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疆

杨广华

<h3>走进了新疆(一)去新疆,看美景,留倩影是我多年的梦想,2019.9.12日我们盐城九州摄影俱乐部组织了23位摄影爱好者飞抵乌鲁木齐,开启了12天的行摄北疆之旅。下了飞机以是夜里12点多了,饥渴难耐,大街小巷夜市已经收摊,只得在马路上四处游荡,行走约1000米见一路边摊买了点炒面回到酒店掂巴掂巴,也算是进疆的第一餐吧,不饿就能睡了。一早起来还要行几百公里,首站是路过克拉玛依油田再去奎屯峡谷深处,真远。</h3> <h3>走进新疆(二)中国西北第一村白哈巴村初秋的景色(中哈边境线)。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理智的.它不像春天一样羞涩,妩媚,也不像夏天一样袒露,火热,更不像冬天一样内向,含蓄.秋天悄悄地的来了,来到了田野,来到了小溪边,来到了山上,给大地换了一套迷人的秋装,路边有一排排的树,绿带黄的叶子轻轻摆动着,偶尔几片蝴蝶似的树叶在空中飞舞,那么轻盈,那么优雅。白哈巴的绚丽绽分秋色使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美,美,美!!!<br></h3> <h3>  白哈巴 盐城九州摄影俱乐部一行24人含司机赵师傅早晨七点起床简单漱洗,早餐后装车岀发前往哈巴河边防站办理边防证,这里金秋时节是游客最多的季节,一个多小时车程到达边防站,停车场已经人满为患了,等待中大家下车都各需所需,有买吃的玩的,还有用手机到处拍摄的。将近两个小时才办完了手续上车岀发去往白哈巴村,行车一个多小时到了白哈巴景区大门口,大家携带摄影器材和简单的洗漱用品买门票过安检乘坐景区摆渡车一个小时才到白哈巴村,再下车过边防安检坐景区公交车进入景区。因为是中哈边境,一张铁丝网分为国界,把我们揪撒了[囧][囧][囧]白哈巴村被称为西北第一村和西北第一哨,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境内,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线上,距哈萨克斯坦东锡勒克仅1.5公里,位于中国版图“公鸡尾巴”尖上的、被美誉为“凤尾”的地方。白哈巴村分蒙古族的支系图瓦人居住区、哈萨克族居住区和边防站三部分。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图瓦人最集中的一个村子,是保存最完整的图瓦人居住的村落,犹如一派北欧风光,白哈巴村以图瓦人为主,位于阿尔泰山山脉的山谷平地上,与哈萨克斯坦的大山遥遥相望,阿尔泰山上密密麻麻的金黄金黄的松树林一直延伸到白哈巴村里,村民住的木屋和圈养牲畜的栅栏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桦林之中,安宁、祥和。 村子坐落在一条沟谷之中,村民住着朴素的尖顶木头房子,这些木头房子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沟谷底, 金黄色的桦树、杨树点缀其间,两条清澈的小河蜿蜒环村流过。山村的西北遥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国界河,南面是高山密林。秋季一到,山村是五彩的红、黄、绿、 褐色,层林尽染,犹如一块调色板,加之映衬阿勒泰山的皑皑雪峰,一年四季都是一幅完美的油画。白哈巴村是个并不大的村落,一眼几乎可以从村头望到村尾。贯穿整个村子的主路两旁架上围栏,围栏之内是图瓦族或哈萨克族人居住的蒙古包、毡房或木屋。每家每户门口都插着一面五星红旗显得非常耀眼,说明了这是我们国家的地盘[耶]。我们拍摄了两个小时左右感到非常累了坐在公交站台的条木櫈上,看林外公路上游客匆匆,远处,是小村那原始的安逸与静谧,祥和,恬淡、自然、古朴的气质,深深的吸引住我,让我非常地留恋。