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文同道喜联姻,群贤欢聚话国粹——秦都作协“文学与中医学联姻迎新春座谈会”成功举办

<h3>  2020年1月11日下午,由咸阳市秦都区作家协会、高新彦中医馆、秦都中医药技能培训学校主办,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渭水》杂志社协办的主题为“文学与中医学联姻迎新春座谈会”在高新彦中医馆成功举办。</h3><h3> </h3> <h3>  参加本次座谈会的有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专家、学者以及咸阳市知名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共计四十余人。大家在探究了文学与医学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之后,又尽情畅想了用文学来展示和传播中医学构建健康中国的有效途径和美好远景。<br></h3> <h3>  本次座谈会由秦都作协主席辛建斌主持。他首先阐明本次座谈会的重要意义,让文学与中医学联姻,让古老而神秘的中医再次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我们的文学作品更接地气为大众服务。</h3> <h3>  座谈会开始前,秦都区文联主席杨继康为杨焕亭颁发秦都区作协名誉主席聘书。</h3> <h3>  秦都区文联主席杨继康为秦都作协迎新年联欢会优秀节目表演者以及优秀会员杨焕亭、王晓林、曹少萍、宇雨、史峰、刘美健、杨波海、马新、王巧、吕建平、程晓逊、陈年红等颁发奖品。</h3> <h3>  座谈会开始,高新彦教授致辞:文学与中医学的联姻,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全方位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医学自古以来的核心体现就是以人为本。我们必须坚持中医自信、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力量。<br></h3><h3><br></h3><h3><br></h3> <h1>  原咸阳市作协主席杨焕亭:敬医道;颂医德;遵医嘱。人的生命何其尊贵,作家更要懂得养生。他还亲自撰写并赠送高新彦中医馆一幅对联:雨窗春动影,月夜鸟留声。</h1> <h3>  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基础医学院书记于仪农和大家分享他的新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律 富士山远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峰兀兀立苍穹,雪覆高标四塞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送寒光三象外,深留倩影五湖中。</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和丽日催佳气,雨霁晴云映螮蝀。</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与昆仑争伯仲,同襄造化有神功。</h3> <h3>  秦都区文联主席杨继康:我们文化人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促进秦都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使文学与医学完成跨界的完美融合,把中医文化传承下去。</h3><h3><br></h3> <h3>  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人文科学院原院长李亚军:“自古名医莫非儒”,从古到今文学医学都是最风雅的事情。医学的功能是让我们活着,而文学的功能则是让我们活得更好。</h3> <h3>  作家陈年红:文学与中医学都是人学,共同的最高境界就是哲学。建议作家、文学爱好者认真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典籍,七十余篇经典医古文可以作为散文研读,一定可以在写作上大有收获、裨益。</h3> <h3>  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北大博士李莹波:中医中充满了美学,《诗经》中的草药、屈原的香草美人、四大名著的医学案例、现在有关的影视作品等等。人是生物体也是精神体,中医是科学也是艺术,把中医和中文结合起来共同发展走向世界。</h3> <h3>  诗人吕永康:文讲有坛、医讲有林、易学是海,文学、易学、医学的思维方式是相同的,感性的思维多于理性的思维。“拳石频累集泰山,勺饮不器盛沧海”,让我们在文坛、医林、易海扬起风帆,取得好的成绩。</h3> <h3>  作家晨耕:文学给我们以精神的力量,身体是我们的本钱,只有把身体养好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h3> <h3>  知名作家程晓逊:世界在变,文学者也要随之有所变化,以便适应社会。唯一不变的是坚守初心,拿作品说话,多读多写出精品。</h3> <h3>  原市楹联主席杨波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发自内心地崇拜中医。他讲到:医文不仅同道而且同源。他还为高新彦教授中医养生馆撰联:国粹瑰宝洒暖雨,大医仁心播和风。</h3> <h3>  区楹联协会主席张涛:文学与医学都属于道学,道学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h3> <h3>  秦都作协张潇:文学是国学,医学是国粹,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br></h3> <h3>  诗人刘美健朗诵他的新作《冬虫夏草》,这是本次联姻活动诞生的第一个孩子:</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原,最后的净土</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命如同空气</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贫瘠而执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冰雪即将融化</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破土而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到初夏的季节</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同,一把剑指向天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想划破什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不想弥补什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种生命的完美结合</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过冬与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里相逢,不开花只结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秦都作协王巧:自古以来中医学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小说、诗词、曲赋等等都有她的影子。倡导举办一次征文,让中医走进我们的千家万户,让健康而诗意的生活伴随每个人。</h3> <h3>  秦都作协刘维刚:中医传承国粹,文学传承文明。</h3> <h3>  陕西金沐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克非: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们需要思想的沉淀与境界的提升,潜心撰写流传千古的佳作。<br></h3> <h3>  秦都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婕妤:医道治身,文道治心。血脉相融,方为完人。</h3> <h3> 区作协吕建平、宇雨、宝马也纷纷发言,道出自古以来医学的重要性。多少仁人志士发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文学作品中的医学也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要对文学对医学满怀敬畏之心。</h3> <h3>  座谈会后,联欢会开始。脱口秀表演艺术家魏老根为大家激情表演《能行娃》,使在场的每个咸阳人油然而生自豪感,也吸引了路过的行人驻足而听。热烈的掌声驱走了冬日的严寒……</h3><h3><br></h3> <h3>  秦都作协会员张明霞倾情朗诵高新彦教授的《中医之歌》,并赠诗一首:</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赠高新彦</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潜心修行承祖业,救民造福从头越。</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曲高气壮动雄魂,德厚艺湛神州杰。</h3> <h3>  秦都作协副主席王晓林、会员马新深情合诵《春天的交响乐》,为我们展示出生机盎然的春天,也为大家提前祝贺新春佳节!<br></h3> <h3>  秦都作协会员多才多艺的曹少萍动情朗诵《一封信》,如同洒下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让英雄的形象更加高大,净化着人们的心灵。</h3> <h3>  秦都作协会员史峰声情并茂地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不仅把大家带入北国壮阔奇丽的雪景中领略到一代伟人的豪情壮志,也把本次座谈会的气氛推向高潮。</h3> <h3>  杨焕亭、杨波海为高新彦中医馆赠送对联,刘美健赠送自己的诗集《六月荷》。</h3> <h3>  三个小时的座谈与联欢活动在大家意犹未尽的不舍中结束了。辛建斌主席最后总结讲话,本次文学与中医学联姻座谈会开得深刻有效,希望广大作者与文学爱好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记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h3> <h3>文字:婕妤 梦蝶</h3><h3>图片:曹少萍 吕建平</h3><h3>编辑:梦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