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风化雨,家校携手育“圣贤”</h3><h3> 金秋十月,云白天蓝,黄菊吐芳,瓜果飘香,就在这美好的时节里,我们槐树湾小学隆重举行了家校联手培育“四明八行”好少年活动。</h3> <h3> 我校邀请许昌市精神文明实践站专家来校向师生传播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同时约请家长一同聆听,一同受教,为家校联手培育“四明八行”好少年创设优良环境。</h3> <h3> 专家们授课伊始,首先向家长和学生赠送《中华传统文化读物图解》书籍两百三十册,接着,他们用亲切而通俗的话语,生动有趣地诠释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原本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端正了坐姿,听得津津有味,一会儿是喜笑颜开,一会儿是凝神沉思;家长和老师们也听得兴味十足,热烈的掌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久久荡漾于宽阔而明净的校园中。专家们虽授课两个多小时,结束时间比放学时间晚了30分钟,可小学生们依然兴致勃勃,意犹未尽。</h3> <h3> 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枯燥僵硬的辞藻,也不是响亮空洞的口号,而是要人们付诸实践的行为准则。专家们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又结合小学生实际,把精神文化转化为小学生履行的日常行为细则――“孝亲作业”。这些“作业”依照空间变化划分为三类,分别是在家,在社会,在学校。这三类“作业”统共有七十九项,全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行为,比如:在家吃饭不挑食,不剩饭,睡前回忆一天的学习,感恩一切;在社会,自觉拾垃圾,主动帮助别人,拾物品上交;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问声好,上课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自习课保持止语,不影响他人……</h3><h3> 为了激发学生自觉持久地完成“作业”的兴趣,我们采用了让学生为自己打分的方法,规定除给家长洗一次脚加十分外,每做其它一项“作业”计一分,自己一天一汇总。家长和老师在每个节点上提醒、督促学生打分,并及时询问得分情况,期末进行统计评比,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h3><h3> 我校自开展这项活动以来,效果显著,全校学生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涌现出一批“四明八行”好少年,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和赞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