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杨雪窗,十六字令写法(一)</b></h3><h3><b>我们知道近体诗中,五绝最短,只有二十字。而《十六字令》比五绝还要短,只有寥寥十六字。《十六字令》有很多别名,又叫《苍梧谣》、《归字谣》、《燕衔杯》等。一般的词分上下阕,那是双调词。如果只有一阕,不分上下阕的,那叫单调词。《十六字令》很短,属于单调。</b></h3><h3><b>苍梧谣</b></h3><h3><b>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b></h3><h3><b>平(韵),中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b></h3><h3><b>我们来分析这个词牌的格律要求。第一句“天”,只有一个字,必须用平声字,要求必须押韵。第二句“休使圆蟾照客眠”七个字,“中仄平平仄仄平”,末尾平声,而且必须押韵。第三句“人何在”,三个字,“平平仄”,不押韵。第四句“桂影自婵娟”,五个字,末尾平声,而且必须押韵。这首词一共四句,第一、二、四句末尾“天、眠、娟”押韵。其中,第二句、第四句首字可平可仄。我们写词,一定要按这个词谱的平仄、押韵要求去填。</b></h3><h3><b>其实,我觉得填词,按照格律填出作品来,这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填词最难把握的是它的美感和味道。因此,我们这个小令写作营,对于词的美感和味道,是我强调的重中之重。因为,一首词写出来,仅仅符合格律是不够的。没有词味,没有词的美感,纵然符合格律,也不称其为词。</b></h3><h3><b>多读古人同类词</b></h3><h3><b>蔡伸这首词虽然很短,但很有几分迂曲之美,写得极有味道。他这首词就特别符合词的味道。我们看词,不要只看它的意思,要看它的语言和表达,这里面的笔法。此词抒发的是离别相思之情。我们注意,写词抒发情感,要借助意象或意境来含蓄地传达,不要直来直去地去写,否则就没什么味道。我们先抽绎出作者的构思。他要抒发离别相思之情,是借助月来传达的。</b></h3><h3><b>而且是圆月,月是团圆之月,人是分离之人,月之团圆与人之分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通过这样一种对比,去深化自己的离别相思之情。</b></h3><h3><b>首句“天”,诗人望天浩叹,相当于说“天啊”。我记得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有时候人在表达强烈的情绪时,会说“天哪”。汉乐府《上邪》,开端说:“上邪,我欲与君相知。”“上邪”差不多就是“天哪”的意思。</b></h3><h3><b>但是接下来一句极为关键,我们要注意诗人意脉的贯穿,如何一气贯下来。搁在我们现在人的表达,第一句说“天啊”,第二句可能就会单刀直入,说自己非常想念那个人。但是蔡伸的表达,在抒发情感上,不直接说,而是借助“月”的意象进行对比。“休使圆蟾照客眠”,千万不要让这一轮圆月照得我这离家的人无法安眠。为什么说前两句是一气贯下来的?第一句说“天”,第二句说“休使圆蟾照客眠”,这里“休使”的主语是第一句的“天”。</b></h3><h3><b>作者说,老天,千万不要让这一轮圆月照得“我”这离家的人无法安眠。第二句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作者表达自己的离别相思,不直接说,而以“月照无眠”写起,就迂曲一些;二是替代词的使用,要注意。我从试听课、公开课就一直强调,词的语言一定要精美,要善于打磨、修饰。这里,作者以“圆蟾”代指圆月,语感非常美。因为月亮中有蟾蜍、有玉兔、有桂树、有嫦娥,古人就经常以这些词,替代月亮。</b></h3><h3><b>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反对用替代词。但事实上,宋人填词经常用替代词。我觉得替代词用好了,会使诗词显得非常优美,效果也很好。比如月光,一般叫月华,也叫桂华。周邦彦写道:“桂华流瓦。”用“桂华”代指月光,真是美不可言。改成“月光流瓦”或“月华流瓦”,就大为减色。用蟾字代指月亮,古诗词中也很常见,我们要注意积累这类替代词。你在写词的时候,就能更精确地选择优美的词语,去形容。</b></h3><h3><b>比如贾岛写《忆江上吴处士》开头四句说:“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b></h3><h3><b>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他用“闽国”代指福建,用“蟾蜍”代指月亮,就极美。