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罗巧艳

<p>&nbsp;&nbsp;&nbsp;一直想为父亲写点什么,可一直不知道从哪里写起。有次父亲住院,我在医院陪伴,就想“采访”一下父亲,于是记录了父亲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往事。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一一一题记</p> <p>&nbsp;&nbsp;&nbsp;&nbsp;&nbsp;我的父亲,罗崇孝,1935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共有兄弟姐妹五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父亲六岁开始读书,在肖家祠堂念三字经。后来到关帝庙读书到11岁。初中只读了一年就因病辍学了。没有读书后在家放牛,家里还有两个长工,一直到解放后。土改时被打了地主,爷爷去世了,家里东西全部被没收,连衣服都被分了。于是父亲与奶奶、大伯母、小姑姑从荷香桥镇上搬到了油菜曾家的老房子里住。两个长工帮忙搬完东西后就回家了,从此结束了长工的历史。</p><p>&nbsp;&nbsp;&nbsp;&nbsp;&nbsp;父亲说,土改后的日子因为家里人的勤快还过得去,没有挨过饿。父亲给人挑水,一担水可以换一碗米。(当时在街上做生意的湘乡人对他比较照顾,喊他去担水。)小姑姑给人家打毛衣,打一支毛线一毛钱,而一毛钱可以换一升米。大伯母给人做鞋,一双鞋七升米。因一家人自食其力而生活不愁。父亲家也分了一些田,父亲种田,担水卖,有时与十爷爷走街串巷卖姜、卖花生、卖豆丝,做点小生意。就这样一边种田一边做生意维持生活。</p> <p>十八岁时的父亲。</p> <p><br></p> <p>照片为父亲与奶奶,还有小姑姑的儿子。</p> <p>&nbsp;&nbsp;&nbsp;&nbsp;1957年农村走合作化道路,田地归公家所有。于是父亲去了衡阳,家中只剩奶奶一人。当时父亲在衡阳做事,资兴建筑社有一个小分队在衡阳,于是父亲在那里担石头、担河沙、担土,做重活。一年后到水口山矿山里做临时工。到井下采矿,推桶子运矿石。矿山待遇不错,但比较危险。做了不到一年,因矿山了出了安全事故,家人劝他离开了。</p><p>&nbsp;&nbsp;&nbsp;&nbsp;当时资兴建筑社要调一些人去资兴,1958年七八月份父亲就和一班同龄人结伴去了郴州资兴,然后去了鲤鱼江。建筑公司有2000多人,有砖工、瓦工等,父亲因没有技术就搞运输,推独轮车,运砖去工地,也打过各种小工。后来父亲觉得没有技术不行,要求学技术。1959年开始学砖工。半年后考试,从40多个人中脱颖而出。考试没有通过的就被淘汰了,考试通过的继续学。上午上课,下午到工地实习,半年后专门实习。跟师傅一年后再考试。父亲记得,1960年的时候每月工资32元,考试通过后升为三级,工资43.12元一月,二级36元一月。66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父亲已是师傅级人物了。因家庭成分不好,父亲只能老老实实在工地做事。而家庭成分好的就参加一些组织,如湘江风雷革命组织。1976年文革结束,这中间十年父亲星期天到新华书店、图书馆看建筑方面的书,技术已经基本学好了。</p><p>&nbsp;&nbsp;&nbsp;邓小平同志上台后,“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于是技术不行的就去工地做工了,父亲当了班长,一年后,也就是77年当施工员。1982年调到隆回县建筑公司,继续担任施工员。在隆回工作期间完成了烟厂主厂房、北山水泥厂两个大工程。到88年,事业正当年却选择了退休。</p> <p><br></p> <p>28岁的父亲</p> <p>年近40的父亲</p> <p>82年在资兴师徒合影</p> <p>&nbsp;&nbsp;&nbsp;父亲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一直到27岁才有我母亲勇敢地嫁给了他,这个地主家的小少爷。后来,我们兄妹四人相继出生。父亲在资兴工作,母亲在家含辛茹苦带大我们几个,生活艰辛可想而知。只记得每到开学的时候,母亲就会去学校找老师给我们赊欠学费。80年修房子,家里更是欠了一屁股的债。82年父亲回到隆回工作,到88年,哥哥姐姐们相继成家。89年母亲开始生病,家中一贫如洗。退休在家的父亲不得不重出江湖,给私人老板当施工员。我正读高中,一度困难时父亲曾想让我辍学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我没有同意,头一次与父亲发生了争吵。最终父亲妥协了,继续送我上学。93年如父母所愿,我考上了邵阳师专。父亲高兴地为我挑着行李送我到学校,安顿下来后他就要回家了,我看着他的背影,急问:“我呢?”父亲回头看着我,笑着说:“你就在这里读书啊!”那是我第一次远离家而对父亲心生依恋。</p><p>&nbsp;&nbsp;&nbsp;其实我又何尝不知道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呢?