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官沟村 (姚文辉)

姚文辉

<h3>  在茫茫的骊山南麓,一年四季尽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苍翠的柏树林,这里是真正的桃外桃源,可是,我对这片土地可谓熟悉,我常常站在戏河沟底仰望这片土地,也常常在心底"仰望"这片土地。<br></h3><h3> 这是一片极其荒凉的神奇的土地。站在长三角形的一角,即站在仁宗山蒋坡桥上面仰望关沟村,这个巨大的长三角形立刻映入我的眼帘,其实这三角形的一边背靠骊山南麓,而其他两条边被两条深沟所切割,形成了极其荒凉的崎岖的长三角形地貌,而在蒋坡桥河底,地势向上依次抬升到近千米,官沟村成了土桥乡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h3><h3> 我对这极其荒凉的崎岖的土地有特殊的情愫。因为我妈的娘家位于这长三角形东侧的一角,这一角西面面向仁宗山,向东背靠陡峭的老虎山,而舅舅家世代居住在深沟上面三四百米处的极其陡峭的半山腰。</h3><h3> </h3> <h3>  舅舅家的荒凉陡峭是出了名的。在漫长的岁月,我割舍不掉与舅舅家的亲情,因为我的血脉中流通着母亲的血液,注定舅舅家无论多么偏远,也要一如既往地省亲走动。<br></h3><h3> 舅舅家的生存环境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舅舅家位于官沟村村底,是当地人人皆知的独独庄,仅有舅舅兄弟两家人,因为住在沟底上面极陡峭的半山腰,从上面大村通往舅舅家的是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几十年连一条像样的架子车路也没有,十多年前,二舅的孩子当了村主任,才修道了由大村通往舅舅家的一条生产路,勉强可以通过三轮车,站在舅舅家的大场上,面西是茫茫的仁宗山,面北面东需要抬起头仰望,那一年四季苍翠的柏树扑面而来,俨然面前如绝壁,说这里是世外桃源是一点也不为过的。</h3><h3> 大舅曾是官沟村的父母官。从我记事起,大舅一直担任官沟村村主任,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去舅舅家,少不了与大舅侃一些时事,大舅也给我讲他的过往,大舅曾告诉我,自己带领官沟村村民,做了几件大快人心的事。原来由于官沟村东面被一条深沟切割,官沟村世代与外界不通公路,群众生活生产异常艰辛。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决定给通往官沟村修建一座小石桥。大舅把消息告诉了村民,村民立刻沸腾了,大舅带领全村男女百十号人,奋战在开山修路修桥的建设工地上。村民们拿着撅头、铁掀、大锤,在炎热的夏日,在寒冷的冬日,开山放炮,在石山上开辟出了一条公路,干部群众用生命架起了一条通往村子的小石桥,也架起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这是大舅带领官沟村群众与天斗与地斗战胜自然的结果,是造福官沟村后世子孙的千秋大业,这条路这座桥也是官沟村群众的一条致富路、幸福路、致富桥、幸福桥,将永载史册。</h3> <h3>  我目睹了这里的一切。在官沟村这片荒凉的土地上,自小当我经过村子时,这里没有体面的村落,贫穷、荒凉、封闭几乎是这里的代名河,我亲眼看见那位长者,因家里无钱医治,致使肿瘤任其发展,那面部的恶性肿瘤长到一尺长,成为一个十足的怪物;我也看见一个个辛苦的老一辈农民,亲手推着独轮手推车,将一框框牛粪羊粪推向田地;我也亲眼看见一位位白发老人手持挖药材的工具,穿行在荒野的背影;我也亲眼看见一个个老一辈山里人不修边幅,挑着柿子担儿,或者提着鸡蛋笼上代王集会的场景; 我也亲眼见识了一个个土农民举着鞭子,嘴着吆喝着羊群在荒野牧羊的场景;我也亲眼见识了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集攒成小山的柴禾堆;我也亲眼见识了一个个庄稼人在白天劳动了一天,晚上戴着专用旷灯,携着妻儿,手持一双筷子,在空旷的山野,在一个个黄土愣边,在一处处荒草坡逮蝎子的场景;我也更亲眼见识了八十多岁的外婆冬日提着篮子在树坡拾地软的场景……总而言之,为了艰苦的生活,官沟村的村民们付出了异常的艰辛。</h3><h3> 有感于时代的进步,当改革的春风吹遍官沟村的时候,这些庄稼汉们顺应时代,呼吸着外面新鲜的空气,依托官沟桥走出了大山。</h3> <h3>  每年五月,当我走近官沟村时,在一片一片的庄稼地上,庄稼汉们正在西红柿、西瓜地里忙碌着,给西红柿搭架,给西瓜浇水,施肥,给西瓜打芽,无论太阳多高,即便流着汗水,也要把这些宝贝呵护好。每到了秋日收获的季节,田野到处瓜果飘香,尤其是庄稼汉们的西红柿红艳艳的挂在枝头,只等全家人齐动员,一框框一笼笼有机西红柿装上了田间地头的三轮车,要使一大早站在官沟村的水泥公路边,一辆辆满载西红柿、大西瓜、石榴、核桃、火晶柿子的三轮车冒着黑烟,嘟嘟嘟地响彻在空旷的山野,顺着官沟桥一路而下,将一批批新鲜的山货送向城里的农贸市场。这些山货往往物美价廉,深受城里人的喜爱,山里人换回了票子,城里人换回了健康。<br></h3><h3> 官沟人是勤劳的庄稼汉。闲遐的冬日走进官沟村,一到村口各家各户房檐上吊着一串串令人垂涎三尺的红柿饼。这些红柿饼经过了冬霜,稍微在家里捂一下,出不了几天,这些红柿饼就会走向市场,成为人们的抢手货,或者过年时成为招待客人的首选,官沟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造着属于他们甜蜜的生活。</h3><h3> 要使二三月或冬日闲了的时候,官沟村的庄稼汉们携手走进城市去打工。他们当中有干黑包工的,有开出租车的,有跑快递的,有开餐馆的,有做卫生保洁的,有在饭店当服务员的,更有抱团拉人送货的三轮车师傅,只要一人有活干,大家可以彼此照顾,没活的时候,大家在一起谝一谝闲传,间或一块玩玩纸牌,一块喝些小酒,农忙时候,大家开着三轮车各自回家忙碌。然而在这些外出打拼的官沟人中,不乏有挣了钱的爱心人,给长者春节发红包,为家乡捐资修建柏油路,如今这条村级水泥公路早已贯通,一辆辆私家车在官沟村奔驰,书写了官沟人心底的自豪之情。从我与表哥表弟的交谈中知道,如今的官沟村几乎家家在县城买了商品房,这些朴实的庄稼汉们,节日的时候一家人在县城团聚,快乐生活,农忙的时候又犹如候鸟一般飞回老家,享受田园生活的快乐。</h3><h3> 官沟桥,一个既偏辟荒凉的山村,一个又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h3><h3> 2019年暑假于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