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生活

王劲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大约个把月前,我在管区走访的时候,遇到了一对爱养花的老夫妻,老夫妻俩都70多岁了,却精精致致,喜欢在小院里莳弄花草,就连晒在院子里的干菜(沅邑方言称为擦菜子),也是洗得干干净净,切得细细碎碎,在深秋的暖阳下,显得那么清清爽爽。已经晒好的各类干菜,被刘娭毑用袋子装好,写上品类、日期,分别挂在厨房的房梁上,高低大小错落,成为烟火岁月的音符。厨房里还有个小黑板,写上给各类花草的施肥日期,几月几日晒了什么干菜,腌了什么鱼肉,今天服什么药,明天该给什么花整枝了,写得工工整整,老俩口,把生活写成了散文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我非常喜欢也非常羡慕这样的生活,能在平凡中活出诗意的生活。我称之为中国式生活,其实准确地说,是中国式智慧的生活。我在朋友圈晒出刘爹夫妇生活的文字和图片后,有朋友就回复:一院两人三餐四季,不违农时,遵从自然;不畏年华,内心安宁,谓之幸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我觉得这个朋友说得太好了,我所谓的中国式生活,就是这样的,不违农时,遵从自然。不畏年华,内心安宁。我们的生活,不但要遵从自然天地,还要融合自然天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谓之不仁,其实仁爱充盈天地,一年有四季,四时之气都在生养万物。“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具生,万物以荣”。春天生机萌发,自然万物顺势生发,各类菜蔬,甚至各类野菜如蒿、芹、椿等都肆意生长,所以,一到春天里,我就喜欢多到野外,体味这种生发之意,我喜欢看到经历了秋冬枯涸的沟渠湖汊,因为雨水的滋养,而日渐充盈活泛;我喜欢看到龟裂的土地,被茵茵野草、团团野花覆盖。看到槐柳的枝头,长出了鹅黄的嫩芽……在这样的时候,你可以踏春郊游,可以湖汊垂钓,可以摘采野菜,可以铺席煮茶,也可以什么都不干,就听就看这天地之间,万物肆意的生长的声音,和姿态。“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这是我们现在读到的最早的关于春的诗句,彼时情景,如在今日。我在想,我们万万不要忘记了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春的诗意,在家里同老婆孩子家人一起守着蜗居陪着电子产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上面讲的,是中国式生活的诗意。我还想说的,是中国式生活的智慧。我觉得中国式生活的智慧其实很简单,就是因时而作,顺势而为。有人说这是很消极的生活方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消极,我只知道这是人类花费最小成本,获得最高生活质量的生活方式。要实现这种智慧生活,我总结了一个三字真言:“简、减、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简,就是对生活最简单的物质需求,正因为对物质需求的简单,就会少了许多物欲上的追求,衣食住行,只求舒适,不求奢华,繁华褪尽,才知道自己和家人真正需要什么,才能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也只有对外在的渴求少了,才会对金钱、名利、地位知止有定,不会盲目妄求,不会迷失自我,才能真正拥有做人的尊严,这难道是消极的人生态度?另外,简也是最高的艺术境界,正如清代画家恽南田所说,“画以简洁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简而洗练,其实就是中国艺术最高的境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减,就是对现在繁复的人际关系、无用的知识信息做减法,就是对自我的减负,让自己面对纷繁的人世,能真正做到笑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边云卷云舒。人的一生,不论贫穷富有,还是健康多病,都少不了烦恼忧患,生如逆旅,譬如堕入泥涂,越是无望挣扎,越是陷得更深,不如把自己身上一些无谓的负担抛掉,做个踏泥飞鸿,这不是逃避,而是智慧的减负,背负自己应该和必须背负的,比如亲情、爱情和真正的友情,比如责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俭,是俭而不吝,既是做要到最简单的物质追求,又要减少无意义的应酬敷衍、减轻不必要的开支负担、剪掉莫须有的忧愁烦恼。这是对于自己,要做到俭而又俭。对他人,则要不吝,要不吝关心,要由衷欣赏,要大度包容,要把喜悦快乐,同阳光春风一样同身边的人一起分享。同时,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让自己的人生态度变得真挚,这才是俭而不吝。就如孔子与其弟子各言其志,曾皙说他的志向,是在暮春时节,少长咸集,春服逸逸,沐浴清溪后,在和风煦日下且舞且歌,尽兴而归。没有大的志向,不邀名射利,不求拯救万民于水火,只是在美好的季节,同志趣相投的人,做一些简单而快乐的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其实,要实现中国式生活,最简单的途径,就是以自然为师、为友,要对自然的美的感受变得敏锐。