下午二点多钟我们在一位哈萨克族人家的饭店吃午餐,店家很好,饭菜口味适合我们南方人,清淡的,吃过了和我们介绍了哈萨克族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这也是一点小收获吧😄 !下午四点多岀景区前往下一站《喀纳斯湖》。<br></h3> <h3>走进新疆 :(三)乌尔禾;魔鬼城 九月十八号下午我们一行24人路过克拉玛依马油田,行车四小时,到达乌尔禾,入住酒店晚餐。第二天六点钟起床去魔鬼城景区,排队购票安检,最后保安说景区禁止飞无人机,实在是无奈啊![大哭][大哭][大哭] 魔鬼城是全国八大外景摄影基地之一,近年来在这里拍摄的《苏武牧羊》、《七剑下天山》、《西圣地》和荣获奥斯卡四项金奖的《卧虎藏龙》等影片,更是令魔鬼城名扬四海。2005年由国家地理杂志社与34家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发起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魔鬼城被评为中国最美雅丹地貌之一。 &nbsp;乌尔禾魔鬼城又名乌尔禾风城,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魔鬼城”在当地蒙古语称为“苏木哈克”,哈萨克语称为“沙依坦克尔西”。魔鬼城地处风口,四季多风,每当大风来临,黄沙蔽日,呼啸的狂风在城中穿梭回旋,发出种种怪诞之声,如同鬼怪凄厉,令人毛骨悚然,“魔鬼城”因此而得名。<br></h3> <h3>走进新疆(五) 九月19号上午离开魔鬼城一路向西,中午抵达新疆《五彩滩》,因为中午天气炎热光照强度高,我们几位害怕的没有与同行进入景区,在车旁闲聊,驾驶员突然想起来可以走西岸小路进入对岸的绿洲拍摄五彩滩正面的景色,我们几位当时如获珍宝,驱车绕道至西岸吊挢被保安小哥拦截,勾通无果,只能在附近拍点小景游荡打发时间。下午五点进入景区已经人海如潮水一般,无人机不敢升空,相机三角架都没法下脚,唉!那就手持吧! 五彩滩位于新疆北端,属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它是悬崖式的雅丹地貌,山势起伏、颜色多变,其是由激猛的流河侵蚀切割以及狂风侵蚀作用而共同形成。由于河岸岩层间抗风化能力的强弱程度不一而形成了参差不齐的轮廓,这里的岩石颜色多变,且在落日时分的阳光照射下,岩石的色彩以红色为主,间以绿、黄、白、黑及过渡色彩,色彩斑斓、娇艳妩媚,因此被称作“五彩滩”并号称是“新疆最美的雅丹地貌”。每当刮风的时候,沟壑里、岩石下,到处都会发出长短不一、高低不同的怪叫声,让人觉得神秘莫测。五彩滩地貌特殊,长期干燥地带,盛行大风,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变异出许多陡壁隆岗(墩台)和宽浅的沟漕相间的地形和陡壁险峻的小丘,维族称之为“雅丹”又名“雅尔当”。“雅丹”一词就成为了世界上地理学和考古学的通用术语,故此称之为“雅丹地貌”。五彩滩因此成为同类地貌的典型代表。五彩滩风景区内的“雅丹地貌”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雄风大气,刚柔十足,造型奇艳,风尘不染,超凡脱俗,别具一格,鬼斧神工,形成一幅锦绣山河的壮丽图画。五彩滩的特别,还由于它色彩绚烂,形状缤纷。因为这里有侏罗纪时代的煤层,经过千万年风蚀雨剥以及河水的冲刷,在几乎寸草不生的河滩上出现了红、绿、紫、黄、棕等鲜艳的色彩。在河水的映衬和夕阳的照射下,当你走进这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就如同走进一个五彩斑斓梦幻般的世界,那些光怪陆离的色彩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都是那么明快、那么强烈、那么丰富多彩,真让你感到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傍晚八点左右日落西山,红霞满天,有种日落长河之感,美得让人羡慕不已![耶][耶][耶]我们怀着依依不舍之心离开景区驶往了下一站……《待读[偷笑]》。