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日前,2020年元月4号,在深圳市开展了一场为期两天半的“全国垃圾分类工程师培训”活动,由深圳市绿果果低碳环保志愿服务协会会长刘金利担任本次讲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在目前国内关于垃圾分类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培训课堂一开始,作为垃圾分类国内领域极具经验、专业的刘金利老师谈到,目前全球已经有70多个国家参与垃圾分类,中国在这一方面目前相对来说还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从早期2000年前市政道路的“一”个桶到2000年后的“两”个,再到现在的“四”个,这一路走了太久太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的这么一句话,奠定了目前国内的垃圾分类工作的友好发展趋势。课堂上刘老师提出,要围绕“三化”进行垃圾分类,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机制推进。因地制宜,也许每个城市垃圾分类模式不一样,但它源头上的分类是一致的。</font></h3> <br> 6号上午,刘老师带领大家来到深圳市龙岗区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吉华分馆现场参观了一些垃圾末端处理后产生的物品物件,帽子、衣服、玻璃瓶、手办等等。在垃圾减量的同时,一些垃圾的可回收、持续循环利用,对日渐衰竭的地球“资源”,带来尽可能的改善缓解。<br> <h3><font color="#010101"> 随后刘老师带大家来到了“尚水天成”小区,着重介绍了深圳市3.0模式小区,与以往2.0分类模式不一样的是,3.0在2.0的基础上、垃圾分类桶旁边安置了一个洗手池。小区分类桶的选址、摆放也是根据每个小区的居民出入习惯、小区区域面积等考察调研所决定,里面也是很有学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刘老师带领大家参观废旧家具、年花年桔暂存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随后刘老师带大家参观了龙岗区“玻金塑纸、有毒有害”分拣中心,现场为大家讲解垃圾的分拣过程、工厂末端机器的工作原理、垃圾的细化标准等。</font></h3> 短短的两天半时间,全国垃圾分类工程师培训班的学员们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关于垃圾分类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观察了解到深圳的垃圾分类模式,在最后刘金利老师也指出,不一样的城市,要学会用一套适合自己的分类模式,因地制宜,好的例子可以借鉴学习,但不可盲目拷贝、也印证了一首歌“没有人(城市)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垃圾分类”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他是一个长远,永恒的话题,“有收入就有支出”,环境也是一样,在它美丽的同时,一定会遗留下很多丑陋的“垃圾”,身为自然界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保护这一方水土,身为一个未来的“垃圾分类工程师”,就更应该有责任义务为我们的国家城市、水土上的百姓还原一个“整洁”“干净”的生态环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