如果你还原,写成“福建扬帆去,月亮亏复圆”,这诗简直没法看,绝对糟糕至极。再比如,吴文英写《霜叶飞》,有一句:“小蟾斜影转东篱。”写九月初九的月亮,小小的。夜深的时候,那斜斜的月光,照在东篱处。他用“小蟾斜影”去形容,真是太美了。后面用“转”字,写出了一种动态。月亮是慢慢西落,月光渐渐转到东篱之处。</b></h3><h3><b>它写出了一种变化的态势。所以,就看这七个字,每一个字就极美,极精准。我们讲一个人写诗填词,从他的遣词用语,就可以见出功底。吴文英这七个字,就可以见出一种深湛的功底。因而,我们要把词写好,写美,遣词用语要多下功夫。</b></h3><h3><b>小小的、缺缺的月亮,用“小蟾”来形容,十五的晚上圆圆的月亮,用“圆蟾”来形容,这些细节一定要注意,要多借鉴。我们再往下看,注意作者意脉的贯穿。第二句提到自己的无眠,第三句拓开一笔,写所思之人不知身在何处。“人何在”,“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在哪里呢?第四句再收回一笔,写到眼前,“桂影自婵娟”,只有桂树的影子斑斑驳驳,如此美好,却无人赏看。这里的“桂影”,既可以指月宫中的桂影,也可以指现实中庭院里的桂影。</b></h3><h3><b>“婵娟”一词也很可把玩。“婵娟”是美好的意思,月\光是美好的,桂影是美好的,作者思念的女子也是美好的。可是所思之人不在,只有月光、桂影徒自美好,岂不使人怅然?</b></h3><h3><b>那么,整首词看下来,有几点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一是作者抒发离别相思之情,不直接说,以圆月、桂影作为侧面衬托,就显得迂曲有致。词的表达,要有这种情致之美。二是作者所锤炼的语言,所打磨的词汇,“圆蟾”、“桂影”、“婵娟”,都极为精美,也符合词的美感。</b></h3><h3><b>那么,初学写词,要反复读这样的作品,含咀其味道,揣摩其美感。遣词用语上,不能有一点粗的气息,要打磨得精美。表达上,要尽量情辞摇曳,曲折有情致。</b></h3><h3><b>可能一提到《十六字令》,大家首先想到***的《十六字令》三首。但是初学,不宜师法这种。因为这种写法比较粗豪,而且***的这三首词,平仄、押韵并不完全符合《十六字令》的词谱要求。不是说***的这三首词不好,而是说我们从这个路径去学习,很难学好,会越学越粗疏,越学越率意。</b></h3><h3><b>我总觉得,初学词,注意词的美感、气息、味道,是重中之重。要多学习韵味、美感上偏于柔和、宛转、细腻的一类,把这方面的功夫做足。以后就算突破,写一些开阔、雄健的作品,气息起码也会沉稳,味道也会纯正很多。</b></h3><h3><b>像蔡伸这首《苍梧谣》,我们要反复琢磨、感受他这种流丽精雅的语感之美,跌宕迂曲的声情之美。</b></h3><h3><b>我们再看袁去华这首《十六字令》:</b></h3><h3><b>归。目断吾庐小翠微。斜阳外,白鸟傍山飞。</b></h3><h3><b>此词写作者弃官归隐,快到家时的所见情景。首句“归”字斩钉截铁地写出了作者弃官归隐的态度和决心。但是我们要注意,词千万不能写得太硬。第一句写得斩钉截铁,后面就要以舒缓悠远的情韵延宕一笔,词味就美不可言了。第二句说“目断吾庐小翠微”,作者极目望去,远远地望见自己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小房子了</b></h3><h3><b>我们学词,注意词人语言打磨及取景写境的技巧。词人写自己的住处,用“吾庐”一词,这个让人想到陶渊明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特别温馨。而在取景上,选取“吾庐”掩映在青山丛中。翠微是指山的苍翠之色,从远望的视角,见到“吾庐”在“翠微”之中若隐若现,特别富于美感。古人很善于这种取景写境的技巧,比如唐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结处两句:“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将寺庙的楼台,掩映于深深的山色之中,这样写显得多悠远。</b></h3><h3><b>袁去华这里用一“小”字,——“目断吾庐小翠微”,显得特别玲珑可爱,同时也说明是在远望,故而显得“小”。三四句再把视野拓开,“斜阳外,白鸟傍山飞”,一轮斜日徐徐地落下,在广袤的青山背景下,一只白鸟越飞越远。你注意,我们填词,涉及到写景之句,不能堆砌景语。袁去华这里写景,首先画面极开阔,反映出作者弃官归来的舒适、畅快的心境。