<br></h3> <h3>走进新疆 (六) 喀纳斯禾木村 经过四五个小时的行程终于到了禾木村,禾木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下辖的一座村庄。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湖畔,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 禾木村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充满了原始的味道。最出名的是万山红遍的醉人秋色,炊烟在秋色中冉冉升起,形成一条梦幻般的烟雾带,胜似仙境。在禾木村子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以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空谷幽灵、小桥流水、牧马人在从林间扬尘而过。禾木村的木屋很有特色:是由村民将木头两端挖槽后,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垒建而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坡屋顶。每家的门一律朝东开,盖新屋上梁的时候要扯白布子,当地人说是祈福的意思。他们用松木搭建出的一幢幢屋舍之中,每一根木头缝隙的连接处都要用一种叫“努克”的草填满在木头缝里,这种草吸水后膨胀将缝隙填满,墙壁就会变得密不透风,这样就能遮挡风寒。他们不砍活树。木头是粗大笔直的红松木,通过锋利的金属器具砍、削、锯、成为梁、柱、檩。整个一间房子的构件放在空地上,有细长的橼木,粗圆的木檩,还有一大堆黄泥,呈现出了一个完美的土木世界的组合。这座古村落在寂静中显示出自己的符号王国,一间间图瓦人家的木头房子在夕阳中泛起金光,方方正正的,所以整个村庄看起来也显得有棱有角。那一个个曲折半开的木栅栏皆为松木,经历漫长岁月,变成了温暖的金黄色,具有迷宫似的风格,带着草腥味的牧草与夏日景致纷纷涌入睡眠。全村只有一个饭店可供游客吃饭,迟了就没有了,等二天一大早我去拍晨雾,回来路上又偶遇本市影友夫妇多聊了会,就把我的早餐没了,这帮人不管你是谁买的早餐只要他看到就用筷子捞着就吃,还说啥什么你的我的……[惊讶][惊讶][惊讶]!无法形容!一女游客直接想用面烫浇人!我们是有素质的人一看算了吧,饿就饿一顿吧!赶紧上路去下一站(月亮湾),未完待续……。<br></h3> <h3>走进新疆 (七) 喀纳斯 禾木早餐没吃到,冲冲收拾行装原准备乘坐景区车去往月亮湾等处,但人多拥挤也没有车来,眼看日出东方,抢时间就是最大的奢望,导拍李老师突然急中生智调来几部私家车把我们拉到景区的第一景点神仙湾,此时山上已经人海如潮,看那满山沟的晨雾顿时饥饿全无,火速开工,投身在这大自然的奇观中。喀纳斯湖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春天的喀纳斯山花烂漫、芳草萋萋,夏天的喀纳斯郁郁葱葱、湖波荡漾,秋天的喀纳斯层林尽染、水色碧玉,冬天的喀纳斯银装素裹、冰清玉洁,喀纳斯的风景四季不同、随气候变化而气象万千。喀纳斯湖怪的传说来自于一个居住在喀纳斯湖南部密林深处的古老部落--图瓦人。他们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使用类似于古突厥语的语言,有记者曾经采访到68岁的叶尔希德。提起湖怪,老人的神态突然很敬畏:“我从来没有见过它,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见到它。