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非一般的南部非洲之十六:奥卡万戈三角洲

安伟

<h3>今天是2019年7月30日,南部非洲之旅第十六天。昨夜第一次野外露营,清晨大家起来诉说着昨晚的所见所闻,有半夜听到狮子低吼,有说斑鬣狗在帐篷周围活动,还有说有羚羊用角顶帐篷,众说纷纭,每人体会皆不同。边吃边聊,简单的早餐结束后,再次乘敞篷越野车观赏动物。</h3> <h3>刚出露营地,就发现一只狮子在河对面的草地上静卧。金色阳光洒下来,让草地及狮子也一片金黄,如没有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很难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到狮子。</h3> <h3>观望良久,不知狮子是否因为发现我们,起身向更远处走去。从远处观察,这只狮子不论体型还是毛色都显示非常健康。</h3> <h3>沿着河道前行,早起的鸟儿也已经出来觅食。曾经在赞比西河几近黑暗的黄昏下看到的巨鹭,现在却在晨光下如此近距离让我们观赏。</h3> <h3>棕腹池鹭缩着半个身子躲在草丛中却依然被我们发现</h3> <h3>塞内加尔鸦鹃差点又被当成已经看过的鸦鹃而忽视,幸好拍了下来还得以加新</h3> <h3>非洲雉鸻象个劳模,在草丛中勤快地觅食。</h3> <h3>安哥拉鸫鹛用红宝石般的眼睛观察我们,仅给我们留下几秒钟的拍摄时间</h3> <h3>早晨游客越来越多,发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h3> <h3>经过两个司机的交流,确认有一群狮子在休息。</h3> <h3>两辆车调转车头去看狮群,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有十几辆车围在狮群周边。这群狮子有十几只,主要是雌狮和幼狮</h3> <h3>可能是夜间捕食的劳累,加之饱餐后的慵懒,大部分狮子都在半梦半醒之间。</h3> <h3>可爱的幼狮几只挤做一团,一会儿眯眼打盹儿,一会儿睁眼好奇观望世界。这群狮子与乔贝国家公园看到的那群相比,体态明显饱满,皮毛顺滑有光泽,眼神充满自信与安详。</h3> <h3>看了半个小时左右,狮群还是这个状态,我们决定再去草原寻找别的动物。早晨是动物的活跃期,草原及河道两边动物很多。</h3> <h3>威武雄壮的雄大旋角羚带着王者气势在草原上巡弋</h3> <h3>雌大旋角羚小鸟依人般与之相伴</h3> <h3>斑马成群结队在草地上觅食。</h3> <h3>红驴羚也近在咫尺</h3> <h3>边吃草边警惕的观望四周。</h3> <h3>即使如此,也难免成为猛兽的口中餐,一只倒卧在草丛中的红驴羚刚刚被花豹捕获,用绝望无神的眼神仰望天空。</h3> <h3>因为我们的到来干扰了花豹的用餐,它不得不离开它的猎物,躲在更深的草丛内,豹纹优良的保护色彩是它隐身其中,虽然距离很近也明知它在那里,但用肉眼寻找还是困难。</h3> <h3>用望远镜才能仔细观察</h3> <h3>杂草的干扰让拍照十分困难,经过多次尝试才扑捉到如此精准的瞬间,警惕的眼光和触须的血迹充分显示自然野性之美。</h3> <h3>为不干扰花豹进食,在保证全车人都看清楚后离开。非洲水牛以身强体壮著称,面对驶近的车辆,不仅不做退让,反而与之对视。</h3> <h3>非洲水牛是非洲草原生物链上重要的一环,是很多食肉动物的蛋白质来源,特别对狮子来讲则更重要,猎豹、花豹一般独自生活,捕食小型羚羊即可维持生存,狮子基本以群为单位生活,猎捕小型羚羊入不敷出,所以会以非洲水牛为主要捕食对象,狩猎一次可以解决一家的温饱问题。河岸边非洲水牛的头骨,估计就是狮群的杰作。</h3> <h3>在司机的指引下,一直躲在远处树林里的马羚也被我们拍到。</h3> <h3>奔波了一上午,司机将车开到一片平坦的河边,搬出饮料和小吃休息片刻</h3> <h3>可是身边飞来飞去的鸟,撩拨着你无法享受美食,面对两边的诱惑,决定还是放弃美食继续拍鸟</h3> <h3>领燕鸻总是与人保持20米左右的距离,靠近它就飞,离开它又回来。</h3> <h3>随着气温上升,生成的热气流带来了飞翔的猛禽,短尾雕就是其中之一。</h3> <h3>隔河相望,百米开外,三只肉垂鹤结伴而行,可惜距离太远只能记录。</h3> <h3>小群的转角牛羚在我们周边活动</h3> <h3>仔细观察发现长像太丑了,如果不是看到它在活动,还以为是只刚从烤箱出来的烤全羊。</h3> <h3>天气渐热,准备返回营地。途中收获红眼鹎,南部非洲的几种鹎都收齐了。</h3> <h3>路上又遇到沙鸡,确认是新种:二斑沙鸡</h3> <h3>有雌有雄,成小群活动。</h3> <h3>白蚁丘上站立着巨辉椋鸟,体型明显比其他辉椋鸟大很多。</h3> <h3>回营地途中,我们的车走在前面,发现后边的车没有跟上,等待片刻后依然没有到,大家猜测可能后车有新发现,赶紧调头回来。果然看到他们在对着一棵树猛拍,他们看到我们回来主动让出位置,原来是两只班氏啄木鸟。