,鸡蛋有着雪域特有的香味,可惜在城市里己经很难吃到了。</h3> <h3>在这里居住着离汉族最近的溪谷居民、格萨尔王的后裔——嘉绒藏族,大约6000人。白云缭绕群山环抱,经幡飘动灵光闪耀,异域风貌,吸引了我的眼球。</h3> <h3>很幸运,我们的车上带了防滑链。</h3> <h3>小黄与小黑,自由又自在。</h3> <h3>上午十点到达山下取票点儿,换乘大巴上山。</h3> <h3>冰雪世界,纯净天地。</h3> <h3>但但山里清新的空气,就足以令人痴迷了。</h3> <h3>寺院不远处的河谷里滑雪场刚刚开业,于是寂静的山谷开始热闹了起来,大约150米的中级道,于我而言难度不大,保持平衡,享受滑雪带来的快乐。</h3> <h3>来的比较早,游人比较少,甚好。当游人多起来时,我们开始逃离。奔向桑登寺。</h3> <h3>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了著名的吐蕃王朝,先后从唐朝和尼泊尔两个渠道引进佛教,印度佛教开始在我国藏区传播。佛塔也就从此时起,开始出现在雪域高原的大地上。白塔是根据尼泊尔带来的佛塔样式建造的,它的蓝本又是古代印度比较原始的覆钵式佛塔,这种覆钵式塔一直被藏传佛教所惯用,所以被人们俗称为“喇嘛塔”。由于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涂抹着白灰,颜色洁白,又俗称“白塔”。<br></h3> <h3>佛塔最下层的方形基底,表示坚固的地基;其上为水球,再上为火锥;再上为气托;最上为波动的精神或待脱离物质世界的灵气;而以上元素又都由‘趣悟阶路’而登达。这基本上是把佛教的“四界”的思想——土、火、水、空集于灵塔一身,使这四种属性通过灵塔表现为有形物质,可通过视觉观察到的实体。</h3> <h3>长长的转经长廊,虔诚的我。</h3> <h3>桑登寺内八佛塔,又称八宝如意塔,这八个佛塔是为纪念释迦牟尼一生的八大功德而建。八大佛塔为:善逝塔、菩提塔、法轮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好塔(或称和睦塔)、尊胜塔、涅磐塔。</h3> <h3>蓝天 白天 金顶</h3> <h3>随手一拍即为美景</h3> <h3>网上有资料说是万年青,当地官方在树上写个牌牌叫女贞树,请教寺里一邻近村子里来转经塔的老者,曰:菩提树,树龄200年。总之四季长青,任周围草木枯萎,寒雪再降,群山归于寂寥,她依旧是枝繁叶茂,生命之顽强,不由得令人称奇。</h3> <h3>下的山来己是饥肠辘辘,勤快的扎西己经备好了牦牛肉火锅,挑战着味蕾的同时,也挑战着体重。</h3> <h3>扎西从山里采的野生天麻泡酒,喝上一小口御御寒吧。随行的小杯子一直在等待用上它的机会。</h3> <h3>晚饭后村子里走走,夜色降临,却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间,这些打球的孩子如同自己热爱打球时一样,不知疲倦。</h3> <h3>篮圈上方的天空,依旧是那般湛蓝。</h3> <h3>家家能舞,人人会唱。除此之外,我实在是想不出如何形容更恰当了,即便是那襁褓之中的小贝贝也是律动十足,让人叹服。人们从来没有报怨环境的恶劣,交通的不便,而是用篝火驱赶严寒,用舞蹈展示生命,用天籁的歌声唱响人生。</h3> <h3>孟屯河谷,亦称梦开始的地方,曾经的你的梦还在吗?!祝福每一位有梦的人,好梦开始,美梦成真。</h3>

扎西

佛塔

桑登寺

孟屯

神山

河谷

群山

日波

覆钵式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