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乡诗国书画院简介</p><p> 庚子阳春芳草绿</p><p> 文乡十里映山红</p><p> 千年古邑宁都,迎来了萬紫千红的春天。坐落在梅江之畔、永宁文化公园的文乡诗国书画院顺景而生。</p><p> 历史宁都曾二次为州府,有在宋代有二位状元,进士132人,举人412人,位于赣南诸县之首。宁都的文化艺术历史上有罗牧、魏书、衷愉、谢士章、蔡爱仁、蔡白采、邱和呜、曾兆芹、刘雨叔、赖秋芸、火石等名家名扬海内,近来宁都有中国美协会员六位,中国书协会员7位,为宁都文艺增添了浓重色彩。</p><p> 文乡诗国书画院旨在继承弘扬宁都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立足宁都,积极开展振兴宁都文化旅游,乡镇振兴等公益活动,加强省内外、县内外书画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宁都传统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在艺术交流、艺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展览,及艺术品市场规范下功夫,做好做强文创产业,使文乡诗国这张宁都的文化名片更亮丽更富有无尽魅力。</p><p> 宁都文乡诗国书画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县内外艺术家,为振兴宁都文化艺术、唱响宁都做出新的贡献。</p> <p><br></p><p>文乡诗国 宁都</p><p>宁都县儒学盛,人才出。自唐至清,考取了状元2名,探花1名(即宋皇祐五年状元郑獬、景定三年特科状元谢元龙、明成化五年探花董越),进士132人,举人412人,著述文集205部,秀才干余人,均位于赣南各县之首。仕途官达四至一品的高级职官67人,成为朝廷文臣武将者有:南唐礼部尚书衷愉,南宋理宗帝所拜右丞相崔与之,宋代太常寺卿黎尧、尚书仆射刘越驭、胡承憨,明代弘治工部尚书董越等文臣;南宋抗元英雄陈继周、尹玉;明代卫国将军卢述、抗倭英雄陈勉;清代军功显赫的大将军叶信等武将。</p><p>一千多年来,宁都文学艺术呈现出波涛起伏、史诗般的壮丽篇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知名文人,甚至出现全国数一数二的大文学家,南宋时宁都被誉为“诗国”,明末清初被誉为“文乡”。</p><p>诗国</p><p>宁都盛产诗,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出现在汉初,亦是诗歌。《宁都直隶州志》载有汉代诗歌——《金精十八章》(今传其五),他比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早了400多年,其作者张丽英,生于西汉初年,是个女道士(即翠微峰金精洞修炼的张仙人),被视为宁都文学的开山祖师。</p><p>翠微峰金精洞</p><p>唐末五代十国,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全国知名诗人团体——史称“廖氏文学集团”,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廖匡图、廖凝、廖融。《全唐诗》录廖匡图诗4首、廖凝诗3首、廖融诗6首。</p><p>宋代,宁都文学群星璀璨。北宋时有“孙氏五贤”(即孙长儒、孙立节、孙勰、孙虑、孙登科),在仕途和文学上都有不俗的建树,苏东坡还为其中的孙立节特别写了《刚说》一文,后来朱熹又为《刚说》写了《跋》。与“孙氏五贤”同时代的郑獬,是宁都第一位状元,他的诗词成就很高,“词章豪伟峻整,同辈望尘莫及”,是同时代数一数二的名家,著有《郧溪集》。到南宋时,宁都有宰相诗人崔与之,诗词都有很高的造诣,“词风雅健”为“粤词之祖”,著有《崔清献公集》。除此之外,宋代诗人还有肖立之、肖士赟、曾兴宗、曾原一等。其中肖立之的文学成就算是比较高的,钱钟书选注的《宋诗选注》,一共选了80位诗人的诗,郑獬的诗选了4首,肖立之的诗选了5首。曾原一名声大震是在游历南昌之后,他与同时游历南昌的著名诗人戴复古一起创立“江湖吟社”,一时诗名大噪,“海内宗之”。散文家彭士望在为《魏叔子诗集》所作的序中说:“吾江右诗盛于宋,有'江西诗派',曾苍山辈起,宁都称诗国。”