我爷爷就曾看到过。叶尔希德还记得小时候,又一次爷爷到湖边去放马,忽然看到湖面冒起了巨大水花,接着一个大约15到20米的怪物从水下冒出了头,马吓的嘶叫一声调头就跑。而人则吓得木立一边。这就是传说中的湖怪来源[憨笑]。月亮湾和卧龙湾相距1公里,是卧龙河区的延伸部分,美丽静谧的月亮湾会随喀纳斯湖水的变化而变化,的确是嵌在喀纳斯湖上的一颗明珠。喀纳斯河床在这里形成几个由反"s"状湾河曲组成的半月牙河湾,被称之为月亮湾。月亮湾迂回蜿蜒于河谷间,水面平波如镜,在上下河湾内发育成两个酷似脚印的小心滩,很是奇特,被当地人称之为“神仙脚印”。喀纳斯湖在这里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犹如弯弯的月亮嵌入这林木葱茏的峡谷,令无数游人为之陶醉。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数之不尽的精彩画面。三个湾停留了约三个小时集中坐景区通勤车离开喀纳斯前往下一站可可托海(未完待读)<br></h3> <h3>走进新疆 (八) 离开喀纳斯景区在岀口处稍作休息,午餐,菜价不便宜哦,一盘大盘鸡388[惊讶],一个羊肉锅仔588多吓人呀[呲牙]。我们没有吃哦,简餐填饱肚子就行[偷笑],吃完午饭岀发行程六个多小时才到达富蕴县城,酒店不错,干净卫生,就是安检特别麻烦,进岀都得检查一下,隔壁小市场进去都要安检,有点晕啊[呲牙]。晚餐拌面一份,将就将就算球,约几好友溜达溜达霄夜,烤肉串五吃五个,伊利特曲半斤,回酒店一夜安稳[偷笑][偷笑][偷笑]。早上起床简单早餐岀发去可可托海,行程一个小时到达景区大门口,买票安检转景区车到胡杨林,再转内部通勤车到终点。可可托海并不是海而是一个峡谷,水资源非常丰富,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四面环山,特别是东部——额尔齐斯河大峡谷,那里山环水绕、奇石怪岩,尤其是笔直耸立在额尔齐斯河畔的一座酷似一口大石钟的石山,更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让人感慨万分,无比神往。西部有水草丰腴,辽阔无际的夏季牧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伊犁木湖,这里还有1932年发生8级大地震因山体塌陷而留下的约300公里长的地震断裂带;经过这 些年的宣传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额河源、神钟山、“三号矿脉”、夏季牧场、地震断裂带为代表的景点;前几年在额尔齐斯河发现了一枚奇石,约1cm3大小,晶莹透明的结晶体,其结构与已知的晶体结构不一样,因此就以“额尔齐河石”命名,价值在1000万左右,这里有着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司机赵师傅如同导游一样熟悉这里,介绍给我们这里的三号坑为我国家航空航天事业作岀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该地三十年代初为游牧区,当时河两岸山清水秀,苍松、翠柳、白桦交错葱郁,为此哈萨克族牧民称之为"可可托海",语意为绿色的丛林。1935年在此地发现稀有金属矿藏,1951年由中苏合营成立新疆有色公司阿山矿管处,开始大规模开采,到1955年苏方撤离时已基本形成一个矿山集镇,遗留下许多俄式建筑,是一个具有五十多年稀有金属矿产品生产历史,曾经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稀有金属矿山企业,人口最多时达到3万余人。可可托海黑色金属居全疆之首,全国第二,[3]特别是稀有金属、重金属闻名遐迩,可可托海辖区内稀有金属矿早在建国初期便响誉海内外,被称为世界第四大露天矿的“三号矿脉”,含有钽铌、钾、硅等84种矿物,被中外专家称之为“天然矿物陈列馆”。