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上海一代人还有多少记得诺曼底公寓、爱神花园、哥伦比亚住宅圈、大光明戏院、国际饭店、绿房子……。</p><p class="ql-block"> 在老上海,这些就是一座城市的地标,一路逃亡至中国的的匈牙利战俘为这座城市贡献了自己一生中99%的建筑作品,这些建筑就像一盘珍珠散落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融入了百年来上海人的生活之中。</p> <p class="ql-block"> 1893年1月8日,拉斯洛·乌达克出生于奥匈帝国北部的拜斯泰采巴尼亚市(该市现名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市,现属于斯洛伐克),当地居民是主要说斯洛伐克语的斯拉夫人,原属于匈牙利王国。</p><p class="ql-block"> 乌达克的父亲乌杰茨·捷尔吉,年轻时即投身建筑行业并开办公司,迅速致富后在班斯卡市建起了豪宅。</p> <p class="ql-block"> 乌达克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姐妹和一个弟弟。邬达克9岁时开始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年仅12岁就作为签约雇员成为其父建筑公司的正式员工。并同时获得了木匠、泥水匠和石匠的证书。</p><p class="ql-block"> 1910年,17岁的邬达克进入布达佩斯匈牙利皇家约瑟夫科技大学建筑系就读。</p><p class="ql-block"> 1911年5月,18岁的邬达克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完成了其建筑师生涯的首部作品:“圣母玛利亚女王教堂”。这座教堂成为邬达克全部作品中,在上海以外仅有的两件建筑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乌达克在读大学时设计的,现位于位于斯洛伐克拜斯泰采巴尼亚郊区维赫奈镇的圣母玛利亚女王教堂。</p> <p class="ql-block"> 1914年秋,大学毕业的乌达克作为奥匈帝国陆军军官投身一战。此时乌达克已能熟练掌握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德语、波兰语和乌克兰语,其中斯洛伐克语和匈牙利语是他的母语。</p><p class="ql-block"> 1916年5月乌达克作为军官率队与沙俄哥萨克骑兵激战后受伤被俘。在被流放西伯利亚的战俘营中乌达克又向其他战俘和俄军看守学会了俄语、英语和法语。</p><p class="ql-block">1917年他在狱中因伤留下了终身残疾。</p><p class="ql-block">同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政府准备结束一战。1918年5月,乌达克被送上丹麦红十字会战俘遣返专列,途中他毅然跳下列车沿铁路线向东逃亡。</p><p class="ql-block"> 在中苏边境,邬达克谎称为波兰工程师,谋得了西伯利亚铁路希洛克工区工程师的职位。</p><p class="ql-block">一战后 奥匈帝国解体,捷克斯洛伐克从匈牙利版图中独立出去后开始对外籍移民和不愿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国籍的原住居民进行迫害。</p><p class="ql-block">因乌达克父亲拒绝放弃匈牙利国籍,捷政府下令没收了建筑公司以及其在捷境内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老乌杰茨咽不下这口气,于1920年12月心脏病发去世。</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随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建立和稳固,苏联政府不再承认所有的政治流亡者、以及持白俄护照者的苏联公民身份。乌达克手中花钱买来的白俄护照也随之失去作用,他成为一个无国籍的漂泊者。</p> <p class="ql-block"> 1921年2月,乌达克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为奔丧被迫向捷克斯洛伐克驻上海领馆申请了护照,返回阔别7年的家乡为父奔丧。在首先抵达布达佩斯与家人会合后,再与家人赶回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市,将其父亲的灵柩埋葬于市郊的家族墓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乌达克自1921年回家奔丧拿到捷克斯洛伐克护照直至1941年正式入籍匈牙利的近二十年间,他始终拒绝承认捷克斯洛伐克,持续申请匈牙利国籍。</p><p class="ql-block">1922年6月1日,29岁的邬达克跟旅沪德国富商的女儿吉塞拉·迈耶结婚。乌达克向岳父借了一笔钱,并着手设计和兴建自己的第一栋房子,位于吕西纳路(今利西路)17号的住宅。他的事业也随着他的新婚开始进入了收获季节。</p> <p class="ql-block"> 乌达克在上海克利洋行工作的花名册。