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老照片,记录中国传统过年!

老照片

<h3>🏮🏮🏮🏮🏮🏮🏮🏮🏮🏮🏮🏮🏮🏮</h3> <h3><b><font color="#ed2308">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同时也是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过春节的气氛似乎渐淡,一些传统的过年习俗也相继绝丢失,这很多信仰传统、热心民俗的人有了不少的遗憾。随着时代发展,春节日益淡化是个无可奈何的事。百年前的春节与现在迥然不同,现在,让我们看看近一百年来留在老照片里“过年”,回忆渐行渐远的年味吧。</font></b></h3> <h3>🏮🏮🏮🏮🏮🏮🏮🏮🏮🏮🏮🏮🏮🏮</h3> <h3><b>一、清朝末年</b></h3><h3>清代时候将春节叫元旦,从春节前除夕正式开始到正月十五都属于过年。清代过年有很多烦琐的礼仪,也逐渐形成了很多习俗。</h3> <h3>🎈🎈🎈🎈🎈🎈🎈🎈🎈🎈🎈🎈🎈🎈</h3> <h3><b>拜年作揖</b></h3><h3>“作揖”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交礼节,自春秋时期就已流传,拜年的作揖,又称拱手礼,自明朝以后广泛应用于官俗各类社交场合。拜年时作揖要采取左手包右拳的姿势,是因为中国人的文化传统讲究以左为尊,通常也要道声:“过年好”,“给您拜年了”!</h3> <h3><b>四合院中 放盒子 </b></h3><h3>放盒子,那是一种把烟花和鞭炮合在一起放的种类,两者结合,彼此呼应。清时有《竹枝词》专写放盒子:“花灯彻夜是元宵,盒架高支望去遥,最怕层层分不断,连皮带骨一起烧。”</h3> <h3><b>踩“祟” 踩芝麻秸</b></h3><h3>一来芝麻开花节节高,麻秸不是圆形而是带棱的,风干后踩起来声音特别脆响,所以有“岁岁平安”的含义,二来芝麻秸挺直,一般总有一米多长,象征“长命百岁”;人们一边踩岁,也就一边祈祝自己一年更比一年好,能够长远地丰衣足食,“脆脆生生”地过好日子。院里撒祭灶时买的芝麻秸,尽情地在上面踩来踩去,美其名曰“踩岁(碎)”。大人小孩一齐踩岁,那芝麻秸被踩碎的破裂声尽管远不如炮仗响亮,但噼噼剥剥的十分有趣,而且与人们“岁岁平安”的愿望相合。</h3> <h3>上世纪20年代,为迎接春节,北京街头买年货的人们。</h3> <h3>上世纪40年代,南京夫子庙,逛庙会的人们。</h3> <h3>上世纪40年代,春节期间踩高跷的人们。</h3> <h3>上世纪40年代,过年时,长辈给孩子们发红包。</h3> <h3><b>正月逛庙会</b></h3><h3>京城中各大庙会、厂甸、白云观等处都向百姓开放,这些娱乐场所都热闹非常。也有去较远的郊区如妙峰山等处拜佛,可谓人声鼎沸。这期间也有民间花会在庙会上或街道上表演,有舞狮、踩高跷、耍中幡、跑旱船等。</h3> <h3>正月初五,这天称为“破五”,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这时妇女才可出门上街。过年初五前,有妇女们一般都不出家门的规矩。</h3> <h3>妇女出门上街,逛庙会。</h3> <h3>白云观庙会上的满清妇女</h3> <h3>庙会上的孩子们吃“半空儿”。</h3><h3>这是一种叫“半空儿”的花生,专门剔出来的颗粒不饱满的瘪壳花生, 北京人称之为”半空儿”,,比花生质量差, 但是价格要便宜得多。</h3> <h3>庙会上的杂耍艺人</h3> <h3><b>白云观庙会</b></h3><h3>老北京人过年时,孩子、大人的衣着都要焕然一新。大人要嘱咐孩子听话,相互间不许打架,成人之间也不许抬杠拌嘴,过年期间言谈话语切忌打、杀、死之类不吉祥的语言,偶然间不慎摔坏了盘碗,全家人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出“岁岁(碎碎)平安”,用以化解那不愉快的瞬间,创造一个和谐、吉祥的节日气氛,高高兴兴过好“年”。</h3> <h3><b>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b></h3><h3>清初,满清政府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时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政府对抗,于是就用“思旧”的谐音“死舅”,编唱了“正月剃头死舅舅”的民谣。一些地方仍恪守着正月不进理发店的习俗。</h3> <h3><b>二、民国时期</b></h3><h3>现今无论中国还是海外华人都统一称为过“春节”,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却一直称之为“过年”。