60年代,从三号矿脉开出的矿石就占了我国还苏联外债的三分之一。“三号矿脉”经几十年的开挖,现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坑,好似一顶草帽,最深可达200余米,“三号矿脉”现已通过申报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称号。可托海景色不仅秀美可餐,它周围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中国有色工业的摇篮,为中国有色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可可托海还是宝石之乡,海兰、碧玺、水晶、紫鸦乌等宝玉石,白云母等非金属更是富集于此,镇内集体及个体珠宝加工销售店铺星罗棋布,各类产品晶莹剔透,甚是诱人,是旅游购物的绝佳之品。 中午结束了可可托海之拍摄,同行影友留了不少的合影,但没有我的,起程下一站木垒胡杨林,行程八个多小时的戈壁滩路上人烟稀少,偶尔见到几辆货车🚚 路过。真是不到新疆不知新疆有多大呀[惊讶]。(未完待续,下一站,木垒胡杨林)。<br></h3> <h3>走进新疆 (九) 木垒胡杨林 离开可可托海一路向东北驶去,600多公里戈壁滩道路人烟稀少,道路两侧一望无垠,枯燥无味,偶尔有三三两两的羊,马🐴 在草地上悠闲的啃着草料,旁若无人的感觉自由自在。难得中途见到一休息区,大家下车放松一会,领队崔总买了两个哈密瓜与大家分享,不知是旅途劳累还是腹中饥肠辘辘,感觉非常好吃可口,甜!新疆的水果就是甜[偷笑][呲牙]。实在是无法携带,加之荒无人烟,物流快递不通所以少兴,上车前行,好不容易盼到离木垒一百多公里的中蒙第一道边防站,被保安卡住,领队李老师与司机赵师傅与边防小队长勾通无果,说我们哈巴河边防证上没有木垒线路上的中蒙边境线路,还要李老师去学习边境条律[偷笑][偷笑][偷笑],后来直接不理,把全队值勤人员立队训话[呲牙],一训就20多分钟,真不是个好东西[呲牙][呲牙][呲牙],等待一个多小时,眼看日落西山,值勤小哥耳语[偷笑]前边有条小路可绕道卡口,我等如获至宝,立马悼头一公里环小道顺利过关[呲牙],行到20公里左右前方发现第二道卡口,大家把心都提到嗓门口了,前方绕道有偷渡之嫌,这里被查那就完蛋了[呲牙],没办法啊硬着头皮上。边防公安兄弟上车检查身份证,旅行证明,叮嘱前方行车注意安全,没有特殊情况不要下车,前方军事禁区,这个季节胡杨林很美,祝旅途愉快![亲亲][亲亲][亲亲]听到这话要多温馨有多温馨,大赞👍 !!!一路顺风到达胡杨林,天色已晚,无奈,买干粮每人两块面包,一个八宝粥加火腿肠一根,进入林区拍星轨银河。坚持到夜里十二点多才结束回到景区门口入住蒙古包,因为没水无法漱洗,发电机发电,十几个人统铺,各种味道都有[偷笑][偷笑][偷笑],坚持熬到六点起床用粘稠的大手抹了下有汗有沙尘的老脸再进林区拍枯死胡杨和日岀。这传说中的胡杨林真有来头,虽然历经风雨沧桑,却仍然保持着古的原始风貌。胡杨是一种生命力极顽强的原始树种,素被人类誉为抗击沙漠的勇士。有的树身高达20多米。铁干虬树,龙盘虎踞,好不壮美,层层叠叠,密不透风。走进胡杨林,扑面而来是一种原始的气息,会让你感受到一种原始生命的律动。那磅礴向上的气势,向你展示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那鬼斧神工般的形态,更使你感到大自然的壮美。千百年来,它们以顽强的意志抗击着沙漠的侵蚀。让人惊叹的是,这些铁骨铮铮的树干,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似鲲鹏展翅,有的象骏马扬蹄,还有的如纤纤少女。简直就是一座天然艺术宫殿。有诗写道:“矮如龙蛇数变形,蹲如熊虎踞高岗。嬉如神狐九尾,狞如夜叉牙爪张。”胡杨林之美,由此诗可略见一斑。 胡杨赋一首 格清貌古,储亿万年之记忆;色严气毅 ,历百千劫之沧桑。叹白日兮,东生西没,但能夺尔容颜;舒汗漫兮,严飙雳烈,徒然增尔荣光。