</p> <p class="ql-block"> 现位于陕西北路的何东住宅、巨鹿万国储蓄会22栋住宅,</p><p class="ql-block">均为为乌达克在克利洋行时的早期作品</p> <p class="ql-block">乌达克在克利洋行时期的早期的作品:</p><p class="ql-block">何东住宅(今上海辞书出版社)</p><p class="ql-block">巨籁达路(今巨鹿路)万国储蓄会22栋住宅</p><p class="ql-block">中西女塾景莲堂(今市三女中五四大楼)</p><p class="ql-block">美国花旗总会大楼(后曾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p><p class="ql-block">诺曼底公寓(今武康大楼)</p><p class="ql-block">卡尔登大戏院(后为长江剧场,已拆除)</p> <p class="ql-block"> 1924年31岁的乌达克用父亲留下的遗产再加上来自岳父一笔五年期的七万银元的借款为资本金在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内成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p><p class="ql-block">拥有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乌达克更多地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设计追求。由于他常新和优雅的建筑风格很受欢迎,不久邬达克的事务所就成为了当时上海滩最好的事务所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25年初,乌达克受捐赠人委托,设计建造一所为驻沪外国人服务的综合性医院宏恩医院(现华东医院)这是乌达克独立开业后完全自主完成的第一个重要作品。</p><p class="ql-block">宏恩医院(今华东医院1号楼)位于大西路(今延安西路) 221号,该建筑延续了乌达克在克利洋行时期的古典复兴风格,立面为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医院高五层,局部六层,钢筋混泥土与砖木混合结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之后,乌达克在上海的作品涵盖了医院、教堂、学校、银行、办公楼以及私人住宅等所有类型的建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吉生住宅(上海市作家协会)</p><p class="ql-block">西门妇孺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又名“红房子医院”)</p><p class="ql-block">宝隆医院(原长征医院特诊楼,已拆除)</p><p class="ql-block">爱司公寓(瑞金大楼)</p><p class="ql-block">四行储蓄会联合大楼(联合大楼)</p><p class="ql-block">闸北电厂(上海闸北发电厂)</p> <p class="ql-block"> 由美商普益地产公司出资开发的别墅群”哥伦比亚住宅圈”(今外国弄堂私人住宅),包括新华路119弄、155弄、185弄、211弄和329弄,因靠近哥伦比亚路而得名(番禺路旧称)</p> <p class="ql-block">现今的沐恩堂</p><p class="ql-block">位于汉口路西藏中路口原中西女塾旧址上建起的慕尔堂。</p> <p class="ql-block">番禺路60号的孙科旧址</p> <p class="ql-block"> 番禺路129号乌达克旧址</p><p class="ql-block">此为乌达克在上海的第三处住址,直至1947年离开上海。</p> <p class="ql-block">1931年11月,上海南京路老大光明戏院拆改建除,乌达克领衔设计。乌达克一扫过去严谨、唯美的古典复兴风格,表现出了的罕见的先锋主义倾向,使该影院成为中国西式建筑转向“现代的装饰艺术派”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1933年6月14日大光明大戏院揭幕,首映美国米高梅公司出品的海军故事片《热血雄心》。“门童”拉门,白俄女郎领位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首先将空调冷气引入影院,顿时轰动上海,引领全国。</p><p class="ql-block">乌达克使旧戏院浴火重生。大光明不仅赢来“远东第一影院”的美誉,还就此成为全国各地达官贵人观看电影的圣殿。而大光明戏院的改建,为乌达克赢来声誉,也把他的事业推向了巅峰。</p> <p class="ql-block">大光明剧院内装饰</p> <p class="ql-block"> 就在新大光明戏院建造的同时,不到四十岁的乌达克又承接了建造国际饭店的工作</p><p class="ql-block">在1930年代,若想在上海泥滩这种软质地基上盖摩天大楼,谈何容易。当时共同出资的上海四大银行以及其它各大著名设计公司都没有把握,是乌达克敏锐的判断和大胆的设计促成了大楼建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海南京路寸土寸金,留给国际饭店的地皮仅有1176平方米。乌达克最终定稿为一幢美国现代派风格的摩天大厦,地上22层,地下2层,总高度为83.8米。</p><p class="ql-block">国际饭店大楼一落到底,不设裙房采用钢框架结构,钢材由德国西门子洋行设计,质轻,而强度比普通钢材高3倍。