</h3> <h3>南部非洲的几种啄木鸟长像接近,没有图册不好辨识。</h3> <h3>回到营地自由活动,休息完毕准备下午独木舟漂流。大部分团友依然兴趣盎然,还在营地周围找鸟,在拍鲁氏鹦鹉时又拍到新种:红嘴牛文鸟。</h3> <h3>午餐在中午开餐,看到我们用手机拍照,营地工作人员非常配合的做出夸张的表情。</h3> <h3>准备休息时,大象被鲁氏鹦鹉从树上搞下来的豆荚吸引,从外面来到营地取食,距离我们的帐篷只有一两米远。</h3> <h3>下午再次出发,准备乘独木舟漂流。途中又收获距离超近的侏獴</h3> <h3>乘车来到河边,两人一条独木舟。船很小,坐在上面不敢活动。</h3> <h3>大象已经在外吃饱,现在来到河边活动,距离我们很近。我们担心这里有河马或鳄鱼,船夫说不用担心,这里河水太浅,河马不来,也没有鳄鱼。</h3> <h3>坐船游河,水鸟离我们距离更近。</h3> <h3>各种目标出现,有点应接不暇。</h3> <h3>我们的到来引起大象的愤怒,船夫挥动船镐想驱离大象,大象不仅没走反而扇动耳朵扬起鼻子向我们示威,差一点要向我们冲过来,大家紧张的屏住呼吸,不知如何应对。为了让大象息怒,船夫也都坐了下来,示意大家安静不要动。</h3> <h3>平静片刻后,大象逐渐安静下来,我们才得以从它面前缓缓划过,安子虽然不敢回头看大象但却面带微笑,下船后我让她看自己的表情,她说那个表情不是高兴,而是被吓的。</h3> <h3>船渐渐驶离象群所在地</h3> <h3>大家感到安全,才有心情欣赏周围的风景。今年是南部非洲非常干旱的一年,现在的河水深度只有半米左右,水生植物从河床上生长出来。</h3> <h3>睡莲是现在唯一开花的植物,在平静的水面上更显美丽。</h3> <h3>船夫从水中摘出一朵送给我们。</h3> <h3>独木舟漂流应该是此地的传统保留项目,除了我们还有很多游客也在这里游玩。</h3> <h3>非洲钳嘴鹳虽然以前多次拍到,但从如此低的角度,如此近的距离拍摄还是第一次。</h3> <h3>芦苇枝上的翠鸟是一个新种,船夫很配合我们的拍鸟活动,我们镜头指向哪里,他就把船划到哪里。</h3> <h3>在油画般背景的映衬下冠翠鸟更显得美丽。</h3> <h3>离岸越来越近,在当地的向导及司机已经在等待我们。</h3> <h3>上得岸来,在心灵手巧的Blue star手把手指导下,睡莲花变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h3> <h3>小玉也为我们增添欢笑。</h3> <h3>游船回来距离晚上夜观时间还早,司机开车前往夸英看看布须曼人的生活。</h3> <h3>沿途两边是当地人的村落,现在的房屋也是用混凝土建成,已经不用原始的材料搭建,如果不看人的皮肤和中国很多农村很像。</h3> <h3>车辆还没有到达目的地,接到对讲机通知发现了非洲野犬,司机调转车头一路狂奔,前车卷起的灰尘扑面而来,如此奔波了约二十分钟,我们在车上想这么长时间赶过去,野犬还会在那里等我们吗?</h3> <h3>让人感觉神奇的是我们赶到时,五只野犬站在路中间竟然没有进入森林。</h3> <h3>仿佛就是为了等待我们的到来。</h3> <h3>非洲野犬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一般头领是一只母犬,群内的幼犬都是这只母犬的孩子,其他母犬没有交配权。非洲野犬内部阶层分化不甚明显,各犬分工明确,当外出捕猎时,会有其他母犬只照顾幼犬,外出捕到的猎物也会带到驻地平均分配。</h3> <h3>非洲野犬的捕食效率非常高,成功率基本在70%以上,而狮子捕猎的成功率只有约30%左右。集体行动各有分工,善于长途奔袭,可以以60公里时速奔跑一个小时左右,直到让它的猎物体力耗尽。</h3> <h3>现存非洲野犬的数量仅有6000只,我们非常幸运,一次就见到了5只。<br></h3> <h3>当我们的车辆离他们队伍太近时,就会有一只野犬出来殿后,呲牙、咧嘴、狂吠,恐吓我们保持距离。</h3> <h3>我们又跟拍了一段,这群野犬才结队消失在树林</h3> <h3>此时天已渐入黄昏,我们离开大路进入树林,司机兼向导走走停停在路面上寻找野兽的脚,告诉我们看到非洲斑鬣狗的脚印,它们应该就在附近。</h3> <h3>果不其然,在他的引导下,我们看到了两只非洲斑鬣狗。</h3> <h3>距离我们的敞篷车只有两米多,其中一只甚至来到我们车边扬起鼻孔闻来闻去,吓的安子妈妈大叫。</h3> <h3>黑暗降临,更多动物被向导找出来。循着声音发现树上一只黄雕鸮。</h3> <h3>非洲野猫眼睛的一点点反光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一个晚上能收获非洲野犬和非洲野猫两种,也算是非常幸运了。</h3> <h3>更幸运的是准备收队时,发现了一只非洲灵猫,全队只有张杰拍到了他的倩影。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营地,两天美妙的奥卡万戈之旅结束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