挺干霄之质,刚柔随之汹涌;蓄不拔之志,雪涛空自轻狂。远送丝路商旅,平遮古城残墙。护佑黄羊玉兔,出没灵狐野狼。哈萨克之乐舞,耳边回响;王洛宾之歌曲,随伴丽娘。鉴西部古国之繁华;扫铁马金戈之悲怆。吐英雄沥酒之豪气,显侠士亮剑之阳刚。直让宿敌尊敬,懦夫慨慷;金雕振远,颓思消亡。 我不见胡杨,不知大景之壮阔;不识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烈马腾嘶,塞外之豪情激壮;狼烟不再,民族之内力雄强。粹万笔之灵华,怎形其精神;撷千书之警句,难煜其诗章。草仙木神,远来收艳摄奇;岳侠海客,只合膜拜焚香。哈萨克之乐舞,似在耳边回响;王洛宾之歌曲,伴随青春丽娘。天山客心灵为撼,开襟而吟,诗曰:千年不死大漠魂,千古还留不倒身。千载犹存傲世骨,千秋不朽是龙根。真是让人感叹,千奇百怪的自然造型,美美美!!!饥肠辘辘,老胃抗议,草草收机,还有几百公里戈壁,下一站(江布拉克)空中麦田。未完待续……。[偷笑][偷笑][偷笑]<br></h3> <h3>走进新疆 江布拉克 早上七点起床(和我们有二个多小时的时差,相当于我们这边五点)在胡杨林拍摄完毕回到景区餐厅早餐,小米粥外加狼,到也不丑,吃饱喝足岀发,前往江布拉克,一路无语,嗑睡打顿,一个个像战场上的逃兵,只睡的迟起的早而且没睡好,能有精气神吗?只有赵师傅集中精力加速减速转弯抹角的努力工作,车箱里不时还传来鼾声和梦游的呢喃低音,只到下午两点才抵达江布拉克小镇,小镇不大,除了景区之外有点赃,农民们有老有少卖特产水果的蛮多,口感很好,队友们买的不少,我也占点小光饱饱口福,我们草草吃点午餐前往景区,我关门徒弟夫妇很早就在景区门口等着我的到来,车子到达景区买票安检,真他娘的绝怂,把我的打火🔥 机都收了,气的我不行,恨的咬牙切齿。无奈,恨也没用,这帮孙子爱上我的打火机了,给他吧[呲牙][阴险]。进入景区与徒弟夫妇见面相拥而语,他们在新疆过得好快,后劲实足,两女儿女婿都是公务员,我感到非常满足和开心。真心祝福他们!!![强][强][强]。等待近一小时,坐景区观光车进入景区才知道江布拉克原来是这样的啊。江布拉克是哈萨克语,意为圣水之源。她集结了天山之灵气,并融入诸多美丽的传说。在这里,远山近水相映,林海雪峰交融,绿波花海如潮,一派圣洁的自然风光。美丽的江布拉克,以其秀美迷人,如诗如梦的花海子,明静清幽的黑涝坝,世界之最的天山怪坡,以及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游人的目光。江布拉克的每个季节都很美,各有特色。春夏季已过,秋季,一眼望不到边的山峦上,起伏的金黄色麦浪,麦田,大捆大捆的麦垛。金黄色的田间,会点缀几颗古朴的大树,旁边是牛羊和房屋——这幅画面,就算欧洲最出名的芭比松庄园,世界顶尖油画家梵高、莫奈等人写生的村庄,也不过如此。若是冬季被白雪覆盖的连绵不断的山野,和墨绿色的黑松林,一切都仿佛沉睡。雪地里只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爪印。有山鸡,野兔,狐狸,甚至狼,等等留下的踪迹。当你从充满污染和雾霾的城市,来到这片洁白的雪山高原,你会发现觉得这里一切都是如此干净,毫无污染。呼吸的空气是如此甘甜。渴了,随手抓一把雪吃;饿了,也抓一把雪吃。好像还真的不渴了、不饿了。仿佛雪山脚下的雪,是长生不老的圣水所化——江布拉克的本意“圣水之源”。这一带雪山,雪经过融化渗入地下,沿经地下暗沟流向下游几百公里。人畜饮用共用,灌溉庄稼,养育着下游整个奇台县的人民。是奇台县地下水源的唯一源头。这也是最典型的人类居住规律,依雪山雪水繁衍的生命。这里的人,应该称之为“大雪山人”更准确。怪坡我们没有感觉,也不加评说,因为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景区没有季节的亮点,辛辛苦苦开了五六个小时就这么个地方感到没劲啊,催促领队快点结束回到县城住宿洗漱,调整状态以便下一个战役的冲刺。