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郭沫若论书法水准,不配给黄帝陵题字?》

黄武申

<b>郭沫若论书法水准,不配给黄帝陵题字?启功:到街上看看中国银行</b><div><br></div><div>大隐隐于宅</div><div><br>发布时间:19-12-3112:30</div><div><br>自1980年代以后,贬叱郭沫若,似成为舆论场的一个时髦。因人及言,连带着其学问、文章乃至书法上的成就,都被肆意追毁痛诟。时论可谓刀剑风霜,字字催逼。<br><br>郭沫若,1892一1978,四川乐山沙湾人<br>可我不怕触犯众怒,我向来都认为,批评可以,可里面太多叱骂,是信谣,是诛心,是脱离语境的索垢求疵。现如今,甚至就连明定陵挖掘的失误,都要道听途说,集恶到他名下,这未免厚诬,本届网友也未免太不读书。<br>实际上,郭沫若天分特高,精力过人,一代文宗,长期是眼下爽剧《庆余年》里北齐庄墨韩式的存在。其学问,不消说岿然大家,“鼎堂”名号可不是吹嘘而来,对手胡适傅斯年都不敢抹煞;文章,是鲁迅死后再无匹敌;论及书法,更非其专业,不过“学有余力”之外的消遣,可也是一代大手笔,放到整个20世纪比衡,跻身前十,当之无愧,更不应受“株连”全盘被否定。<br><br><br>当年的陕西“黄帝陵”三字,由他题写,是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尽其功的优选。单论水准,他的笔墨,点画如铁,浑厚沉雄,既深得文豪之雅趣,又兼领大师之气派,这是一般书家不具备的,当时也几乎找不出更合适的人物。其逸躅遗徽,是足与“第一胜绝之境”的黄帝陵,相得益彰的。<br>的确,我也承认,郭沫若其人,论为人德操,是颇有可訾议之处。尤其是在定鼎新革后,某些枪林刀树的迷乱年代,他虽誉望攸隆,可要说啥“黄花晚节”,确实多少有些缺憾。总体上,他前半生乃疏狂浪子,后半生是懦弱词臣,不是啥勇士,更谈不上什么烈士,有人欢喜有人厌,难为后人所普遍推戴。<br><br><br>而我们的传统观念,向来是“春秋责备贤者”,褒贬与夺,更有“由书及人”的品鉴观。以这个标尺去核论他,说几句不满,对他的“黄帝陵”题字有些嘟囔,并借此推尊知识人的良知与气节,也确实是有正当性的。<br>可是,我还需指出的是,一切批判得有底线,更需实事求是,且还要回到语境中去。不能拿出一套纯道德主义高标,去搬运所谓的“黑历史”。<br><h3>具体来说,因郭沫若男女私德、晚年作为上未能尽善尽美,就一概抹杀他的所有,是不应该的。这不是道德理想主义的张扬,而是历史误区的泥陷。比如,评判他的书法,那些什么给康生提鞋都不配的议论,就是莫名其妙的瞎传。</h3></div> 实事求是地讲,郭氏天纵奇才,学问也好,著述也罢,确实都是大家级的。即便是业余偶为的书法,人称“郭体”,也足以挺立于艺林墨苑中称一方重镇。当代文化圈大师,诸如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傅抱石等,无不以得到郭沫若的书法题字为幸,见于各自文章与回忆中。前些年,保利书画秋拍,郭手书的《沁园春·雪》一纸,依然以977.5万元的天价成交,也说明他的字,不是忝窃一时虚名,高明识货者最懂得其中的价值。<div><br>启功先生,在1965年曾迫于情面(郭请住在棉花胡同东口的阿英出面找启功谈话),违心写《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一文,应援郭沫若的“兰亭非王论”,为此深深自责。可时过境迁数十年,在后来的“口述历史”中,他依然力挺郭氏,认为其书法大师无疑,笑说不服气者只消看看街上到处张挂的“中国银行”四字,就能释疑。他说,“唯有郭先生才能有此大手笔,我等不及太多”,这是诚心推许,不是客套。<br><br><br>据现有材料,“老同志”中唯一有不认同的声音,是来自康生。据说,他曾自诩“用脚夹木棍都比郭沫若好”,该说法流传甚广。可查其出处,实源自1993年出版的《左派理论家沉浮录》一书第181页,也仅为类似“保安”身份的人道听途说而已,一般学者都认为不可信据。<br>本来,我们之所以要重新审视、评价郭氏其人,本意就是为了反思极左而起的,可是这样一种一否到底的极端思维,委实还是在悲观地显示,那么多年过去了,极左意识照旧阴魂不散地,掌控着大家的脑子与判断。<br><br>我想起一则轶闻:北宋之际,巨奸蔡京品行不堪,可书法卓越,此点连他的生死政敌,都心悦诚服。狂傲清流如苏轼、米芾诸人,都曾坦率自承不如他。有一回,蔡京半假半真询问大师米芾,举国书法以谁最佳?米芾诚恳回应说,自唐柳公权后,首席要归你,其次算我米芾。<br>米癫是何等自负的人物,也并不见得真待见蔡京,可是面对真正绝妙的艺术品,即便它是出自奸孽之手,他依然会有就事论事表彰。当时,艺坛纷传所谓“苏黄米蔡”,此蔡原就指蔡京。