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们到瑞典不是纯粹看他们发达工业的。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厅是北欧各国市政厅中最令人期待的。</p> <p>诺贝尔奖也是小朋友期待具体了鲜的重要行程</p> <p>这个市政厅很大,很漂亮。位于梅拉伦湖畔的市政厅,是斯德哥尔摩的地标性建筑,建筑两边临水,巍然矗立着塔楼与沿着梅拉伦湖水面展开的裙房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之装饰性很强的纵向长条窗,整个建筑犹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宏伟壮丽。</p> <p>梅拉伦湖在斯德哥尔摩城市中,我觉得象中国杭州的西湖,西湖四周是有历史传说的中国宝塔、台亭楼阁,湖中行驶的画舫使西湖神话般的美丽神秘,令人痴迷。梅拉伦湖也是四周建有欧式古典建筑,湖中行驶着漂亮豪华的游艇,使梅拉伦湖美仑美奂,令人赞叹不巳。</p> <p>披着砖红色外衣的市政厅是由瑞典著名建筑师格纳尔.奥斯特伯所设计,设计融合了瑞典莱克城堡与威尼斯总督府的建筑特色。</p> <p>市政厅右侧是一座高106米,带有3个镀金皇冠的尖塔,代表瑞典、丹麦、挪威三国人民的无间合作。据说登上塔顶可一览整个城市风貌。</p> <p>湖边我们拍了不少照片,记录了和梅拉伦湖的亲密接触。</p> <p>今天参观市政厅,小姚小朋友穿上汉服璋显中国女孩风采,引来欧洲人的羡慕和好奇。</p> <p>我们在等候一个中文导游的组团</p> <p>从左到右四位导游分别是:中文、西班牙文、德文、英文,游客跟随自己熟悉的语种导游进入市政厅参观。</p> <p>我们最先进入的是巨大的宴会厅,宴会厅也有蓝厅的誉称,蓝厅并不是真正的蓝色的,实际上这个大厅是红色的。据说按照原来的设计,整个大厅会涂装成蓝颜色,但是当设计师看到用红砖砌成的大厅后,觉得很喜欢这样的色彩,就保留了下来。不过根据当时的设计图,该大厅所有标示都是使用“蓝厅”的,于是这个名字就延续了下来。</p> <p>因诺贝尔奖而闻名世界的“蓝厅”于每年的12月10日举行诺贝尔奖颁奖仪式,这天也是瑞典最金光灿烂的一天,全世界的焦点都聚集到“市政厅”的颁奖仪式上。</p> <p>颁奖仪式之后,便在此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举行隆重盛大的宴会。据介绍,颁奖晚宴时这里会挤滿超过1300人。晚宴时人们活动空间很小,只有享受特权的获奖者和王室的活动空间稍大些。</p> <p>通往二层的阶梯被誉为“世界上最舒适安全的楼梯”,每级台阶高度仅13厘米。据说当时为了该楼梯的设计,设计师还颇费了一番心血,为了保证穿着晩礼服、高跟鞋的女嘉宾们能以优雅姿态,缓缓地走下台阶参加晚宴,他特意让自己的妻子穿着多款的高跟鞋和长裙,反复试验了许多次后,才决定了该台阶的方案。</p> <p>中国长裙一定是设计师妻子没有试过的,今天姚佳宏试了。</p> <p>历史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纪念品</p> <p>为人类作出重要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奖科学家雕像</p> <p>上楼后,见到的便是斯德哥尔摩市议会大厅,这是斯德哥尔摩市议员们开会的地方。</p> <p>大厅内的每个座位上都印着议员的名字,也就是说议员们的座位是固定的。市议会原本有100名议员,后来发现偶数名议员会出现票数相等的票数,有时候会很麻烦,于是就增补了一位,现在共有101位议员。本届议会共有50名女性议员,51名男议员,可见在这个国度男女还是很平等的。议员座位的边上还有旁听席,所有公民都可以申请旁听议员们开会。</p> <p>市议会大厅里最具特色且最漂亮的是大厅内船型的屋顶,据说当初设计师并未想把屋顶建成现在这个样子,但在即将完工时却发现,还没来得及铺设顶棚的屋顶很象一艘倒扣着的船。</p> <p>这倒很符合北欧维京时代的建筑风格,于是设计师改变主意,又在屋顶上画出日月星辰,以表示议会所探讨的话题,没有见不得光的内容。</p> <p>议会厅出来就是百拱厅,是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荣誉入口处,国王和贵宾就是通过这里到达蓝厅的,相当于贵宾通道。据说该厅的屋顶有一百个蜂窝状的拱,代表一百名议员。</p> <p>窗外可以看见美丽的梅拉伦湖景</p> <p>接着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金厅,正中墙上的大幅壁画上,是端坐着的梅拉伦湖女神。</p> <p>每年的诺贝尔颁奖晩宴结束后,在金厅“梅拉伦湖女神”目光注视下,参加宴会的全体人员会举行豪华舞会。梅拉伦湖女神是斯德哥尔摩的守护神,不过当初这幅画一揭下幕布,便遭到人们的诟病,因为这女神画的太丑了,然而主笔的画家却振振有词:女神是象征和平的,:而和平的到来是艰辛的,所以女神也不应该太美丽。</p> <p>这个欧洲帅小伙,居然中国普通话说的不错。</p> <p>金碧辉煌的金厅</p> <p>小朋友经历了一场诺贝尔科学洗礼</p> <p>市政厅门口的瑞典国旗湖蓝与明黄相互呼应,我明白了市政厅由一个蓝厅一个金厅组合的意义了。这一金一蓝就是瑞典精神的最佳象征,这两种瑞典国旗的永恒颜色。如今,斯德哥尔摩的市民只需要少数的代价就可以在此举行婚礼,甚至可以租下整个金厅。</p> <p>无与伦比的梅拉伦湖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