[呲牙][呲牙][呲牙]!下一站吐鲁番(沙漠)<br></h3> <h3>走进新疆 大漠孤影 从江布拉克到鄯善天已中午,我们还是先住宿吃饭,先行调整一下身💕 ,下午四点去沙漠景区,因为没有开发的无人沙漠地带,还保持着原始生态。行车中有人提示沙漠拍摄没有亮点,考虑是否租一骆驼群,可是没有,但有影看到满大街的国旗是不是买一面作为亮点,但不知何处有售,无奈中見前方一乡政府,成都的影友自告奋勇前往借旗,门卫不让进入,但说明来意和目的门卫说要找领导才行,放行上楼见到一位30多岁的女乡长,她非常支持,借了一面大国旗,还给我们每人一面小国旗,大赞👍 ,这下大伙可开心了,到目的地,翻过铁丝网,留下了我们一行二十多人的串串脚印,我们高举国旗,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开始了今天的沙漠快乐拍摄。这里是库木塔格沙漠,这儿的风沙地貌有沙漠,有沙窝地、蜂窝状沙地、平沙地、波状沙丘地、鱼鳞纹沙坡地、沙漠戈壁混合地等。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迎风面沙坡似水,背风坡流沙如泻。站在大漠深处沙山之巅,可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目睹夕阳染沙的缤纷,赞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景。库木塔格沙漠的南缘就是唐代连通沙州(敦煌)和西州(吐鲁番)的古丝绸之路的另一通道大海道。唐代文书称:“大海道,右边出柳中县(今鄯善鲁克沁镇)界,东南向沙州(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行人多迷途。有泉井,咸苦,无草。行者负水担粮,履绕沙石,往来困弊。”因为环境艰苦、道路险远,唐代称库姆塔格沙漠为“大患鬼魅碛”,大海道也因此而成为丝绸古道中最为神秘和艰辛的险途,至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无数勇敢的中外探险者。太阳落山后我们结束拍摄回酒店晚餐,明天早上要去一个山村古村落吐峪沟呢,早早休息了。[睡][睡][睡]。未完待续下一站吐峪沟见……。<br></h3> <h3>走进新疆 (十) 吐峪沟 晨起装车沿沙漠公路一路向西,司机赵师傅向我们介绍沿途沙漠的治沙和风景慨况,路程不远,到吐峪沟检查站走错了路口,小绕了一圈[呲牙],不到一个小时就进了村子,这个山村并不大,但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居民生活条件一般吧,但民风纯朴。这个村叫麻杂村,走到村里被一老者叫停,嗨!嗨!来!来![偷笑][偷笑][偷笑]……。葡萄干…。吃!不要钱…。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有点生硬,但能感觉到他那热情好客的笑容和慈祥的面孔,他(阿不力骏)用最真诚的方式招呼着每一位过往的游客,双手捧着自己收获的果硕,硬是往你的口袋里装,你不好意思收他不不高兴[惊讶],破开甘甜的哈蜜瓜送到的手里,这种感觉让每一位游客为之动容,在一片谢谢声中他感到由终的满足和自豪。这里的历史悠久,他们在古老的村落中,独具特色的民居处处闪烁着古老的“黄土文化”的光芒。感受新疆文化的古老厚重。据了解,吐峪沟大峡谷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种著名宗教历史文化的交汇地。已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已逾1700年历史,至今还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吐峪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区,古称为丁谷。