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认识摩洛哥源于卡萨布兰卡和西撒哈拉,一首歌,一部影,一段动人故事。</h3><h3>2019年12月10日乘坐土耳其航空由伊斯坦布尔转机飞往卡萨布兰卡,开始北非摩洛哥和突尼斯行程。乘坐土耳其航空感觉很暖心。</h3> <h3>摩洛哥在非洲西北端,东与阿尔及利亚接壞,南连西撒哈拉,西临大西洋,北扼地中海至大西洋咽喉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葡萄牙相望。阿特拉斯山脉斜贯全境,阻隔南部沙漠热浪,海风水气使西北部花木繁茂风景如画,有北非花园之称。<br></h3> <h3>摩洛哥最早居民为柏柏尔人,公元前3世纪为毛里塔尼亚所属,公元40年被罗马人占领成为罗马帝国一个省,公元429年汪达尔人横跨直布罗陀海峡占据部分地区,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北非大西洋边最后一块土地,公元8世纪建立阿拉伯王国,15世纪土耳其入侵,后被法国和西班牙瓜分,1912年沦为法、西殖民地,1956年3月2日独立。摩洛哥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占20%,语言为阿拉伯语和柏柏尔语,通用法语。</h3> <h3>摩洛哥王国,伊斯兰教为国教的阿拉伯国家,国王拥有最高权力,是国家军队最高领导者和宗教领袖。穆罕默德六世国王和王后,育有一儿一女,下令废弃一夫多妻制。曾3次访华。</h3> <h3>摩洛哥是千年文明古国,四大皇城菲斯、马拉卡什、拉巴特、梅克内斯,保留着曾经模样。颜色之城多姿多彩,白色卡萨布兰卡,红色马拉卡什,蓝色舍夫沙万,金色围绕梅祖卡,绿色相拥伊芙兰。</h3> <h3>马拉喀什</h3><h3>马拉喀什四大皇城之一,老城建于1062年,房子赤红,称为红色之城,通往阿特拉斯山峡谷和撒哈拉门户,穿越沙漠商贸路线起点。</h3><h3>库图比亚清真寺,马拉喀什标志性建筑,因泥浆中拌有名贵香料,散发芳香近千年,称为香塔。当年登塔宣礼者是盲人,为防止偷窥王宫后院妃子。<br></h3> <h3>杰马夫纳广场称为不眠广场,世界文化遗产。傍晚时分,炎热退去,广场游人如织,手工艺品、水果摊、大排档,异常热闹。摊贩快速切换各国语言向游客打招呼,招揽生意。</h3> <h3>身着奇装异服的人邀请游客合影,各种艺人在表演,说唱的、演奏的、耍蛇的、算命的、讲故事的,时空倒转就像置身于一千零一夜场景之中。</h3> <h3>伊夫圣洛朗私人花园,是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生前同搭档皮埃尔布尔热购买的私人花园。</h3> <h3>小路涂上浓烈红色,在满院绿植映衬下,更显这对马约尔蓝瓶高贵典雅。</h3> <h3>法国艺术家雅克马约尔是这院子最初的主人,1919年来此迷恋上古城,画家留给世人作品中,运用目眩蓝色,墙壁、廊道、门窗、花瓶,马约尔蓝随处可见。</h3> <h3>从世界各地引进珍奇物种装饰花园,仙人掌有百种。私人花园成为游客必到之地。</h3> <h3>巴希亚宫是19世纪阿拉维王朝王爷之宫,穿过庭院回廊,住足房间厅堂,屋檐穹顶,墙壁门眉,伊斯兰雕花、彩绘、镶嵌艺术精美绝伦,独具匠心。</h3> <h3>巴希亚宫是马拉喀什保存最完好古迹,因是王爷宫少些金壁辉煌。</h3> <h3>妃子住的宫院。</h3> <h3>瓦尔扎扎特</h3><h3>翻越海拔2260米阿特拉斯山口,穿峡谷,盘崖壁,雪山由远及近,一路奔波,观看美景。瓦尔扎扎特是沙漠边缘城市,称为沙漠之门。半个世纪以来,吸引众多电影人到此创业,有北非最好电影学院、影视基地和电影博物馆,《埃及艳后》《情陷撒哈拉》等影片在此拍摄,称为非洲好莱坞。