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之旅——土耳其游记

feifei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有一种颜色叫“土耳其蓝”,有一首歌曲叫《蓝色土耳其》,有一座名寺叫“蓝色清真寺”,有一种工艺品叫“土耳其蓝眼睛”。土耳其是蓝色的,北边的黑海、西面的爱琴海、南部的地中海,蓝色的大海几乎将其包围;土耳其是蓝色的,晴朗的日子里天空湛蓝湛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5><b><font color="#010101">爱琴海、地中海、黑海,哪种颜色是土耳其蓝?</font></b></h5><h3></h3> <h5><b>蓝色清真寺</b></h5> <h5><b>土耳其蓝眼睛</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见证“蓝色土耳其”</b></h5><p><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2019.11.15跟着南湖国旅的小汤领队来到了这个蓝色的国度。当地时间早上六点多,飞机在伊斯坦布尔降落,换乘大巴从伊斯坦布尔——爱瓦勒克——伊滋密尔——拉姆卡莱(棉花堡)——安塔利亚——卡帕多奇亚——安卡拉——番红花——伊斯坦布尔,沿着黑海、爱琴海、地中海海岸线在土耳其西北部走了一圈,也沿着历史的足迹,从千年前强大的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走到了今天。十三天走一个国家,算得上“深度游”,一路上感受很多,因而便有了“亲近大海”、“古老的文明”、“别样的宗教礼堂”、“似曾相识游古镇”、“地球上的外星球”、“既似棉花又似堡”等记录。</b></p> <h5><b>路径</b></h5> <h5><b>以弗所古城遗址</b></h5> <h5><b>棉花堡</b></h5> <h5><b>卡帕多奇亚</b></h5> <h5><b>番红花城</b></h5>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1】</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亲近大海</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不说日出日落的美丽,不说平如镜面的蔚蓝,也不说波澜壮阔的气势,单就名字来看,个个都是“世界名海”。此外还有马尔马拉海(世界上最小的海)、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初到土耳其那 一众海便把人搞晕了,不是晕船是“晕菜”😄 </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天从伊斯坦布尔出来,汽车沿海岸线行驶,到达达尼尔海峡时人车一起登上渡轮。看海、吹风、拍照、喂海鸥,似乎刚刚开始就到达了对岸。</b></p> <h5><b>过渡达达尼尔海峡</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晚上在爱瓦勒克市入住,酒店坐落在爱琴海边。进得房间面朝大海,只见蓝色的基调下水天一色,丝丝金黄点缀其中,当天边出现美丽的红霞时,金光洒满海面,耀眼的”火球”渐渐坠落水中。游走在摄影队伍里,力图记录下夕阳西下时最美的爱琴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爱琴海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大海湾,在希腊和土耳其之间,南通地中海,东北经过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最后通达黑海。爱琴海是黑海沿岸国家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必经水域,在航运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b></p> <h5><b>爱琴海畔</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汽车一路向西南方向行进,在安塔利亚市看到了地中海。下午海上游船,翌日观海上日出。观日出在一瀑布前,瀑布、大海、日出这样的组合令人兴奋不已。“日出地中海,观瀑在安踏”成了我美篇的封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地中海是欧洲、非洲和亚洲大陆之间的海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地中海沿岸是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波斯帝国…的发祥地。