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全家人陪着妈妈来地区医院做取痣手术,那是我记忆中与北湖的第一次相见,公园门票两元,熙熙攘攘的人群,园中有湖,湖中有山,弯弯曲曲的小桥,绿树成荫,湖上还有许多小船,可以划着小船在水面自由穿行。</h3><h3>九十年代,我考上大学,送我去读书,父亲带着我们姐弟三人,又来逛北湖,这不是我的第二次,却赶上园子里举办灯会,那些立在水中的彩灯特别吸引我们的目光。</h3><h3>大学毕业,我也在这座城市慢慢扎根,谈恋爱的时候,北湖是最好的去处,闲庭信步,别有一番情调。后来北湖也修缮了一次,去掉了四周围墙,不收门票,自由出入北湖的人也多了。再过几年,结婚生子,孩子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也是北湖,里边吃的玩的,岸上的、水上的游玩项目很多,这里更像是孩子们的乐园。到了她上幼儿园时,每天早上从北湖公园匆匆经过,不会有片刻停留,但下午放学路过时,放慢了脚步,一路边走边玩,走过小石子路,爬上小山坡的亭子,穿过春天的海棠林,夏天的荷塘,一年长青的竹林,抚摸每块石雕,喂食锦鲤……这里有我们抹不去的许多回忆。</h3><h3>北湖是个人工湖,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工挖掘而成,位于城区的中心,很接地气人气,清晨园子里有晨练的、合唱团的、写地书的、还有喂鱼溜鸟的……有的匆匆路过,有的消磨时光,不是节假日的时候,环境怡人,逢年过节,人声鼎沸,挨肩接踵。</h3><h3>园中有一茶楼叫和景,地处僻静,人流量较少,门外有几棵参天大树,一块大坝子伸入湖中,此处毗邻鸟岛,岛上终年是鸟儿们的栖息地,常见麻雀、黄鹂、白鹭,鸟儿不时从水中掠起,口衔小鱼。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吆约三五爱好摄影的朋友来到和景,点一杯香茶,架起长枪短炮,只需在石栏杆上放几粒瓜子,静候鸟儿们的到来。这里的小鸟不怕生,一只、两只…或独啄或群争,屏息按动快门,定能捕捉到精彩绝伦的画面。玩累了,大家又换种玩法,把相机180度围摆在某一石栏杆四周,快门触发器调成同一频道,一伙人在一旁海阔天空,只留一人在另一边仔细观察鸟儿们的动静,倘若鸟儿走进画面,按下手中遥控器,几台相机同时触发快门,角度不同,拍出来的片子各异。老陈是个比较执着的人,喜欢避开大家,一个人悄悄租条小船,躲在水面不起眼的角落里,一呆几个小时,反而他的收获最少,引来大伙儿好一顿奚落。</h3><h3>后来我也去过北京的颐和园两次,杭州的西湖和苏州的拙政园。颐和园是皇家园林的代表作,站在万寿山上,把昆明湖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几百米的木制长廊里画满了各种感人故事,冬天看雪,夏天消暑。</h3><h3>2008年我去了杭州,八月的杭州异常闷热,每二天遇上台风来袭,在雨中游览西湖,别有韵味。西湖很大,水中有白色的、粉色的荷花,亭中躲雨时,可欣赏当地老人的越剧演唱,风把两岸的柳条吹得左右摇曳,撑着雨伞举步维艰,偶尔能看到树上奔跑的松鼠,走过苏堤、断桥、遥看雷锋塔、感受山雨欲来风满楼……</h3><h3>同年我也去了苏州,这里的私家园林很多,最出名的还数拙政园,园子不大,假山树林遮遮掩掩,小桥曲径通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累了可在亭中和石凳小憩,采莲子的穿蓝布花衣的年轻姑娘乘着小木盆轻轻划过。这正是古人追求的画意造境,人在画中游,行走在山水中,小桥流水让整个园子动静相宜,一幅浓缩的田园美景。</h3><h3>北湖虽不如西湖面积大,没有颐和园名望高,更没有拙政园经典,但它一样有中国园林的古韵,婉约、娇羞,宛如待字闺中的少女,也像一首耐人寻味的古诗,也陪伴许多人成长并深深烙下印记的地方。</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