</h3> <h3>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到达瓦尔扎扎特前,途中参观特色荒芜古村落,赤土泥砖筑成,卡斯巴斯建筑风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建筑分为三层,底部马厩,中间粮仓,上层住宅,建成堡垒模样,沒有窗户,靠长廊透进阳光,有些建筑顶部雕出几何图形装饰。</h3> <h3>原始村落,吸引导演前来选址拍摄,《阿拉伯劳伦斯》《木乃伊1》《亚历山大大帝》等20多部影片到此取景。</h3> <h3>村民多为柏柏尔人,家中织布织毯,门前贩卖,更有艺术家在此扎根,为游客绘画。</h3> <h3>登上村落最高点眺望远方。</h3> <h3>托德拉峡谷</h3><h3>前往沙漠,一路是贫瘠荒原,途经崖壁山谷,空气变清凉,河水从崖底淌过,河谷长满成片椰枣林。看见运动者在攀岩。</h3> <h3>梅祖卡</h3><h3>换乘吉普车,行驶于戈壁大漠,来到沙漠村镇梅祖卡。特色客栈充满异国风情,土房土屋别有洞天,院落小巧别致,楼顶平台可眺望风景,晚上还能看星星。</h3> <h3>走进撒哈拉,沙丘连绵不绝,像群山起伏,像浪涛翻滚,浩瀚无边。<br></h3> <h3>撒哈拉沙漠骆驼队,行走大漠驶者。撒哈拉,世界最大沙漠,906万平方公里,占全非洲32%面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团友赵群拍照。</h3> <h3>红色沙峦,金色沙海,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手摸沙,颗粒极小,细绵柔和,捧沙扬起,融入沙浪之中。沙丘亮暗分明,背阴处沙凉下来,安静极了。</h3> <h3>站在撒哈拉,《橄榄树》优美旋律在脑海回荡,这里见证作家三毛6年沙漠生活,与荷西相恋相知阿尤恩村结婚恩爱的浪漫故事。</h3> <h3>高高沙丘沒有一絲划痕,站在沙脊之上行走,感觉脚下很平实,沙坡或沟底行走则有点难度。</h3> <h3>与吉普车司机小伙合影。摩洛哥柏柏尔人多住在南部,特别是沙漠地区,身穿尖帽长袍,有本民族信仰语言和文字,有些已归依阿拉伯生活和宗教文化。</h3> <h3>牵骆驼的柏柏尔小伙,流露出坚韧深邃眼神。地图上看,摩洛哥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摩洛哥与毛里塔尼亚国界之间还有西撒哈拉大片土地归本地人所有,1975年11月11日摩洛哥国王令30万人手捧古兰经,向沙漠深处走去,用脚步丈量,绿色方式走出26.6万平方公里土地,并竖起国家碑牌宣示主权,这举动遭国际社会反对,只有阿拉伯国家认同,至今未得到联合国承认。团友赵群拍照。</h3> <h3>拉西第耶</h3><h3>离开沙漠,途经拉西第耶,稍作休息。这是离沙漠最近城市,1.5小时车程,有飞机场,中国公司与摩方合作在此开发太阳能项目,被称为太阳能之城。</h3> <h3>伊芙兰</h3><h3>离开荒芜沙漠,偶见满眼绿色,伊芙兰小镇位于绿山丛林之中,有未融化的雪,听说每周都下雪,有点时空错乱感觉。</h3> <h3>红瓦尖顶欧式建筑,依芙兰于19世纪法国人所建,殖民时期欧洲人到此购买别墅。国王喜欢这里景致,在山顶之上建立一所摩洛哥高等学府兄弟大学。</h3> <h3>菲斯</h3><h3>菲斯四大皇城之一,第一个阿拉伯王朝都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图为布日卢蓝门,古城十几公里城墙和十几个城门保存完好。跨过这道门仿佛跨越千年。</h3> <h3>摩洛哥最早的阿拉伯古城,建于公元8世纪,到12世纪极繁华,曾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称为非洲雅典。菲斯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被誉为经济之都、文化之都、精神之都。活的天方夜谭,千年古城好似生活在神话之中,阿拉伯飞毯会突然飘起来。</h3> <h3>伊德里斯清真寺,伊德里斯王朝和城市缔造者伊德里斯陵寝。