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感受生活的温度 记录美好的瞬间</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国家级权威性、综合性大展,每五年举办一次。“中国美术奖”是中国美术界的国家级最高奖,其创作奖将在全国美展中评选产生。“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于2019年举办,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美术家将满怀激情创作出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艺术精品奉献给人民,奉献给我们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以优异的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br></h5><h5>此次展览最终于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1月14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进京作品展”。</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b>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前言</b></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br></b></h3></h5><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绚丽开幕。这是对美术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而结出创作果实的盛大检阅,也是美术界以丹青书写的当代视觉史诗向共和国70华诞的献礼!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寄予深切厚望,殷殷教诲嘱托——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党的十九大以来,曾先后给内蒙古乌兰牧骑队员们、老艺术家牛犇、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等写信回信,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联组会的文艺界代表,前不久又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发来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道路指明了方向。</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五年,全国美术家、美术工作者莫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感召、所激励。他们自觉肩负起举精神之旗、铸时代之魂、展人民形象的光荣使命,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过程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些作品的构思酝酿,大多来自他们对人民生活的真切体验;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采撷于日常生活中时代领跑者与筑梦人的原型;这些作品的艺术技巧,更体现了美术家们勇于并善于学习借鉴古今中外艺术经典及其进行的时代性、个性化的创新性探索。</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五年,美术界的艺术生态得到了良好改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人心。一系列描绘中华民族奋勇崛起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一系列讲述中国人民改革奋斗故事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已汇聚成一曲华美的乐章,如黄钟大吕,恢宏庄严,又如一篇气势浩荡的视觉史诗。贴近人民、扎根人民的创作风尚引领了当代美术的发展新风。广大美术工作者在全球化艺术格局中更加坚定了民族文化自信,他们的艺术创作也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出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度。</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正是对这五年美术生态新风、美术创作新貌进行的全面深度的总揽与提升。本届全国美展分两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以分展区的方式展出各美术门类的作品,从2019年9月至10月分13个展区分别开展。其中,中国画展区、艺术设计展区设在济南,油画展区、雕塑展区设在重庆,版画展区设在成都,水彩·粉画展区设在深圳,漆画展区设在厦门,陶艺展区设在景德镇,综合画种·动漫展区、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区设在广州,综合材料绘画展区设在宁波,壁画展区设在郑州,实验艺术展区设在廊坊。各展区共计展出作品4600余件。第二阶段为获奖作品、获奖提名作品和优秀作品展,展出从各展区评选出来的获奖提名作品、优秀作品,于2019年12月在北京展出,其中将产生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40件,包括10件金奖、14件银奖、16件铜奖。本届全国美展首次施行网上报名系统和初评电子评选系统,并在评选评奖规则制定、评委推荐遴选、评选评奖程序组织、纪检监督全程介入和排重系统同步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和完善。</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与共和国相伴同行的全国美展,至今已走过70年的风雨岁月,每届全国美展的举办都以视觉审美的方式见证和凝固了新中国建设、发展与繁荣的辉煌历程;而每届全国美展汇聚的作品,也书写了新中国美术进行现代性变革与转型的艺术史。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举办,既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新篇,更是美术家为中华人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共</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和国70华诞书写的中国人民继续奋斗的当代视觉史诗。</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中国美术家协会</span></div><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19年9月</span></h3> <h5>本届全国美展作品题材广泛,塑造了消防员、浇筑工、都市青年、快递小哥等当下社会的形象,呈现了近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主题涉及农村电商、乡镇企业、高铁网线、集装箱吊装等场景,以宽广的镜头截取了当代中国那些发展速度最快的标志性图像。</h5><h3></h3> 金奖作品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焦兴涛 《烈焰青春》 重庆 雕塑</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雕塑作品《烈焰青春》可以用"金、木、水、火、土"五个字来概括。</h5><h3><br></h3><h5>“金”者,首先是“金色时代”之谓。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祥和盛世,富强繁荣,普天同庆。 以时代为背景的雕塑作品《烈焰青春》,反映了时代英雄、人民卫士的消防队员青春的形象, “金"者,又是青春之“金色年华”之谓。</h5><h3><br></h3><h5>“木”者,作品木雕的专业刀法:切、削、锯、砍,以及烧灼、粘合、着色、喷漆等方式的运用,很是到位!雕塑形象看似淡定"木讷"的表情,恰好表现出英雄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决绝和执着。</h5><h3><br></h3><h5>“水”者,象征着英雄对生命水一般的柔情, 征服烈焰肆虐是水的力量,征尘扑面时最渴望清水的洗涤。“水”是作品粗狂坚毅外表下暗涌澎湃的柔情。 </h5><h3><br></h3><h5>“火”者,蓝色的火焰是人民消防的标志,火焰的橘红色是消防服的色彩,是救火现场环境氛围的映照。"火"是雕塑用火烙、喷火等特别塑造留下的痕迹,造就了作品出奇的艺术效果。 </h5><h3><br></h3><h5>“土”者,就是接地气!就是用"写实具象”这—在西方现代主义看来“土"得掉渣的雕塑手法,通过传统的木雕材质,推陈出新,别出心裁,通过"土"办法的多次实验探索,表现了和平年代的英雄形象。雕塑本体语言的朴实运用,真挚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才是一件具有感染力的雕塑作品最为重要的部分。(黎明)</h5><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曹丹 《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 湖北 版画</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随着社会主义新时期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以工人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在桥梁、道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者选择武汉长江大桥工地现场为背景,运用纯熟的铜版画艺术语言塑造了五位大桥浇筑工的群像,其乐观积极的表情如同一抹阳光,使我们感受到内心暖意的同时,也为他们那种团结向上、勤劳质朴的精神气质产生共情。版画是技法多样、形式感强的美术类型。作者能够准确把握鲜明的时代群体特征,将铜版画独特的印痕美学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加以呈现,不炫技,不张扬,在内容与形式之间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点,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立意高远的主题框架中自然释放,折射出同为劳动者的版画家严谨、克制的艺术手法与深刻的人文关怀,其从容不迫、真挚朴素的创作态度尤其值得肯定。</h5><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頡元芳 《远方》 内蒙古 水彩·粉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h5>颉元芳的作品《远方》主要以传统水彩的表现技法为主,借用油画中"彩"的凝重法,在用彩和水上非常讲究,用笔比较含蓄,作品有着内蒙古族本身特有的精神和特色,其艺术语言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力量感。她以理智的思考,激情的创作为应答,作品有一种细部的精美和整体的大气之美,显示出了深远思想和文化内涵。作品将时光疑固,将光与时间冻结,让观者感受到更多的神秘世界和生活与生命的深度,作品捕捉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人性精神的明朗、刚毅、乐观、温良、质朴、虔诚。作品中人物的气质有种天然的质朴,在劳作及往复的脚步声中发出思考的力量。</h5> <h5>作者生长在内蒙古大草原,对生长的土地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情感。她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她对水彩语言的当代性探索以及她对生命本身及人与自然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作者拥有较强的写实功底,随着对艺术创作的深入理解,使她对内蒙古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深厚的情怀。她用全部的情感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人民,以清新的水彩色调,让他们静止在一个闭合的时空画面里,聚结成草原生活的蒙古族人的群像,传达出感人的精神力量。作者所探索的不仅是传统绘画语言的新表现方式,更是人与社会和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让我们从中体验到了东方文明的智慧和内敛的情感。(陈坚)</h5><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玉旺 《使命》 山东 中国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使命》是作者在一定生活基础和感受之创作而成的,整体以人物画的形式,表现新时代消防员们的面貌,作品较为深刻的体现出艺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理念,描绘的也是新时代社会中的正能量。画面描绘了消防员刚出火场的艰苦场景,人物形象较为生动,消防员沾满灰尘带有擦伤的脸上,疲惫中透露出沉着、坚毅与顽强的意志。他们安静的屹立在那,专注的等待着指令,随时准备出击,保卫民的生命与财产。《使命》在绘画语言上采用工笔重彩的方式,在写实造型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骨法用笔,画面描绘细腻精致,在遵循严谨的人物解剖基础上进行主观变形,魁梧的身躯,配以蓝灰黑色,使人物展现出较强的雕塑感,用丰碑式构图法,视觉冲击力较强。《使命》旨在呈现的是为稳定社会和谐,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而无私奉献的平凡英雄们,他们门是祖国繁荣富强的坚实后盾。(龙瑞)</h5><h3><br></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强 《铸梦》 山东 艺术设计</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作品《铸梦》描绘的是波澜壮阔的抗洪史诗:画面由近200位抗洪战士组成一幅悲壮的抗洪抢险战斗场景,滔天巨浪面前,他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以血肉之躯在惊涛骇浪中铸成连云屏障般的铜墙铁壁,以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和不屈不挠的坚定毅力与洪水抗争,勇保一方和平。画面左上角的英雄拼全力高举的大锤如灯塔般熠熠生辉,照高了民族前行的方向。 <br><br></h5><h5>作品采用不锈钢板材,以手工錾刻技艺创作为主,运用磨、刻、高温火烧、强酸强碱腐蚀等多种工艺手法的反复实验与推敲最终完成。錾刻的每个人物工巧艺精、精彩绝妙、出神入化,每一处细节都在反复琢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 <br><br></h5><h5>观整个画面,场面宏阔、思想博大、艺术精湛、良工心苦,作者准确地将伟大的抗洪英雄精神融入创作,并利用不锈钢镜面特有的镜像反射特性,将这股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传递给每一位观众,感染到每一位观众,这是作品独具的艺术魅力和感召力。(孙磊)</h5><h3><br></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烈、孔翠婷 《“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 北京 艺术设计</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中国高速列车事业的飞跃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和科技力量崛起的缩影。作为高速轨道交通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之一,磁悬浮列车的设计和创新在国际上也一直广受瞩目。 </h5><h5><br>“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的流线型车体造型饱满流畅,具有较好的空气动力学特征;具有包围感的侧面形态较好的诠释了磁悬浮列车的功能特点,同时绐人在高速行驶中安全、平稳的心理感受。作者对车体各部分构件的造型和尺度也以人机学进行了充分考量,遵照国家及国际相关规范标准,结合未来交通功能和创新服务需求,确保运行过程中的人机安全性及旅客舒适度。 </h5><h5><br>该作品的整体造型具有明显的仿生设计的特点,车体上几道强劲有力的线条相互呼应又有着微妙的变化,充盈着张力和弹性,犹如一只正积蓄力量往前飞跃的猛兽,进取动感又不失优雅,风驰电挚又稳若馨石。 线条之间的汇聚与冲突,又带来曲面体块之间的有机变化,形成雕塑般的韵律美感。各个部位比例关系协调,富于变化又步调一致,体现出作者对形态托握的匀深厚功力 。</h5><h5><br>整车对未来出行的创新思考和独具特色的造型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其"飞跃”的姿态所展现出的自信和力量让人印象深刻。</h5><h3><br></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玉惠 《盛世花开》 福建 漆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h5>漆画《蜜世花开》的画面表现的是茂盛苍劲的花树,离意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盛开的花朵象征新时代祖国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景象。