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黄山游:来自黄山老街的欢乐。

周又村

<h3>跨年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去黄山的屯溪老街。</h3><h3>屯溪老街初始于宋明时代,坐落在屯溪市中心,全长1272米,包括一条直街,三条横街,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造的300余栋徽式建筑构成。西窄东宽,形成鱼骨状,整条街像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身在其中犹如行走在穿越宋,明,清的朝代。</h3><h3><br></h3> <h3>我们一行中,有两位摄影专家,一位是李昌德,一位是李治中,他们的摄影,与其说是照片,不如说是作品。单反机不是一般摄影爱好者都能拍出好的作品,这与他们多年的摄影技术的累积分不开的。</h3> <h3>李昌德的艺术摄影。</h3> <h3>兰萃向推磨师傅讨教磨豆腐的过程。(李昌德拍)</h3> <h3>黑白的照片,层次感,立体感特别好。</h3> <h3>抓拍一幅河边洗衣男女的画面,特别富有南方水乡的特色</h3> <h3>似鸳鸯戏水,又似人间的向往。</h3> <h3>李治中的艺术摄影。</h3> <h3>春江水暖鸭先知?(李治中摄)。</h3> <h3>镜中花。(李治中摄)。</h3> <h3>镜中缘。(李治中摄)。</h3> <h3>我们十九团是知青文化的很有自己特色,自己风格的。个人的有画家陈宜民,有篆刻家李乐山。</h3><h3>有一支很强的摄影队伍,他们的摄影作品,在知青的画册上占据了半壁江山。</h3><h3>还有一支誉满兵团乃至东三省的现代芭蕾舞剧整本的《白毛女》。</h3><h3>每次周年庆的活动,在文娱方面的节目都展现了我们十九团的组织,文化,娱乐的丰富和精彩。</h3> <h3>于建华是一位非常有组织能力,非常有奉献精神的带头人,每次大型几百人的活动,她都事无巨细与兰萃,毛佩令,黄宝莲等一起策划,布置,落实,自己还参与节目的排练演出。十九团的“娘子军”很有水平,很有战斗力。</h3> <h3>走着走着,又走到了一起,这是一支队伍,一个集互助,欢乐,激情四射的队伍。多年来一直聚在一起,虽然都是古稀了,但血液里流淌着青春的激流。一句话:这是不老的传说。</h3> <h3>祝李治中兰萃夫妇在2020年“紫气东来”。</h3> <h3>初恋感觉?</h3> <h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h3> <h3>老街的一处。</h3> <h3>老街的文房四宝的商品店有许多。记得有一年在央视的节目中提到徽商与晋商的区别。总结到最后的结论是虽然各有特点,比如晋商讲忠义,喜欢供奉“关云长”,徽商更重视文化,在安徽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是世界瞩目,文人出名的许多。可见安徽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h3> <h3>自己忍不住写几个字,由赵家二妹录影。</h3> <h3>老魏,老周,除了会讲笑话,“酒鬼”是他们的别号。哈哈😄。</h3> <h3>姐妹情深。</h3> <h3>三姐妹处处在一起。</h3> <h3>其实这也是一个博物馆。它展示了徽州文化,人文,风俗……</h3> <h3>安徽的茶叶闻名于世。</h3><h3>有黄山毛峰,太平侯魁祁门红茶。</h3> <h3>我买了其中两款:祁门红茶,太平侯魁。</h3> <h3>跨年活动结束了,昨晚七点左右,都到家了。夜里拍摄的照片如雪片一样,我选了一些,连夜做成美篇献给还在欢乐中的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