</b></p> <h5><b>日出地中海,观瀑在安踏</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经历十天奔波再次回到伊斯坦布尔已是24号下午,站在马尔马拉海畔的“情人山”上远眺,一幢幢建筑点缀在海岸线的绿茵中,近处的清晰山水与远处的朦胧建筑由两座大桥连接着。海没有异样,桥也没有特别,但海的此岸是亚洲,彼岸是欧洲,桥的这头是亚细亚,那头是欧罗巴便有了些趣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p> <h5><b>海那边的欧洲比这边的亚洲繁华</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次日通过“715胜利大桥”,我们从亚洲去到了欧洲,乘坐马尔马拉海游船,从海上去认识伊斯坦布尔。游船启动沿岸风光一一闪过,电视塔、老皇宫……耳畔照例响起中文解说。世界各地游船坐过不少,对船游的兴趣已经淡漠,于是当起了人像摄影师。大人孩子、船头船尾,背景或海水或建筑或大桥,当完摄影师再当模特,忙忙碌碌乐在其中。</b></p> <h5><b>马尔马拉海</b></h5> <h5>最醒目的是海岸边的清真寺</h5><h3></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2】</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古老的文明</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1、特洛伊古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天下午我们到了西方名著《荷马史诗》中描述的特洛伊古城。三千多年前特洛伊城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这场战争因爱情而起,以城市沦陷成为希腊殖民地而终。在十年战争中,特洛伊人以少击多,表现出了激情热烈、敢于挑战、英勇顽强、向往自由的精神。作为战争工具,一架非常大的“木马”成了敌军最后制胜的大杀器。好莱坞影片《特洛伊》,让特洛伊城和特洛伊木马为更多人所知晓,如今在《世界遗产目录》中能找到特洛伊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5><b>特洛伊城遗址</b></h5> <h5><b>缩小版特洛伊木马和发现木马的遗址</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曾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看到“特洛伊战士”雕像,即将毕业的硕士、博士排长队与之留念,那儿也有一匹白色的“战马”。此特洛伊和彼特洛伊有关吗?百度加咨询曾就读于那儿的姑娘,得到了肯定答案。南加大校园著名的"特洛伊"战士,象征的就是南加大人激情热烈,对美好、自由的追求和敢于挑战的勇气。也因此南加大的校友叫“特洛伊校友”,校友群叫“特洛伊家族”。</b></p> <h5><b>南加州大学的特洛伊战士</b></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2、以弗所古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以弗所是一个更著名的古城,是罗马时代(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亚洲的大都会、亚非欧的中心、罗马总督驻地。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阿尔忒弥斯神庙、世界第三大图书馆、能容纳两万五千人的剧场……虽然时光逝去两千多年,虽然只发掘出了一部分遗迹,但其宏大的气势、合理的布局、宽阔的道路、堂皇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无处不在彰显昔日的辉煌。</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5><b>世界第三的图书馆</b></h5> <h5><b>阿尔忒弥斯神庙</b></h5> <h5><b>容纳两万五千人的剧场</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达到时阳光灿烂,跟着地陪土耳其姑娘劳拉从大门进入,浴室、商铺、剧场、神庙……时而“走街串巷”、时而登高望远,时而驻足凝视、时而快速掠过。神庙、剧场、图书馆重点解说,马赛克地面、汉白玉石柱、斑石雕塑细细品评。</b></p> <h5><b>进城的第一所大型建筑——浴室</b></h5> <h5><b>街道及地面的马赛克</b></h5><h3></h3> <h5></h5><h3><b>著名商标耐克Logo来源——“运动女神”雕像,那神来的一“√”恰似女神的外部轮廓</b></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3】</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地球上的外星球——卡帕多奇亚</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安塔利亚腹地的卡帕多奇亚,贫瘠的山坡、干涸的谷壁、密密麻麻的石柱……苍凉中透着神秘。