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年复一年又严冬,北国美景鬼斧工。</p><p class="ql-block">观冰乐雪赏雾凇,欢声笑语在其中。</p> <h3>同是冰雪景不同,心有灵犀情相通。</h3><h3>举杯高歌迎新岁,尽享人生畅碧空。</h3><h3><br></h3> <h3> 2019年12月28日,年终岁尾。三滨先和光一行六人,继今年8月《走遍呼伦贝尔》之行后的再次相约出行,共赴吉林雾凇岛观赏雾凇。</h3> <h3> 八月份的呼伦贝尔之行,兄弟六人记忆犹新,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次又有机会交流感情,再续友谊。</h3><h3> 能看得出这都是六十开外的人嘛!</h3> <h3> 乘车五个多小时到达吉林已是中午了。吃过午饭,按照行程安排先游览吉林北山公园。三十多年前,应该是1986年,还是在哈热团委工作期间,曾带领团干部夏令营到过吉林,当年去的是吉林的龙潭公园,之后又去了长春。时隔三十多年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不同的是,那时我们是不到三十岁的年青人,现已年过花甲,老矣啦!</h3> <h3> 揽辔(pei发“配”音)桥,是在吉林北山的东西两峰之间,飞架一座石桥,是用花岗岩砌的单孔拱桥,造型特别精美别致,气势雄伟,高悬壮观,长30米,宽5米,高15.7米。</h3> <h3> 揽辔桥始建于1932年。竣工后,请当时的伪满洲国皇帝赐名,他就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在天津隐居。“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把他找出来做了傀儡皇帝。溥仪正愁不知起什么好,这时近臣宝熙给他讲了一个康熙皇帝东巡吉林的故事。康熙二十一年(1682)圣祖爷东巡吉林,在松花江边望祭长白山,然后率诸王公贝勒到九龙山狩猎。他策马行至两峰之坳时,曾揽辔回首,城外大江弯弓,更有百艘战船排到江中,他龙颜大悦。溥仪听此茅塞顿开,提笔写下“揽辔桥”三个大字。</h3> <h3> 听说今年吉林雾凇景观频繁出现,已连续多日出现雾凇。其实,对于生活在冰城哈尔滨的我们,雾凇到不是什么新鲜的景色,在松花江畔每年冬季也有雾凇出现,只不过持续的时间短,似乎感觉没有吉林雾凇正宗。</h3> <h3> 尽管昨晚休息的很晚,又是住的农家客栈,睡的是火炕,哥几个还是很早就起床,准备吃过早饭上岛观雾凇。可天公真的不作美!连续多日出现的雾凇,今天竟然没有出现。天气预报东北三省今天都要下大雪,而且吉林市的气温达到了零上。真的有些失望!</h3> <h3> 既然已经来到了吉林,还是要登上雾凇岛观赏岛上的景色。虽然,都是冰雪景观,还是要找寻与哈尔滨不一样的感觉!</h3> <h3> 乌拉镇满族乡韩屯到雾凇岛被松花江所隔,由于其上游是丰满水电站,水流较急、水温偏高,即使是冬季也不结冰。据说原来是靠摆渡才能到达岛上,现在已修了跨江桥,往返很方便了。</h3> <h3> 松花江两岸树茂枝繁,冬日里不冻的江水升腾起来的水雾,遇到寒冷的空气,形成冷暖气流交汇,在树上凝结为霜花,气象学称之为“雾淞”,我们习惯地称为“树挂”。</h3> <h3> 这是我们此行的全家福!照片中除了我们兄弟六人,另外六人是刘林滨的老朋友、老驴友,我们新结识的朋友~~“飞扬组合”。</h3> <h3> 晚餐开始,这也是出游活动的重头戏!无论走到哪里,吃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兄弟相聚在一起的欢乐。有我们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欢声笑语。兄弟们先声夺人,很快我们就成了晚宴的主角!</h3> <h3> 一段娴熟的算命先生的套话,活跃了晚宴的气氛,拉近了与初识团友的距离。有人说:凭借这套嗑,大街上摆摊,肯定能赚到钱、饿不死!</h3> <h3> 举杯高歌迎新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毋须排练,这是一支拉的出、能战斗的队伍。不熟悉我们的人是很难知道的,兄弟六人中的多位,年青时都曾从事过共青团工作,想当年也是青年中的活跃分子,有老底子!</h3> <h3> 前来观赏雾凇的南来北往的客人,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每到冬季,乌拉镇韩屯家家户户都成了客栈,开始接待游人。夜幕降临,张灯结彩,家家门前都举办篝火晚会。</h3> <h3> 有人说他像赵本山,我看到更像赵四!</h3> <h3> 难怪说小朱像皇帝,人家是朱元璋的后人,有皇帝血统滴!</h3> <h3> 第一回合:又喝又唱,那只是小试牛刀!出来放放风,一会回去还要继续战斗!</h3> <h3> 战斗继续,歌声与微笑相伴。很快就把其他客人的目光吸引过来了,一伙南方的年轻客人纷纷为我们的歌声点赞、鼓掌!</h3> <h3> 冰雪在带给人们严寒的同时,也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瑰宝。只要充分的利用、发掘,它就会给人类带来财富和欢笑。“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h3> <h3> 兄弟几人用了两多小时的时间,游览了雾凇岛。尽管雾凇没有出现,但大家还是玩的很尽兴。</h3> <h3> 吉林两日游结束了,又是一次难忘的出游。相约2020实施我们远行的计划。期待!</h3> <p>注:“三滨先和光”是由六位同行者的名中最后一字组成。即:“三滨”:吴滨、朱东滨、刘林滨;“先”:王德先;“和”:陈志和;“光”:韦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