责备其人,同时不隐没其能其才,这是古人的诚厚与忠恕之道。<br><br>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郭沫若其人,倘不人云亦云,细究起来,也没有自媒体流量文数落的那么不堪。即便你不喜他的人品,可是有一说一,不搞众恶集之式的株连,坦率承认他书艺的卓越,难道真有这么困难吗?<br>现存郭氏的书法集册,以我陋见,可能当以广东教育社1996年出版的那套《二十世纪书法经典.郭沫若卷》最显全面,也适合作为窥测口。<br><br>陕西桥山“黄帝陵”三字碑题,也被收录在这里。而综观本册郭鼎堂墨迹,我自个的结论:郭鼎堂的书法,既能深承前人,又能不泥旧法,是古学今貌、南帖北碑,溶成一家,是气贯笔渗、形神兼备,淋漓大气,被誉为“郭体”,是实至名归。同为文学大家,鲁迅的字,也一直为世称美,可内行人看,定能看出不小差距来。<br><br>书法,是民元以前国中读书人的基本素养。从郭妻子于立群的回忆录看,郭是自幼就勤练书法的。他四川乐山老家,本是贩过鸦片的有钱人家,小时延请的塾师沈焕章,是本地书法名宿,对他要求极苛,是以各体书帖都费了大量功夫。加之蜀人多膜拜乡亲苏轼,学苏字的特多,郭的兄长郭橙坞就耍得一手好苏字,渊源所自,他很自然也是从这起步的。<br><br>还有,从其流传的一些墨迹,比如早年的《金文丛考》题页(1932年)、甚至晚至1965年的《兰亭序》临本加以臆测,他年轻时代对于二王书风定是花了极多精力的,而于颜体又当耗功最巨。还有上述他蜀中前辈苏轼的行书,他必然也参学良多。</div><div><br>所以,郭体字那种卓立宽博的韵味、振翮搏云之笔法,很明显可以看到,二王、颜体、苏字,是他的童子功与书风底色。即我们所争议的“黄帝陵”三字,我以为,那线条的敦厚朴茂,那结构的立体宽博,那笔力的爽劲洒脱,那宠万端于石上的“文气”,都是显而易见的。<br><br>尤其可以看出由二王父子、颜鲁公与东坡居士混杂而来,又能崛出自我的精神气质。郭字有古、能新、大气、不俗!<br>中年以后,郭鼎堂由浪漫文人而粹然学者,全副身心用功在史学、甲骨及金文等实学上,穷源溯流,敛华就实,书法上的增上缘也当是极大的。<br><br>我们可以看到,他此际信笔挥毫的一些书信、笔墨,在体势、行款、结构、布白、韵趣及气势等诸层面,都有了显在的金石格调,既能爽劲流丽,又可极苍莽浑厚,已飒然大家证境。前年,我本人过成都杜甫草堂,游玩中偶见他题写一副对联,据落款为1953年61岁所书,曾驻足观察良久。当时就很明晰地感受到,郭沫若书法,在洗尽铅华的中年之后,几乎已是得心应手状态了。特别是用笔的逆入平出、回锋转向之法,平易与险绝的运转变通之术,真有一股人书俱老的神采。<br><br>可以说,解放后也即他届在中年以后的时光,是他书艺的最成熟期,也是他终于在文名之外,连闲情偶寄的书法都足以自立称家的阶段。1956年,郭鼎堂62岁,渐入晚景。那年,陕西“黄帝陵”再次得到大规模的修缮,蒋中正原题碑被推倒。时黄陵县主管部门上呈报告,恳望换置毛先生的墨宝以为光宠。<br><br>毛先生不知何意,接此呈报,虽洋洋洒洒亲自写了祭文,可是对于题写“黄帝陵”三大字的这桩重任,却卑己自牧,不敢落墨,让贤点名“郭老”。其实,不仅毛先生,当时文化界几乎有共识,都认为此碑非郭莫属,中华民族始祖的博大气魄,与人文风范,唯借郭之笔,透过线条,使之真龙隐现。<br><br>于是,时至今日,我们还是看到郭鼎堂那洒脱豪阔、力透石块的大字榜书,雄迈地挺屹在苍松古道边。惯看风雨,沉默无言,是非任人评说。<br>再扯的远些,要我说,当日毛先生此举,固有礼贤重文的用意,可是他的眼光在那,书法专业素养在那,考虑一定是慎重的,并且是瞧对了的。<br>实际上,不怕再一次开罪诸位,不止是“黄帝陵”题碑,包括“故宫博物院”题匾、“中国银行”题额、中华书局那套“二十四史”的题封,我都时常感慨,这些恰如其分的大手笔,在当时,真的很难找到比郭鼎堂更合适的人选了。<br><br>总之呢,郭鼎堂的人品,并没有众口所贱的那般糟糕;其字,是真的大家手笔。我不是有意与各位唱反调、立异为高,我真就是这么想的。请您原谅我的诚实,只批判我的无知,好吗?</div> <h3><font color="#010101">郭沫若题写的黄帝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图:1941年,郭沫若50寿辰,手扶文艺界同仁赠送的如椽巨笔,偕幼子汉英在重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图:蔡京题额的《大圣观作之碑》,在今开封博物馆可见原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压抑沉痛的晚年郭沫若</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