</p><p>文乡</p><p>明代,宁都出现了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董越,他是赣南历史上唯一考取探花的人,官至南京礼部侍郎、工部尚书,曾出使过朝鲜,是赣南最早的外交官,著有《朝鲜赋》。他的儿子董天赐也是进士出身,也有文集传世。</p> <h3>文乡诗国一陈奇涵将军儿子陈崇北题</h3> <h3>毛主席像一刘文西画</h3> <h3><font color="#010101"><p>崔寒柏题</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宁都水口塔</p></font></h3> <h3>易堂九子雕像一刘维奇作</h3> <h3>罗牧山水画。</h3> <h3>罗牧山水画。</h3><h3>江西宁都古称文乡诗国,历代文人辈出。在明末清初,中国画坛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星,这就是被誉为“江西画派”鼻祖的罗牧。</h3><h3>罗牧,(1622~1708),出生寒苦低微,拜本邑书画家魏书为师。他自幼聪慧好学,能诗善画、精制茶,中年曾流寓江浙一带以卖画为生,其山水画“笔意在董(董其昌)、黄(黄庭坚)之间,林壑深秀,墨气滃然,诚为妙品,江淮有祖之者,所称江西派也”(清张庚《国朝画征录》)。明末清初江浙一带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成为四方文人、画家聚集地。在“吴门画派”的影响下,一时或以地域师承、或以风格技法等分宗立派的风气盛行。罗牧作为“江西画派”鼻祖,虽多有追随者,但因长年的颠沛流离,在江浙一带终未能形成绘画风格、笔墨、艺术旨趣近同的较为固定的绘画群体。当时对“江西画派”的称谓,严格地说是江浙一带文人对江西画家罗牧以及绘画风格的认可和尊称,是时代风尚使然。罗牧晚年寓居南昌,在纸墨中讨生活,凄苦窘迫。</h3> <h3>罗牧山水画。</h3> <h3>魏禧</h3><h3>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字冰叔,一字凝叔,号裕斋,亦号勺庭先生。江西宁都人。[1]明末清初著名的散文家。与侯朝宗、汪琬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2]与兄魏祥、弟魏礼并美,世称“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邱维屏、彭任、曾灿等合称“易堂九子”。[3]魏禧论文主张经世致用,积理、练识,他长于策、论等以广大胸怀而谋天下之事的文体,同时对其它文体的创作也都有所心得,并且写出了煌煌百万字的作品。[4]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迹,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著有《魏叔子文集》22卷,《诗集》8 卷,《日录》3 卷,《左传经世》10卷,《兵谋》、《兵法》各1 卷,《兵迹》12卷。[5]散文作品有《邱维屏传》和《大铁椎传》</h3> <h3>看竹图一清戴苍作</h3> <h3>魏禧小楷</h3> <h3>彭士望等人跋</h3> <p>邱和鸣像</p><p>邱和鸣(1873-1939)字履荪。江西省宁都县县城人。</p><p>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举人。曾举孝廉。善真草隶书,终身任教。为人敦厚,治学严谨,与邱珍、邱璧并称 “宁都三邱”。曾兆芹为他撰写的传略说:“邱公履荪,性益谨厚,学穷儒门。凡先正之言,沉浸涵濡,砥砺甚笃。早年聚徒讲学于南郊塔山寺。既举孝廉,尤爱新学,遂先后主讲江西省立第二师范、第十一中学、省赣师、省赣女师、幼中等校,历四十余年。</p> <p>邱和鸣书法</p> <h3>蔡爱仁像</h3><h3><br></h3><h3>蔡爱仁(1886-1984)名吉生,号爱庐。江西省宁都县县城人。</h3><h3>基本内容</h3><h3>蔡爱仁(1886-1984)名吉生,号爱庐。江西省宁都县县城人。先祖五代时由长安迁居虔化 (今宁都)县。爱仁出生于贫寒的书香门第,其上代蔡白采系清初宁都名士,著有 《鸥迹集》行于世。爱仁十二岁开始读群史,学写策论。因天资聪明,刻苦努力,“书报凭手抄,蝇头加朱墨”,从小就学有所成。