几百万年前火山喷发加之特殊地貌,逐步变成了今天的景象,“精灵烟窗”、“地球上的外星球”是它的别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卡帕多奇亚的魅力远不止于景观的奇异,这里还有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格莱梅露天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高低大小不一的山岩间,内有数十间中世纪教堂、礼拜堂、修道院和数百间窑洞,教堂里拜占庭时代的壁画依然可见。那时曾有近十万基督教徒为躲避战乱生活于此,如今附近有不少洞穴餐厅和酒店,据说是根据原洞穴改建而成。</b></p> <h5><b>洞穴餐厅,我们在此吃了一顿午饭</b></h5> <p class="ql-block"><b>  徒步穿越峡谷可以深入探寻岩窟教堂,乘坐热气球空中俯瞰则可完整感受地质奇观,时间所限,别无选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物理老师,曾给学生讲过热气球的原理,但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乘坐这特别的飞行器升上天空,并且是飞越“地球上的外星球”。这是一个需要勇气和250刀的自费项目,出于好奇和挑战自我的心理,决定克服“恐高症”,做一回大胆的尝试。</b></p> <h5><b>蓄势待发</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热气球本身没有动力,它的前行依靠的是风力,不同时间不同高度,风力大小及方向不同,最适合热气球飞行的时间是清晨和黄昏。11月20日清晨,五点起床登上中巴,到达场地时天还没亮,低温大风让我躲在车上不想下去,眼看团友都走了,只好缩着脖子探头探脑的下了车。下得车来,周围的一幕让我震惊,只见漆黑的天幕下、开阔的草地上,巨型气球的底部“吐着火舌”、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球身慢慢膨胀“站立”,东南西北此起彼伏,何时见过这等阵仗?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惊呼着不停地按下快门。</b></p> <h5><b>点火</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天渐渐放亮,球也热气充盈,在工作人员的吩咐下我们一行20人爬上吊篮,慢慢升空。天上的景象真是美啊,眼前彩球飘荡,脚下怪石嶙峋。随着气球漂向高远,山谷、农田、公路、村庄一一闪过,朝阳从天边升起,红霞映衬着的蓝天被彩球装扮的分外妖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飞行途中操作员时不时打开阀门加热空气,根据风力风向调整飞行高度,不论升空、降落还是直行都很平稳,没有颠簸、没有起伏、也没有眩晕。从爬上吊篮,到一小时后被工作人员连抱带拽地从吊篮上下来,全过程舒适、轻松。最后在热气球降落的田野上,工作人员还为我们开香槟庆贺,颁发“勇士”证书😄</b></p> <h5><b>操作</b></h5> <h5><b>给曾总抓拍的这张照片,展示了我们的“座驾”,藤编吊篮、金属天花板、液化气喷气管</b></h5><h3></h3> <h5><b>庆贺</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土耳其热气球是全球最美、最值得体验的热气球项目,每年4月到11月是最佳飞行期,12月到来年三月停飞,遇到天气不好、风速不好、风向不稳也会停飞。我们是幸运的,碰上了好时间和好天气。当然,我们也是勇敢的,实际上土耳其和埃及的热气球时不也会出问题,甚至危及生命。也许是中国游客多,我看到好几个热气球上都用中文写上了公司的名称,在卡帕多奇亚的天空上看到中文的那一刻,心中充满了自豪!</b></p> <h5><b>落地</b></h5>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4】</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别样的宗教礼堂</b></h1><h5 style="text-align:center;"><b>1、圣索菲亚大教堂</b></h5><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欧洲旅行教堂是必游景点,因而大大小小的教堂看过不少,世界排名前三的也看了两座,但是对伊斯坦布尔“长了四只角”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仍然充满好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前身是供奉索菲亚女神的神庙,后被改为供奉耶稣的教堂,再后来又改成了清真寺,现如今,它是一座既有基督教特点,又具伊斯兰教风格的宗教博物馆。