树的下方是成群结伴、跃步前行的新时代少年先锋队队员。很好地突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年强则国强”的主题。在形式语言的处理上,树木与人物在画面中的面积对比、以及树木与人物的“静”“动”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张力。构图别出心裁地将盛大的花树枝杆延仲到画面的侧面,打破了传统绘画常见的装外框形式,让观者产生“伸展与超越”的美好联想,借以表现伟大的祖国不断发展壮大,气勢磅和突飞猛进、进一步强化了主题思想内涵,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技法方面,用了大漆材料方面利用中国传统漆画的堆漆、罩明、莳绘等技法,经过层层打磨使画面呈现出神秘含蓄、丰高多变、温润富丽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亦融入了现代绘画艺术构成元素,以直线表现形式丰富了画面,强调东方艺术特有的“线”的表现魅力、彰显了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情怀,让作品在艺术语言层面实现了守正创新。</h5><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子川、董阔、闫玉琦、张留鑫、</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春琳、赵竟夕、游嘉琪、周世元、</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欣欣、黄震军、付桐、张培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邓凤婷、马亚萍、庄园 </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城濮之战》 北京 壁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城濮之战》采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形式完成,陈列在太原晋文公祠西北配殿,壁画由三面墙壁组成,总长度18.3米,面积55平方米,限于展览对尺幅的要求,此次参展的只是壁画中的一个局部。壁画绘制了晋楚两军对垒的场景,城濮一战,晋国大胜,晋文公建立了霸权,楚国北进锋芒受挫,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中国传统壁画的底蕴丰厚,如何对待如此丰富的壁画传统,中国壁画界讨论多年,近几年更成为ー个热点。当代的壁画艺术创作如果不从传统吸取文化内涵,必然显得单薄乏力;而传统的创作材料和形式如果不介入当代意识,寻求力量,就只能永远留在过去,无法突破。这幅作品虽然采用了中国传统壁画的重彩绘制工艺但并非一幅一味摹古,难辨古今的壁画材料技法虽是传统的,但构图组织的秩序感、图底关系的概括性、人物造型语言的超味性却是当代的,作品比较完美地把对传统的继承与当下的创造结合起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个中介。(齐喆)</h5><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沙永汇 《金秋时代》 黑龙江 版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h5>东北"智慧农业”是社会主义新时期数字化新农业体系的典型缩影。作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现实场景,运用北大荒版画传统的彩色套印技巧进行表现,这在艺术处理方法上是很有难度的。 如果是"所见即所得”的平铺直叙,很容易因为主题的抽象性而陷入"词不达意"的尴尬境地。然而作者在画面情节上做足功夫刻画了一群已届老年的北大荒建设者漫步智慧农田的致富景象。他们的目光锁定在蓝天映衬下的无人机身上,成为画面中凸显的视觉标志引发叙事悬念, 从而起到了连接历史、定格当下的符号学作用。由于作者采用了层次鲜明的平面化造型语言,布局得当的色块与干脆利落的木刻刀法形成一股合力,使得作品给人一种饱满、生动的艺术气息,犹如壮阔强悍的东北黑士地,让人产生无足的诗意联想。</h5><h3><br></h3> 银奖作品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沈璐 《马克思》 黑龙江 连环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h5>沈璐的作品《马克思》取材自中宣部推广的同名优秀剧目。作品色调典雅厚重,意境深沉。在人物塑造上,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细腻处深入传神,概括处简约大气。 特别是在小背景的处理上,更加体现了作者对于画面整体的控制能力。虚实的处理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体现了节奏感与绘画性。水彩技法有很强的技巧性,但作者减弱了水彩的水性和渲染特性,而是用极为朴素的表现手法,甚至谈不上任何技巧地塑造形体,但并没有影响色彩的丰富性与水彩本身的温润。远景的透明与近景人的坚实形成了质感上的对比,笔触松弛而有韵味。面中对于光的处理也独具匠心,借鉴了古典油画中多光源的运用,对观众进行了视觉上的引导。在小细节的处理上也十分巧妙,体现了连环画作品特有的"弦外有音"。作者的学院背景使作品完全没有老连环画的桎梏,在绘画性的基础上更好地诠释了连环画的"文学性",为连环画这一传统画种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h5><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封治国 《艺术的故事》 浙江 油画</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艺术的故事》这幅作品以肖像的方式塑造了贡布里希与范景中两位艺术史学家的形象。画题一语双关,既是对一部同名经典的据示,又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生动诠释。作者不仅是油画家,也是一位艺术史学者,这使得他对画画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更具有深度,也具有温度。封治国以充满敬意的笔调,运用姻熟的写实语言,为我们再现了中国学术史值得书写的一幕画面厚重饱满、色彩浓郁、气质典雅,为观者呈现了一种纯静的精神世界。正如作者师言,画面所表达的,不仅是艺术的故事,也是文明的故事。总之,这是一件非常优秀的油画作品。(杨参军) </h5><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艾虹 《一路温暖》 浙江 艺术设计</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路温暖》服装设计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具有千年历史的侗族服饰材料亮布,作者受其启发,以对传统服饰文化进行活化应用。作为创作的思考基点,将传统手制作的侗族棉布面料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当下使传统材料迸发出东方时尚的魅力。 </h5><h5><br>在作品的结构设计上,作者以抽象的形态改变了传统的衣装结构,仅仅以五个不同尺寸的长方形,自然生成变化多样的服装形态和穿着方式,以极简的手法实现 了"无"衣型结构,从而也实现了"无"缝制的制作工艺,使材料无损耗零浪费,最终体现出"无"设计而呈现设计的终极目标。 </h5><h5><br>材料上采用传统手工织造的粗棉布,色彩使用了侗族传统工艺运用蛋清混合靛蓝制作的天然色彩,无任何污染以体现环保可持续设计理念。在面料加工工艺上,以数字运算方法,连续有序的切割,自然形成一种具有弹性的网结构,使原本古朴、沉稳的侗族亮布产生具有网状的立体和通透的新视觉效果。</h5><h3></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保峰、陈海忠、丁建民、徐昌顺、</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郭凡、屈天鸣、曾忠忠 </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恐龙蛋博物馆》</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湖北 艺术设计</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设计师基于现象学的设计方法,针对恐龙蛋群的分布设置了木栈道和观察平台,蛋群、栈道及平台的外包络便形成了该博物馆的基本型态;设计师消隐了建筑的内部空间,在黑暗的环境中,经由光筒进入室内的柔和天光聚焦于蛋群,创造了神秘的展示氛围;面对不规则的地形,设计师按地貌谨慎地处理建筑的形态,建筑空间对地形高度嵌合,博物馆既体现了当代性,又体现了与自然相融虫的中国传统美学内涵;设计师选择湖北盛产的竹子作为现浇混凝士外墙模版,竹跳板的粗糙肌理创造了遗址建筑的沧桑感;设计师用废弃的旧瓦作为建筑的第二层屋面,大大节省了能源。