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拜诗圣

张秀岩

<h3><br></h3><h3> 年逾古稀,却喜欢上了杜甫。</h3><h3> 他的胸怀以及他诗风的磊落清苦,总是在我心间低荡。年轻时还不懂,可能是只有到了这般年岁,才会渐渐懂得些杜甫。</h3><h3> 为此,我曾两次到杜甫草堂拜谒诗圣。最近一次是2019年12月23日,我是借着陪贝奇到成都华西医院眼科看病的机会去了杜甫草堂。 </h3><h3>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自号“少陵野老”。晚年在成都时曾被荐举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多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享年59岁。</h3><h3> 杜甫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被誉为诗史,尊为诗圣。</h3><h3> 据公园提供的史料记载:公元759年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在城西的浣花溪畔修筑了几间茅屋,暂时有了栖身之所。这就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h3><h3>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它像一个慈祥的古稀老人,幽静中透着淡泊,所到之处溪水蜿蜒,美木繁荫。若随便找一棵树访问一下年纪,怕都有上百岁了。尤其是竹子,几十株、上百株挤在一起,简直参天高木,须仰视方能一窥全貌。池塘里的荷花早已凋零,留下的枯枝败叶随风摇曳,略感冬日的凄婉。</h3><h3> 工部祠是杜甫草堂的灵魂,里面供奉着杜甫塑像。因杜甫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人称杜工部,所以这重殿作了如此命名。祠前有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著名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何绍基也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子。</h3><h3> 进入祠堂,正中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东西两侧陪祀的则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h3><h3> 那杜甫以后的诗人,谁有资格坐在他老人家的身边,一起享受这千载以降的香火呢?杜甫塑像两侧的楹柱上的一幅对联揭晓了答案:</h3><h3> “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h3><h3> 与他生活在不同时代的陆游、黄庭坚曾深受杜甫影响,在宋代诗歌中居于主流位置,请这两位宋代的贤哲登堂入室,也是实至名归。</h3><h3> 杜甫当年盖的茅草房就建在浣花溪旁。在唐朝时浣花溪江阔水宽,能行大船。杜甫诗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描绘浣花溪当年的繁忙景象。我们今天见到的浣花溪已是环绕公园的小池塘。就是这条灵性的河,不断以变幻多姿的形象给杜甫带来了安静、快乐和灵感。</h3><h3> 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h3><h3> 今日的杜甫草堂是经多次修复而成。</h3><h3> 据说,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找到了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h3><h3> 由“少陵草堂”碑亭向北,过一座横跨溪流的小木桥,就可以看到一座茅草覆顶,黄泥涂壁的典型川西农居建筑。我们所看到的茅屋是1997年2月在茅屋遗址上恢复重建的。</h3><h3> 在杜甫草堂里停停走走,阅读着这座千年的草堂遗址,自有一番感慨:时光荏苒,转眼就是千年。只有伟大的人,才不会被时间打败。当年的良田沃野,当年的花溪草堂,早已成过眼烟云,面目全非,而惟有他的诗和他的精神与时代同行,永远不会消失。</h3><h3> 今日的杜甫草堂已被森林般的钢筋水泥建筑所包围,被城市的喧嚣所覆盖。如果今天请这位诗圣重新回到草堂来,回到这个连浣花溪的水也需要用水泵循环,不知道他是否住得惯?</h3><h3> 我看见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茅屋前摄影留念。妻子的脖子上围着一条鲜艳的围巾,手拿书卷,英姿勃勃地站在屋前,等着丈夫为她留下这珍贵的一瞬。我远远地望着他们,心里隐隐升起了一丝感动。有无数旅游爱好者喜欢在气势恢宏的皇家圣殿前或华丽繁复的现代景观前合影留念,而这对年轻的夫妇却把一座简朴的茅屋留在他们的生命影像之中。</h3><h3> 杜甫草堂不像武侯祠,它不是用来纪念蜀国的满朝文武,而仅仅只是纪念一个曾经在成都客居过四年,当年相当的落魄,但却非常伟大的诗人。因此当我在幽寂的园林间漫步时,就带有了一种凭吊的心绪,细心地品味诗人的经历和苦难以及那些堪称千古绝唱的诗篇,而没有更多的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的传奇故事来打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在一处林间小路旁,竖立一块方石,上面刻有当代著名作家冯至先生的一段留言:</h3><h3> “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欲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是啊!杜甫的一生就像空旷午夜划过天庭的流星。这个星空下寂寞的老人,除了给我们留下那些气雄天下的诗歌,就只有三座纪念他的草堂。</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杜甫草堂中漫步,庄重而神圣。你可以一直想着杜甫这个人,感动于他的种种……</h3> <h3> 工部祠,杜甫草堂的灵魂</h3> <h3>  清代建塑的杜甫像位于工部祠的中央</h3> <h3> 荒江结屋公千古</h3> <h3> 异代升堂宋两贤</h3> <h3>自许诗成风雨惊, 将平生硬语愁吟, 开得宋贤两派;</h3> <h3>莫言地僻经过少 ,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h3> <h3> 南宋诗人陆游</h3> <h3> 北宋诗人黄庭坚</h3> <h3> 重修成都少陵草堂记</h3><h3> 此碑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99)</h3> <h3> 民国十年木刻杜甫画像</h3> <h3>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主要纪念性建筑之一</h3> <h3>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成唐变雅。</h3> <h3>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h3> <h3> 杜陵落笔伤豺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