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升入初一的儿子确实很有意思,虽然他仍然会抱着我撒个娇,但却不允许我摸着他的头说“宝宝”,说是太幼稚;虽然他仍然会问我周五什么时候来西安,但却一再叮嘱我不用到学校门口接他,说大家都没人接;虽然他仍然会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却不再执着地要求我也要亲临现场……我也一边承认他确实长大了,但心里知道他仍然还是个孩子。<br></h3><h3><br></h3><h3><br></h3> <h3> 一天晚上,大概是作业让他有些心烦,就一直用书拍打着额头,“啪,啪,啪…”明显带着自残的迹象,让人听着极度烦躁。奶奶忍不住说:“你不敢敲,小心楼下的人又来了,说咱们叮叮咣咣。”儿子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h3> <h3> 我也被他搅得烦躁,甚至到想扔给他一个铁锤,放句狠话:“用书拍算什么?有本事用铁锤!”但是理智告诉我,要淡定!现在不能发作,最明智的做法是当他是空气。如果发作必然大战,而且此类事情还会有下次。</h3><h3> 我故作事不关己的样子继续着手中的事情,尽量无视他的存在,然后悄然地“躲”回了卧室,好像有其他事情要做的样子。</h3><h3> 我想,如果我不在他面前,他会不会停止呢?果然,外面的声音停止了——有脚步挪动——好像朝我的方向来了——他进来了!只见他一下子倒在床上,用被子笼住头,极不高兴的“哼”了一下。</h3> <h3> 我依然装作毫无情商的样子,傻傻地告诉他我给他带了一条保暖裤。</h3><h3> 他把保暖裤扔到一边,大声说道:“我讨厌你!”他语气里还有撒娇。</h3><h3> “为什么?”我“吃了一惊”,一脸“无辜”。</h3><h3> “你都不来阻止我!”他终于吐露真言。</h3><h3> 哈哈,我心里笑了。原来他一直在等我的关注呢!</h3> <h3> 你说他长大了吗?只不过是那个以前用哭闹的形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表示自己的不满的男孩子,现在“升级了”!多亏我也跟着他的步伐升级了。如果还用以前那种或者打压,或者好言好语哄说的老一套,估计早就“掉坑里了”!</h3><h3> 我依然保持呆傻的模式,说:“我以为你在玩呢!原来是这样啊,我错了!你说下次我是拿掉你的书呢,还是递给你一个铁锤?”</h3><h3> “你,你…有你这样的妈吗?”他半笑半恼的样子真可爱!</h3><h3> 是呀,谁会和“傻白甜”吵架呢!</h3> <h3> 我这算不算躲过了一场“战争”呢?如果当时用了其他方法会是怎样的呢?</h3><h3> 都说孩子上了初中就不好管了,看来真是这样的。当孩子开始进入“没事找事”的阶段的时候,就意味着那个传说中的“叛逆期”就要来了。身边许多事例告诉我们不能硬来,因为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h3><h3> 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我查看了一下资料,其中一篇文章让我茅塞顿开。</h3> <h3> 说得更直白一点,当你和一个15岁的孩子处于同样的愤怒状态时,你可能可以抑制住抽对方一耳光的冲动,而那个15岁的孩子可能就要动刀子了;当你们同样难过时,你可能会理性地决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那个15岁的孩子可能就想着要跳楼了。</h3><h3> 所以,青少年确实爱冲动,但他们也真的是身不由己啊!</h3> <h3>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大脑特征后,自然也就知道该如何与他们相处了:<br></h3> <h3>❶ 因为他们前额叶皮质发育不成熟,“理智”战胜不了“情感”,很容易冲动,父母就别硬上。发火时心里默念一句“孩子的路还是要他自己走,成长注定的坑早晚都逃不掉”,把自己和孩子分离开,别给气头上的孩子火上浇油。</h3><h3>❷ 知道青少年的内侧前额叶很活跃,在乎其他人的评价,那就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即便在家里批评孩子,点到为止。别啰嗦个不停,一遍即可。青春期的孩子,认知水平和成人已经非常接近了,你批评他时,如果有道理,说一遍他就懂了。有时他嘴硬不认错,其实心里都明白。如果这时候你再喋喋不休,他的逆反情绪就上来了,而控制情绪的前额叶皮质还没发育成熟,抑制不了和你干架的冲动,一来二去,前面十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亲子关系,就被破坏得一干二净了。</h3><h3>❸ 青春期的孩子,受同伴的影响要远远超过父母,所以父母这时候的教育宜“曲线救国”,不要以为可以通过说教来解决问题。知道孩子重视朋友,害怕被排斥,但是又担心孩子染上恶习,那就尽量在孩子的学校或班上找一些三观接近、重视教育的父母,创造机会让这些孩子一起活动。关注孩子的朋友圈,帮助孩子结交更优秀的朋友。</h3> <h3>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你接不接受,青春期这场漫长而艰苦的战役,可能猝不及防地就会来到你我身边。伟大的爸爸妈妈们:任重道远,唯有初心不变,方能迎来光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