设计师用轻松而娴熟的设计手法较好地体现了独特的创作理念以及艺术、生态和技术的整合。</h5><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恩成 《芳华》 山东 中国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h5>《芳华》作品描绘的是广阔田野里自由生长的野草野花。画面中没有富贵的花卉,只有一些平凡的花草,作品构图具其有现代 感,远近空间处理巧妙,视觉冲击力较强,整体给人灵动清新的感觉,自然县生机勃勃,正如最美的年华,触动人心,一股清泉涌入心田。绘画语言上,采用了没骨的方法,将水、墨、色恰如其分的融合在起,笔下的一花一草充满了意趣。如 今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村庄,芳草地正在消失,柳荫墙根、田间地头和纵横的稻田只在记旧中索绕。而生长在那一片野草地里,节带有野超的,不畏风雨盛放的野花更具生命力,这象征着千千万万坚守在平凡岗位的平凡人的自我绽放与升华。《芳华》呈现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祖国发展中默默无间,无私A奉献的广大劳动者,他们门将自己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龙瑞)</h5><h3><br></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政 《仲夏夜之梦》 辽宁 雕塑</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刘政的《仲夏夜之梦》与莎翁充满文艺复兴精神及人文主义思想的经典之作《值夏夜之梦》同名,其构筑的对于生命的关爱、现世的温暖,以及所表达的和谐明媚之境,通过单纯而舒适的形体感受与透明而梦幻的净色润彩,营造出悠然而愉悦的视觉活力与质朴而内在的文化张力。</h5><h5><br>作者将"雕塑"本体和边界的突破与挑战作为—种创新性尝试。融合雕塑语言与绘画语言,模糊填边界,以个性化的形式阐释演绎其对中国当代雕塑的独立思考。所追求自律性的形式美,光明而悦目。这种美感 即直接又内敛,使人在目光触及作品的一瞬间心生幸福和喜乐。对纯粹的视觉“瞬间永恒”的执着感悟成为她艺术创作的驱动力。正如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所言:“美的事物就是永久的欢乐”。</h5><h5><br>作品中绘画性的色彩处理贯穿始终,使着色过程获得了一种轻松透明的色彩笔触与纯白色形体之间怡然默契的融合效果,创新性的色彩呈现使甜美清新之气呼之欲出,从而达成色彩在形体上不可复制的再创造。(李象群)</h5><h3><br></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陆庆龙 《格桑花开》 江苏 油画</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春到西藏,格桑花开,在藏语中,“格桑”寓意着幸福,吉祥!藏族同胞相信:格桑花开的季节是圣洁、吉祥的日子。油画《格桑花开》所描写的正是个藏区民众节日盛会的场景,但作者构图巧妙的从“以点代面”的角度,避实就虚, 人聚会中几个盛装藏女的背影,从她们对眼前倾情关注的动态神情着眼,却使画面揭示了,更令观众同感好奇,而达到了”引人入胜“的视觉引导效果。 </h5><h5><br>《格桑花开》整个画面色彩浓郁、明丽,色调温暖而和谐,作者充分借用了盛装藏女们身着的服装图案,配戴的装饰表现出今天藏族地区民众富裕的生活和民族风俗文化特色的品质。</h5><h5><br>《格桑花开》运用写实造型的手法和富有装修感的色彩语言相结合,把这一具有美好、吉祥、圣洁、和谐的象征性的祝愿,赋予了画面寓意的内涵,给观众带来了“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孙景波)</h5><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国彬、王珑 </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设计》</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北京 艺术设计</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千荷泻露"大桥位于北京城市副心的核心区,中国京杭大运河北端起点的标志性位置,全长360余米。随着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工作推进,预计近期通车。本项目的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将中国京杭大运河及古通州 的传统文化特征与新时代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现代化都市特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能够与周边高塔林立的现代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以及五河交汇的环境特征共生为一个有机的环境共同体。</h5><h5><br>该项目诗意的命名为"千荷泻露”。大桥多曲面的艺术造型犹如片片荷叶,行人犹如漫步于古桥的曲线之上,展现了在"交通性”的刚性之桥上,诗意地栖居着"艺术性”的柔性之桥。本设计的理论创新之处是通过导入"友好型"环境艺术设计策略,将当下城市路桥设计的重点由"车”转换为"人",以一“桥“激活整个区域环境。行人可以自由进入三层步道,凭栏远眺,将五河交汇的生态胜景尽收眼底,桥梁也从"路过”转化为“终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前提下"城桥友好”的"城景", “河桥友好”的"河景" 以及"人桥友好”的"桥景”三景合一的“三友好"中国特色环境艺术设计思想。桥梁造型运用了参数化设计,桥梁的面材采用了“FRP”材料与3d打印成型技术,大大提高了设计效果的还原度,实现了完整大气的自由曲面造型,将千荷泻露的动人瞬间锚固在北运河之上!</h5><h3><br></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韵媛 《66段书写》 北京 艺术设计</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66段书写》通过集体记忆共同书写了北京城墙拆迁历史,66段陈述涵盖的不仅是66年来不同身份的亲历者和非亲历者的话语片段,更是对城墙所承载着的物质与精神的追忆。 </h5><h5><br>作者沿着城墙遗址“以水为墨”书写着历史,字迹因蒸发而逐渐消失,如同城墙的消逝,这种“纪念性”的行为背事后,透射出作者试图探寻历史及话语立场的存在。作者邀请有着共同记忆的社区居民参与其中,用他们的口述历史重构档案的同时,也是集体对其共同生活空间的追忆。 </h5><h5><br>此外,作者计划性书写了16个城门遗址的史料记载和与之相关的历史记记忆,并以此作为"重构城墙”的信息。残存的城墙经过自然信蚀与后期的修护,由上到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与肌理。密密麻麻堆砌起的文字宛如这厚重的城墙,文字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视觉符号,其阅读性不再成为主体目的和功能,而是意在通过书写的情怀来复原意象的城墙建筑形态。已建的视觉档案重筑了消逝的古城文明,所有文献被挤压成一块城墙砖大小,物质化了这些无形的记忆。城砖是构建城墙的最基本元素,作者把研究思考等所有行为凝聚在一块纸城砖中,使之作为一种跨越时代的记忆载体 其意义超越了老城砖所勾勒出的历史轨迹。</h5><h3><br></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魏惠东 《当庄子遇见卡夫卡……》</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浙江 综合材料绘画</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当庄子遇见卡夫卡》是个世界文明史中不同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既分离又融合的哲辩性主题。是一件颇有哲学性意味和思考深度、具有技法突破的优秀宗合材料绘画作品。 </h5><h5><br>四面内容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使用活字印刷技术和手抄经书的方法,记录了庄子的《逍遥游》和卡夫卡的《变形记》。 面中刻画的古化石息和甲虫又形象的表现了庄子与惠子对话以及《变形记》中分裂为甲虫的主人公。作品的主题表现使人感受到东西方经典穿越时空,垮越地域的的碰撞与对话。在技法表现上,作者大量使用在世界各地采集的风化石粉末,通过层层染,予子作品时间的光泽和历史的温度。(胡伟)</h5><h3><br></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奚忠恕 《天路》 浙江 水彩·粉画</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粉画算是"小画种”,小画种如何表现大题材,一直是粉画家们研究的方向。