二十世纪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消息传来,爱仁忧愤交加,曾泪湿衣衫,赋诗抒发愤懑。1902年,清改科举办学堂,他考入江西优级师范,专攻数理。1909年,中宣统己酉科拔贡,参加保和殿殿试名列一等,分发部曹任职。1911年武昌起义,爱仁在家乡热烈响应,加入同盟会,并任同盟会宁都分会副会长。未几,袁世凯窃国篡权,爱仁愤然参加了李烈钧发起的 “二次革命”。讨袁失败后遭通缉,曾避于瑞金上田村族人家十一月之久,后回家乡任教。1925年北伐战争爆发,他又毅然投笔从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司令部秘书,随部转战苏、浙、赣等省。北伐战争胜利后,他再度回乡任教。1934年江西省政府委为东乡县县长。翌年,奉派主持赣南锡矿开发。1937年辞职返里,此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江西省立第九中学、第三农校、第四中学、第二女中任教。1940年,任宁都县立中学校长。解放前夕赴台,历任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校、法商学院、中兴大学教授。1968年退休。晚年致力于经学研究,写成 《论语吟哦集》和 《中庸研究》。台湾学术界评价 《论语吟哦集》说:“天下有志功名之士,莫不以研习 《论语》为进德修业之津梁。而吟哦篇章,诗赞圣道者,数千年来,尚未之见。有之,当以今之蔡教授爱仁先生撰著之 《论语吟哦集》为嚆矢。皇皇诗篇,发扬圣学,辟千古未有境,启后世无穷之思。” 《中庸研究》则得于右任高度评价:“中庸易义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蔡教授爱仁研究此书有年,谓其为平凡中的伟大,深得斯旨。”爱仁还擅长书法,正楷、隶体、行书,均得心应手,造诣甚深。1984年,爱仁病逝于台北。他生前曾于诗文、日记中表达了对故园、亲朋的眷恋和怀念,渴望祖国早日统一。</h3> <h3>曾兆芹与黄镇</h3> <h3>曾兆芹在投票</h3> <h3>曾兆芹书法</h3> <h3>曾兆芹国画</h3> <h3>曾兆芹国画</h3> <h3>刘雨叔</h3><h3>刘雨叔(1919——1987),原名刘文卿,笔名矍叟.原籍江苏省邗江县,迁居江西宁都,一生酷爱书画与戏剧艺术.早年专攻国画,成为赣南地区遐迩宁都乡村师范,省立宁都中学和私立阳都中学当教员.建国后,曾任宁都分区人民京剧团副团长,省立宁都联合中学教员,,宁都县文化馆外聘用画家,是赣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h3> <h3>刘雨叔书画</h3> <h3>刘雨叔画</h3> <h3>刘雨叔画</h3> <h3>火石(1926-2013),原名卢升,宁都县人,曾为中国剪纸研究会理事、江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剪纸),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其“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h3> <h3>火石书法</h3> <h3>火石剪纸</h3> <h3>赖秋云(1910年—2005年),女,生于1910年8月19日,江西宁都县人。12岁丧父,幸得其叔父资助,继续学业。1930年前后到上海求学,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校(上海美专),得到刘海栗、潘天寿、诸间韵(吴昌硕外甥}等众多名师的指可。毕业后回到江西,在南昌举办过画展,是江西省女子开办画展第一人,曾为南昌汉口营业税总局职员、宁都县立翠微女校校长。省立九江女师教员、国立铅山师范校教员,</h3> <h3>赖秋云菊花图</h3> <h3>赖秋云梅竹</h3> <h3>赖秋云花卉图</h3> <h3>罗牧山水</h3> <h3>文乡诗国书画院名誉院长,艺术指导创作的宁都十景图所选部分。</h3> <h3>莲花山云海一孙宪作</h3> <h3>莲花福地一罗文华作</h3> <h3>起义惊雷一李焕荣作</h3> <h3>赖村岗寨一张义宾作</h3> <h3>漫游湿地一王德敏作</h3> <p>编辑:王德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