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航天一中地理教研组特色活动<br></h3> <h3> 本学期,根据学校对教研组工作的安排和要求,每个老师都能做到课前认真备课,统一计划,统一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作业全批全改,并开展了一系列学科特色活动。<br></h3> <h3> 1.地理组组内展示课活动。
为了促进老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了营造教师相互学习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地理组开展了组内展示课活动。通过本次听评课,使组内老师感到这次展示课质量高、标准高,起到研究示范作用,为地理组的教学教研、课堂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h3><h3><br></h3> <h3> 2.集体备课活动。组内教师交流进度、教法和设想等,就相关教学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原因,统一对策。
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根据教材和教法确定教学目标,特别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确定,以达到完成知识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加强重点的学习和突破难点的教法和学法,应用何种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h3><h3><br></h3> <h3> 3.“我爱画地图”活动。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它通过符号、注记、色彩、图像等多种形式,储存横向上的空间信息,浓缩了纵向上的时间信息,所以学会读图是学会并学好地理的关键。
地理组举办的“我爱画地图”活动,让学生在动手绘制地图的同时也掌握了地图的绘制方法和读图方法,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br></h3> <h3>
4.小老师课堂活动。
如果我们平常的“听一遍”是一次学习,那么“讲一次”就是一种实践,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不仅能让学生展示出自信的一面,也能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运用,从而实现从“做”中“学”。孩子们不仅能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放飞自己的思维,而且使师生、生生的思维在三尺讲台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h3><h3>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小老师”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做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前提。基于此种情况,我们的“小老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在实践与探索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h3><h3><br></h3> <h3>
5.地形地貌模型创意制作活动。
本次地理模型制作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此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信心,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变成现实,有利于学生创造力与实践力的结合。
</h3><h3><br></h3> <h3> 6.专家进课堂活动。
为研讨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我校先后邀请地理教学专家王用钊教授和何军科老师来校指导地理教学。
专家亲自深入课堂进行教学指导,是年轻教师成长道路上难得的机会。紧张而充实的教研活动,让地理组全体老师受益匪浅。
</h3><h3><br></h3> <h3> 本学期地理组存在问题分析以及今后的工作设想
1、要进一步营造和谐的教研组工作氛围,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着眼于八年级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效率有更大的提升。
2、进一步加强组内授课交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改变学生认为地理只要到考试之前背一背就万事大吉的认识误区,加强课后作业及检测的强化落实。
4、推进本组的教研方向,形成本校初中地理教学和教研特色。<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