新时代以来,画家们被代表这个时代的建设场面所感染,如何表达对"最美奋斗者”、建设者的礼赞,以绘画的语言倾吐着对这片深厚土地的爱,成为一个阶段以来美术家的创作目标。高铁建设是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人民智慧与力量的集中表达。《天路》取材于高铁建设现 场,高高矗立,连绵不断的高铁墩柱,它们穿过稻田、村庄、泥地,整齐而威武地在神州大地耸起,像是一个个巨人, 从传统农耕的阡陌上站起,又似—条长龙,在时代号角中延宕而呼啸着雄姿。在画面的处理上,作者选取工地早晨的一个角度来进行创作,巨大的墩柱画面稳定的构 图,天际线上一缕曙光给灰暗、晕散的画面带来一丝清新,清晨灰色而宁喜静的色调,在平静孕育力量,积蓄张力,预示着未来发展的莲勃生机。<br><br></h5><h5>《天路》寓意伟大祖国复兴之路上会有一路风景,而竣工的那一天就是实现"中国梦”。(陈坚)</h5><h3><br></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洋 《金色华章》 北京 综合材料绘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h5>《金色华章》以金色基调反映了她对主题的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充满了新时代青年女性充满朝气的时代风貌,作品通过综合材料的表现,恰当的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和技法深度,耐人寻味,使人过目不忘。 杨洋多年来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虫入当代艺术思考,时代都市女性的生活一直真是她深入考察的课题和刻的对象,画面中色彩 班澜的形象与时空交错、梦幻般的意境把 我们带入到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大湖,在时空交错中感受中国悠久传练与当代腊神的碰撞、交融虫与融汇。</h5><h5><br>女性题材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主题画好这个题材首先要对当代如性的生活状 态、精砷气质有极填敏女感的领悟。作为女性艺术家,作者在这些方面得天独厚,驾轻就熟,她从大处入手,品味主题中每个细节的精妙之处。作品在挥毫泼西之余,在细节中又透露出她对都市女性的深入观察。《金色华章》同时也反应出她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生活的颂扬,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件经得起推敲的,有时代 温度的好作品。(胡伟)</h5><h3><br></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春 《四季》 江苏 动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h5>鹤与马皆为祥瑞,是华夏文明之中融虫汇自强不息和生命制青的人文图腾。动画短片《四季》以季节、鹤和马为表现对象,虚实相辅,意境优美。作者探索以传统工笔画典雅精致的手绘形式与现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将数字国画舞动起来,通过经典的“活化",传递文化基因密码,弘扬传统绘画的品格与精神。《四季》追求写意和神似,感悟艺术之美,在新时空中焕发时代的生命力,紧跟时代步伐,证歌祖国的大好河山, 以涵宇蓄宙的弘大气象,展现丹青永驻的万里河山。一座座脊梁层峦叠嶂如诗如画;一道道碧波流水潺潺节奏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该动画短片充满诗情画意,在青山绿水之间为人们奏响了一曲奋进昂扬的时代颂歌。</h5><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袁元 《敦煌女儿》 北京 油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h5>《敦煌女儿》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策划的一项名为"时代的使命"系列作品中的一幅,以集体创研、群策群力的创作方式完成。 </h5><h5><br>《孰煌女儿》是以真实人物樊锦诗先生为原形的一幅肖像画作品。樊先生是中国文物保护的杰出贡献者。这幅肖像不仅成功的塑造了樊先生感人的个人形像,还歌颂了其背后无数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为国家、为人民无怨无悔奉献自己青春年华的精神。作者在画面中倾注自已真诚的情感,运用调动了多年艺术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一幅内涵丰富、有魅力,表现当代中国人的肖像作品。(谢东明)</h5><h3><br></h3><h3></h3> 铜奖作品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常瑞红、李晓梅</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东 艺术设计</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中华饮食文化最重要的特色是"礼”。渗透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礼貌、仪节、伦常之礼,都使得有限的口腹之欲寓有超乎具体物质享受以外的精神内涵,影响和拓展了饮食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作品《合礼 之器》站在对现代生活方式反思的角度,运用"藏礼于器"的传统造物智慧,倡导食具设计体现中国式家庭分餐礼仪和伦理观念。 </h5><h5><br>中国式家庭分餐制,能有效地规避现代合餐生活中“礼"的缺失、饮食的无度、食物资源的浪费、饮食卫生的隐患等弊端,传达一种科学的用餐理念,提倡环保、节俭、卫生以及营养合理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该作品以中国现代家庭结构和饮食习惯为基础,针对老人、成人与儿童需求开发功能各异的六个套系、共计106件器物,从漆器的实用性出发,使漆器重新服务于社会生活。</h5><h5> <br>“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以木为胎,运用天然大漆材料,采用木胎裱布及晕染的传统漆艺技法进制作,造型、色彩简洁明快。 作品以中国传统经典器型为基础进行当代设计转换,使填在形态与色彩等方面更加符合当代审美特征。作品无论在器物形态设计上,还是在饮食文化的挖掘表现上,都体现出藏礼于器、道器并重等传统造物观回归当代生活视野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孙磊)</h5><h3><br></h3><h3></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治、武欣 《尖峰食刻》 天津 中国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h5>《尖峰食刻》是十三届全国美展优秀的一幅作品,表现的是祖国这70年间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新时代下餐饮文化焕发的活力,表现时代风貌。作品中呈现的是当代都市生活中一个普通的后厨场景,从桌上食材可以看出,有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海鲜,画面上部出现的厨房料理工具,以及右下角极具当前时代特点的外卖配送箱和二维牲码都能体现出当代的饮食特点。当前餐饮行业发展迅猛,已经从70年代的吃饱饭发展为吃品质、吃多样、吃体验,与此同时更加注重便捷性与特色化,坐等美食送上门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h5><h5> <br>作品整体生活气息较浓郁,画面黑白绿组合的灰调子,清新自然,干净清爽。作品中六位后厨人物鲜活生动,对人物瞬间形象的把握较为到位,艺术绘画手法上非常注重造型的张力与线的节奏感,把工笔画的简洁发挥的较好,充满了一股浓浓的写意味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艺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这幅作品的灵感源自真实生活,创作出具有深刻意义的艺术作品。(龙瑞)</h5><h3><br></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非 《我的姐姐》 辽宁 连环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李非的《姐姐》取材自她自己的家庭生活。她的姐姐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虽年逾四十,但生活依然不能自理,智力也只相当于3岁孩童。李非这套作品,表现手法极为朴实,但却不乏感动人心的温暖力量。她选取的是她最熟悉的姐姐的日学生活。