公元788年阿拉伯人到此,伊德里斯创建北非第一个阿拉伯王国,二世建造都城时朝麦加方向挖出金斧子,阿拉伯语斧子读音菲斯(法斯),菲斯因此得名。非穆斯林不得入内。</h3> <h3>阿布伊南古兰经学院。最早阿拉伯人将伊斯兰教带到这里,菲斯成为阿拉伯宗教文化在摩洛哥发祥地。古兰经学院毕业生可当律师或地方小官。建筑精美典雅。</h3> <h3>卡拉维因大学,世界最古老大学,建于859年,其历史比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还早200多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可为最古老学位颁授大学。当年印度人学习期间,在此发明数字记法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从这里走向世界并使用至今。这所宗教大学也是原非洲最大清真寺,收藏有重要的古兰经手抄本。</h3> <h3>与菲斯地陪向导合影。游客逛迷城,没有向导会走失。</h3> <h3>菲斯老城如迷宫,占地3平方公里,有9000条巷子,126座清真寺,36万人居住,唯一交通工具毛驴,在窄巷穿行,行人会让路。街景和木雕博物馆。</h3> <h3>菲斯手工作坊及工艺品商店4000多家,称为手工之都。菲斯原汁原味,古朴典雅气息,受到现代人们喜欢和青睐,被美国知名杂志评为全球最浪漫十大城市之一。</h3> <h3>织布作坊,用老式织机织布制毯,图案新颖色彩艳丽,具有异国风情。</h3> <h3>漂亮取水楼,建筑雕花精美,千年前供水系统完整保留着,多处清泉传送到水楼,称为圣水。路边看见大铜壶,烧水用的?</h3> <h3>皮革制品作坊,是菲斯重要手工作坊,老远闻到刺鼻味道,用一枝薄荷叶缓解,站在露台,看见皮革染坊壮观景象,几百个熟皮池和五颜六色染缸依次排列,劳作工人穿梭其间,或踩或揉或捞忙碌着,旁边天台晾满皮子,原始加工方法,鸽子粪熟皮很臭,天然植物做染料。</h3> <h3>菲斯手工艺人和特色店。这里能买到各种手抄本书。</h3> <h3>铜制品作坊,据说他家是皇家制铜工艺,祖传为皇宫制作宫门及铜制品。</h3> <h3>殖民协议签字大厅现改为餐厅,我们在此用餐。1912年3月30日与法国签定殖民协议,摩洛哥伦为法保护国,迫于法国压力,同年将首都由菲斯迁往拉巴特。</h3> <h3>菲斯有识之士,于1944年1月11日发表独立宣言,为取消法殖民,实现摩洛哥独立作出贡献,菲斯竖有纪念碑。这是菲斯至今被誉为精神之都重要原因。菲斯小朋友。其中两张团友老盛拍照。<br></h3> <h3>梅克内斯</h3><h3>梅克内斯四大皇城之一,4世纪为繁华定居点,11世纪柏柏尔人军事要塞,1672年阿拉维王朝定都,王朝延续至今。本想仿法国凡尔赛宫建阿特乐宫,但未如愿,只有宽厚城墙和精美曼苏尔门留传于世。</h3> <h3>废墟广场,在城门对面,是热闹集市。梅特内斯第五大城市,地处梅特内斯平原,物产丰富,是摩洛哥大粮仓,盛产橄榄油和葡萄酒。<br></h3> <h3>皇家马厩和粮仓,马厩无顶遭地震损坏。粮仓保存完好,有通风口,墙体厚,为保持温度湿度,木轮转动从地下水池车水加湿空气。</h3> <h3>皇家粮仓。阿拉维王朝君王穆莱.伊斯梅尔骑马争战打天下,统一摩洛哥疆土,打到毛里塔尼亚。他建有15万人的黑人军团,无战时开荒种地屯粮,向其传播伊斯兰教,为其婚配,生男充军,生女宫中为奴,不断壮大队伍。他思想开放,游历各国,学习基督教,要娶路易十四女儿为妻。据说一生娶妻500,育儿800,死后儿女大乱。</h3> <h3>皇家马厩。穆莱.伊斯梅尔嗜马如命,马厩圈养12000匹御马,粮仓粮食足够马匹食用,马厩外有储水池供马匹饮水。现每年9月摩洛哥在梅克内斯举行全国骑术表演。</h3> <h3>沃卢比利斯遗址</h3><h3>沃卢比利斯遗址在梅克内斯以北30公里处,世界文化遗产。有记载公元1世纪已是繁华城市。称为法老宫殿,据说是摩西时期埃及法老所建,公元前3世纪是迦太基王朝城市,曾是朱巴帝国首都,公元40年被罗马人占领。