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年1月4日(星期六),家住东山的梁兄,摆出一副老广州的样子,带着他退休以前在湘西上班时的几位老同事游东山。因为湘西人来广州与广州人去西藏是一样的,都是两个不同的天、两个不同的地。所以这部《美篇》的配曲为《跟着扎西去西藏》。</h3> <h3> 广州有一句非常出名的俗语叫“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有人说,抓住东山和西关这两条线,基本就能弄懂广州的现代史脉络了。</h3><h3> 如果想要去东山,东山口就是必经之地。</h3><h3> 东山口之所以叫东山口,有个说法是:这里以前有一条铁路通过,就在与署前路、农林下路交汇的地方,那里有一个铁闸,有火车来了就会放下来。所以,那个位置就是进入东山的路口,后来被叫做东山口。</h3> <h3> 一、东山湖公园</h3><h3> 东山湖公园位于市中心、省委大院旁,建于1958年,1959年5月1日正式向游人开放。陆地面积约12.2公顷,湖面面积20.914公顷。“东湖春晓”曾在1963年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很可惜,由于地铁新线建设占地,“东湖春晓”景观已不存在。</h3> <p class="ql-block"> 二、民国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在广州东山的新河浦、龟岗一带,保留了600多栋民国建筑群。这些洋房、别墅是广州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国建筑群,洋房小院、红砖白墙,绿叶飘窗,每一栋都精致得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这些小洋楼,既是广州历史风云变幻的见证地,也是老广州心目中的商富名流的居住地。要知道,这些洋房里,曾经活跃着一个时代的各种风云人物。</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些小洋楼摇身一变,成为了咖啡馆、艺术馆和幼儿园。年轻人都喜欢去打卡拍照。</p><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29日,在日本福冈举行的“亚洲都市景观奖创设10周年纪念暨颁奖礼”中“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项目荣获“2019亚洲都市景观奖”。</p><p class="ql-block"> 这个奖是由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福冈亚洲都市研究所、亚洲景观设计学会四家国际机构共同创设的,每年评选出在亚洲、世界范围内具有示范及推动作用的活动和项目。</p><p class="ql-block"> 大会组委会这样高度评价“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的:</p><p class="ql-block"> 自20世纪初开始,广州始终是中国最具开放性的城市之一,也因此保留下了众多的“中西合璧”的建筑、街区和文化。</p><p class="ql-block"> 越秀区政府自2007年开始对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从历史建筑保护、人居环境提升、文化艺术植入、社区共享共治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复兴。</p><p class="ql-block"> 体现了与环境和谐共生,尊重区域历史与文化,具有安全方便、可持续性及高度艺术性并对当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城市更新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实践案例!</p> <h3> 三、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h3><h3>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是迄今中国共产党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9年,中共三大会址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日正式修复开放。</h3> <h3> 四、逵园</h3><h3> 东山的逵园、春园、简园、明园和隅园,被称为广州五大侨园,逵园是美国华侨马灼文1922年建的。可别小看这座西洋式的洋楼,因为在曾被日军炸毁的中共三大会址旁边,它可是确定中共三大旧址的重要坐标。</h3><h3> 逵园有三层,一层是艺术馆,这里每年都会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艺术展,进去参展是免费的。二楼名叫“玩物尚致”,是一间非常有特色的服饰店,店里搜罗了各种高级小众的衣服和包包,每个房间的装修都很别致。传统美学的石膏像和大胆的用色,显得十分有创意,就连试衣间和卫生间门口的等候区,都能拍出大片。三楼是间简约的咖啡馆,复古的地砖、西式阳台,吸收着不少的人来此小坐。</h3> <h3> 五、民国建筑群(2)</h3> <h3> 六、培正路</h3><h3> 培正路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山街道办事处辖内,地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内,道路呈南北走向,连接烟墩路与新河浦路,因此路上有培正学堂(今培正中学)而得名。</h3> <h3> 简园是南洋烟草公司简氏兄弟所建的别墅。简园建成之后,曾用作德国领事馆。</h3><h3> 二十世纪20年代,国民党要员谭延闿曾住在这里。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期间,毛泽东常在会议休会时,到简园拜会时任大元帅大本营建设部长的谭延闿,争取他支持国共合作。</h3> <h3> 明园始建于1923年,到现在已逾近百年,明园在建成之初,是两幢风格相同的三层红砖楼房,中间入口为罗马柱式门廊。环绕着的是一片竹林,环境幽静、绿树遮阳、清爽宜人。</h3> <h3> 七、东山,名校轧堆的地方</h3><h3> 每到上学和放学的时间,东山口又会变得十分热闹,因为大有名气的培正中学、培正小学和广州七中也在这里。</h3> <h3> 广州市培正中学,简称“培正”,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创办于1889年。</h3><h3> 截至2015年5月,广州市培正中学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3281.71平方米,绿化面积43048平方米。培正中学设有58个班,学生总数2594人,教职员211人。</h3> <h3> 广州市培正小学是创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一所百年名校,坐落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培正路五号之六,位于广州市新河浦文物保护区内,二十年代就有“北有南开,南有培正”之盛誉,三十年代初在广州及港澳等地开办分校,各地培正学校共同培育出十三位院士,不少培正校友成为顶尖的科学家、艺术家及国内外政界要人,培正同学会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h3><h3> 广州市第七中学,创办于1888年,是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h3> <h3> 八、庙前直街</h3><h3> 庙前直街是东山最热闹的地方,每逢附近培正中学和广州市第七中学的学生下课,这里就变成了学生品尝美味的天堂。</h3><h3> 庙前直街的“庙”指的是东山庙,始建于明代,现已不存,独留下庙前直街、庙前西街这样的名字,来让大家想像寺庙旧址在哪个方位。</h3> <h3> 九、基督教东山堂</h3><h3> 基督教东山堂在寺贝通津上。它是宣统元年(1909)由外国传教士创建的,所以是美式的建筑。</h3><h3> “寺贝通津”是东山口的路名。“津”是码头的意思;“寺”是指东山原有的东山寺;“贝”就是“背”的意思,连起来就是“东山寺背后通往海边码头的道路”。</h3> <h3> 十、民国建筑群(3)</h3> <h3> 秦牧(1919年8月19日—1992年10月14日),原名林觉夫,小名阿书,别名派光、顽石,1919年生于香港,广东澄海人。中国散文界的“南秦北杨”,中国作家、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作品》杂志主编、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文联委员、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顾问。其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h3><h3> 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的编委。1949年,到广州从事编辑和创作工作。1992年逝世,享年73岁。</h3> <h3> 十一、东山老照片展廊</h3><h3> 梁兄送几位老同事到东山口地铁站乘地铁,经过地铁站内走廊时,顺路参观了在地铁走廊里举办的《百年东山》图片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