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老邻居

梅飞雪舞

<h1>   经常感叹现代社会的网络发达、交通方便,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千奇百怪。哈哈😄!几年前我随意建的一个、经常冷冷清清的😭、几天甚至几月也没个人冒泡的小小微信群,最近突然热闹了一下😄,原来是有人拉进了失联多年的老朋友入群😄,从而引发了25年前的老邻居在南京的三场小聚会😄。</h1><h1> 正如那首熟悉的老歌中唱的:“山不转来水在转,水不转来风在转,风不转来云在转,云不转来人也转”。😄这不,我们分别了25年的老同事、老邻居转来转去、居然奇迹般的在南京聚在了一起。</h1><h1> </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br></h3> <h1>&nbsp; &nbsp; &nbsp; 三十多年前的我们同在响水县小尖医院工作,现在回过头去想想,当年的小尖医院还算是不错的👍😄,受当时政策制度的影响 ,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是国家统一分配,所以每年都会有本地、外地的大、中专医学生被分配到这家、除了县医院以外、算得上是响水最好的医院来工作😄。这样也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护水平,现在好多县一级以上医院才能开展的手术,比如胃肠道、胆囊、剖宫产、小儿疝气等手术,当年在小尖医院统统都不在话下👍😄。但是我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做😄?</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nbsp; &nbsp; &nbsp; 我们一帮子年轻人就在小尖医院工作、生活,直至结婚、生娃😄。单身时医院有集体宿舍,吃饭时医院有食堂,结婚了医院会分一间虽然有点破旧😄、但也能遮风挡雨的小房子,而且就在医院大院子里面,和医疗区相对隔离。因此我们上班绝不怕迟到😄,上班时万一想起家里灯没关,溜回去关一下也不过三五分钟的事🤭,下午没啥病人了,早退几分钟回家倒也是特别方便😄 。</h1><h1>&nbsp; &nbsp; &nbsp; 那个年代住楼房套间的几乎没有。我们的住房基本上都是一排排、清一色的、带脊的砖瓦房,对面再盖一排对着大屋门的、小一点的小厨房,大屋和小厨房之间间隔不会超过7米。每家都在大小房子之间拉出一、两根绳子以便晾晒衣物。所以只要不是阴天下雨,我们各家门前都是花花绿绿、彩旗飘飘😄。</h1><h1> 记得那时候每家电视大都是黑白的,小小的,还得在房顶上装个接受天线,万一哪天刮风下雨了,电视全屏飘雪花❄️😄,可就忙坏了每家的大老爷们😄,房顶上的哥们手上忙着调整天线还要歪头冲下喊:“怎么样?好了没有”在下面盯着电视的人喊着“好了好了”,那哥们儿才能下来😄,万一还是不清楚就得上蹿下跳好几次😄,我的老邻居们,有没有?这种事情每家大老爷们是不是都干过?哈哈哈😄!</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 我们当年正年轻,大多数都处于20多-30岁上下的好年华,上班时大家是好同事,回家后又是好邻居,反正不住同一排就是前后排,或者隔排😄。总之住大院子里的就都算是邻居。那时候娱乐生活少,男人们下班后也就是看看电视、看看书,打个扑克、下个棋什么的,女人们下班就得烧饭洗衣看孩子,住大院子里的每家都是双职工,都靠工资过日子,所以生活水平基本上不会相差太大,家家都知根知底的😄。</h1><h1> 记得每当傍晚、天气晴好的时候,大院子里饭菜飘香。家家都会搬出一张小桌子、三两只小凳子放在厨房门口,那是各家秀晚饭菜的时候😄,这家烧了鱼,那家炒了瓜,矣!老王家居然烧了盘大龙虾🦞,呵呵😄,下班回家路过那家门口的人,如果谗得流口水了,也不会客气,直接不拿自己当外人,啧啧😄拿起筷子🥢,夹一块尝尝😄!嗯,直夸味道不错👍,主人也不讲究,呵呵😄小张你赶紧过来坐,然后再扯一嗓子,大李,你也过来,我们一起干两杯😄,于是乎几家子的菜并一起了,三俩哥们儿居然吆五喝六咂巴起来😄。这还不算完,吃完喝完收拾完,从某一家窗户口扯一根电线出来,上面连着一只足有60瓦的大灯泡,顿时整排通亮,打扑克、下象棋、辅导孩子做作业。打牌的这边最热闹,后面还围了一圈相后瘾的😄,那时候打什么我都忘记了,反正不是现在流行的掼蛋,应该是八十分、跑得快、或是斗地主什么的吧?😄女人们看电视连续剧,每晚只有两集,看到兴头上结束了,呵呵,不了不意的。这样也好,留着悬念,倒是对下一晚的剧情充满期待。哪能比得上现在的网络时代,你想追剧过瘾,一口气把一整部看完都行😄。