</b></p> <h3><b>  罗马帝国时期,这座教堂是举行大典、加冕及重大活动的场所,里面用世界各地的黄金和珍贵石材装饰得富丽堂皇,高高的穹顶为世界之最。传说曾经里面摆满了圣物,耶稣受难的锤子和钉子,耶稣的婴儿襁褓,诺亚方舟碎片等。人为破坏、火灾、地震、君主更迭信仰变化,一千多年来,损坏维修重建,再损坏再维修再重建,三番五次,里面已是面目全非,但外形除了那四根不伦不类的柱子(清真寺所特有),其大大小小的穹顶依然屹立,拜占庭式的艺术特色依然清晰。</b></h3><h3></h3> <h5><b>大堂正中是圣母玛利亚抱着幼年耶稣的图片,两侧则是伊斯兰教符号的挂图</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的人很多,不少人还带着婴儿进去。排队进到里面,从地面看向墙壁再看向穹顶,从一楼走到二楼再回到一楼;拍摄从广角到微距,再从局部到全景。也许是太过期待,看后有些失望,总觉得漏掉了关键,立在原地开始百度,直到认为没有遗漏才重回大部队。</b></p> <h5><b>一楼通向二楼的过道里放置的童车</b></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蓝色清真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蓝色清真寺矗立在伊斯坦布尔马尔马拉海口处,由回教优秀建筑师于1609年所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奇之一:清真寺内墙用2万多块蓝、白依兹尼克磁砖(相当于景德镇瓷砖)装饰;奇之二:260个小窗透过彩色玻璃射入的光线,反射在蓝色的瓷砖上,放出奇幻迷离的色彩;奇之三:外部巨大的圆顶周围有六根尖塔(宣礼塔),而其他清真寺只有四根;奇之四:建造清真寺没有使用一颗钉子,而且历经数次地震巍然不倒。今天看来这些似乎都不能称奇,但在几百年前确实了不起。</b></p> <h5><b>廊柱应该是清真寺内特有的构造,之前看到的似乎都是这样</b></h5><h3></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女士参观清真寺都要包头,以前有过体验,因此早上出门特意带了条最大的围巾。包好头巾,脱下鞋子,尾随队伍进入其中。前年去迪拜时进过阿布扎比清真寺,相对那间世界上最大,最牛、最奢华的清真寺,这间要简单朴实的多。柔软厚实的地毯上分区跪着一些善男信女,对着伊斯兰教字符或者我们看来空无一物的地方(他们的圣地沙特麦加的方向)频频跪拜,目光慈善表情虔诚, 任凭游客用镜头对着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丝毫不受影响。</b></p> <h5><b>这张包头照摄于索菲亚教堂前,两个殿堂仅一街之隔。头发不能露出来,进去还得将刘海塞进头巾里</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依然是围着室内绕场一周,早已把寺庙、古物不要拍照的戒律抛之脑后,前后左右,该拍不该拍的都收入镜中。拍完站在出口忽然想起,这不是蓝色清真寺吗?墙壁大多是灰白色,地毯是红色,天花穹顶也是五花八门,大面积的蓝色呢,难道是我遗漏了?不行!再次冲向入口,脱下鞋子匆匆去找,看到蓝色通通特写。也难怪,四百多年前的建筑,当时瓷片都很小,上万块小瓷片,用于宏大的空间里,微不足道也就可以理解了。 再者,内部大面积封闭维修,只开放了一小部分,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5】</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既似棉花又似堡</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来过多次土耳其的格格妹数次提及棉花堡,临行前从业旅游二十多年的阿向专门打电话介绍这个远近闻名的温泉度假胜地。终于站在它跟前时,玉宇琼楼——是我的第一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棉花堡”是位于土耳其西南部希拉波里斯古城旁的一座小山坡,之所以叫它“棉花堡”,是因为远远望去,它像一座用棉花做的城堡。进到“城里”则发现,石壁像冰川,石笋像冰挂、石头像白玉兰;一条条涓涓细流、一汪汪碧玉清泉,一块块“玉阶梯田”……夕照下的棉花堡,不知用何语言表达我的惊叹!</b></p> <h3><b>  来之前阿向特别提醒,要看到全景,必须从山下往上走。我向导游提出此要求,她像看外星人一样望着我,“这怎么可能”?车直接开到了山上。为了弥补损失,一下车便往能到达的远方跑去,对着那白色城堡和玉阶梯田一通狂拍。这个角度的棉花堡跟四川黄龙有几分相似,只是黄龙的“梯田”是晶莹剔透的蓝和黄。</b></h3> <h3><b> 拍完远景进入正题,脱鞋走进景区(为了保护地面要求赤脚)。