同时采用了当时最先进蒸汽打桩,桩头采用圆木美松,每5根梅花桩后再加一根40米深钢桩。国际饭店落成近90年来至今仍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沉降最小的高层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上海国际饭店保持了“远东第一高楼”纪录近30年,保持上海地标建筑纪录近50年。就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来说,无疑是乌达克作品中影响最大的一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2年,邬达克迎来了其事业全盛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他又设计了:</p><p class="ql-block">上海啤酒厂(苏州河梦清园)</p><p class="ql-block">国际礼拜堂牧师住宅(徐汇区体育局)</p><p class="ql-block">辣斐大戏院(长城电影院)</p><p class="ql-block">达华公寓(达华宾馆)</p><p class="ql-block">吴同文住宅(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p><p class="ql-block">朝阳路圣心女子职业学校(长城饭店)</p><p class="ql-block">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附属圣心小学(向明中学震旦楼)</p><p class="ql-block">俄罗斯天主学校男生宿舍(向明中学国际部晓光楼)</p> <p class="ql-block"> 乌达克在上海的“收山之作”是当时上海滩颜料大王”吴同文住宅。这幢坐落于北京西路铜仁路交界处的建筑享有远东第一豪宅,老上海人称它为“绿房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绿房子”有“两绝”。</p><p class="ql-block">一是上海第一家装电梯的私人住宅建筑。</p><p class="ql-block">二是具备上海罕见的地热装置。</p><p class="ql-block">1938年,“绿房子”完工的时候,邬克达宣布这是他在上海的“关门作品”。</p><p class="ql-block">乌达克保证,即使再过五十年,这幢房子的现代感仍是超前的,哪怕再过一百年,仍不会过时,它应该可属经典之列。”为了确保其独一无二,吴同文将设计图纸买断,锁在银行保险箱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圣诞前夕,美国外交官曾想用一艘万吨邮轮加50万美元现金与吴同文交换,准备将其改为领馆办公地而未能成功。当时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为一睹远东第一豪宅特意登门造访。</p> <p class="ql-block">1947年1月,乌达克携妻子和幼女及岳父母乘邮轮离开上海前往瑞士小住,其间,他作为教皇的建筑顾问,参与了梵蒂冈大教堂地下室、圣彼得墓的保护性挖掘及修复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下半年,匈牙利劳动人民党夺取政权,匈牙利开始了对前政府官员、王公贵族、商人巨贾的清算活动。因害怕返回匈牙利被清算,乌达克转而申请赴美定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6月邬达克携妻女及岳父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p><p class="ql-block">晚年,邬达克从事宗教研究工作,彻底放弃了建筑设计设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8年10月26日,邬达克因心脏病在加州伯克利去世,终年65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年,邬达克子女将其父亲整个职业生涯的建筑图纸、工程方案、生活照片、法律文件等共550卷档案文件,全部捐献给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供后人研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8年10月26日,邬达克因心脏病在加州伯克利去世,终年65岁。</p><p class="ql-block"> 1996年,邬达克子女将其父亲整个职业生涯的建筑图纸、工程方案、生活照片、法律文件等共550卷档案文件,全部捐献给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供后人研究。</p> <p class="ql-block">乌达克的建筑设计投标文件</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档案春秋》</p><p class="ql-block"> 上海市档案局</p><p class="ql-block"> 上海市档案馆</p><p class="ql-block">2023年. 秋冬.修改重编于布达佩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