在表现姐姐与处母的互动时,人物的肢体动作并不复杂,但是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家里常见的摆设,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甚至有些破旧的家具,都极具生活气息。画中人物的状态也非常自然亲切,躺在床上读报的父亲有些干枯瘦弱, 但并不让人感觉焦虑,彷佛就是邻家的老人。忙碌的母亲也是神情泰然,看不出任何对生活的抱怨。画中还有作者自己,就像普通家庭的女儿,一切的负担都是自然而然,算不上命运的馈赠,也不是天将降大任。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平静地接受了生活的安排。患上唐氏综合症的姐姐一派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作者在其中一幅的背景中还画了儿童画,用近似旁白的形式展现了唐氏综合症病人的内心世界。作品取材独特,表现手法上个人特点十分鲜明。在非传统的构图中,留白运用得十分巧妙,画面节奏张弛有度,是难得的优秀作品。</h5><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尚荣 《艺舟扬四海》 江苏 雕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font></h3> <h5>《艺舟扬四海》是本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展中"写意"雕塑的代表作品之。这类作品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雕塑家在寻求当代雕塑民族化发展道路中所进行的探索,它是种基于全球化视野子下民族自觉的文化诉求,也是探寻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当代雕塑语言的诉求。 </h5><h5><br>作者用写意雕塑的手法塑造了一组求真求法的修有者、传播者的形象,将中国传统写意绘画中不求工细、注重传神写照的笔墨语言融入到雕塑的造型中,吸收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山石造型和水韵肌理,塑造了一个个穿越遥远时空的高古形象,在起伏错落的人物关系中蕴含着高山流的音乐感,具有一派山林之气、意象之风。作者创造性的以一叶扁舟的造型意象作为远古高士的象征载体,不仅承载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思想内核,同时契合了作品标题“艺舟扬四海”的文化理想与当代价值取向。</h5><h5><br>作者用抽象的形体提炼出具有东方韵味和哲学高度的民族样式,是—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诗意表达,在雕塑的形式 语言和精神高度中完成了民族化的蜕变,具有民族的风骨与个性。(吕品昌)</h5><h3></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善阳 《吉祥祖国》 山东 油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油画作品《古祥祖国》充满着一种喜乐祥和的气氛,整幅画以青藏高原亮丽的阳光和纯净的高天白云,烘托了藏族母支女三代充满对生活的喜悦,厚朴善良的情怀,以及对未来美好的盼望,显然艺术家的创作动因源自他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热爱,画面每一部分的刻画都呈现出作者创作时敬虔饱满的态度与形色塑造间显露出对绘画诚挚的喜悦,尽管作者在人和景物的比例采用了大胆的夸张手法,背景由远而近的动车和由近而远的公路雪山拓展了绘画的空间,画面切实、可信,丰满健康,形式语言与内容含义吻合。作者以朴素写实的手法,成功的表达了浪漫升腾的意境。 (杨飞云)</h5><h3><br></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小军 《折山入梦》 广东 漆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广东漆画作者李小军所创作的《折山入梦》 200x160cm,大尺度的作品对于漆画绘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幅作品在色彩上果断地舍弃了以往漆画迫求复杂视觉表达,在这幅作品中画面运用了大面积黑漆及暖金的背景颜色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运用漆灰刮涂通过厚薄凹凸的块面产生节奏变化,自然天成,达到完美的融合,扩大了视觉的冲击力。作品不同的凹凸块面通过光线的折射产生了丰富的绘画效果 ,突显了漆媒材的语言特点。这件作品充分的体现了作者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及对画面的驾驭能力。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悟、有效的将自然进行艺术的转换,利用了单纯的结构性的平面表达加强了画面的现代感。这幅独特魅力在于强化了漆画的综合表现手段,结合了材料的厚重的肌理及质感,突显漆画艺术语言纯正表达,探索着当前现代漆画创作的方向,它是作者多年来在漆画创作中关注时代性、民族性、意象性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作品造型汲取了秦汉石刻雄浑质朴的气象,融合了传统图形元素和现代构成图式,明暗色调表达层次丰富,技法材料应用简约精微,画面凝练出崇高静穆的气 息,传统文化的内涵,充盈饱满的艺术形式及创新精神在这件作品中得到充分发挥,是近几年全国性大展中难得的优秃作品。特别是对于传统漆画, 以往获奖作品题材形式都过于保守。这幅抽象题材的作品获奖,代表着全国美展在漆画艺术学术探讨的开放性以及漆画艺术形式多元的包容性。(程向君)</h5><h3><br></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烜峰 《八女投江》 吉林 雕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八女投江》融入了人文主义关怀打破了主题性创作的旧有范式,取而代之的是摄人心魄的悲剧性表达,雕塑中的人物或悲痛、或愤恨、或恐惧、或坚毅……一切人在绝境之中的反应都自然流露,观者得到摄受继而追问生命的意义。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丰富多元,新生代雕塑创作者求新求变,对于雕塑本体内核的研究显得乏力,新时代要求雕塑人具有历史担当精神,继而实现守正创新,为时代造像,为人民英雄立传,弘扬民族精神。《八女投江》无疑是个中典范。中国文化传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融会贯通是《八女投江》的又一亮点,雕塑中人物运动指向中心,这种构成内在的吸力达成了对时间的表现,隐喻着即将发生的投江行为。这正是对刘勰“隐秀”思想的善用。形象的表现也在“蒙养“和"生活"中化生,作者将人、物、硝烟、江水、风等等都迹化为笔触墨迹式的肌理。一切不确定性形质在观者的眼中和意识中渐渐辆形象起来,生动起来,这抑或正是中国写意的精髓。文以载道是学人的理想,新时代需要有担当的学人。希望青年艺术家们在历史担当与文化自信的胸怀和姿态中砥砺前有行,继续观照传统,观照当下。(殷晓峰)</h5><h3><br></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震 《为新中国雕塑》 重庆 雕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为新中国雕塑》这件作品,用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还原了建国初期参与纪念碑浮雕创作的雕塑前辈们共同探讨讨论方案的场景,把经典的瞬间定格为新中国雕塑奠基者永恒的纪念。</h5><h5><br>作者题材选择的切入点十分巧妙,而且在表现形式和雕塑语言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作者充分发挥了具象写实雕塑语言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优势,坚持用雕塑本体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念,用精湛且朴实的技艺向经典致敬,向老一辈雕塑家致敬,同时也反映了新时代青年雕塑家在主题性创作中新的历史思考和使命担当,实现了个体生命体验与民族国家历史的审美结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吕品昌)</h5><h3><br></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杰 《暧昧》 浙江 陶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王杰的作品《暖昧》使用陶艺最古老的泥条盘筑技术,并将陶泥材料改为瓷泥创作,型制硕大,整件作品将盘筑的语言用极至,高超的技艺形成单—而又富有魅力的质感肌理,视觉新颖而"传统"。作品没有作简单的容器性处理,而是在容器的底部中心出人意料的生长出一个“喷泉”状的形态与外围器口形成呼应,使作品的内外空间具有巧妙的视觉互移,也使作品在容器与抽象雕塑中进行了转换,独特的侧陈方式丰富了作品的光影,也强化了泥条编织语言的"文学性”。