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还记得第一天上学的我们吗?哭哭啼啼,舍不得离开亲爱的爸爸、妈妈。 </p> <p> 就连午睡的时候就也要老师拍着、哄着,迟迟不肯入睡······ </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还是那些小可爱,现在的我们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生活,这里就是我的家!</span></p><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缘起</b></h1><p>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分离焦虑后,已熟悉了老师和同伴,体会到集体生活的快乐,他们对幼儿园各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p><p> 👦🏻轩轩说:我喜欢上幼儿园,老师都喜欢我;</p><p> 👧🏻恬恬说:幼儿园比家里好玩,有好多好朋友,还有很多好玩的玩具;</p><p> 👧🏻芊语说:我喜欢跟老师学跳舞、学唱歌;</p><p> 🧒🏻茹一说:在幼儿园我就是大姐姐,其他小朋友不会的事情我都会······</p><p> 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在适应了幼儿园集体生活后,对自身的认识也有了客观意识,逐步产生了自我服务的愿望。学前期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与生活习惯的关键期。《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帮助孩子们在满足自我服务愿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呢?</p><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发现问题、捕捉关键</b></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年龄小、能力弱,在家中他们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因此事事依赖成人帮助,甚至包办替代,而在幼儿园他们又变成了集体中的一个“平均”分子,面临一系列的变化,他们需要学习自我服务,独立做事,和陌生人交往,安静活动等。这样的差异让弱小的他们手足无措、紧张不安。特别对于由祖辈带养大的宝宝,平时给予了他们过多的保护,在潜意识中还会认为自己这个不会、那个不行,首先从心底就害怕、抵触。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缺乏锻炼的机会造成了幼儿的“无能”。</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教师1:小班幼儿需要具备哪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教师2:主要有能穿脱衣服和鞋袜,会收拾和整理衣物,能自己独立进餐,能自己洗脸洗手和上厕所等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教师3:帮助刚入园的幼儿养成这些能力和习惯,光靠老师单方面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家长的支持也很重要!</span></h1><h1>……</h1><p><br></p> <p> 参考开学初的33份“小班幼儿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刚入园的幼儿自理能力水平普遍较弱,且差距明显。开学至今,季节性已有明显变化,给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带来了一定困难。</p> <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因此,我们认为:先从幼儿自身入手,让幼儿知道一定的标准,知道怎样去达成,并且相信自己,愿意去尝试,主动去锻炼,从心里想要成为一个“能干宝宝”,才能成为真正的能干宝宝。</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基于孩子们的需求,立足于幼儿一日生活,小班班本主题活动《我真的很棒》由此而生。</span> </h1><p><br></p> <p> </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落实计划、推进课程</b></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幼儿生活的环境蕴含了激发幼儿兴趣、问题和需求的各种可能,幼儿的游戏多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再现或再创。”在预设课程价值点与活动可能之后,我们和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材料与资源,给予幼儿学习以环境与资源的支持。在多维互动中,孩子给我们呈现出一幕幕精彩……</span></h1><p><br></p><p><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自我觉知:我会自己做</span></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围绕话题一“我会自己做”,通过积极体验和参加各种活动,帮助幼儿感知“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如:儿歌《我会自己走》入手,在小动物“自己飞”、“自己跳”、“自己跑”等情景中,激发幼儿表达“自己走”的意愿,体验成长的自豪感。同时通过《玩具要回家》、《绕毛线》、《水果宝宝穿衣服》等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立行动的愿望,要求“我自己来”。</span></h1><p><br></p> <p>儿歌:我要自己走</p> 社会:玩具要回家 区域:收玩具 区域:绕毛线 美术:水果宝宝穿衣服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学习探索:能干的身体</span></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话题二“能干的身体”中,幼儿通过观察、体验、操作、表演等,初步感知“五官”的本领,知道眼、耳、鼻、口、手和脚是人认知周围环境的工具,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萌发保护“五官”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健康活动《不挑食》,明白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懂得挑食对身体不好,并愿意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span></h1> <p>健康:能干的小手</p> 科学:有趣的五官 音乐:小手爬 <p>区域:拼一拼</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获取成长:我长大了</span></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经过两个星期的活动,孩子们在观察、发现、讲述、总结中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做许多事情了。在话题三“我长大了”中,教师利用播放视频、照片的方法为幼儿创造了朴实、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自身感受来累计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同时,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自主地交流自己已有的经验,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但促进幼儿语言、思维的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span></h1><p><br></p> 社会:我会打招呼 健康:我会穿衣服 健康:我能这样做 <p>区域:我真的很棒</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把握关键、构建平台</b></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纲要》指出: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借助一切机会有意识地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邀请能干的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鼓励能力弱的幼儿“慢慢来,你能行”、“没关系,你能做好的”,使每个幼儿在生活中都“有事可做、自己愿意做”。 </span> </h1><p><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1.语言运用,激发兴趣</span></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对于一些描述具体事物的生活现象的语言较易接受,因此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起幼儿学习一些枯燥的劳动技能的兴趣和愿望。为了帮助幼儿更快地掌握生活技能,我们把这些生活技能设计成简短易懂的儿歌。如: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扭吱钮上房子;又如:衣服放平整,关上两扇门。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衣服叠好了......这些生动有趣的儿歌,形象地概括了动作操作要领,让幼儿在说说、唱唱中很快掌握了动作技能。</span></h1><p><br></p> <p><br></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 教师示范,展示方法</b></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理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span></h1><p><br></p> <h1><br></h1>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3.信心教育,增强竞争意识</b></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班幼儿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强,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成人都不该忽视,应鼓励他们最微小的表现独立性的愿望。因此,我们创设了“能干的我”主题墙面,定期展示有进步的幼儿照片,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span></h1><p><br></p> <h1><br></h1>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4.游戏教学,学会生活技能</b></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游戏模式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我们把动作技能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如在“脱裤子”的练习中,以“拔萝卜”的游戏形式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再如,在区域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孩子学会卷袜子、扣纽扣、梳头发、涂香香······等等,既充满了游戏趣味,又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span></h1><p><br></p> <h1><br></h1><p><br></p>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5.家园配合,促进孩子健康发展</b></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了能给孩子在家庭中提供实践的机会和足够的自理空间,我们通过家长园地、日常交流、“晓黑板”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加强家园配合,使家园沟通达成教育方法一致、目标统一。帮助家长在了解自己孩子的自我服务程度的基础上,配合幼儿园,使幼儿更快更好地完成自理能力的要求。</span></h1><p><br></p> <p>“能干的我”21天好习惯打卡活动</p> <h1><br></h1> 幼儿在家中打卡的活动掠影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感悟提升,收获成长</b></h1><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活动结束前,我们邀请家长结合幼儿的发展再次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在数据对比中,教师和家长发现幼儿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进步。</span></h1><p><br></p> <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后,我们与幼儿一起欣赏了绘本故事《我真的很棒》,故事里的主人公小迪在飞行中的情绪变化正反映了小班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span></h1><p><br></p> <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师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小迪棒不棒?(此处掌声一片)那你呢?你觉得自己哪里最棒?</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萌萌说:我会穿衣服,我和小迪一样棒;</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隽尔说:我自己吃饭,不要妈妈喂,我也很棒;</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轩轩说:老师,我也很棒,我每天都自己整理玩具……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棒棒哒”。</span></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反思</b></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们给幼儿创设了自然、自信的学习环境,设计了易于理解、便于实践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领悟、感受自己的能干,激发他们“我要自己做”的愿望。</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用欣赏的很光看待他们,相信他们的能力,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当我们用正确的态度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时,孩子会得到极大的鼓舞,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更好地适应生活,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span></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结语</b></h1><h1>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细心教育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只要孩子能做的事情,我们就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同时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耐心培养。</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的课程不会就此止步,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追随孩子成长的步伐,追寻、探索……</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