宗白华在《艺境》一书中说,“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要养成诗意人格,就要直接观察自然,感觉自然的呼吸,窥测自然的神秘,听自然的音调,观自然的图画。风声、水声、松声、潮声,都是诗歌的乐谱。花草的精神,水月的颜色,都是诗意、诗境的范本。”我和我的家人朋友最喜欢到大自然中体味四季的变幻,就算是在野外湖汊突然遇到了夏季的暴雨,也会为那翻滚覆压的乌云而震撼,为那雨打泥尘洗碧枝的爽利而心舒意畅,为那雨过天晴的通透流丽而豁然开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而且,我认为,要亲近大自然的美,并不要去远方,就在家乡的山水间流连。古人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远方的山水再好,也是别人的风景,家乡的风物,才是最宜人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我们沅江因为洞庭的滋养,大小湖汊多不胜数,出门不过十里,就是最自然原生态的湖汊,走在湖汊里,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这里的一切,似乎都被自然的力量操控着,人为力量的影响,便显得渺小了。很多地方,草莽丛生,荆棘密布,丛林中,偶尔,才有一些渔民砍出的草径,仅容脚而已,但你踏在这样的小路上,披开藤蔓,踩倒荆刺,走着走着,看到前方若有光,再往前一探,豁然洞开,眼前是一大片绿得油亮的草滩,草滩边的河嘴上,是一面绵延数里的花墙,那是野蔷薇花缠绕在树木上盛开着。冬天里呢,野花没有了,野藤枯黄了,野草还是绿的,枫叶却红了,芦花白了,裸露的河床,呈现深深浅浅层层晕染的颜色。这样的地方,我走了一年、十年,再走二十年,我也不会厌倦,在这里,我惯看了湖乡渔村的风景,却没有体会过旅途的劳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不光是看风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很丰厚的,春天,可以采藜、采芹、采笋、采蕨、采茶、采荠,掐野腊菜、摘野桑葚。夏天钓鱼、摘菱角莲蓬,秋天摘桔,洞庭湖特有的楠桔。洞庭湖的野菜、荒茶和河鱼,都是值得一再说道的美食佳物。所以,每次出行,就是一次视觉、味觉、听觉的盛宴,我怎么会厌倦呢?他乡风物好,终属他乡人,唯有洞庭客,才识洞庭水啊。所以,中国式的生活,是最安土重迁的生活,是最重乡愁的生活,因为,他们与生于兹长于兹的自然风物血脉相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要实现中国式生活,还要有诗意的人格。诗意的人格,并不一定要会做诗,就像文章开头写的刘爹两口子,他们并没有多少文化,这从小黑板上的错别字就可以看出来。但他们知道与自然田园和谐相处,房前屋后种上时令菜蔬和树木,在树荫下摆上休憩娱乐的桌椅和吊床,他们在庭院里种上花卉,像侍候老人小孩一样打理花卉,按时浇水施肥,除虫整枝,冬天移到花房里保暖。他们因为有自然天真、爱美识美的诗意人格,他们的生活,就是诗意和诗境,只是他们不会用诗和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我们一伙人到赤山、团山游玩的时候,就经常遇到这样有诗意人格的当地人。比如在赤山认识的唐大姐,她看我们在赤山风云古寺煮茶,不但带我们到林场荒弃的茶山采茶,还喊人帮我们采茶。团山的王大哥是在我们游湖汊时认识的,他开公交车有丰厚的收入,有精致的楼院,却不愿放弃做渔民的雅逸,经常还驾一叶扁舟在湖汊里打鱼,又侍弄着一个茶园和果林,见我们来,驾船带我们泛舟湖岛,让我们品尝他的柑桔、柿子,聊团山的故事传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总之,中国式的生活,要把对物质的追求精简到极致,从而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强大起来,抵御外部世界的物欲诱惑,让心变得空灵清澈,才能观照自然、欣赏自然,进而融入自然,要体会到苏东坡所说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最后,用两段几年前与友人户外茶聚的游记作为中国式生活的结尾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其一:昨日从赤山采茶回,路过柳树湾,众人停车,下乱坡,穿桔林,过短堤,顿有异香扑鼻,原来是紫藤花挂树怒放,斜坡下,紫云英掩路,桤柳依水,孤舟闲卧、野雀鸣林,众人皆不欲归,遂相约明早于此设茶席。今早,众友依约而来,舟舸为桌,炭炉煮水,柳林为厅,湖汊为廊,野花为毡,晨曦穿林而入,柳絮随风浮杯,一时尘襟尽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其二:蓼叶湖畔有亭阁座合欢树下,有好事者以合欢亭名之。又携具邀友煮茗于亭中,谓之合欢茶聚。今岁端午,又邀集品茗于是亭,设席花间树荫下,以花入茶,鸟鸣为乐,稚子雀跃狐突于湖边林间,众友坐卧杂陈在草圃林荫。品茶矣?赏景矣?闲谈矣?皆是,又皆不是,唯求不负闲暇矣。但想东坡复生,亦愿坐列席中耳!</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