直至1913年(民国二年)7月,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向袁世凯大总统呈上一份报告,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h3><h3>这么说中国人“过春节”只有100多年的历史!</h3> <h3>🎈🎈🎈🎈🎈🎈🎈🎈🎈🎈🎈🎈🎈🎈</h3> <h3><b>大年初一 给长辈拜年</b></h3><h3>初一早晨晚辈给长辈拜年,要行叩拜礼,即跪拜磕头,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尤其是孩子们给长辈们磕头拜年。还行这种礼仪。</h3> <h3><b>叩拜神灵</b></h3><h3>当时的人们在迎接财神和灶王爷的仪式时,都要行叩拜礼,以示诚心。</h3> <h3>崇文门内大街上的一个挑夫将过年用的“密供”送往订购的富裕人家。</h3> <h3><b>鞭炮、花炮上街摆摊</b></h3><h3>爆竹是中国特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h3> <h3>正月走亲戚的妇女孩子大部是步行</h3> <h3>正月走亲戚回娘家,也有骑骡马的</h3> <h3><b>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摊位“边摇边卖”</b></h3><h3>每年春节 老北京饭馆售卖“元宵”。在繁华东的路边,元宵“边摇边卖”。</h3> <h3><b>正月庙会,逛庙会</b></h3><h3>老北京人过年时最大的乐趣就是逛庙会。 庙会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h3><h3>老北京的寺庙多,所以庙会也多。据1930年调查,较大的庙会,城区就有20处,郊区有16处。以隆福寺、护国寺、土地庙、花市、白塔寺庙会为最。老北京庙会不但有风味小吃,民间花会,还有各样技艺表演。</h3><h3>老北京庙会上还经营各种百货,大到古玩字画、珠玉绫罗,小到针头线脑、花鸟鱼虫,还有许多日用之物,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h3><h3>每到庙会时,京城各处的百姓汇聚而来,有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有品尝风味小吃的,还有观看花会表演的,还有的就是来“逛”的。</h3> <h3>民国时期老北京庙会的写实照片</h3> <h3><b>三、新中国初期</b></h3> <h3>🌹🌹🌹🌹🌹🌹🌹🌹🌹🌹🌹🌹🌹🌹</h3> <h3>1949年初,从腊月到正月,老北京人过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春节!除夕之夜还是在民国北平市政府的管制下,到了正月初三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接管原国民党北平市政府。<br></h3><h3>1949年12月31日,人民解放军举行了解放北平的盛大入城仪式。当时各条街道人头攒动,呼声震天,人们翘首观望行进中的队伍,热烈的气氛融化了冬天的严寒。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41军,迈着有力的步伐,缓缓通过高大的正阳门,同时向全世界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h3> <h3>1950年代春节,政府定期举办庙会,这是庙会上的小吃摊。</h3> <h3>1950年代,“逛厂甸”的北京人争先恐后地观看“拉洋片”。厂甸是北京传统的春节集市。</h3> <h3>1950年代,厂甸庙会上售卖的大糖葫芦,美坏了这几个儿童。</h3> <h3>1953年春节,北京的儿童在天安门前放爆竹</h3> <h3>1962年春节,北京市东单三条幼儿园的孩子,在跳绳、做游戏。</h3> <h3>除夕之夜,家人团圆,守岁围炉,温情四溢。图为1953年春节,天津市汉沽区芦台王德铸(左一)一家人吃团圆饭。</h3> <h3>1954年春节,河北省晋县五区刘靳庄的两位农村小姑娘快把秋千荡得和树梢头一般高了。</h3> <h3>1955年春节,北京市的小学生们慰问军人家属。</h3> <h3>1956年春节,侯宝林与郭启儒在春节联欢会上说相声,据说是最早的春晚。</h3> <h3>1956年春节,北京市宣武门外牛街的小孩子们游戏。</h3> <h3>1956年春节,北京郊区的一户农家第一次用上电灯。</h3> <h3>1954年春节,北京什刹海滑冰场,滑冰的三姐妹。</h3> <h3>1956年春节,北京各界20多万人举行庆祝北京市迈进社会主义社会大会</h3> <h3>1958年春节来临之际,河北省安平县河槽村刘洛瑞的家里已打扫干净,正在张贴春联。</h3> <h3>1959年,南京市燕子矶公社书记春节到农家拜年。农家正在贴具有时代特色的春联。</h3> <h3>1959年春节,北京南苑人民公社的老太太们跳起了秧歌舞。