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二十多年过去了,时光如水般流去,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些回味无穷的东西萦绕在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时间定格在1995年,那是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校庆期间,我和一个同学去拜访何镇强老师。何镇强老师德高望重,在国内外环境艺术界很有影响力。记得我们在美院学习时就临摹过何老师的画集。当时何老师已经 退休多年,家就住在离美院不远的家属楼 ,从光华路站坐公交约几站就到了。路上,我们心里有些许不安,这样不事先告知老师就直接奔老师家里,是不是有些冒失?何老师已经退休,会干扰他的正常生活吗?到了老师家,我们轻轻敲开门,何老师从里屋走出,热情地给我们让座,何老师的家人也忙着给我们端茶倒水。这时候我们的心情放松了许多,原来的疑虑很快被打消了。环顾何老师的家,干净整洁,朴素大方, 在沙发后面有两处枝叶茂盛的盆栽植物,充满生机。这时候我们看到何老师一幅正在创作中的作品,画纸裱在0号图板上, 所画题材是一幅暖色调的建筑风景画。于是我们就在艺术创作方面请教何老师,何老师针对这幅画给我们做了细致的讲述,这堂即兴的课使我们受益匪浅。当我们要离开何老师家的时候,何老师还赠送我们每人一幅彩墨画作和一本画册,并在画册的扉页认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使我们感到非常意外和感动,老师不以大师自居,平等待人,不仅热情地接待我们,还亲笔签名送给我们画册和画作,对于两个普通来访的学生坦露出亲切,博大,美好的胸怀。离开何老师家,翻开何老师赠送的画册,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彩墨风景画呈现在面前。多少年来,我曾多次观摩鉴赏何老师的画作,我在心中寻找答案,何老师画作纯净至美的艺术境界源于何处。慢慢地我找到了答案。有一次我到广东肇庆走亲访友,在肇庆期间,无比秀丽的山山水水一次又一次的打动了我。肇庆是何老师的家乡,从何老师的风景画中我们真切的体会到,是大自然成就了这样的大家,在大自然中汲取精华,追求人生哲理和生活本真,平平淡淡,不懈追求,这才是大师风范。 ——魏建.东明2020年2月于海南。5月再稿。</h3> <h3> 画集序言 : 平行线宁静的深远,跳动的弧线,多变的技法,梦般的意境,把你带进了一个澄澈和安谧的空间。如清新的音乐在你耳边回荡,你仿佛听到了山民在吟歌,鹭鶯在鸣叫。似你已远离现代生活的紧张与喧闹,找到了自己的桃花源…… 这就是何镇强的彩墨画,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作者离大自然的距离是那么近,使观众在观画的同时,似乎完全忘掉了这个给人带来奇妙感觉的作者的存在了。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艺术作品要高于生活,《漓江晨雾》、《山林秋景》、《山青水静》, 虽然类似于写生,但又不是写生。这些作品在原来的生活中有所提炼有所升华,因为画家赋予作品独特的意境,使你对景生情,感受到彼此之间心灵的相通…… ___ 任之</h3> <h3> 何镇强,一九三七年生。又名何镇。广东肇庆人。擅工艺美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室内设计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br>主要作品中国画《黄山桃花溪》、《江南春意》、《漓江细雨》等,其中《黄山桃花溪》、《江南春意》为人民大会堂收藏。成绩及成就他参与了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的室内设计装饰、毛主席纪念堂的室内设计、新中国第一个万吨巨轮的室内装饰、第一个国际列车的设计、北京最早的一号线地铁设计、长安街上第一个国际俱乐部的室内和陈设设计、中国第一个五星级酒店国贸饭店的室内设计、全国第一届工业展览的展示设计、还有改革开放初期在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第一个中国建筑环境生活展,等等……他在室内设计界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h3> <h3> 水乡深处有人家 76*53cm 何镇强老师赠送本文作者的作品(首次公开发表)。</h3> <h3>徽州人家 76*53cm</h3> <h3>江南春早 76*53cn</h3> <h3> 桂林渔舟 76*53cm</h3> <h3> 靖西风光 76*53cm</h3> <h3> 二月阳朔 76*53cm</h3> <h3> 雨后田野 76*53cm</h3> <h3> 迎春 76*53cm</h3> <h3>山歌 76*53cm</h3> <h3>春之湖畔 76*53</h3> <h3>家在山间溪水旁 76*53</h3> <h3>湖岸 76*53cm</h3> <h3>瑞雪 76*53cm</h3> <h3> 田野冬雪 76*53cn</h3> <h3>春到农家 76*53</h3> <h3>江南水乡 76*53cm</h3> <h3>梯田弦率 76*53</h3> <h3>漓江晨雾 76*53cm</h3> <h3>麦收时节 76*53cm</h3> <h3>河塘春晓 76*53cm</h3> <h3>春意浓浓 76*53cm</h3> <h3>河畔 76*53cm</h3> <h3>舟在青绿山水间 76*53cm</h3> <h3>新加坡街景 76*53cm</h3> <h3> 江南水乡 76*53cm</h3> <h3>新加坡西海岸 76*53cm</h3> <h3>峡江胜境 76*53cm</h3> <h3>白杨小曲 76*53cm</h3> <h3>桂林渔舟 76*53cm</h3> <h3>巴黎塞纳河岸市政厅 76*53cm</h3> <h3>黄山烟云 76*53cm</h3> <h3>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56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1月1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北京马神庙白堆子正式举行建院典礼(此日被定为院庆日)。 当时,学院下设染织美术、陶瓷美术和装潢设计三个系;同时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所,下设美术委员会和科学委员会;另有理论研究室、刺绣研究室、服装研究室、家具研究室。1999年11月20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文名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批准成立1956年5月21日 院庆日1956年11月1日同时成立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所学院简介 学院初创时,就集中了当时国内著名的工艺美术设计家和工艺美术教育家,经过了40年的建设和不断充实,一支由近250名教师组成的、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师资梯队业已形成。他们是献身于工艺美术教育的开拓者,是学院的教学中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Central Academy of Craft Art现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The Academy of Arts & Design of Tsinghua University地址北京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校内) 学院设有陶瓷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设计、工业造型设计、装饰艺术、服装设计、环境艺术、工艺美术史论等8个系、13个专业。