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整个地球变暖,雪越来越少了。</p><p> 尽管朋友圈里发了不少的城里雪花就要飘来的消息,但久违的雪花始终没有光临。</p><p>倒是有关部门卯足了劲用可谓现代化的设备,发射了足够的碘化银蛋,终于将雪的消息变成了少许降雨的现实。</p> <p> 然而涌泉山里不同,虽然没有舆论的预热,规模不大的雪还是在静静的夜晚飘然而至。</p> <p> 现在城里小雪规模称为白需已难以名副其实。空气中的不管是pm多少,都能足以将纯白色的雪变得灰白。</p> <p> 山里不一样。纯白的雪花在清清的凉风中悠闲的飞舞,轻轻地静静地飘落到田野里、房顶上、山峦中,慢慢地慢慢地会纺织出一副一尘不染的白色的锦被....</p> <p> 山里的雪花实在。不装也不挑剔。静静地下静静地飘,不装饰不修饰,不管是在房顶也不管是在山顶都是原始的白色.</p> <p> 山里的雪花勤劳。不知疲倦不喊苦与累,一夜之间白色的雪花会将那绵延起伏的山峦、与山试比高的梯田、昂首挺胸的大树全部换成白色的衣装...</p> <p> 山里雪花包容大度。不甘寂寞,不会自己独享。它会将雾凇(树挂)、霜花一同招来;漫天飞舞的雪花、高傲冷秀的树挂、细腻晶莹的白霜,在阵阵凉风的吹拂下,将高山之间的村庄变成一个白色的世界...</p><p> 东北的雾凇人人皆知,但最早雾凇的称呼却源于山东.</p><p> “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20年—479年)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p> <p> 我喜欢这满山遍野的白雪世界;更喜欢在白色苍茫的世界里,身穿厚厚的羽绒服,脚登高腰的雪地鞋,或漫步峡谷或散步原野,脚下脚踩白雪“吱嘎、吱嘎”的声音回响山谷,回头望去,一串串白色脚印👣蜿蜒而来,如果阳光尚好,洁白的雪被上还会映射出自己长长的身影...</p><p><br></p> <p> 风雪之中在山中漫步是一种享受;年轻人无所顾忌,打雪仗玩雪球,各种形式玩嗨玩爽;年纪大了,或许不好意思,如前后无人,在雪白无暇的天地里,或坐或躺,甚至可以翻滚几下,体验一下白雪皑皑世界的乐趣,回味一下儿时的童趣,岂不美哉?</p> <p>今夜雪飘,明天的涌泉定是一个白色的世界;来吧,我们一起品雪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