我的名字本叫罗巧燕,燕子的燕,听母亲说小时候父亲经常抱着我唱“小燕子,穿花衣,飞到东来飞到西……”写着写着就变成现在的鲜艳的艳了。父亲在外工作,很少回家,我小时候特别怕父亲,看见他都是低着头的。父亲回隆回工作以后,我和父亲才亲密起来,他也常带我去隆回玩。记得是85年的时候吧,我家买了一部黑白电视机,我特别爱看电视,也想知道节目预告。当时父亲正在烟厂修房子,知道我喜欢看《湖南电视报》,每个星期都会带一份回来,我如饥似渴地看着。记得还有《羊城晚报》,父亲会教我识繁体字,父亲应该是我认识繁体字的第一个老师,以至于后来在师专读书的时候,开设的古文课全是繁体字,而我正好有了些底子的,这个得感谢父亲对我的影响。记得初中的时候父亲还在隆回给我打了两条裙子回来,那颜色和花纹我现在描述不出来,却深刻在脑子里。高中时一个冬天特别冷,父亲在隆回给我买了保暖鞋,特别温暖。这样关心我爱护我的父亲,一时冲动说不送我读书了,又何曾是他的本意呢?直到我后来在荷田中学工作,父亲要我每个星期日都回家,说只要我回去,车费他报销。.......一幕幕过去很久,可是如今想起,仿佛就在昨天。</p> <p><br></p> <p>&nbsp;&nbsp;&nbsp;&nbsp;这样过了十几年,子女都已成家,父母也可以安享晚年。但母亲身体一直都不好,几乎每年都要住一次院。这期间,父亲也偶尔会去帮私人老板施工,贴补家用。2004年,也是父亲七十大寿后不久,母亲因病去世,终年62岁。从不下厨房做饭的老父亲学会了做饭,学会了自己照料自己。父亲一个人生活了五年,那是我们最不放心的一段日子。2009年经人介绍,禹姨走进了我们家,从此父亲又有人陪伴了。</p> <p>这是我的母亲,读书的时候留影</p> <p>我的父亲母亲</p> <p>我的母亲</p> <p><br></p> <p>这是父亲去广西旅游的照片。</p> <p>&nbsp;&nbsp;&nbsp;&nbsp;2015年,父亲80岁。他说还有一个心愿未了,就是去曾经工作的地方看看。于是,禹姨,大姐还有我,彬彬开车,大姐还带着几个月的孙子陪着老父亲去了一趟郴州,去了资兴,去了鲤鱼江,去了东江湖,帮老父亲圆梦。父亲很高兴,离开资兴30多年,变化很大,很多地方都找不到旧时模样了,好多老友已经逝去,但他心中依然是满足的。</p> <p>&nbsp;&nbsp;&nbsp;这些年,父亲的姐姐、哥哥相继离世,他也越来越孤单了。2017年暑假大伯去世,父亲在手机里看到大伯的照片和视频泪流满面,从此他的兄弟姐妹只剩下他一人了。以前还能去院里找他的哥哥聊天,现在形单影只,只有电视相伴。而我们有时因为忙一个星期都没有一个电话,实在是不应该啊!</p> <p>&nbsp;&nbsp;&nbsp;但是,我的父亲虽然80多岁的人了,却耳聪目明,手机上看电视听戏曲,玩微信,甚至还会网上购物,实在是一个时尚的老头。</p><p>&nbsp;&nbsp;&nbsp;只是近两年来,父亲身体不如从前了,去医院的次数也多了,我也很害怕我的老父亲会离我们而去。以前打个电话回家,父亲总会在电话那头告诉我:“我啊!很好!不要担心!”现在我听到的是:“我现在还好!”全然没了往日的那份自信和坚定。要不然就是:“不怎么好,哪天我要去医院看看。”一听此语,心中必是忐忑不安。人到中年,还有什么比父亲的健康活着更好的安慰呢?</p> <p>&nbsp;&nbsp;&nbsp;如今父亲已是儿孙满堂,甚至是四世同堂。作为女儿,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父亲能够健康长寿!父在,家就在。家是我们兄妹的家,而父亲就是最好的守护神。</p><p>&nbsp;&nbsp;&nbsp;&nbsp;不管多少年后,我最想要的就是拨打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能传来父亲的声音,告诉我:“我很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姊妹和父亲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女儿女婿们</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孙子孙女代表</p> <p class="ql-block">九十岁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唱起生日歌,一起分吃美味生日蛋糕🎂</p> <p class="ql-block">饭后一起拍全家福(刘昊昕刘若雪和胡芳超因买不到票没有回来)</p> <p class="ql-block">今年,父亲已经九十岁了, 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期待百岁大寿时大家再聚一起为父亲庆生!祈求上苍保佑父亲,身体健康,无病无灾!</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3日再次修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