从建院至今,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二十届1800余名本科生和50余名研究生;接受了40余名外国留学生。近几年还举办了各类专业进修班和培训班,使千余名在职的专业设计、教学和科研人员得到深造和提高。一个向学群式发展的,包括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的教学结构,正在日趋完善。 学院实施以美化人民生活为目标的工艺美术设计教育,同时注意对优秀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传统的学习和对国外各种先进的设计思想的介绍与研究。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专业,具有健康的美学情趣和独立的设计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学院的使命。多年来,学院结合教学与科研,承担和参加了许多重要的社会任务,如国家的公共建筑、宾馆、博物馆、纪念堂等建筑的室内、外设计,以及装饰绘画、雕塑、游行队伍、展览会、交通工具、服装、陶瓷器皿、纺织品、商品装潢、书籍装帧的设计。这些任务,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对国家的文化与经济建设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学院拥有丰富的专业书籍和实物资料,图书馆藏书17万余册,专业实物资料12000余件。学院设有电化教学设备及各专业实验工场。 1958年创刊的《装饰》季刊,专门介绍工艺美术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学院的学报,发行全国。另外,还编印《工艺美术参考》,报道国内外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动态。 学院每年面向全国招生。凡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有一定美术基础和设计能力,身体健康,25周岁以下的未婚青年,经过专业、文化考试合格,择优录取后,均可进入学院本科或专科学习。本科学制四年,专科学二年。学院为了深化教学改革,1988年新设“基础部”进行教学,本科生入学后先进入基础部学习二年,经过专业升级考试,成绩合格者进入专业系学习,不合格者给予大专毕业证书,参照分配原则安排工作。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此外,该院还招收委托培养生。学生毕业生,具体的分配原则按国家教委的规定执行。委托培养生毕业后由委托单位分配。 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设计的兴起,环境艺术的发展,人民生活与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已对工艺美术教育提出了大量新的课题,我们的任务是明确而艰苦的,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为适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学院概况 学院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加强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习中外各民族和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注重学术交流,关注和研究国内外美术与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动向;提倡严谨治学、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强调设计为生活服务,设计与工艺制作、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培养学生敏锐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为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做贡献的意识;创造活跃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标志 学院具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还设有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1年1月,“设计艺术学”由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改革开放以来,全院师生在国内外各种重大艺术设计创作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先后出色地完成国家和国际重大艺术设计项目200余项,共获国际和国内各类奖项300余项,出版教材、专著300多部,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播放专题教学片和电化讲座教材100余部。目前,学院正在申请国家社科类重点实验基地。 学院下设设计、美术和史论三大分部,一个培训中心。其中设计分部由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陶瓷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装潢艺术设计系和信息艺术设计系组成;美术分部由绘画系、雕塑系、工艺美术系和基础教研室组成;史论分部由艺术史论系和《装饰》杂志社组成。学院拥有一批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艺术家和学者。目前共有教师195人,其中教授54人(博士生导师18人),副教授84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实验手段先进。学院实行学分制,按分部招生。新生入学后,第一年学习基础课程,不分专业方向;第二年可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和个人志向,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在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规划指导下,学院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和设计艺术学科的优势,加速发展美术学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及时吸收国内外设计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最新成果,加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以创作、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探索面向21世纪设计艺术学科和美术学科的合理结构,努力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一流的美术学院。 (本篇责任编辑:魏建,字东明,高级工程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研究所环境艺术项目总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学术委员会会员,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资深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学会省直书画研究院院士,河南省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老干部书画家协会会员。)<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