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而是一次获取知识,洗涤心灵的过程。</h3><h3> ——题记</h3> <h3> 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经过缜密的计划和安排,2020年新年伊始,回郭镇一中九年级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到二里头夏都博物馆参观研学。</h3> <h3> 二里头是中华文明——华夏第一王朝的开端,被称为“最早的中国”。</h3> <h3> 空中俯视夏都博物馆,好像一把开启华夏文明的钥匙。</h3> <h3>整装待发的研学队伍。</h3> <h3> 整齐划一的研学车队,俨然如冬日的一道亮丽风景线。</h3> <h3> 列队有序来参观,一中精神尽彰显</h3> <h3>讲解员带领大家认真参观。</h3> <h3> 如穿越历史的星空,我们走进了华夏第一王朝——夏朝。</h3> <h3>赫赫夏都,第一王朝。</h3> <h3> 瞻仰千古圣贤——大禹</h3><h3><br></h3> <h3> 展厅里,镇馆之宝——七孔玉刀、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青玉牙璋、网格纹青铜鼎、乳钉纹青铜爵一一亮相,它们代表了当时二里头先进的青铜冶炼和绿松石镶嵌科技水平,同时,作为王权象征,也展示出二里头作为一个广域王权国家的都邑所应有的威仪。</h3> <h3> 夏人与酒关系密切,夏后少康被称为酿酒始祖,史称“杜康”。</h3> <h3>尘封数千年的历史文物展现在世人面前。</h3> <h3>“绿松石龙形器”解释了中国最早的龙图腾。</h3> <h3>同学们带着问题聆听讲解并认真记录。</h3> <h3>提出问题,同讲解员交流。</h3> <h3> 博物馆里对高科技的体验增添了学生的参观乐趣,使学生对历史文物的了解,更加直观和深刻。</h3> <h3>二里头遗址发现者——徐旭生先生。</h3> <h3>鼎盛中国——中国鼎文化展出</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各班合影留念</font></h1><h3></h3> <h3>同美丽的导游员合影留念,感谢您的辛勤付出!</h3> <h3> 下午的快乐时光已经过去,我们的活动也接近尾声,但是我们的研学并没有结束,在学习的路上我们从不曾停息……</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镇馆之宝欣赏</font></h1> <h3> 绿松石器</h3> <h3> 乳钉纹青铜爵,是出土的唯一一个带花纹的铜爵,造型优美飘逸,被誉为“华夏第一爵”。</h3> <h3> 到二里头时期,青玉牙璋成为高级贵族和王权的专属用品,是权利和等级身份的象征。</h3> <h3> 这只不起眼的青铜鼎代表着夏朝开始掌握青铜锻造技艺,具有划时代的寓意。</h3> <h3> 大名鼎鼎的“七孔玉刀”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出土的最大的玉器</h3> <h3>二里头镇馆之宝“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h3> <h3>绿松石饰品</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郭镇一中</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1月2日</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