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者:九年级英语组张颖异 </h3><h3>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不知不觉,我已入职实验中学三年多了。从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懵懂不知,到现在能轻松应对教育教学问题,回首这一路走来,有深深的感恩,有满满的收获,有巨大的改变,有快速的成长…这些都离不开我的导师---张树玲老师对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悉心耐心的教导。</h3><h3> 教诲如春风,缕缕暖人心。张树玲老师自200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便一直在东营市实验中学工作。直到2014年,班主任工作从未间断。2013年起,开始担任教研组组长。张树玲老师被评为“东营市首届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荣获“东营市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位温暖亲切的姐姐;在学生心中,她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好教师;在教育这片沃土里,她是一位执着辛勤的耕耘者。</h3><h3> 回顾和张老师的相处点滴,我思绪万千,感觉自己能在工作生活中遇到这样一位春风化雨、德才兼备的良师益友是多么幸运的事!</h3><h3><br></h3> <h3> 我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见张老师是2016年8月31日学校的开学大会。我俩的座位很巧合地被安排在了一起,当时张老师非常和善地和我聊天儿,完全打消了我对全新的工作环境的紧张和忐忑。后来得知我们将在一个年级、一个教研组工作,所教班级也在同一楼层,内心充满了喜悦。开学后,我经常和张老师交流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而且一有时间就拎着小板凳去听张老师的课,每次交流、每次听课都让我收获颇丰。</h3><h3><b>张老师第一道私房菜---对工作勤于钻研、脚踏实地</b></h3><h3> 作为老师,她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个教师只有善于学习,不断地反思自我、丰富自我,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对她来说,教学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脚踏实地。尽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同样的一节课,只要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她都要重新备课,因为她知道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课堂上的张老师充满了激情,效率非常高,张老师常说:“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一定要向这短短的45分钟要质量!”而且,张老师对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研究非常到位,总是能对每一节课的要求把握得相当精准。上课时的每一句话,每一次互动,甚至每一个问题设置她都要在课前不断演练,尽可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理解,学生评价她的课形象生动、扎实高效。批改作业,她总是极富耐心,极其细致,精确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小错误。这种工作作风真的让我敬佩,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教育教学。</h3> <h3><b>张老师第二道私房菜---对学生满怀仁爱、真情育人</b></h3><h3>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的第一要义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张老师从不以成绩作为自己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在她的班级中有一名后进生,尤其是英语学习非常吃力。但张老师经常找这个学生谈话,要求他首先摆正心态,不要拿自己的成绩去跟别人比。其次,保证课堂上认真听课,后期尽量不要再落下课;最后手把手帮助他制定出一段时期的学习计划并监督其执行。虽然学习仍然很吃力,但是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和不放弃,学习态度也有所好转。正是这种对学生播撒的爱心和真情,才让学生充分“亲其师,信其道”,张老师多次被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中途所带的班级英语成绩稳步提升,多次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辛勤的汗水凝结成了她独特的教学理论,严谨而不刻板,平凡而不平庸,严格而不苛刻,宽容而不纵容。</h3> <h3><b>张老师第三道私房菜——对同事真诚包容,勇挑重担</b></h3><h3> 作为教研组长,张老师一直以来认真落实学校及年级布置的各项教研组工作,带领全组老师一起坚持集体备课。她认真研读新课标,提前做好每周的教研计划,把每单元的重难点确定好,指定主讲人。由主讲人设计单元的具体授课方案,同组老师进行点评并进行补充、改进,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合理分配任务,累活难活总是冲在前面,勇挑重担是张老师的一贯作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张老师无微不至,默默无闻,用实际行动把整个教研组的力量凝聚起来,所带的教研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组。</h3> <h3><b>张老师第四道私房菜——对徒弟毫无保留,薪火相传</b></h3><h3> 从参与导师制活动以来,张老师一直担任我的导师。导师就是为有需要的你,指引未来。张老师已然成为了我的一位真诚的挚友,一位帮助我的良师。</h3><h3> 记得有一次我给家长打电话,流露出了一丝对孩子的着急和无奈,事后张老师嘱咐我再给家长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气和态度等,我没有觉得尴尬或者不开心,而是为有这样一位真正为我成长考虑的好师傅而倍感幸福。</h3><h3> 还记得从2016年至今,在张老师的鼓舞和支持下,我参加了很多校内外的各项活动,比如导师制验收活动之青年教师复习展示课获得一等奖,在全校英语大教研活动中执教展示课一节;在第二届微课比赛中,提交的作品《动词不定式》获得一等奖;参加全国第十届和谐杯中小幼“说课标,说教材”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市级“一师一优课”评审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代表学校参加市直教育系统百姓宣讲活动,获得二等奖;参加团市委“思想大解放,青春创时代”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还有这学期的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说题评题活动。不管是公开课的磨课,微课的录制,说课的修改,还是演讲的苦练,都离不开张老师对我耐心的指导--在理论和语言细节上帮我打磨,在框架上帮我分析思路,在课件技术上为我提供宝贵修改建议。</h3><h3> 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我所带的班级英语单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连年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每每质量分析,我能感觉的到,她比我还高兴!她为我高兴!</h3><h3> 她总是这样,毫无保留地指导我,呵护我,关心我,有张老师在,我就觉得倍儿踏实!</h3> <h3> 作为一名教师,张老师丝毫没有懈怠过,她立足实际,认真抓好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她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她就像一缕清风,徐徐而来,却芬芳满园。一路走来,感谢张老师,因为有您,我才能体会教育的乐趣,享受成长的滋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