公元3世纪柏柏尔人统治,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人征服,曾是伊德里斯一世首都,1755年毁于大地震。</h3> <h3>罗马人占领时期进行大规模建设,成为罗马帝国在非洲行政中心,省首府。周围良田沃土成罗马粮食生产基地。</h3> <h3>凯旋门建于217年,1800年仍矗立不倒。</h3> <h3>阿拉伯伊德里斯一世在此建都时期,城市仍保持古罗马原貌,后二世将都城迁至菲斯,从此地位下降。地震前,古城遭大规模破坏,是阿拉维王朝在梅克内斯建造穆莱宫殿时,拆古城砖石用于新宫建筑,如不然,将留下一座完整罗马古城,最像庞贝的古城。图为高台神殿遗迹。</h3> <h3>柱厅大殿遗迹,建筑只剩门牌楼,门前是笔直的罗马大道,直通凯旋门。罗马大道右侧有很多圆柱是罗马行政长官宫殿。</h3> <h3>凯旋门外是罗马广场,直通巴西利卡,这是古城中心最热闹的地方。</h3> <h3>据说埃及艳后与安东尼所生之女克丽奥帕特拉.塞勒涅二世,于公元前26年至公元6年,嫁到沃卢比利斯,与丈夫共同统治这一地区,在此种葡萄酿酒,种橄榄榨油,使之成为富庶之地。完好阶梯和整面石墙,很多拱门。</h3> <h3>巴西利卡,带柱廊的大殿,是法庭审判厅,也是召开会议的地方。</h3> <h3>大殿圆柱和基址。</h3> <h3>庭院大门,沃卢比利斯有俄耳甫斯的房子,有艾弗伯斯带柱廊的房子,有维纳斯随从的房子,这些都与庞贝城相似。</h3> <h3>集市广场。</h3> <h3>油磨房。</h3> <h3>古城有青铜像和石雕像,还有马赛克古画。</h3> <h3>建筑只剩两堵墙和台阶。</h3> <h3>舍夫沙万</h3><h3>山坳里的蓝白小城,空气清新,景色秀丽,位于摩洛哥西北部,距菲斯4小时车程。</h3> <h3>舍夫沙万建于1471年,曾是短暂的独立王国,后被摩洛哥打败。据说欧洲犹太人遭驱逐,特别是西班牙犹太人被驱赶,跑到摩洛哥山中躲避,在此盖房造屋,以色列建国后很多犹太人离开这里,阿拉伯人到此居住,现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相融合美丽山城。</h3> <h3>人们喜欢把墙壁门窗涂成蓝色,开始是为驱蚊,后成为审美习惯和生活一部分,蓝色童话世界吸引游客慕名而来。舍夫沙万街角打卡地之一。</h3> <h3>散步在街巷里,满眼是深深浅浅蓝色。</h3> <h3>融入到蓝色海洋之中。</h3> <h3>街巷两边有很多特色小店。</h3> <h3>艺术家画作。</h3> <h3>街边挂着漂亮披肩织毯。</h3> <h3>小伙用简单中文招呼进他家店,看见盲人在织机前织布,小伙介绍这是他的父亲,并拿出漂亮织品让我们挑选,盲人织布辛苦,小伙说中文不易,买了一条围巾。</h3> <h3>披上刚买的围巾继续逛街。</h3> <h3>房屋建在山坡上,进出门需爬楼梯,台阶都涂上了蓝色。</h3> <h3>身后有个老人在敲手鼓,嘴里还念叨着。听说周围山上种有罂粟,进出山口有岗哨检查。</h3> <h3>舍夫沙万蓝色小城,每张照片都有蓝色,留住这里美景,记住这里的人们。</h3> <h3>拉巴特</h3><h3>拉巴特是摩洛哥首都,政治与行政中心,四大皇城中最年轻的。始建于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现留有城墙和墙门;老城区建于18世纪,有狭窄街道和林立商铺;新城建于1912年法殖民时期,宽阔街道和时尚建筑,拉巴特展现摩洛哥古老与现代。</h3> <h3>拉巴特皇宫是现在国王办公地,建于1785年,占地约2平方公里,由高高宫墙围绕。进入皇宫参观,广场宽阔宏大,有古炮、花坛和喷水池,是接见外宾举行仪式场所。皇宫内宫不得入内。</h3> <h3>皇宫麦苏尔清真寺,皇室宗教活动场所。</h3> <h3>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安葬着国王的父亲和祖父,建筑具有浓郁摩洛哥风格与特色,展有两位国王生前照片和历史资料。