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主题墙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实现了幼儿和环境的互动,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h3> <h3> 在儿童视角的课程游戏化改革中,如何解放教师、成就儿童成了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从教师一个人的主题墙到儿童为本的儿童海报的变化是我们力求探索的方向之一。</h3> <h3> 2020年1月7号晚八点,我们迎来了幼儿园教育直播第100期,特邀王海英老师给大家带来专题讲座:“从主题墙到儿童海报”。</h3> <h3> 栾川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观看直播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h3> <h3>小三班 赵毅琳老师</h3><h3> 看了王海英教授的直播,我深切的感受到我们传统的主题墙只知纯粹的教学逻辑,是一个完全的知识体系,孩子的权利意识淡薄,版块是分割的,只呈现了部分孩子的作品,儿童的参与度很低,不够信任儿童。 主题墙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记录,是要有一个整体的构图,要有一个框架结构。主题海报内容的选择不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讲述一些精彩的瞬间。</h3> <h3>大二班 车迪老师</h3><h3>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主题墙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实现了幼儿和环境的互动,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h3><h3> 儿童海报与教师的主题墙不同,儿童海报遵循儿童的发展逻辑是儿童自己对主题活动过程的记录与反思。我们相信儿童只有更多地参与主题实施过程,才能更好地获得成长。</h3><h3> 幼儿园实施任何一种课程必须先深入地学习课程,理解该课程建立的理论基础、设计思想、课程特点以及实施课程的方法,在头脑里建立清晰的思想脉络,再来考虑如何实施的问题。幼儿园是实施课程的主体,能否将课程所希望反映的思想贯彻到幼儿园的工作中,落实到幼儿发展中,对课程实施的管理至关重要,它是幼儿园能否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h3> <h3>中一班 胡娜老师</h3><h3> 老师们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付出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和享受的过程!”今天听了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英教授讲《从主题墙到儿童海报》讲座之后,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老师的确需要不断地的学习,及时充电,也要无私的奋献、付出。这个主题讲到要放手让孩子做主题墙,老师们做的有时候孩子会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要给孩子留下空白,让孩子自己创新,老师只是一个智慧的引领者,这个讲座真的是让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h3><h3> 我们不能依靠自己老套的教学模式,把主题墙深入到小组,每个小组出的思路肯定不一样,这样的主题墙出来后,孩子们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再次看到就会把自己的反思说出来,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完美。让孩子的潜能真正发挥出来,即培养了孩子的探索能力,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孩子的各方面都等到了很好的锻炼。</h3><h3> 今天的主题还论述了教师的教学逻辑和儿童的发展逻辑。通过教授的讲述及图片的展示,我们从中发现,老师做的好精美,孩子缺兴趣不高,而孩子做的主题墙简单易懂,而且孩子每一次看完都回有不同的描述和反思,更换的时候还可以把这些内容装订起来再次使用。让我们的主题墙真正的做到1+x的更高价值。我们应该学习这些有用的东西,彻底的释放自己,把属于儿童的权利还给他们,让我们做一位真正的引领者。感谢教授的分享,我们学习再探索,尽量把每一个活动做到前反思,中反思和后反思。这是我的一点感想,有不当的地方,大家多包涵。</h3> <h3>小一班 杜艳莎老师</h3><h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体现儿童观,老师们将要进行主题墙的一次“变革”——打造孩子“自主”、“有趣”、“好玩”的主题海报。我们知道,实践在即,理论先行。聆听专家的专题讲座老师主题环境创设的理念发生了变化。</h3><h3> 呈现方式的变化,以前的主题墙,存在主题脉络不清晰;内容之间跳跃,缺乏层次;幼儿参与少,教师主控多。而现在,老师们会追随孩子的兴趣点,不同的需要,事态的不同发展变化,生动、直观的再现孩子的主题活动过程。</h3> <h3>小四班 张馨戈老师</h3><h3> 现在主题课程是很多幼儿园的选择,同时主题墙也成为了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与效果的一个呈现方式,但是现在的主题墙存在很多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收看了王海英教授的“从主题墙到儿童海报”的一个方向的转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h3><h3>一.幼儿园目前的主题墙长什么样?</h3><h3>二.幼儿园的主题墙存在哪些核心问题?主题墙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主体,幼儿反而成了旁观者。缺少线索感,过程感,整体感,没有体现出幼儿的想法和意见,没有遵循幼儿心之所想。</h3><h3>三.如何进行儿童海报的探索与转变?在此我们要实现从教师本位为主向儿童本位为主的“儿童海报”方向转变,分为了几个方面,让我感受颇深的有:</h3><h3>1.儿童海报的内容选择。不一定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说一些精彩瞬间。</h3><h3>2.海报的参与主体。儿童才是主体,教师家长,都是引导者和参与者,不能占据主导地位。</h3><h3>3.儿童海报的制作策略。一张教师的海报+X张儿童海报。一个完美的主题海报应该是百分之十教室责任和百分之九十儿童责任。</h3><h3> 王海英教授阐述讨论的问题自身也存在,自己在平时的活动制作中缺少儿童的参与程度,但同时也让自己改观了很多想法,学到了很多知识,儿童才是整个主题课程甚至整个教育活动的主题。