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九月二十七日)在迎接祖国七十华诞之际,我站立在司马台长城,遥望天安门广场,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h3> <h3>从承德走上G45高速进入北京,接受严格的安检。</h3> <h3>司马台长城是明洪武年间修建,后由戚继光加固修建。它蜿蜒绵亘在陡峭起伏的山脊上,以险奇雄而著称。记得二十年前夏天的一个深夜,我在承德坐卧铺大巴去北戴河,路过司马台长城的山脚下,曾目睹过它那雄踞在山脊的敌楼,当时就想下次一定得来看看……一晃二十年过去了。</h3> <h3>记得十年前的冬天,我也来过北京,独自一个人来到古北口镇,那可绝不是这个打造的古北水镇,傍晚投宿在农家,早晨爬上残壁断垣的卧虎山长城,隔潮河那就是盘龙山长城,帝都真可谓龙盘虎踞的风水地啊……。向东望去,能看见金山岭长城。再向东就是司马台长城了。</h3> <h3>坐缆车上第五台。然后爬上第九台,再步行下来。</h3> <h3>看到长城上游客稀少,又不禁想起电视上的画面……八达岭长城上人流如潮望不到头,我想那些上班族,那些受旅游风裹挟,难得出门的人们回家后,会是怎样的出游体验。</h3> <h3>古北口是入北京的重要关口,历来有京师锁钥之称。地方利用白水河打造了古北水镇,与背靠的司马台长城一起构成热门的旅游景点。</h3> <h3>图中可见古镇背后群峰之上的司马台长城。</h3> <h3>北京第一晚宿红螺寺旁的农家院。红螺寺始建于东晋,是北方佛教的发祥地,明代有了玉帝二个女儿化做红螺下凡拯救黎民于水火的美好传说,改名红螺寺后声名远扬,香火不绝。</h3> <h3>你要学田螺姑娘么?</h3> <h3>大雄宝殿后没有放海岛观音,而是放个二郎腿观音,这个美女观自在菩萨别有风采。</h3> <h3>雁栖湖风光两幅。雁栖湖地处怀柔,是个小型水库,上承燕山山地来水,下接怀柔水库。</h3><h3>这里前些年开过二十国集团元首会议。</h3> <h3>北平城外卢沟桥,因82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枪声,中国人民开始了八年的抗战而蜚声中外。所以中国的抗战纪念馆设在这里是理所当然的。这里还使我想起三国演义中,曹操战张绣,夺宛平,抱得美人归的故事。</h3> <h3>宛平在明代曾是宛平县的县城。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这里挑起事端,燃起了中国人民八年艰苦卓绝抗战的熊熊火焰。</h3> <h3>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横跨永定河(曾名卢沟河)。</h3> <h3>卢沟桥有11孔,501个石狮,个个生动,桥下可见芳草萋萋的永定河。</h3> <h3>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h3> <h3>历史的车轮在桥上留下的印迹是不可磨灭的。</h3> <h3>办了进京证,车能开进市区,(除二环及以内和长安街)。</h3> <h3>我们车在北京的三环四环上以80迈速度奔驰。出了六环,马上就上了五环,脑中就会想起岳云鹏调侃的歌声……“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啊!五环,你比六环少一环……”</h3> <h3>住宿在东城区国贸附近的速8酒店。图见115层高的中国尊,也被人称之为北京小蛮腰(广州电视塔是国人熟悉的小蛮腰),这也是北京最上镜的楼宇(包含周边的央视大楼,国贸等),犹如上海陆家嘴的三件套。</h3> <h3>9月28日,坐一路公交车沿长安街去天安门广场打卡,在广场东下车,不料已封场。图的建筑是北京饭店。</h3> <h3>东交民巷在新中国成立前是外国使馆区。这是一个记录中国人百年屈辱和悲哀历史的地方。</h3><h3>今年又是庚子年了。我想起那120年前在这里,那成群结队手持大刀,敞胸露怀,头箍红巾,口喊“刀枪不入”的义和团冒着枪弹,冲向前;我想起在攻打洋人前线指挥部的端王爷府里“大师兄”在“作法”,与玉帝交流……我想起老佛爷慈禧和可怜的光绪帝携大臣,宫人们向西出逃的仓皇;想起八国联军在京城的烧杀掠夺……也记起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入北京,走过东交民巷的扬眉吐气。</h3> <h3>从东郊民巷绕到前门,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分。</h3> <h3>国贸打出“我爱你中国”的灯光字幕。</h3> <h3>北京著名的央视大裤衩。</h3> <h3>以下三幅是北京西郊公路的景色。</h3> <h3>北京玉渊潭公园,大妈们开启了节日欢乐的大幕。</h3> <h3>北京西山八大处公园</h3> <h3>南锣鼓巷街景。除了那些个树,那老北京胡同的原味已荡然无存。</h3><h3>记得半个世纪前,十五岁的我在文革的洪流中来到北京,经过两天两夜的火车到达永定门火车站(目前是高铁南站的位置),广播响起了“……你们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出站后请到永定门体育场集合”。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被接待的解放军用军车送到各接待站。我们八个同学就住在南锣鼓巷的一个四合院中。管我们10天的吃和住,光收粮票不收钱……</h3><h3>如今我旧地重游,已找不到那个曾经住过的四合院了,一切恍然如梦。</h3> <h3>胡同里还保留着一些名人的故居。</h3> <h3>蒋介石在一九四八年到北平督导傅作义作战,曾居住在此。</h3> <h3>鼓楼。明永乐十八年建,清嘉庆五年重修。</h3> <h3>北京什剎海。</h3> <h3>北京后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