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

吴丹

<h3>我很少将自己工作上的事情在这个阵地中出现,然而此次则是个意外,没料到竟一石激起了千层浪。</h3><h3>昨夜晚自习针对阿辉同学的小作文进行了班级公论,我的想法很简单:鉴于阿辉的生活环境及家庭背景(其父母在其出生刚两月即离异,一直跟随爹奶生活,爹爹在他初三时又去世了;自其母亲离开他后,母子从未见过面,他恨他的母亲;父亲在南京又成了新家,且有了一个比他小好几岁的弟弟),我害怕他孤僻,忧郁,冷漠,极端,不懂人情温暖,不爱世界多彩,所以在他多次写了这类文章以后,我决定要在全班同学那里发动一次大讨论。</h3><h3>昨晚上已讨论了两节晚自习,不料今早到办公室,桌子上又放上了一沓子学生写的文章,内容都是关于辉及辉的文章的。选了其中的几篇拿给辉看,然后就给我留一个照片中的字条,我很感动:他喊我“母亲大人”,这对于一个从未见过自己生身母亲的孩子,能让他嘴里吐出这个词,真不容易啊!</h3><h3>现在把其中一个叫刘国耀的同学的作文抄录如下,作为我今天工作的痕迹,也许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我能用上它们,或许会因为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曾经发生过的故事。</h3> <h3>“我”想说</h3><h3>针对黄李辉的文章,大家都有话说,并且褒贬不一,各执一词。我也想在此表达我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并恳请老师能在课堂上给大家读一遍。</h3><h3>首先我要亮明观点,我是相对来说支持黄李辉的言论的一方。为什么是相对的?凡事都要辩证地思考。班里有很多同学认为黄李辉的文章太过偏激,进而又论说到他这个人,一直以来都很偏激,不合主流,其实这样下结论本身就是一种偏激。</h3><h3>同学们认为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美好的一面,应该积极进取,这当然是正确的,我也非常肯定这一说法。但要积极向上,并不只如同学所说的那样,既然我们没有办法解决,那我们就应该绝对服从这已有的存在。有人喜欢简单,有人追求改变。矛盾,虽具有普遍性,但同时具有特殊性,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评价别人主观意志的对与错,更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走在某个人或某些人主观认为的主流上。</h3> <h3>我们需要有批判性的思维。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李贽,敢于离经叛道,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标准。“进步思想家”,这是后代人给他的评价,然而,在当时社会,他被人们称为异端,遵循所谓主流的人都以为他是疯子,但如果没有像李贽这样的人,那人们将永远活在当时统治者的愚民政策之下。那么社会,一定会一层不变地成为一潭死水,哪里还会有发展?那么也更不会有今天我们的这场讨论。可以说如果没有批判,没有辩证的否定,人们就不会发现问题,更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进而社会就不会前进,那么又何来美好社会呢?</h3> <h3>黄李辉在文章中指出了,中国现当代社会的种种不足,包括一些涉及社会阴暗面的,也有一段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做比较的,有同学对此则批评黄李辉,说这是一种病态的思想,是一种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错误立场。但黄立辉并不是不爱国,并不是崇洋媚外。我还记得有一次吴老师让黄立辉在教室里读他写的一篇作文,说的是中国近些年的发展,进步,和逐渐强大,感情激昂澎湃,在班里产生很大反响,也激起了一片片掌声。他把中国的积极向上,生气蓬勃的面貌给喊了出来,让我们为自己的国家感到无比自豪。今天,他又指出了中国社会的另一面,中国是很美好,但却也有很多不足,他又让我们认识到这些不足,这都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些东西,所以,他不仅知道中国有多美好,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不足。这种全面客观的认识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苏格拉底曾提出:人,要认识你自己。其实人不仅要认识你自己,还要认识你所处的时代;不仅要认识时代的大趋势,还要认识时代的小角落。时代想要发展,社会想要进步,我们就不能只希望看清美好一面,还要对其另一面怀有好奇心。</h3> <h3>有些问题是不能逃避的,这些不足并不是你想看不见就看不见的,并不是王阳明所说的“心灭则花谢”,是的,其实你想见或不想见,不是就在那里吗?这篇文章反而更能体现他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种种期待!就像吴老师所说“爱之深,恨之切也”,可能用在这不太恰当,但就是这个理,他没有被美好冲昏头脑,他有一种忧患意识,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国,居太平盛世则虑不足。并不像“自扫自家门前雪,不问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此种精神可贵!</h3> <h3>紧接着,周老师便提出了一个问题,说“文章中所指出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我们就都开始思考!对呀,接下来该怎么进行下去呢?不能只会指出不足吧?还得落实到行动去改正呀!黄李辉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他是个清醒的人,但如果他只是这样一直保持清醒的状态,没有再往前进一步的做法,那这种精神又有何用呢?就像陶渊明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精神站在高处,孤芳自赏,中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不需要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黄李辉同学,你需要有下一步计划,我们都要有下一步计划。</h3> <h3>那么怎么进行呢?周老师的一个观点我很赞同,我们年轻一代,不是来适应这个社会的,而是来改变这个社会的,我们这一代,不是为了执行上一代人的想法而存在的,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在我们做出改变之前我们应先了解这个时代,了解上个时代,懂得钱袋的生存规律。也就是说我们得先适应这个时代,在此基础之上,做出的才是发展的环节:青出于蓝才能胜于蓝;还有就是在一个大环境下要想改变,必须站在高位,否则是缺乏影响力的,是缺乏群众基础的,这样的改变,必然失败。然而作为学生的我们能力有限,因此我们得通过用功读书,让自己站在高位。这也是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就是说你想改变他,你就得了解他,掌握他,这是我们走上高位的一种途径而已。</h3> <h3>所以我有一句话想送给黄立辉,也送给我们这一代渴望改变的所有人:当你的能力还不能撑起你的野心时,请继续努力!更要不以尧舜为准绳,只为万世开太平。</h3> <h3>最后,文中所提的那些代表另一观点的同学,我说这些话并不针对个人,只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争辩双方都在,也是具有合理性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嘛,如果没有立驳双方,也不会有今天教室里出现的精彩辩论,这又一次验证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也赋予在同一性之中。所以我们需要有不同,也应该有不同的辩论,这样我们才可求同存异。这样的辩论,不应该让我们互相对立互为沧桑,而应该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富有凝聚力,我们应该只对事不对人。30班是我们的一个标签,我们应该让这个标签更加光鲜亮丽,这需要我们的团结,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h3>

我们

黄李辉

同学

社会

美好

认识

时代

不足

文章

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