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女娲宫地处河北涉县漳水之畔的的索堡镇,是我国最早的祭祀传说中的华夏始祖―女娲的道场,女娲也被人尊为三皇五帝的三皇之一(伏羲,女娲,神农),也有说三皇是(伏羲,神农,黄帝),也有说(燧人氏,伏羲,神农)。反正是传说中的,怎么讲都可以。</h3> <h3>这个娲皇宫历史从一千多年前的北齐就有的,既然是我祖宗,当然要祭祀一番,何况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h3> <h3>女娲娘娘像,右手泥土捻人。信女们把她当做了送子娘娘来供。她的两大功绩无与伦比一是补天二是造人。楹联说“捏土引用一漳水,补天炼就五色石”。</h3> <h3>整个建筑有九根铁索与山体连接,当楼阁游客多时,铁索会绷紧受力。人们把娘娘阁戏称为“吊庙,活楼”。古人用这种软连接的方法抗地震。</h3> <h3>去山西的路上,看到路边有“天下第一槐”,进去看了,好家伙,树干要十五人手拉手合抱。植树年代约在隋唐,有记载,此树曾几次受到慈禧太后的挂念。</h3> <h3>人称为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雄踞在太行山脉中段,在过去,山西通往河北河南有八条通道,人称太行八阱。而地处山西一侧的娘子关是井阱通向河北的关口,与河北一侧的井陉关隔山相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h3> <h3>从图中可以看到石太铁路经过这里有娘子关站,公路从石家庄方向蜿蜒而来。一九三七年,在抗战的太原会战中,国民党部队十万之众,在娘子关坚守,终不敌,太原失去屏障而沦陷。</h3> <h3>今天正逢中秋节,娘子关镇的红色和黄色娘子军们的助兴表演。</h3> <h3>北岳恒山,久已向往,今天有幸,来拜玄武。道教以五方设五岳,尊泰山为五岳之首。五岳中数泰山华山游人最多,一个名气大一个山势险峻,而北岳恒山相对来的人少。门票才三十元。</h3> <h3>不坐索道,车可上山。</h3> <h3>要登顶(2017米)可从此亭上去。我已没有登山的体力了,况且膝盖还得省些用,还得走几年呢</h3> <h3>恒山看上去没有雄奇险的特征,本身山脚海拔已有千米。</h3> <h3>我国自古按东西南北中设定五岳,按道教风水来北岳恒山主神是玄武大帝,阴阳五行来讲属水。</h3> <h3>山下道观仿古建筑群。</h3> <h3>山脚下的悬空寺名气盖过恒山,是网红打卡地。</h3> <h3><br></h3><h3> 秋日晋中风光艳,惊叹悬空挂壁中。</h3><h3> 有型申江女神红,策马北岳探道踪。</h3> <h3>悬空寺原名“玄空阁”。是一个集佛道儒三教的著名寺院,南部有三清殿,纯阳殿,“玄”字透着道教玄机。北部有五方佛殿,观音殿,“空”字体现佛教理念。最高处有三教殿,供奉文圣孔夫子,观世音,太上老君。</h3> <h3>县木塔是建于九百多年前的辽代,庞大的塔体六十多米高,全部木结构,无愧为国宝。目前已向西南方向倾斜约6~8度,为保护国宝,已不让游客登楼。</h3> <h3>途经太原,整休一下,参观山西省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h3> <h3>坐公交车去云岗石窟。云岗石窟在大同城西武周山南坡,东西绵延一公里,有洞窟53个,造像五万一千,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h3> <h3>开凿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云岗石窟,是我国四大名窟之一。从年代来看排在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之后,比洛阳龙门石窟早半个世纪,这与自东汉初期佛教自西域东传的路径和年代相吻合。</h3><h3>景区120元,六十岁以上免费。</h3> <h3>云岗石窟二十窟,标志性的弥勒大佛。菩萨手相定印,慈眉善目,双耳垂肩,堪称完美。</h3> <h3>途经雁门关隧道</h3> <h3>大同古城修复的堪称完美,它是明城墙,明洪武年间大将徐达奉命修建。大约1.8公里见方。老城内新,旧古建筑,佛教道教儒教的寺,宫,观,殿应有尽有。</h3> <h3>大同九龙壁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王府前的照壁。</h3> <h3>明代代王府九龙壁,是现存三大九龙壁之一(北京北海,故宫)</h3> <h3>凤林阁是大同著名菜馆,古建筑外形精美大气,尤其是它的内部装潢,美轮美奂,其中雕塑《游龙戏凤》寓意了明朝少年风流的正德皇帝在大同酒馆调戏美丽的李凤姐的故事,更添了凤临阁餐馆的古老的风情。也因当年慈禧太后落难离京西走来过这里,亲自题“凤临烧麦”而名声在外。我们也去尝鲜(要提前预约)固然名不虚传。就是太贵了。</h3> <h3>建于辽代(1038年)的华严寺是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寺院。</h3> <h3>中轴线上的大殿广场。</h3> <h3>站在塔顶眺望华严寺和大同古城</h3> <h3>占地六万六千平方米的华严寺,有大小三十余座单体建筑分布在两条主轴线上。是我国北方难得见到的大型佛教寺院。</h3> <h3>大雄宝殿是辽代遗物,清雍正年间重修。</h3> <h3>离开大同去黄河边关―偏关县。</h3> <h3>在山坡上遥望四周,黄土高原沟壑交错,塬垅相接的景色已经出现。</h3> <h3>眺望地处偏远的偏关县城。</h3><h3>偏关,宁武关,雁门关被称之为外三关。