因为周边都是温泉,这里的11月底倒也不冷,只是呲呲啦啦凹凸不平的地面,着实让人寸步难行,好不容易才走过一段“搓板路”,来到一片洁白平整如冰的开阔地带。这里是整个景区内最好的观景点,背面有高高的“冰川”,身旁是一池池碧水,前方是“白玉梯田”,山下是绿树掩映的村庄,天上还不时掠过滑翔伞。怎么拍都没有完,怎么看都不过瘾,无奈慢慢变冷的脚底“提出抗议”。所幸旁边一条小水沟缓缓流动着温水,看累了、受冻了的人会坐到旁边,把脚放在水里。温暖了一会儿,想继续从这里走下山去,无奈时间精力已不允许,走了一段只好返回,只好接受旅程的不完美。</b></h3> <h5><b>标准的搓板路</b></h5> <h5><b>开阔的视野</b></h5> <h5><b>小沟里流淌着暖暖的水</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棉花堡的形成得益于它的地质地貌。山坡上的雨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中遇热升温,此间溶解了大量岩石中的石灰质和其他矿物质,温泉顺山坡流淌,石灰质沿途沉积,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片片阶梯状的钙化堤。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造就了“棉花堡”的人间仙境。</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6】</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似曾相识游古镇</b></h1><h5 style="text-align:center;"><b>西林斯小镇</b></h5><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艾瓦勒克市、具有希腊风情的西林斯镇很小,一条不宽的主街和几条狭窄的小道长度不过百米。石板街、小木屋、临街商铺、琳良满目的旅游商品……国内古镇的标配国外也一样。当然,它也有自己的特点,据说小镇里还有居民,因而铺子里看档的大爷大妈不少,大爷边看档边用锉子锤子敲敲打打,做着小五金,大妈的小摊点上则除了旅游商品,还有蔬菜水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镇入口处的大树下有一些餐桌,太阳透过树叶的缝隙将光斑洒落在餐桌上,金发碧眼的老外三三两两坐在桌前边聊边吃,高鼻梁、大眼睛的小帅哥穿梭其中端茶送水,好一幅浪漫的就餐图!</b></p> <h3><b>  这是什么?拍照时我也不清楚,后来才知道这是“土耳其炒咖啡”(相当于我们用沙子炒板栗)。将砂子倒在锅里加热至滚烫,再将装有咖啡的仿古金属壶裹在砂子里,砂子的热能不断通过金属壶传递给咖啡,这样咖啡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均匀吸热了。此后的行程中多次看到过这种特殊的“炒咖啡”,只是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功课加之语言障碍,错过了品尝的机会。</b></h3><h3></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番红花古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番红花城是奥斯曼时期的古城,17世纪的商业中心。如今城中的博物馆、清真寺、土耳其浴、石头路面以及数以百计的房屋都是18-19世纪的遗迹,被收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17世纪这里是番红花(藏红花)的种植及贸易中心,番红花城由此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城市的至高点,山下红瓦白墙的小房子宛如泛着白色浪花的红海洋,冬日里城墙边的树木绿叶散尽,探出城墙的枯枝与山下古老的城市遥相呼应。当那厚重而又悠长的诵经声从清真寺传出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涌上心头,那一刻似乎忘记了置身何处、身在何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城中则是另一番光景,凹凸不平的石块路、古朴别致的小木屋、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有丽江、凤凰熟悉的味道,又有异国他乡浪漫的气息。有了西林斯的体验,对风土人情不再新奇,目光直接投向了商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番红花”城我们下榻在城中心古老的民居里,房子是一幢三层木楼,一楼是前台、客厅、餐厅,厨房和公共洗手间,二楼是一间很小的阁楼房子和一个小走廊,三楼比较大,有客厅、走廊和四五间房子,我和琴住在一间中等的房子里,所谓中等,没有旁边大房子的宽敞和豪华,比那种直不了腰抬不了头的阁楼又要好些。