遇外事活动临时清场,个别团友得以入内参观。</h3> <h3>守皇宫和巡逻士兵是摩洛哥各军种组成的联合警卫队,他们服装各异,配饰不同。摩洛哥最尊贵颜色是绿色,绿色是权力象征,就像华夏皇权是黄色。看见带绿帽子士兵不要奇怪。</h3> <h3>哈桑塔,建于1195年,当时国王要修建仅次于伊朗大清真寺的第二大清真寺,未建成国王去世,工程搁置,计划60米宣礼塔停在44米,清真寺大地震中被毁,留下现在遗迹,哈桑塔不失壮丽和大气。</h3> <h3>残破的理石圆柱和古墙。</h3> <h3>骑马卫士。团友休闲漫步拍照。</h3> <h3>乌达亚城堡,位于拉巴特老城附近,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临大西洋,是12世纪柏柏尓王朝为抵御外敌修建在海角上的军事要塞。后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和法国人占领。</h3> <h3>站在乌达亚城堡高高平台,可俯瞰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拉巴特古港口及河对岸的萨累市。</h3> <h3>乌达亚城堡内保留着柏柏尔时期街道和房屋,有着与舍夫沙万相似的蓝白色建筑。贴满笑脸的墙。</h3> <h3>很长的有轨电车,像公交车与地铁综合体。</h3> <h3>卡萨布兰卡</h3><h3>卡萨布兰卡,又称达尔贝达,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都是白色房子之意。随处可见白色建筑,映衬大西洋湛蓝海水,配上熟悉的音乐旋律和北非谍影故事,卡萨布兰卡在海风吹佛下清新美丽充满浪漫气息。</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摩洛哥最宏伟清真寺,卡萨布兰卡地标性建筑。</h3> <h3>卡萨布兰卡,临大西洋,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民风较开放,穿着较时尚。在卡萨布兰卡参观市政厅鸽子广场,游览海滨大道咖啡厅和清真寺。</h3> <h3>公元682年,阿拉伯远征军沿地中海到此,被大西洋止步,认为是世界尽头,傍晚看到火红落日,脱口而出“马格里布”意为日落之地。前国王哈桑二世60大寿前梦见祖先征战,梦见真主嘱托。</h3> <h3>为使梦想成真,哈桑二世筹资5亿美金,用地9公顷,于1987年8月动工,3万人移沙填海日夜奋战,用时5年,建成了1/3立于海中,阿拉伯世界最西端,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命名为哈桑二世清真寺。真巧,在海边看见彩虹和祥云萦绕着高塔。团友老盛拍照。</h3> <h3>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世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大殿屋顶可摇控开启闭合,地面可自动加热,宣礼塔直通电梯到塔顶,25扇自动门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35吨重正门使用秘码只有国王来才能开启。清真寺大殿和广场能容纳10万人同时作礼拜。</h3> <h3>宣礼塔悠长低婉诵经声可传到城市每个角落。旅游车司机利用参观空隙,伴着宣礼吟唱声,铺毯路边祷告。司机人很好,行程长山路多条件下,技术高超驾驶安全,不但负责码放行李,还拿抹布擦拭箱子,我们很受感动。</h3> <h3>摩洛哥旅行结束了,好似从一千零一夜梦幻中走出,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精美艺术、传奇故事、浪漫风情,这是多姿多彩的国度,神奇的北非之旅,摩洛哥已印在我心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