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乡 寻 梦

纤夫

<h1><font color="#010101">  南方的冬天,雪,可以说是“奢侈”品。每年从12月初,就盼着老天下雪,可老天爷偏偏逗你玩。雪,不仅姗姗来迟 ,即便天随人愿,雪花飘然而至,也是一边下着一边化着。 </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我是个急性子,从小喜欢雪,喜欢雪的洁白,雪的浪漫和简单,总是梦想着在茫茫雪原上尽情地奔跑,行走于天地间,只与雪为伴。今年这个冬天,我不再坐等雪花飘来,决定去雪的故乡—雪乡,登门拜访。</font></h1> <h3></h3><h1> 清晨,大巴车从哈尔滨出发。北方的冬天到处都是一幅幅黑白简笔素描,怀揣着憧憬和梦想,我们并不在乎外面的景色,车内欢歌笑语不断。十来个小时的车程,也未觉得难熬。晚上5点我们到达了第一站——雪谷。<br></h1><h1> 一下车,就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住了:大大的拱形彩灯吸引了我的眼球,“雪谷风情街”。各家大门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灯光闪烁与雪地银光交相辉映,炊烟缭绕,热气腾腾,有点小时候过年的味道。 我们下榻一家地道的民宿客栈,地道的东北大炕,地道的东北饭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味道纯正,让我们大饱口福。</h1><h1> 饭后,不顾旅途劳顿,同伴们个个都是摄影师或麻豆,他“她”们在风情街上大秀特秀起来。不一会儿,天空飘起了雪花,北风也肆虐起来。这会儿,才感觉到风抽在脸上就像刀割脸一般的痛。年轻人依然继续在那儿跳着唱着,我感觉体力有点透支,还是早点钻进民宿的热炕上休息为上。</h1> <h3><h1>  第二天吃过早餐,大部队向雪乡进发。从雪谷到雪乡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我们十来个年纪大一点的同伴,依然坐车前往雪乡。</h1><h1> 真不愧是“雪乡”,虽然没有像年轻人那样身临其境地脚踏厚厚的积雪,淺一脚到脚踝,深一脚到膝关节以上,在雪地上边走边嬉戏打闹,好不开心。我们在车上观赏一路的雪景也让人心驰神往。</h1></h3><h1> 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晶莹,松松的,软软的,像极了厚厚的棉被。从路旁疏疏密密的树枝之间,透出一片片纯净的湛蓝湛蓝的天空,给冬日的黑白简笔画頻添了几笔色彩。苍劲的树枝与白雪珠联璧合,编织出各种奇特的造型,满足人们所有的想象,我感觉比梦中的童话世界还要动人。</h1> <h1>  看着车外茫茫雪原,想起了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漫天雪野上,仗剑独行的身影,白色狐皮的帽檐下紧压着冷峻流闪的目光,三尺龙泉掩饰不住的剑气,冷森森刹然然透鞘而出。胡斐,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该是怎样的侠骨豪情?想起读这部小说时,好向往女主角那一份任性娇纵,好喜欢胡斐这一份朴实豪放。可是我知道:这份野气,在现代生活里已经是不可能见到的。</h1> <h1>  有人说,雪花是这世上最圣洁的花。是呀,看这雪花,是那么的简单纯净,甚至也不强求什么美丽,只一颗素心,便能让我们忘记世事的沧桑,享受当下的清欢。</h1><h1> 聆听雪落时那一阚纯净的天籁,欣赏车窗前一路的玉树琼花,心中暗自感叹,在生命的每一个驿站,凝练着经年的馨香,即使短暂停留,也要莫失莫忘…</h1><h1> 一路美景不断,惊喜不断,遐思不断,大约5个小时,便到了梦幻的童话世界,雪的故乡—雪乡。</h1> <h3></h3><h1>  雪乡其实只有一条Y形街道,目光所及,白茫茫一片,房子上,树上到处堆积着厚厚的雪,造型各异,比人工雕琢的还要富有诗意,富有想向。仿佛是白雪公主的家乡;是童话世界的天堂。 天南地北的人们三三两两,有的步行,有的欣赏美景;有摄影师抓拍镜头,有麻豆摆POS;有的坐在狗拉的爬犁上,徜徉在冰雪世界,各种口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北国雪乡特有的画面。</h1><h1> 到了晚上,就更热闹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欣赏雪乡的夜景。满街随处可见大红灯笼,透出温暖的光,映红了房屋,映红了人们的笑脸,映红了天和地,哦哦!我梦里的雪乡。</h1><h1> 雪乡街道两旁,各种很有特色的地方小吃,品种繁多,味道纯正,叫卖声此起彼伏,游客们一边欣赏着夜景一边品尝特色小吃,尤其是马蒂尔雪糕,吃的人最多(我没有勇气吃,在零下30度的气温,吃着雪糕,那滋味儿,岂不是透心儿凉?)更有意思的是网红雪乡特产—“洒水成冰”,聪明的雪乡商人,烧几瓶热水,10块钱一杯水,高高地向空中洒去,瞬间,魔幻般地变成了一颗颗冰粒呈弧形地落下来,换来游客们一阵欢快的笑声和惊叫声。老板也在欢笑声中赚了个盆满钵满。我从人们脸上的笑容,感受到久违的儿时过年的味道了。</h1> <h3></h3><h1>  起风了。当地人叫白毛风。风卷着屋顶上,地上的雪颗粒,在空中飞舞呼啸,顿时我们领教了雪乡的厉害。羊绒衫、皮马甲、羽绒服,羽绒裤全部套在身上,帽子,围巾,手套,全副武装,还是挡不住雪籽儿的肆虐。它不仅抽打着人们露在外面的脸,手,耳朵,而且,还一个劲儿地钻进你的脖子,衣袖,裤腿,防不胜防。一会功夫,同伴的帽子上便结了冰溜儿,戴着羽绒手套,手还是冻得生疼,我用围巾将我的脸严严实实包起来,只露出一双眼镜,不一会儿,我惊奇地发现,我的眼睫毛竟然结了一层冰霜。</h1><h1> 此时,人们不敢再有任何想法和作为,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没有选择,只能去接受。来不及思考,来不及体味;只有慌不择路地躲避起来。还好,我们的民宿不算太远,我们几个急忙回到民宿。还是有两位女伴脸上冻伤了。</h1><h1> 突然想起老师的一句话,不知是夸我呢还是贬我:千山万水地走过,大把的真金白银付出,还不好好享受一下挨冻的感觉?</h1><h1> 还好, 暖烘烘的东北大炕,让我们立刻远离了寒冷,远离了疲劳,进入了温暖的梦乡…</h1> <h1>本文配图是同行好友祥云拍摄。特此致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