</h1><h1> 我们各家的孩子差不多都是在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只生一个好”,所以每家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大院子里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最多十来个,出生相差不是很大,他们一起牙牙学语,一起蹒跚学步、一起上幼儿园、一起上小学。那时候小一点的总喜欢跟在大一点孩子的屁股后面跑,大一点的倒也愿意做个孩子王😄,上小学的和上幼儿园的放学后倒也能玩到一起去。因为孩子的父母中最起码有一个是医院职工,所以全院上下,某某家的孩子,没有谁不认识的,谁家有事了招呼一声,让邻居大姐帮忙照看一会儿也不是什么难事。😄</h1><h1> 有时候,哪家孩子玩到天黑还没回家,父母也不着急,不要紧,直接去那两家大一点的孩子家找,差不多都能找得到😄,甚至有时候在人家晚饭都吃好了,直接爬在人家的床上,说是要跟小哥哥睡觉,呵呵,玩得家也不愿意回了😄,父母连哄带劝的才能带回家😄。 你瞧!,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邻里关系!是不是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现在想想那个时候也真是神经比较大条😄,孩子出去玩半天不回家,我们做父母的也都会放心,怎么就不害怕人贩子把孩子抱走呢?😄现在回想起来反而有点后怕了😓!这要是搁在现在,谁家敢让自己的孩子单独出去玩?就是自己的小区都不行,因为现在的小区都是套间,回家门锁咯哒一响,老死不相往来,对面住了好多年的邻居,出门见到点下头而已,姓啥名谁都不知道😄。</h1><h1>&nbsp; &nbsp; &nbsp; &nbsp; 白居易曾作诗“每因暂出忧思伴,岂得长居不择邻”?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好邻居可遇却难求,这要靠缘分😄。有同感的老邻居请举手🙋,哈哈😄</h1><h1>&nbsp; &nbsp; &nbsp; &nbsp; 寒来暑往,岁月流逝,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随着单位的人员流动,我们的邻居也是不断的新旧交替,大家有的为了自己的工作,有的为了更好的生活,有的为了孩子的学习,有的为了叶落归根,总之我们大多数都先后离开了小尖医院,有的去了县城,有的去了盐城,有的回了苏南,有的去了省城,再后来还有的移民去了海外,我们的孩子们也都渐渐长大、再后来各自都在不同的城市上大学,毕业后又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生活。这一晃就过去了20多年,虽然有的还有联系,但大多数都已多年未见😷!白居易当年见到多年未见的老友曾感叹:“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我们这次机缘巧合,能相聚在南京真的是令人激动万分,当年的年轻父母现在都早已经做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当年光屁股一起长大的小屁孩也早已经为人父母、不再青涩😄👍,分布在全国各地打拼自己的事业。“飞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虽然我们后来也有很多不同的邻居,但再也找不到在小尖医院相处的那种邻里感情。那样深厚的情谊估计这辈子都忘不了,每每想起来就像那陈年老酒,历久弥香!</h1><h1>&nbsp; &nbsp; &nbsp; &nbsp; 我在小尖医院的老邻居们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有很多,时间跨度有近9年,你是不是我的老邻居?😄看到我这篇拙文一定会知道😄。 “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我在这里等你奥😄,期待着与你“ 把酒祝东风,携手游芳丛”😄!我的老邻居、老朋友!</h1> <h3>别看外面破旧,我们里面每家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h3> <h3>老照片中的小女孩今天缺席未到是个遗憾😄希望老邻居看到了能补发一张照片给我😄</h3> <h3>老照片中的两个小男生现已娶妻生子😄</h3> <h3>当年的两个小男生的儿子,猜猜<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Which is which?😄</span></h3> <h3>激动得拥抱在一起😄</h3> <h3>嗨歌去😄</h3> <h3>听歌也认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