</h3> <h3>大一班 谭晓波老师</h3><h3> 创设良好的主题墙不仅能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还能激发幼儿的思考,改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也让幼儿成为了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能与环境有效地对话,为幼儿的合作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在与墙面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活动以及所获得的经验都会影响着身边的同伴,通过模仿、学习及共同探究,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幼儿园主题墙不仅让教师走出班级环境创设的困惑,还让家长更好地了解主题开展的意义,因而主题墙不仅是一座架在幼儿、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桥梁,它更是幼儿发展、幼儿园课程与班级环境创设三者的有机结合体。因此,创设一面真正能让幼儿喜欢、能积极互动,并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主题墙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一面好的主题墙应能够更好地促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能为幼儿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更好地引发幼儿的互动,是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交互载体。幼儿园主题墙创设正在教师们的不断实践中挖掘和梳理经验,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索和研讨。希望班级主题墙让每一位教师真正走入幼儿世界,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确立主题、提供支持、选择适宜的表征形式逐步延伸,使幼儿在与墙饰真正互动中获得发展。</h3> <h3>中十班 刘向丽老师</h3><h3> 现代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主题教育活动多方面整合教育的优势逐渐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主题墙是记录幼儿活动生活的载体,是主题顺利开展的媒介,他承载着我们教育的意图,并能引发幼儿获得经验上的提升,能力水平上的提高!</h3><h3> 让小朋友亲自来创设主题墙,在过程中能够激起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增强自信心。小朋友对于自己的作品,不会停留在欣赏的行列中,而是会更为深刻的感受。环境也会满足基本的装饰功能的情况下,进一步的向外延伸,让幼儿园的主题真正走到小朋友的心中,陪伴幼儿共同成长。从另一个维度来说,主题墙是小朋友情感的抒发和个性展示的平台,同时能体现出环境本身的魅力。幼儿通过作品的欣赏提高自身的能力。</h3> <h3>小二班 朱钰颖老师</h3><h3> 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展示内容和信息的作用。它的创设不仅需要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需要发挥它潜在的教育作用。主题海报,则体现孩子发展的过程,符合幼儿发展的逻辑。</h3><h3> 王海英教授今天与我们分享了,主题墙与儿童海报,从而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幼儿园的主题墙长的样子。首先让我们观看了幼儿园中一些海报都是以教师逻辑出发,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造成了儿童权利意识比较淡薄。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进,多以儿童为中心出发,唤醒儿童的思维发展。第二,分析主题墙中存在的问题。主题墙过高幼儿够不到,固定在一面墙上,展示性太强,缺少线索感,过程感,整体感。从而引发我们思考主题墙要从展示-探索-记录三部分进行。第三,儿童本位的主题海报。内容的选择不一定是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精彩的瞬间。设计的逻辑上,是追踪儿童的问题,儿童自己进行探索,寻找一定解决的方法。参与主体上可以有家长,老师和志愿者。制作上可以用图片,符号,绘画等进行呈现。内容上可以是已经知道的,想知道的等问题进行分析。海报的形式可以是小书式,屏风式,折页式,连环画等。最后给我们呈现了几个经典案例,让我看到幼儿园孩子们的智慧。王海英教授精彩的分享,让我明白了幼儿本位的环境创设其真正内涵,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让我受益颇深,对今后工作也有了很好的帮助。</h3> <h3>大四班 李亚丽老师</h3><h3> 今天观看王海英教授的直播,我认识到幼儿园主题墙与幼儿的密切关系。她认为,一个完美的主题墙应当以儿童问题发展为明线,以儿童经验获得为暗线来记录儿童的发展,在参与、留白和策略中体验操作性、过程性、反思性。幼儿园《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主题墙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实现了幼儿和环境的互动,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丰富主题墙内容的过程中,我们尽力做到主题内容与教育活动及幼儿学习活动相一致、相呼应,体现主题墙对幼儿学习过程的展现以及学习经验的总结、强化、概括和提升作用。我们在不断学习与探索中,坚信只有坚持做儿童视角下的主题海报,我们的教育观、儿童观才会更上一个新台阶。</h3> <h3>大三班刘晓静</h3><h3> 观看王海英教授直播观后感:王海英教授分别从主题海报的内容选择、设计逻辑、参与主体、制作策略、价值实现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呈现儿童本位的主题海报。</h3><h3> 主题海报内容的选择中,王海英博士认为不是去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讲述一些精彩瞬间。其定位为儿童提出问题、寻找方法策略,并有所发现,从中儿童的学习品质有所变化。</h3><h3> 主题海报的设计逻辑为儿童的问题-儿童的探索-儿童的策略,因此需要教师追踪儿童的问题,支持儿童的探索,记录儿童的经验。王海英博士给我们分享了案例:《阳光,案例,影子》,从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操作中,我们学习到,活动的核心是儿童的问题。</h3><h3> 参与的主体是儿童,教师、家长、志愿者辅助参与,可以“煽风点火”“推波助澜”。</h3><h3> 主题海报的制作策略为“1+X”模式,即1张教师海报和X张儿童海报。教师海报是指教师已以教育者为视角所展现的主题活动的来龙去脉,包括主题活动的缘起、背景、目标、内容、流程、反思等。儿童海报内涵为以儿童自身为叙述视角,用儿童自己的图像、绘画、符号等表征手段记录并呈现的儿童自己对主题活动的认识。</h3><h3> 儿童海报一般以儿童在主题活动中的问题为明线,以儿童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为暗线,重点呈现儿童的经验变化、策略反思。