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友爱</h3><h3>友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友爱是指维护社会群体的组合和家庭的聚合的高尚而必需的德目,狭义的友爱是指一个人亲近、支持、帮助他人的行为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情感。对于幼儿来说,友爱品格培养的主要内容是指孩子乐于、并且能够与同辈(同伴)友好相处。</h3> <h3> 友爱作为一种基本的品格,可以帮助幼儿构建和谐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为将来独立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友爱品格对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h3> <h3> 友爱会影响孩子的同伴交往关系。人类能够得以延续至今,得益于人类集体协作,而集体协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即友爱。孩子的发展绝不能离开与同伴的交往。和谐的人际交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而友爱正好可以满足以上需要。</h3> <h3>我们的家长课堂,老师讲解了友爱的含义,及怎样引导孩子进行友爱的表现。</h3> <h3>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谐”, “和为贵”的思想一直是中华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伦理原则,而“和谐”思想在幼儿时期的表现就是“友爱”的品格。</h3> <h3> 在生活中,父母要多关心孩子,让他们体验到来自父母的关爱。父母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协助他们完成一个共同的作品。此外,父母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比如,幼儿园回来,与孩子聊聊幼儿园发生的事情,问问他们在幼儿园生活的状态与心情。父母这样做,一方面,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强亲子沟通,有助于增强父母与孩子的感情。最重要的是,只有孩子体会到足够多来自他人的关心,他们才会切身体会到关心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主动的去关心他人。除此之外,在让孩子接受关心的同时,父母还要教会孩子如何给予关心。教会孩子注意他人的需要,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关心。</h3> <h3> 尊重是友爱的前提与条件。在与人交往中,教会孩子自尊与尊重他人,尤其是要告诉孩子,要以平等的态度与人相处,不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h3><h3><br></h3><h3>具体来看,首先要让孩子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人与人相处,最初建立在语言交流上,要在日常的交流中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会用“请、麻烦、谢谢……”孩子懂礼貌,同伴就喜欢和他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懂得谦让,这就增进了的友谊。</h3> <h3> 只有宽广而聪慧的心灵始终能发现友爱之情。</h3><h3>——(德国) 海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