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三小组的学习,从1月6日小寒那天,从这个小屋开始</h3> <h3>2020年1月6日,小寒,这是七年十二班第三小组学习的第一天,虽然不在家,但内心还是激动、忐忑、憧憬。激动是因为头一次家里来了这么多孩子在这里学习,忐忑是因为怕老人孩子叫不好电梯在外边受冻且耽误时间,憧憬是因为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会让孩子们既高效学习又增进友谊。感谢家长同学们不嫌弃这个小屋,感谢孙钲妈妈把家里的椅子带过来弥补我们硬件的不足增加孩子的座位,感谢栗允恒妈妈分享的学习计划,还有学校自上而下从校长到班主任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有了动力有了给孩子创造开辟除了校园外的第二学堂的勇气。本打算找一家课后班的教室来做孩子的假期课堂,但通过了解孩子们的“假期”感受, 也考虑假期中家长接送孩子的不便因素后,决定把自己家打造成这个寒假学堂。餐桌、茶几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课桌,只要可以写字……于是这样的一个学堂在家人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有第三小组公共用品架(草纸、钉书器、口取纸、透明胶、剪刀、零食奖励、休息拉伸带、篮球),有小组长卜铭哲妈妈打印出的每人一张计划完成表和张贴在墙上的阅读、书法、体育打卡表,还有休息时的水果。今天一早,我和孩子爸爸6点就在上班的路上了,辛苦卜铭哲妈和高筠松妈妈来到家里陪同孩子学习。上午,我一直关注着这个小组临时成立的微信群,当两张照片在群里出现时,我又激动了,那是一张孩子们在餐桌上和临时安放在客厅过道的小桌埋头学习、奶奶在她客厅的床上戴着老花镜缝补东西的场景;还有一张是那个憨厚的山东高材生班主任于老师在餐桌旁为孩子们讲题的场面。这种淳朴感觉让我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孩子怀着希望和梦想在奶奶身旁读书,奶奶的辛苦含着她对孙辈的期盼;联想到了电视剧上的情景:在原汁原味的纯粹私塾里,老师在因材施教、手把手去教,满含着他的期望。在这个现实中,老师们到了另外行人羡慕的假期时也没有去放松而是快速地在放假的第一天便飞到了聚在三个小组学堂的他的所有孩子的身边……这一天,没想到孩子没有因为”夺“去了她们原以为可以随意支配的时光,在经历了这些看起来没有放松下来的学习而苦恼抱怨,取而代之的是在紧张的学习和计划完成时、在看到听到老师同学们在一起“不一样”的学习经历后向我们滔滔不绝的分享……这是2020年吉大力旺寒假的第一天,七年十二班小组学习的第一天,我们家成为学堂的第一天,冬日里温暖的一天……希望孩子们能坚持下来,家长们能坚持下来,我们能坚持下来……让这感觉不只存在这第一天。<br></h3> <h3>于老师的到来,让一切都不一样了</h3> <h3>栗妈分享的计划</h3> <h3>休闲一刻</h3> <h3>第2天,于老师、臧老师、关老师到来,晚上两个同学下课后直接过来小组学习,学后跑步打卡1.3公里。</h3> <h3>于老师来了,亲切备至</h3> <h3>臧老师来了,看到她就有种无形的力量</h3> <h3>关老师来了,但不是给我们做政治教育😏</h3> <h3>我们都在各自学习状态里</h3> <h3>今天晚上第一次炒鸡蛋</h3> <h3>四个菜,其中有一个是苏同学炒的,这也是一次实践课呦</h3> <h3>第三天的我们,这个是在晚上</h3> <h3>静静的学习</h3> <h3>王子达同学学了一天很辛苦,但他下了课只带了一个面包就和刘亚峰同学相约而来,虽然他说有面包,虽然要给他热饭他说不用,但我们还是试了下让再他吃点,结果,他吃了两碗饭一个豆沙包,好像如果有饭还可以再吃🤗</h3> <h3>这些记忆是第三天的白天,游学前一天,同学们还在坚持</h3> <h3>体息时的诗词大会赏析</h3> <h3>第四天,我们组只有两个女孩,但我们也要加油,也要坚持</h3> <h3>感谢政治关老师的到来</h3> <h3>今天虽然只有两个人,但她们代表的是一个小组,一个团队,加油!</h3> <h3>在今天的趣味作文里,写到了对生活对未来的憧憬</h3> <h3>每天晚上的跑雷打不动!</h3> <h3>遇见了陈姝瑾同学,一起跑起来!</h3> <h3>比比谁的臂力大,每天练一练,力量会越来越大哦,肌肉疼没关系的哦</h3> <h3>休息一刻,扳手腕、吃雪糕,我们的笑声好像很大😏,开心嘛</h3> <h3>充实快乐的第五天</h3> <h3>第三小组第六天学习</h3> <h3>今天我又来厨房实践了,给家人炒了个剜豆炒鸡蛋。但今天只有我和陈姝瑾同学在一起,其他人都游学、有课或家里有事请了假,但相信无论在哪里我们都心系小组,坚持学习!加油</h3> <h3>没有想到的是,这么晚了,这么冷的天,语文老师竞然来看我们了?是的,她来了,这么黑,楼挺不好找的,而且她已走了两个班的好几个小组,我们组人少,还是在晚间,但她仍没放弃我们🤔🤫</h3> <h3>她给我们讲书法,讲阅读</h3> <h3>她在给我们讲下一步应该怎么学</h3> <h3>细心的教导,在这样的夜里,永生不忘</h3> <h3>一段话一段路一辈子</h3> <h3>两个小时的计划,我们都完成了</h3> <h3>第七天,是个星期日,我们如约而至</h3> <h3>写了半个小时打卡作业</h3> <h3>按今天的计划每个人背5首古诗,有点小紧张哦。最后,我们一个一个一首一首地完成任务感很有成就感</h3> <h3>这是我们的古诗记忆</h3> <h3>我们的休闲一刻,有歌声有笑声有鼓舞</h3> <h3>任务完成,比个吔</h3> <h3>最后下楼来个小区每天一⭕️跑,结束一天的小组学习活动。</h3> <h3>这一周小组学习过去了,不能量化出到底有多少效果,但我们相信,没有小组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我们好像真没有这么多学习的劲头和回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