</h3> <h3>中二班朱营营老师</h3><h3> 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观后感:原来的主题墙,是大人喜欢看的,大人看的懂的,而并不是孩子的审美,也不一定符合孩子的思维。我们传统的主题墙只知纯粹的教学逻辑,是一个完全的知识体系,孩子的权利意识淡薄,版块是分割的,只呈现了部分孩子的作品,儿童的参与度很低,不够信任儿童。</h3><h3>主题墙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记录,是要有一个整体的构图,要有一个框架结构。主题海报内容的选择不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讲述一些精彩的瞬间。王海英教授讲解了我们每个人能说出来的问题都是意识层面的问题,只占了问题的一小部分,而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潜意识层面和无意识的问题需要通过教师的支持让孩子运用一百种语言把它说出来,而孩子在和同伴的交流过程中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索,所以孩子的是需要同伴学习的。主题海报是老师的一张海报加上N多张孩子的海报,主题墙的创设其实就是环境记录的一种方式,它所传达的各种信息,对于教师、幼儿和家长都有很大的益处。第一,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它如一面镜子再现教师的想法,促使教师自我反省;它增加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取长补短;第二,它让幼儿知道成人重视他们的工作,使幼儿十分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并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它为幼儿提供了重新检视、反省和解释的机会,有助于知识的自我整合和集体建构;第三,它是家长了解到幼儿的重要途径,它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所作所为,它不仅使家长了解幼儿的成果——作品,也了解到孩子学习的每一个过程,而这些往往是家长看不到的,它为家长提供探讨教育的素材,进而协助家长进行角色定位。</h3> <h3>中八班 张琳老师</h3><h3> 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的观后感:幼儿园的主题墙是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成为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幼儿参与的成分越来越多,主题墙在内容上不像以前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班级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而今,主题墙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师幼之间,幼儿、教师与家长三者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师幼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幼儿发展所需要的主题墙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幼儿园的环境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作为物质环境的主题墙,这个和我们朝夕相处的部分,它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因此,主题墙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h3><h3> 主题海报的制作策略为“1+X”模式,即1张教师海报和X张儿童海报。教师海报是指教师已以教育者为视角所展现的主题活动的来龙去脉,包括主题活动的缘起、背景、目标、内容、流程、反思等。儿童海报内涵为以儿童自身为叙述视角,用儿童自己的图像、绘画、符号等表征手段记录并呈现的儿童自己对主题活动的认识。</h3><h3> </h3> <h3>中九班杨琦:</h3><h3> 观看王海英教授直播观后感:原来的主题墙,是大人喜欢看的,大人看的懂的,而并不是孩子的审美,也不一定符合孩子的思维。我们传统的主题墙只知纯粹的教学逻辑,是一个完全的知识体系,孩子的权利意识淡薄,版块是分割的,只呈现了部分孩子的作品,儿童的参与度很低,不够信任儿童。</h3><h3> 主题墙不仅仅是幼儿园亮丽的风景,他更是孩子们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整体联动的理想场所。因此,在进行创设时,年级组应该集体研讨,平行班的老师多多交流,老师们根据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的进行设计,班级之间还可以相互配合,一个班负责一至两个板块,并且幼儿的作品可以共享交换使用。在课程进行到某个阶段时再布置相应的版块。同一年级组的幼儿还可以相互观摩、欣赏、评价不同班级的主题墙,不同年级的孩子跟着老师去看看别人的主题墙,如大班的孩子去看看中小班的弟弟妹妹们都在学什么?有什么可以帮他们的地方?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小班的孩子可以去看看中大班的哥哥姐姐们又制作了什么漂亮好玩的东西,请他们教教我们。</h3><h3> 总之,主题墙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对幼儿的影响虽然是隐性的,但却是巨大的。幼儿园主题墙创设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美化、绿化、净化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个人的手工展示,教育者应以幼儿发展需要为目的,根据教育目标选择设计内容,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创造出孩子们喜爱的可以互动的主题墙环境,通过主题墙使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者要让幼儿成为主题墙的主人,尽力为他们创设富于变化,有利于互动、便于幼儿之间交往、孩子乐于体验的主题墙。让主题墙以它绚丽多彩的光芒照耀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h3> <h3> 总之,幼儿园主题墙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我们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主题教育目标和内容,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与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与主题墙积极互动。相信只有切实掌握创设主题墙的有效方法,就一定能促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