此件作品在激活陶瓷古老技术并融虫入个人新的审美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材料与技术与人的相互自律又自由的多重表达。</h5><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小鼎、董雪凌 《阿弥陀经》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 书籍装帧</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这是为一部为佛经而设计的装帧作品,它采取了一种极简的表现方式,充满了禅意,给人庄严清净的感受。佛经里的文字和图像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这种结合并不是插图与文字的关系,而是体现文本内在概念和设计的整体内涵上。</h5><h5> <br>作品充分利用了书籍的内部空间,使这本书在翻阅初始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具有一种神秘感。而翻阅的过程成为寻求答案不和理解的过程,并以此构成了作品的基本特色。作品既是一本书籍,也是一件具有独立构想的艺术作品。它需要具备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需要有成书篇幅和翻阅的手感。又不同于一般的出版物,它是设计者以书籍装帧一般原则为基点,通过艺术的想象力和创新性,通过设计构想的不断完善而手工制作完成的。</h5><h5><br>整件作品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韵味,这不仅仅体现在装帧工艺、字体、绘画等具体形式上,更主要体现在作品内在气质和精神内涵上。该作品属于专业的青年书籍装帧设计者以创新思维构想的成功的实验性作品。(丁品)</h5><h3><br></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世斌 《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浙江 油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青年画家杨世斌的艺术或许还处在探索和实验阶段,但在近几年的作品中,创作出现了一些较为写实的描写女性和描写家庭的作品。《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这幅作品是较全面代表了这两年的创作发展方向,画面宁静、含蓄,男主人公有几分自我审视的意味,这幅画面反映了作者趋向于偏洁净的艺术迫求与表达,较为完满和谐。(朝戈)</h5><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叶武林、史跃军 《红星颂》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 壁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红星颂》是一幅天然石材镶嵌壁画,陈列在福建明市宁化县红军广场,反映了福建宁化地区的红军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活动场景。宁化是革命老区,地处闽粤赣三省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红军土地革命时期的大后方,无论是革命宣传、后方医疗保障、土地革命、扩大红军、支前还是红军生产自救都表现突出,宁化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主要由宁化籍客家青少年组建的34师在师长陈树湘的带领下为红军主力断后,战至最后几乎全军覆没。《红星颂》使用数十种颜色的天然太理石,用传统的镶嵌工艺完成。 大理石质地坚硬,历经万年而成,由大理石镶嵌而成的画面不易损坏,具有恒久性。作品长30米、高6米,共刻画了约160 多个人物。大理石材料的天然质朴以及手工拼镶形成的拼缝美感,让作品增添了一种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厚重质感。(齐喆)</h5><h3></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翟小实 《钱江潮涌》 浙江 壁画</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地铁站为壁画家提供了很好的一个新舞台。本届展览中也涌现出一批为各地地铁创作的优秀壁画作品。《钱江潮涌》是为杭州地铁创作的一幅抽象形态的壁画,整体画面借鉴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为精神基调,以泼彩的形式组织画面,一万五千多根八面体的烤漆铝制棱柱以水浪的流动方式排列,12种颜色组合在一起,展现出钱塘江奔腾不息的气魄,地铁的人流量大,不宜停留太久观看画面,这些特点决定了民众常需要在行进中观看画面,这幅作品中高低起伏的铝柱随着不同的折射面对地铁站中行走的观者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感受到一种涌动的感觉。这幅作品人中国文化传统中取得某种形式依据,但又不被简单的符号化的艺术图式抹杀想象的灵感,而是以当代艺术家的技艺重新建构出一个充满时代感的画面。(齐喆)</h5><h3></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史国娟、段劼、贾昆、史爽、曹大力、</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褚黎明、郝一璐、梁雪蓉、林美淇、</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张蕾、苏大伟、高凌波、董玉波、</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李姝、赵冰瑶 </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生生不息》 吉林 动画</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5>水墨动画片《生生不息》以松鼠一家为线索,画了东北地区四季分明的大自然中生命间和谐与共生的图景。松虚作为大森林中美丽的精灵成为片中的主角,通过他们的灵动活泼的习性展现出生命和爱的价值传递。主题鲜明深邃,把生生不息的精神转化成了人之爱、国之爱和民族之爱。作品以中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画为表现形式讲述颇具传统文化内涵的故事,表达了人们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彰现了中国生生不息的民族原力。这部动画片每一个场景都是一一幅出色的水墨画,笔法虚实相生。长白山的巍峨庄严和林海雪原的苍茫辽阔,浓郁的地域特色,天地与立、神化攸同的劲健精神,带给观众以雄放而壮阔的寓美语感。作品将水墨创作实践经验应用于动画片创作中,使片中的形象呈现出浓郁生动的传统国画特征。意乐、背景声效与画面结合,栩栩如生,充满激情和艺术表现力。作品以小见大,寓意含蓄,化繁就简,充分体现了中国水墨画艺术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h5><h3></h3><h3><br></h3> 获奖提名作品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文勇《幸福的歌》油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肖海波《知识的力量》油画</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韩博《一路向北——冬日里的红》油画</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晓东《果蔬欢•百姓乐》油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郴安《和煦时光》油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庆国《冰臼•1》综合材料绘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慧亮《金戈铁马入梦来》综合材料绘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靖涵《珍藏》综合材料绘画</h3></font></h3> <h3>邱积钏《源代码•自信之国》综合材料绘画</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冠儒《融》综合材料绘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比《好消息》雕塑</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吕学晶《靓丽风景线》雕塑</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翟书豪《和弦》雕塑</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辉《裂•变》陶艺</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国栋《不能忘记的》陶艺</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建毅《器之欲》陶艺</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薛永《赴汤》陶艺</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辉《向光注视组画》PS版</h3></font></h3> <h3>王忠民,杨启胜《沉默?》