花木兰在这里替父从军,杨六郎在这里镇守边关抗击辽国,这里曾留下许许多多的边关詩……</h3> <h3>偏关景区还没有建好。我在想,古时候的偏关会如此气派吗?</h3> <h3>“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开山劈岭,奔向东南…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你看着此景,一定会记得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黄河在河套平原完成了几字形大拐弯,从鄂尔多斯高原一路向向西,遇吕梁山脉阻挡,只得挟</h3><h3>势南下,左带吕梁,右襟陕北高原,深切黄土高原,形成著名的晋陕大峡谷。奔腾来到偏关县的万家寨水利大坝。大坝上游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已成平湖。河曲蜿蜒,逐成美景,取名乾坤湾。红色大字黄河魂 石碑,在蓝天的映衬下摄人心魂,这里随着交通的建设的发展,必将成为一个大气磅礴的旅游目的地。这里的黄河是与内蒙古准格尔旗与山西偏关相交,一路奔腾南下数百公里直到壶口瀑布后,进入河南省,在转向东流,</h3> <h3>晋陕大峡谷北起内蒙古的河口,南到山西省的龙门,全长725公里,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大峡谷。</h3><h3><br></h3> <h3>黄河过老牛湾,建有大坝,就是</h3><h3>万家寨水电站大坝。大坝的上游是库区,水清澈,形成了乾坤湾,老牛湾景区。大坝的下游,黄河水还是浊流滚滚。</h3> <h3>远处高坡上的发电厂,那就是河西,那就是陕西省,连同山西省,内蒙古鄂尔多斯,在这一个大区域煤气油丰富,许许多多的发电厂和超高压输电线担负着西电东送的重任。路上是滚滚运煤车流。</h3> <h3>老牛湾地处内蒙古和山西省的交界,我是在山西侧看。下图的右上角就是我下榻的农舍。</h3> <h3>旦辞大同去,暮宿黄河边。不闻边关炮声隆,但见崖下波涛滚滚向南流。</h3> <h3>老牛湾风景区位于万家寨镇老牛湾村,内外长城交汇、黄河入晋处,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整个老牛湾由三湾一谷组成,分别为乾坤湾、老牛湾、四座塔湾和杨家川小峡谷。</h3> <h3>图为老牛湾的明长城烽火台。</h3><h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一首王昌龄的边关诗是此景此情的最好注解。</h3> <h3>图为明代戍边将士的兵营。</h3><h3>长城和黄河在老牛湾第一次交集,二千多年来,关外高原的游牧民族和关内的农耕文明为生存和发展,爆发了无数次战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的绝句道出了无数或流连颠沛或抛尸疆场的边关军民的心中的冤屈。</h3> <h3>红色大字黄河魂 石碑,在蓝天的映衬下摄人心魂。几千年的边关烽烟早已偃息阵阵的金戈,声声的胡笳也已远去。这里的人们正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建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迎接四海宾朋。</h3> <h3>离开老牛湾去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牛湾出发先回到偏关,再沿G209国道一路向北,这条国道正在修,它在许多地段都沿着黄土岭的山鲫走,两边黄土高原的风光尽收眼底。</h3><h3><br></h3> <h3>进入呼市第一站就是“青冢”―四大美女排名第二的“落雁”昭君墓。</h3><h3>墓区规模宏大,气势不凡,有纪念馆,塑像,有中轴线。楚地长江边的香溪畔的那个名叫王嫱的那个女人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身后的二千年后会有如此的光鲜和荣耀,竟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和楷模。在家乡的香溪边还有纪念馆,真是光宗耀祖了,哈!哈哈!</h3><h3><br></h3> <h3>历来文化人,史学家称她“自是青坟留塞外,和亲美誉万年夸”。其实那都是“扯蛋”。王嫱自愿“和番”,只是为了摆脱“不见君王面”的冷遇。我唯一佩服她的是勇气。要知道嫁给胡人,在寒冷的塞北过日子,心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萧萧羌笛声相和,琵芭弦中苦愁多”。王嫱,西施等美女的爱国主义情怀,连同褒姒,太真等美女的红颜祸水,他妈的都是历代“专家”为帝王的“舔菊”之说。</h3><h3><br></h3><h3><br></h3> <h3>呼和浩特老城的五塔寺。</h3> <h3>席力图召寺(俗称小召寺)</h3> <h3>重修的大召寺,气势恢宏,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h3> <h3>呼市街景。(中山路,呼伦贝尔路口)。</h3><h3>记得五十三年前,十五岁的我乘文革的东风列车来到这个城市。那时,我父亲在呼市老城的工厂工作,他被以支边的名义来到这个城市已有六年。我二姐也在呼和浩特铁路局工作。</h3><h3>依稀记得那时的老城破破烂烂。</h3> <h3>蒙古族共产党员在迎国庆。</h3> <h3>共青团员在省博物馆广场迎国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