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万柏林区玉河街小学校本课程《科学行》引入的STEAM教育理念源起美国,指的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它和应试教育不同,提倡个性化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也特别提倡学科之间的整合和融合。<br></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中国教育部于2017年8月正式发布《中国STEAM教育白皮书》,提倡提高学科的本质认知和科学素养。山西教育厅于2019年5月发布《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创客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h3><h3><font color="#010101"> STEAM课程构建了感知现象、质疑求真、动手实践、创新快乐四位一体的创新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观察感知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探索验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font></h3> 让我们走进课堂,一起了解一下吧! <div> <span style="color: inherit;">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动手制作七彩音乐瓶来揭秘吧!</span></div> <h3><font color="#010101"> 七彩音乐瓶制作完成啦!让我来听一听这美妙的音乐吧。</font></h3> 小博士们了解到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学到了试管内的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br> 小博士们在认真完成自己的实验,STEAM中的艺术性,实际代表了STEAM强调的艺术与人文属性。<br> <h3><font color="#010101"> 戴着平顶帽,身穿圆筒袄,虽然一只眼,暗中逞英雄。小博士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就是我们经常接触的手电筒啦!我们开始动手实验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开关闭合,电流流过小灯泡,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小灯泡才可以发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关掉教室的灯,好好欣赏一下小博士们的自制小手电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小博士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风。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制作一个靠风来行驶的小车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风力小车!STEAM科学更注重我们动手实践的过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节课让小博士们看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量,这就是风力小车的工作原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每个小博士都成功了,真厉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下雨报警器上分别撒上食盐、白糖和小苏打,喷上水后看报警器会发生什么变化?</font></h3> <h3> 我们可以发现撒有食盐和小苏打的报警器喷上水后会报警。原来它们属于电解质(处于熔融状态或溶解于水后仍能导电的化合物),可以导电。小博士们现在明白了吧!<br></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位小博士比较害羞,但是还是看出成功的开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小博士们,这节课我们用竹签探索科学平衡原理,看看会有怎样的神奇效果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看看课堂上的小博士们多么认真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四根竹签,两个胶塞,四根橡皮筋,就可以做成一个不但会转还不会倒的竹签陀螺,主要是运用了重心的原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看看我厉害不厉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食指尖上的平衡,我们的小博士们真聪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这节课小博士们要学习关于四驱车的知识,这节课非常考验小博士们的细心和耐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小博士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哦,不要丢掉自己的小零件!</font></h3>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双层动力小车,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齿轮可用来传递相对位置不远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br>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三个在一起比一比吧,看看谁做的好!</font></h3>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通原理。<br> 《科学行》系列校本课程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科学实践教育课程。该系列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历史、地理、数学、信息等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感受科学奥秘。该课程采用老师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的形式,通过知识导入、科学DIY、实验报告、知识拓展、作品呈现等环节,让孩子在动手实验中质疑求真,领会并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学生将课后的实验成果带回家中,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发展批判性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动手操作能力、生活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改善与提升。<div> 期待每一位小博士在《科学行》课程中快乐学习,有所收获,不负众望!<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