该景区一直以险、峻、奇、幽而著称。它主要由峡谷风光、千佛洞、麻扎和古村落四部分组成。2014全国重点旅游网络媒体新疆行一行人走进麻扎村和古村落,发现它们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用维吾尔语交际,信仰伊斯兰教,穿着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走亲访友的主要交通工具依然是古典式的驴车代步。吐峪沟麻扎村是一座反映新疆东部伊斯兰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态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伊斯兰文化和干旱少雨的沙漠绿洲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意义。在麻扎村内保存有大量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民居,全是黄黏土生土建筑,均是土木结构,有的是窑洞,有的是二层楼房结构有的窑洞是依山依坡掏挖而成,有的窑洞是用黄黏土土块建成。 麻扎村的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黄黏土造房,集生土建筑之大成,是至今国内一座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筑群,堪称“中国第一土庄”。维吾尔民居相比其它民族民居更重视室内色彩、室内装修、家俱与床上用品、家居陈设与家居饰物的选择,即更具艺术性。因此,许多民居在壁龛设计、挂毡、天花彩画、室内柱廊、石膏饰件上各具特色与创意。是色彩纷呈的个人创作空间,其艺术价值非常高。当地出土的文物,如舍利盒、彩陶、器皿等也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我没有拍它的山川河流,只是被阿不力骏老人的真诚所感动,并用镜头记录下与我相处的这个瞬间,祝福他健康长寿,永远快乐!!!怀着对阿不力骏老人的感激我们驱车驶往下一站,路过火焔山回到乌鲁木齐准备回程。<br></h3> <h3>走进新疆拾零 偶遇转场 在为期十二天走进新疆行程中,不是没有惊喜,但也有那么点巧遇,比如说牛马羊金秋小转场,对于我们内地人是个不大不小的惊喜,因为没看过呀!首见感觉壮观的没命[呲牙]!新疆内蒙的秋冬牛马羊的转场是有原因的,新疆内蒙古地区的转场,历史很悠久了,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也是中外规模最大的转场,每年六月份是夏季转场的高潮,在寒冬大雪来临之前的九月,又要将牲畜从夏季草场转回到气候较为暖和的冬季牧场,让牛羊安全过冬。如果你看过牧民放羊转场,你就会得出结论!因为,新疆内蒙的羊吃的是百花仙草,喝的是山涧泉水,呼吸的是天然纯氧,走的路是黄金大道。所以,新疆内蒙的羊肉是绿色无污染食品,味美清香。而转场那扣人心弦的壮观景像,成为千古绝唱的旷世交响曲,令人激情澎湃!他们年复一年的迁徙岁月,演绎着牧民们抗争自然、战胜自然,热爱草原生活的传奇人生!牧民在转场中,往往是举家迁移,也有几家几户结伴转场的,行程近则几十公里,远则几百上千里,羊群、牛队、骆驼、骏马在滚滚烟尘中翻山越岭,连续几天行走在婉延崎岖的牧道上……。比如这次我们在新疆境内亲眼所见的转场的场景,虽然没有以前的大师们拍摄的那么壮观,(天时地利人和)没遇到那个壮观的场景[偷笑],但就我这个初见者以非常受宠若惊了,感谢司机赵师傅不厌其烦的停车,追赶,绕道,堵击,才使我们能够有机会留下这难忘的瞬间。我代表九州摄影俱乐部全体新疆行成员向司机赵师傅表示忠心的感谢!谢谢您亲爱的赵师傅!祝您早日恢复健康,明年见[抱拳][抱拳][抱拳]!!!<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