三楼的客厅除了沙发茶几外,还有婴儿摇篮和一架老式缝纫机,看样子是真正的民居。从一楼到三楼,无论楼梯过道,还是走廊房间都铺着柔软的地毯,虽然这里是此行中吃住最差的地方,但是能够真正深入到当地人的家庭,也算不虚此行。</b></p> <h5><b>我们住了一晚的“家”</b></h5>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7】</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购物与逛街</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购物是旅游的必须, 这次去了好些个城市,对域外购物也有了更多体验。我是一个经不住诱惑的人,别人说的都信。再者,本着善待他人留念自己的想法,从购物点出来基本上不会空手。这天去乳胶制品店,心想已经有了越南乳胶枕头、柬埔寨乳胶床垫,这次仅为参观。导购小姐是一个中国女孩,一上来不讲乳胶,讲土耳其文化、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讲中土关系,讲一带一路,最后引到巴西土耳其乳胶制品上(巴西进口乳胶土耳其制造成品)。听她讲完,已是热血沸腾,觉得不买就亏大发了。这不,又拎了床乳胶被子回来。实在佩服这小姑娘,她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直接把我这个进过心理学研究生班的人甩出了几条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果说定点购物有些勉强的话,自己逛街就大不相同。在安踏利亚,有两小时自由行,导游将我们放到了市中心的商业街上就离开了。土耳其的商业街跟中国差不多,路边档口没有什么好东西,聪明的平喜姐打开百度搜索起了周边的大商场。还别说,咱中国的东西在外国也好用,一路中文提示把我们带到一个大型综合商场,进门的安检让我们差点怀疑走错了地方。土耳其“安哥拉羊”是世界“名羊”,理所当然羊皮羊毛制品就不错了。走进皮衣店,东摸摸西看看,直到集合也没搞定。晚上再次出来时,直奔下午的店,掏出手机用百度翻译跟店员交流起来。这次交流不像在英语国家那般顺畅,“百度翻译”里没有土耳其语,只好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给他看,他也不懂英文,赶紧去拿手机,把英文翻译成土耳其文。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衣服是羊皮的吗?经过两次倒腾,他终于明白了我的问题,嘴里说着:咩咩,双手做着动作。滑稽的动作让我忍俊不禁,刷卡付款。回来姑娘摸着我那柔软似丝绸的皮衣,报出了一个七八倍的价格,那一刻,仿佛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脑袋!😄</b></p> <h5><b>安塔利亚商业街</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番红花古镇商铺林立,东西很多,主要售卖土耳其特产和一些工艺品,一些大妈还边看档边缝制手工艺品。镇上有不少居民,故而街上也有不少常用物品。我们就住在城中心,几条小街反反复复“扫荡”了好几遍,玫瑰水——买,护手霜——买,“蓝眼睛”——买,小首饰——买。这疯狂的买买买后面被“有钱”和“有能力”支撑着,“有钱”,是因为土耳其物价比较低廉,东西便宜(去过几个不发达国家了,在那里俺们都是有钱人😄),“有能力”是因为宾馆就在大街上,拿不动了把东西放回去然后继续。晚上回到住地盘点账目和物品,只喊出了一个字:爽!😄其实还可以再爽一些的,还是受“没钱”和“没能力”的限制,借了几次里拉,换了几次里拉,最后还是捉襟见肘,箱子则是压了又压按了又按才勉强合上。</b></p> <h5><b>离开小镇时才看到唯一一间可以移动支付的地方,早看到的话……😄</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独立大街被称作伊斯坦布尔的“香榭丽舍大街”,据说奥斯曼帝国时期(700百多年前),这里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长约3公里的步行街上有美术馆、电影院、图书馆、大商场等,也有精品店、糖果糕点铺,还有咖啡厅、酒吧和餐馆,这里吸引着本地人和外国游客纷至沓来。这条街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堪比国内黄金周繁华街道的人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虽说是步行街,但有轨电车却频繁在街中央穿梭,这让本来就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更加拥挤混乱。我抱着最小的团友、两岁半的嘟嘟一直追着电车跑,看着半开放的电车及挂在电车外的人,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般新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一千多年历史)的巴扎之一,仅门就有20多个,室内街道50多条、商铺4000多间。