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知道马河,大约是二000年,最初与同仁和摄影师一道寻访马河石梁桥开始的。永明古桥大体分为三种,一是木桥,二是石拱桥,三是石梁桥。石梁桥又分为普通梁桥和卯榫梁桥,永明卯榫梁桥非常独特,是古桥梁建筑从木结构过渡到石结构的实物例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马河石梁桥属于普通的平板石梁桥,村民称其为斩蛟桥,俗称为石板桥,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位于村西一百米处,跨马河水,六孔,长二十四米,宽一米,均为料石和条石砌筑,保存完好无损。桥旁古樟参天,风景秀丽。</h3> <h3><font color="#010101"> 此后,为寻找文昌阁,我又数次来到马河。马河文昌阁历史久远,明万历年间,耆儒蒋思孔鼎建。顺治年间,廪生蒋蕃重修。文昌阁里原立有建阁石碑,村民和我一起寻找很久,都没有找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马河</font>斩蛟桥的下游三百米处有溪水洲,村民称塘旱洞,又称寺上地,约一平方公里。溪水洲头林木遮天蔽日,蔚为幽静,为一方胜景。文昌阁隐藏在溪水洲头的树林里,没有村民的指点,站在河岸这边很难发现,不淌水过坝,走进树林,是瞧不明白的。</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文昌阁三层八面,砖木结构,高约十五米,直径十米,内有四根木柱,直至顶楼。一层开了一个正门,二个侧门,门额上有文昌阁字样。四周原有围墙环绕,现已不存。古时,阁内曾经设立社仓,以备灾荒之年救急用粮。</p> <h3><font color="#010101"> 上世纪六十年代,下放该村的长沙知青住在阁内,一位精神失常的妇女闯入失火,造成木构受损,之后年久失修,二000年初屋面坍塌,破损非常严重。</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再进马河,支书蒋林增热情接待,请来村里二位熟悉历史的老人一起陪同,一位是蒋光志,今年七十三岁,主持过族谱的纂修;一位是蒋新庭,今年六十七岁,曾受聘四川文殊院、九嶷山学院任教师。三人拿出族谱,娓娓道来,勾描出一幅马河历史图像。之后,他们不顾年老,带我们攀上荆棘丛生陡峭的石寨,实在是让我们感动万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马河,有说骏马在溪水中饮水而得名,也有说溪水形状似马而得名,不知哪个解读正确。不过土语称马河为马头岗,可能其岗坡酷似马头,从而得名。马河蒋姓为乐安郡人,始祖蒋大宣居道州,生子三,宋末元初,迁江华罗平蒋姓为老大,迁永明马河蒋纯为老二,迁江华木园蒋姓为老三。由此,马河蒋姓瓜瓞绵绵,繁衍生息七百余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马河村坐东北朝西南,村东双螺出洞,村西双龟上水,村南凤凰跳棍,村北九牛拖磨,土地肥沃,水旱无忧,难得的风水宝地。清代时,马河一千多人,是现在的人口一倍多,只有三户纯粹的种粮农户,其他人家都有人在外做官、读书、经商。</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一九六五年,下放该村的长沙知青龙小梅创作的故事《马河水》刊登在《湖南文艺》杂志,其中写道:“马河好,山好、水好、人更好。有女不嫁马河村,那是傻人啦。”无独有偶,蒋新庭向我们讲起他向夫人求婚的有趣故事,三个不同村的小伙子同一天上门求婚,别人大担小担的东西,只有他空手两脚上门,却得到了夫人家人的青睐,慧眼识珠。</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马河的民居,围绕七座门楼展开布局,高低、错落有致。祠堂、大厅、门楼占地约五百平方米,体量庞大,三进带三天井,有过亭。马河祠堂名平都侯总管庙,乃蒋氏家庙。蒋氏先人出了九个侯爵,家堂为九侯堂。先祖蒋嵩,三国时期曾封为平都侯。雍正年间,贡生蒋琛书平都侯总管庙匾额,并作“建不世之勋猷侯封宠锡历汉唐宋明递降龙章彰祖德,绵无疆之祚胤庙食丰隆遍全道江永长殷蚁慕表孙谋”之楹联。</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祠堂里镶嵌和摆放碑刻七方和若干精美石构件,其中明正德九年(1514),重建总管庙题名记石碑最有价值。门楼外檐滴水边上的石板,长八米,薄薄的一块,建造门楼时,众人小心翼翼地将它从山上抬下来,放下时大意失荆州,断成了三截,弄得石匠师傅当场嚎啕大哭:“一辈子最得意的作品,竟然毁于一旦”。此外,村中还散落了不少石构件和碑刻。</p> <h3><font color="#010101"> </font>祠堂里最尤为让人称道的是天花板九宫格上的彩绘壁画,中间为太极八卦图,四面为八幅人物故事图,有“降伏岭峦”、“泽沛荆襄”、“恩赐鱼袋”、“侯封锡宠”等,表现蒋氏先人的丰功伟绩,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他处无所见。</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马河除建有文昌阁外,还在马河斩蛟桥边建有一座七级三米多高的石砌惜字塔,可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拆毁,剩下的个别构件放在祠堂里,蒋光志老人给我们作比划状。其它如石溪寺、龙凤庙、龙腾庙、秀峰庙,早已无影无踪。</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马河村曾经为马河人民公社驻地,祠堂和大厅顺理成章地成为公社的办公场所,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一定人为破坏,但也无形之中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至今,村里还留存了很多“文革”时期的遗迹。</p> <h3><font color="#010101"> 鉴于马河古建筑的珍贵,2015年12月,江永县人民政府将马河村古建筑群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马河文风昌盛,村里出了不少人才。元大德元年(1297),蒋庆友中举人。康熙年间,永明县教谕徐显奉上表彰廪生蒋番,赠匾“名世兴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蒋新庭告诉我们,民国时期,他的伯父蒋国经任国民政府南京总统府秘书,与蒋经国过从甚密,后因病赋闲在家。叶剑英曾四次派人请其出山相助,终因病重而无法成行。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家族的历史,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信和自豪。</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马河村后的山上有石寨,山顶上围有一圈一里多长的石围墙,高约三米,宽约一米,只有一个门出入,基本保存完整,建于清咸丰年间。石寨是用来躲避粤蛮“大马”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响马”,或者说兵匪。像这样的石寨,周边的黄甲岭、凤田、江河等部分村庄也建有,附近的村庄进来躲避,还需要缴纳一笔钱,江河何氏族谱记载了这方面的情况。</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马河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村民安居乐土。蒋箱居老人不辞辛苦地主动带我们寻找知情人了解情况,走在高低不平的巷道里,我蛮当心的。蒋老今年八十四岁,十岁时成为孤儿,十五岁当上村里的妇女主任,儿孙满堂,衷心祝福她和老伴健康幸福!</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马河,是一本翻不完的书,有待我们进一步深研。</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