</h3> <h3>1956年春节,房山县水电发电,村民们在听收音机。</h3> <h3>1959年春节,人民公社大食堂社员们集体过年</h3> <h3>1959年,台江食杂公司,卖年糖年饼的摊位,这些商品只有在春节期间才有的卖。</h3> <h3>1960年1月,北京厂甸,人们在春节市场中选购年货。</h3> <h3>1960年春节,辽宁省沈阳市郊五三人民公社社员刘乃庚一家在写春联、贴年画,喜迎春节。</h3> <h3>1961年春节,人们在江苏省南京夫子庙花灯市场上选购花灯。</h3> <h3>1961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出席春节军民联欢会</h3> <h3><b>四、票证时代</b></h3><h3><b><br></b></h3> <h3>🔺🔺🔺🔺🔺🔺🔺🔺🔺🔺🔺🔺🔺🔺</h3> <h3>“凭票、凭证、限额、限量”的办法供应生活必需品,是老北京人对票证时代刻骨铭心的记忆。粮票、油票、肉票、糖票、布票、工业券...,凭副食购物证按家庭定量购买的芝麻酱、粉丝、...,逢年过节,才供应少量的蛋、鱼、花生、瓜子、熟肉制品、豆制品、白糖...等等,花色虽多,数量极为有限,也只有重大节日包括春节才有发证供应。中国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囊括中国农业、商业、工业的发展史,它贯穿了一代人的生活,也将永远存在于这代人的记忆之中。<br></h3> <h3>春节买水果,由于储存运输产量原因,不可以随意买的,一般要凭证、按家庭人口供应,品种比较单一,没有选择余地,主要是照顾到全民人人都可以买到一定数量。</h3> <h3>1961年春节,山东沂源县农民在集市上选购年画。</h3> <h3>包饺子过年已有一千八百年历史,不论什么时候,包饺子过年是人们一年的期盼。这是1962年春节京郊农民一家六口包饺子。</h3> <h3>1963年春节,在北京“体育庙会”上,西城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少年摔跤爱好者在进行表演比赛。</h3> <h3>1963年北京春节庙会,在冰场上表演大头娃娃舞。那时的庙会朴素、热情、不以赢利为目的。</h3> <h3>上世纪六十年代(1964年)各种物资极度匮乏,北京积极组织山里红货源,保证首都春节供应,庙会上的大糖葫芦都上了新闻。</h3> <h3>1966年春节前夕,上海市民在商店里选购塑料花。塑料花作为年货曾在中国流行了20多年。</h3> <h3>1967年的春节,罗定县农村(经修改)</h3> <h3>1967年春节,成都街头(修改)</h3> <h3>1968年春节,先召开“忆苦思甜”大会,大家一起吃“忆苦饭”,然后再回各家吃“年夜饭”。</h3> <h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春节期间年画供应十分充足,毛主席画像等内容的年画十分抢手。</h3> <h3>文革期间,举办了“破旧立新迎春节”妇女毛泽东思想学习班。</h3> <h3>1969年1月8日赴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在天安门宣誓,他们将在老区山村过“革命化春节”。</h3> <h3>1972年2月正值中国春节,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北京人民全体出动,街道扫雪,迎接首位美国总统访华。</h3> <h3>1978年春节,凭证购买定量供应的花生、瓜子。</h3> <h3>1978年春节期间,首都某菜店用蔬菜装饰的柜台</h3> <h3><b>五、改革开放时期</b></h3><h3>改革开放从一九七八年开始,到现在已有四十多年了,这四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过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h3> <h3>🍓🍓🍓🍓🍓🍓🍓🍓🍓🍓🍓🍓🍓🍓</h3> <h3>爱美懂得打扮成了时代的特点,女性开始追求时尚,过春节女性争先烫发悄然兴起</h3> <h3>1980年,北京,农民踩高跷来迎接春节。</h3> <h3>1980年春节前,四川彭县农民陈开方(前右)买了一台价值人民币520元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引来乡亲们羡慕的目光。</h3> <h3>1980年春节,浙江绍兴柯桥农民在购买年货</h3> <h3>1981年春节前的年画摊,传统年画越来越少,兴起的是以电影明星、美女为主体裁的挂历。</h3> <h3>1981年春节前夕,贵州省贵定县的农民在农村集市上。</h3> <h3>1983年2月,邓小平在杭州一个农贸市场视察</h3> <h3>1982年春节期间,全国劳动模范特级售货员张秉贵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糖果组柜台服务。