金银首饰、咖啡茶叶、陶瓷玻璃、衣帽围巾……应有尽有,饭馆、咖啡店、甜品店、西餐厅也有不少。这里每天人来人往,几乎来伊斯坦布尔的游人都要到此打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拱门穹顶、古典图案、特殊字符、本土商品展示着它的特色,斑驳的地面、脱落的墙壁、掉漆的木梁又提示着它的老旧。市场里街道错综复杂,迷宫一般。为了进去以后能顺利出来,特意在进门处给自己发了个定位。实际上时间有限,眼花缭乱,我们也就走了一两百米的距离, 之前格格妹提示的买什么、看什么、吃什么早已抛之脑后,也无暇顾及“义乌产品”擦亮眼睛的提醒。通过对那200米上百家店铺的观察,发现小东西本身便宜不议价,贵一点的东西可以打三折还价。</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8】</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随行杂记</b></h1><p><b> 出境游旅行社都会安排一个全陪导游也叫领队,有时是领队兼导游一个人从头带到尾,没有地陪,有些地方则是领队加地陪。比较发达的国家,地陪由中国人担任,不太发达国家地陪就是当地人。这次我们有两个地陪,一个有导游证但不会中文的玛利亚,另一个会中文没有导游证的劳拉。领队小汤和两个地陪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度过了难忘而美好的十二天。</b></p><p><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团共有25位游客,加上领队和地陪共28人。12天在土耳其境内全程大巴,司机平均每天开车五六个小时,每两个小时进服务区休息一次。这里的服务区跟国内的差不多,除了上洗手间,买些小东西还可以喝茶、喝咖啡。此行不少特色食品都是在服务区品尝的,红茶、咖啡、罂粟冰激凌……</b></p> <h5><b>服务区里品红茶</b></h5>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中国人的胃是挑剔的,境外游吃是比较大的问题,这次早晚餐都是酒店自助餐,品种不少。生冷是土耳其餐的特点,蔬菜都是生吃,开始看着那十来样不认识的各种叶子,都懒得去理会,后来发现“叶子”旁有各种调料,最后学会了用油盐酱醋拌着吃。三面环海的优势让我们品尝了很多美味的鱼,但过于简单的午餐,让大家直接忽视了其他美食的好。</b><br></h3> <h5><b>右上角为其中的一顿中餐,其他的都大同小异</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土耳其随处可见流浪猫狗,大街上、酒店门口、旅游景区,他们没有固定的主人,但政府统一管理,脖子上都有吊牌,应该是打预防针的标记。也许见多不怪,它们不惧怕生人,似乎也很懂规矩,只会在酒店商场门口不会主动进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土耳其浴似乎比较有名,全程一直没有机会见识,问地陪也描述不清楚,但倒也见识了一回别样的温泉,那是在棉花堡。棉花堡的温泉远近闻名,在我们下榻的酒店里就有一个酷似黄河水的瀑布温泉,开始以为是光效,待下到温泉,踩上那绵绵细沙及翻滚起来的黄水,才知道那可是真材实料的“黄河”,鸡皮疙瘩骤起,赶紧找块有石头的地方蹲下,感觉实在太糟,迅速逃离。第二次另一间酒店的温泉便是熟悉的感觉,只是不知那水是地热还是锅炉烧的😄</b></p> <h5><b>首都安卡拉“国父陵广场”卫队换岗</b></h5> <h5>这正步,有点像我学生军训时的“同边手”😄</h5> <h5><b>嘟嘟在伊斯坦布尔海边广场喂鸽子</b></h5><h3></h3> <h5><b>天空之城——图兹盐湖</b></h5> <h5><b>番红花英婕卡娅村玻璃天台</b></h5> <h5><b>伊斯坦布尔街头的“古兰经”雕塑</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旅伴</b></h1><h3><b>我的好朋友,美美的、多才多艺的琴</b></h3> <h5><b>一号小家庭,去年我们一同去了西欧</b></h5> <h3><b>右一是充满活力的70后</b><br></h3><h3></h3> <h5><b>最年轻的团友,两岁半的嘟嘟非常可爱,为我们这一程增添了不少乐趣</b></h5> <h5><b>我的同行陆老师夫妇,十天里我们仨一直“押车”😄</b></h5><p><br></p> <h5><b>每次旅游都可以结识到新朋友</b></h5> <h5><b>相处12天的队友</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旅游的意义在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是我的追求!</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