漆画</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侯炜国《瘦马No.1》铜板拼贴</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罗贵荣《时间•时间》套色木刻</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君茹《星海无垠》漆画</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艳淼</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守夜人——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印木刻</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洋初 《花影扶疏自满庭》中国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涛 《天堑变通途》中国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邱佳铭《八君子图》中国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娟娟《对话》中国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聪 《中国行》中国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顾宇,王艺</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匠心筑梦—建设中的天眼》</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中国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珂 《都是热血儿郎》中国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詹勇 《非洲在路上》中国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小磊 《援非医疗队》中国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娜《上善若水——丝绸之路》木口木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力平,石旭《钢骨铁筋》丝网版</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吉荣,杨山河,王霖《天眼》铜版</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月《静以致远——中国新化石》陶艺</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向园《夏风》水彩、粉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姜文佳《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漆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涂蓉蓉《铿锵之音》水彩、粉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国辉《新生》水粉、粉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兵林,周文涛,桂雪晴《春暖花开》</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瓷、大漆、螺钿</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彪《收工之八十六》水粉、粉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静漪《諔诡幻怪》(13联)工笔重彩</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侯吉明,戎科军《修复计划——龟兹之光》</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彩、丙烯、矿物质颜料、麻布</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窦彬,刘晓东《充电》漫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春鸣《老爷爷,我来求您!》漫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亚磊《濒临灭绝》漫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聂峻《老街的童话》动漫•漫画</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田胜《二十四节气——阳春六节》年画</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叶凤华 </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习语中国神话系列之精卫填海》</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动漫•漫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满文《新护生画集插图》 插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莹莹《Forever-ism》书籍装帧</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袁由敏,方宏章</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十国领导人杭州峰会视觉形象设计》</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面设计</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继任,孟福伟,谢亚平,刘贺玮</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木•匠造——中国传统村落民居营建文化作品展陈》</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环境艺术</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韩熙《筑影望镜》 工艺美术</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毕学峰,陈沛涛,文浩宇</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国际青年艺术周》</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平面设计</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史军《中国制造》综合材料绘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巴图《远古之声》综合材料绘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熊开波|《鼎兴中华》陶艺</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冰《远古的痕迹》陶艺</h3></font></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mms8qtg?share_from=self&user_id=1625849&uuid=b854c2f62de3ee49d2e49e7096394383&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625849&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4c8d8594d72845c5b4c1481758a87884"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进京作品展示</a><br></h3> <h3>(图文资料参考自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