另一方面,“白鸟傍山飞”的自在形象,也暗含作者归来的愉悦,终于像白鸟一样自在了。陶渊明弃官归来,就写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句子,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b></h3><h3><b>我们注意梳理,袁去华这首词的意脉,及关系处理。首句直接写自己归来,而后把视野集中在“吾庐”上,是小景;三四句把视野拓开,以落日、青山、白鸟作为勾勒的意象,显得特别开阔。而且景中含情,含蓄不露。我们写诗词,一定要注意把情感含蓄在景语里,不要说得太露、太透。轻轻点到一笔,以景语宕开。</b></h3><h3><b>像蔡伸的词,写到“人何在”,略微点一下,然后以景语“桂影自婵娟”荡开,余韵不尽。袁去华这首,“目断吾庐小翠微”,提到“吾庐”,点出归意,然后以景语“斜阳外,白鸟傍山飞”荡开,余韵不尽。——这是写词的技巧,我们要注意借鉴、学习。</b></h3><h3><b>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有一首《十六字令》,我觉得写得极好,我们看内容:</b></h3><h3><b>听,黄鹤楼中三两声。仙人去,天地有馀青。</b></h3><h3><b>这首词是写笛声的。李白在《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写道:“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顾太清这里化用过来,她说,你听,有人在黄鹤楼中吹起了袅袅的玉笛之声。</b></h3><h3><b>吹笛之人遥望如神仙中人。吹完后,就飘然离去了,此时只觉“天地有馀青”。我觉得整首词,最传神的地方就是“天地有馀青”五字。</b></h3><h3><b>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体验呢?读者可以想象,作者听着优美的笛声,可能是闭着眼陶醉在笛声里,等到笛声吹完了,吹笛之人走了,而听者还沉浸在袅袅的余音里,许久才回过神来。</b></h3><h3><b>此时,睁开眼一望,人已不见,感觉天地之间出奇地静,望着天,那是青苍一片,望着大地,山川草木,也是青苍一片。好像那笛声,就化在了这天地之间的青苍之中了。人处此境,就感觉妙不可言。所以这“仙人去,天地有馀青”的感觉是很微妙的。</b></h3><h3><b>我国古代,历来最推许这种写法,像钱起写《省试湘灵鼓瑟》,结尾道:“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后世就被广为引用。还有晚唐赵嘏写的七律《闻笛》,最后两句:“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都是这种感觉。</b></h3><h3><b>我们初学填词,就要学习蔡伸、袁去华、顾太清这种词作,语言要打磨得精美,而在审美趣味上,要试着把握这种柔婉、细腻、空灵、邈远的美,要善于用景语去点染、衬托,注意取景写境(或造境)的技巧。气息要细,运笔要轻灵。千万不要写得太粗,太硬、太直,把词味破坏了。</b></h3><h3><b>如果大家搜索网络,还会有张孝祥的《归字谣》三首。但是这种词,也不宜初学师法,气息也是偏粗一些,容易学得粗疏。初学填词,入手要正,词味要醇,遣词要美,这是很重要的。我这里再列举四首《十六字令》,味道都比较醇正,大家写作之前多揣摩这种词的声情,含咀其味道。</b></h3><h3><b>十六字令(清·丁淑媛) </b></h3><h3><b>听。窗外如何月有声。寒无寐,风雪正三更。</b></h3><h3><b>十六字令·春望(清·堵霞) </b></h3><h3><b>愁。几片飞花过小楼。春归否,尚在柳梢头。</b></h3><h3><b>十六字令·晚秋(清末·许南英) </b></h3><h3><b>寒。日暮高楼独倚栏。风习习,犹自怯衣单。</b></h3><h3><b>苍梧谣·夜雨书怀(清·张友书) </b></h3><h3><b>眠。何处秋声到枕边。芭蕉雨,点滴画栏前。</b></h3><h3><b>二</b></h3><h3><b>接下来,我要讲一讲《十六字令》具体如何写作。初学填词,还不仅仅是按谱填词那么简单。符合格律、语言通顺还只是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要如何把握词的气息、味道,写出符合词之美感的句子。</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