</h3> <h3>1983年,张海迪在山东聊城家中和父母姐妹包饺子过新年。</h3> <h3>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当时的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红主角。</h3> <h3>1984年春节前夕,居民在杭州市章家桥菜市场前排队买菜。</h3> <h3>1984年,河南扬集的鞭炮市场,爆竹声中一岁除。</h3> <h3>1985年春节前夕,湖南省益阳市大桥农贸市场蔬菜区一角。</h3> <h3>1985年北京地坛庙会上。</h3> <h3>1985年春节,北京庙会上演员冒雪表演数来宝。</h3> <h3>1985年春节,辽宁营口农民的节目表演。</h3> <h3>1986年春节,吉林长白山区二道白河一户农民在家门口燃放爆竹。</h3> <h3>1986年2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郝建秀(中)和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罗干(右一),到北京崇文门菜市场慰问商业职工。</h3> <h3>1987年1月,春节前夕,北京农展馆举办农副产品展销会。</h3> <h3>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在北京前门繁华地带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这也成为北京市第一家经营快餐的中外合资企业。当年春节北京的小孩子以吃肯德基为最高的要求。</h3> <h3>1988年2月初,随着春节的临近,在武汉中心百货大楼,前来选购电视机的人群挤满了大厅。</h3> <h3>1988年春节前夕,上海最大的百货公司——第一百货商店里,顾客在挑选新年新衣。</h3> <h3>九十年代大批农民工进城,春节返乡出现一票难求现象,铁路客运严重不足,“春运”一词也因此诞生。</h3> <h3>90年代,春节假期一家人或相约好友围坐在一起打打麻将,也是过年中的一种娱乐形式。</h3> <h3>1991年春节前夕,北京大栅栏里练摊儿的个体户已占半壁江山,众多“国企”出现经营困难。</h3> <h3>1992年,央视春晚彩排现场,主持人赵忠祥、倪萍和杨澜(左)。</h3> <h3>1993年1月23日,是农历除夕。当天傍晚,江泽民和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乘坐面包车直奔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给当地农民拜年。</h3> <h3>1996年,央视春晚彩排现场,小品演员赵丽蓉和巩汉林,他们当年表演的小品名为《打工奇遇》。</h3> <h3>199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彩排现场,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正在表演《拜年》。</h3> <h3>2005年2月8日,农历除夕,胡锦涛专程到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的纳灰村,看望基层各族干部群众。</h3> <h3>进入两千年随着手机的普及 ,短信拜年是随着手机的普及而流行起来的祝福方式,由于短信本身的优势进而得到广大的手机短信用户所接受。</h3> <h3>春运正在逐年改善,交通部门铁路系统不断改进服务,完善措施确保回家过年的旅客方便快捷安全到达目的地。</h3> <h3>回家过年,不再单依靠铁路春运,乘飞机,坐高铁,开车回家有了多种选择。</h3> <h3>只要经济允许坐飞机回家更快捷节省时间,可以早日跟亲人团聚。</h3> <h3><h3>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春节年夜饭的品质数量都在变化,无论品种式样都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提高,百姓人家山珍海味,中外佳肴也可以品尝到。在饭店吃“团圆饭”也有年味。现在好多人家早早地在酒店订单“年夜饭”、“团圆饭”,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过年,就是温馨,就是幸福,就是年味。</h3></h3> <h3>🏮🏮🏮🏮🏮🏮🏮🏮🏮🏮🏮🏮🏮🏮</h3> <h3><b><font color="#ed2308">春节是一种记忆,有了这百年的春节的记忆,我们的中国年才不会褪色,中华民族的年味才会越来越醇越美!</font></b></h3> <h3>(收集整理,版权属于原作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