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历史: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纪录片)

蒋昌军

<h1><font color="#ed2308"><b>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背景</b></font></h1> <h1><h1><b>  中越两国的陆地边界全长1300余公里,是双方都承认了的已定界。中国人民曾为越南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作出过巨大的牺牲。 可是,越南在结束抗美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后,便实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并把中国视为其推行扩张政策的主要障碍,极力恶化中越关系,迫害和驱赶在越南的华侨,直至提出对中国南海的部分领土要求。在派兵侵占中国南沙群岛6个岛屿后,又不断在中越边境滋事,制造武装挑衅和流血事件,从1974年的百余起发展到1978年上千起。对越南的背信弃义行为,中国政府再三向越南政府提出规劝和警告,提出通过谈判合理解决两国边界争端。然而,越南政府和军队视中国政府的主张和态度为软弱可欺,挑衅和入侵活动变本加厉。从1978年8月至1979年2月,武装挑衅达700余次,入侵中国领土160余处,打死打伤中国军民300余人,严重危害中国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中央军委作出了实施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b></h1></h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font color="#ed2308"><b>对越自卫还击战真实战况</b></font></h1> <h1><b>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参战部队共7个军22个师36万人,并有参战民兵、民工70余万人,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800余辆,各种火炮9000余门,各种车辆3万余辆。<br>中国人民解放军东西全线推进越南北部境内纵深30-50公里,最远达100公里。收复了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浦念岭和庭毫山地区;攻占越南北部高平、谅山、黄连山、莱州4个省的3个省会、1个市、16个县城、3个镇以及广宁、河宣两省部分地区;歼灭性打击了越军第3、345、346师,重创316A师另7个团、25个营(队),部分歼灭了越军325B、327、337、338师另12个团(旅),拔除了35个公安屯,共歼敌57152人(击毙47700余人,击伤7270余人,俘虏2173人);缴获各种火炮916门、各种枪支和火箭筒及40榴弹发射器16062支(挺、具)、汽车236辆、苏制反坦克导弹817枚、导弹22枚,击毁坦克和装甲车54辆、火炮781门、汽车594辆,炸毁导弹基地3个、机场3个、导弹发射架2个,同时摧毁了越北的大量军事、政治、经济设施。<br>在1980~198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越南人民军4万人以上。在整个十年中越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毙伤俘越南人民军和其他武装人员10万人左右。<br>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消耗弹药2.38万吨,其中炮弹106万发,子弹5500万发。作战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毁伤坦克和装甲车228辆(其中被越军击毁44辆)损毁汽车490辆,损毁火炮(主要是82毫米口径以下的迫击炮和无坐力炮 )百余门。<br>越南也有自己的说法。根据越南国防部军事历史院编的《越南人民军50年(1944~1994)》(军事译文出版社中译本),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6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全线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经过30昼夜(2.17日-3.18日)的战斗,越南军民消灭和重创中国3个团18个营,击毁和击伤550辆军车(坦克装甲车280辆),击毁115门大炮和重型迫击炮,缴获了大量武器。<br>解密中越战争:中国军队伤亡真相解密中越战争:中国军队伤亡真相<br>​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由于部队刚刚经过文革动乱,军队员额极度膨胀,军备水平低下,训练不足,战斗力较弱,协同作战能力较差,出现大量作战不力和伤亡事件。<br>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伤亡比较惨重,根据官方正式统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减员3.4万余人,其中牺牲和失踪8500余人,负伤和非战斗减员2.5万余人。<br>参战重武器的损失也比较惨重。其中最严重的参战装甲部队的损失,我军投入了六个坦克团,参战大约500辆坦克,装甲车100余辆,各种保障汽车400余辆。基本上相当于两个坦克师的战役突击。坦克部队共参加战斗70余次,击毁击伤越军坦克和装甲车17辆。火炮108门,汽车56辆,摧毁火力点1210个,火炮阵地9个。有2个坦克营,3个坦克连,2辆坦克和12名坦克手获得英模称号。我军战损坦克609辆次,通过现场抢救恢复行动能力的有533辆次,平均每辆坦克战损一次以上。共有76辆坦克被击毁,其中32辆战损坦克无法现场修复,被后送修理,有44辆坦克被越军彻底击毁,经过处置后遗弃。<br>还出现了多起误击伤亡事件。正像过去一名美军军人说的:“战场上最危险的,除了敌人,其次就是友军的炮火”,解放军也是一样。根据公开发表的第41军、42军、54军、11军等军史整理,我军参战部队共发生10次比较严重的误伤误击事件,最严重一次伤亡达30余人。战后,各部队均将此战例作为典型的战场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在1984年以后开战的边境自卫作战中,由于上下重视,组织协调顺利,误伤事件明显减少。​<br>历时半个月的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得到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作战为我军山地, 山岳丛林地条件下诸兵种合成作战技战术运用提供了很多教益和启示。在中越双方交战过程中, 由于山岳丛林地的特殊性和有利条件,越军步兵在实战中大量运用阻击战,伏击战战术来对付我军之穿插迂回,分割包围战术,越军节节阻击与四处设伏相结合,是越军惯以用来对付我军的基本作战方法。<br>我军通过对越作战第一阶段中的战火洗礼,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进一步领会和把握了山岳丛林地域的作战特点,对越军步炮协同,步坦协同以及阻击战,伏击战有了深刻地认识和体会。<br>一九七九年在自卫还击,保卫边疆战斗中,越军在作战方式上大量使用阻击战和伏击战,对我军有一定威胁,在对越作战第二阶段作战中,我军慎重穿插,慎重接敌,在研究和分析当面越军的作战特点和越南山岳丛林地特点上下功夫,避免了许多伤亡,在技战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加强了步炮, 步坦诸兵种合成作战协同,提出穿插突击分队应具有针对越军技战术运用的反阻击能力, 穿插时机的把握和选择要根据敌情,地形,作好歼敌预案。<br>在对越作战第二阶段中,我广西东线, 云南西线作战部队越战越勇,歼敌甚多, 连克越北重镇和越南广大地区,胜利地完成了我军对越作战任务。&nbsp;</b></h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font color="#ed2308">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参战部队序列及指挥员:</font></b></h1> <h1><b>东线兵团<br>广州军区司令员(前敌指挥):许世友(开国上将)<br>副司令员:刘昌毅(开国中将)<br>政委:向仲华(开国中将)<br>副政委:谷景生(开国少将)<br>参谋长:周德礼<br>副参谋长:焦玉山(开国少将)<br>政治部主任:王淳<br>北集团:<br>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集团部队总指挥):欧致富(开国少将)<br>广州军区陆军第41军(步兵第121师、步兵第122师、步兵第123师)<br>军长:张序登(1988年中将、官至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政委:刘占荣<br>第121师师长:郑文水(官至第41军副军长)<br>第121师副师长:李新良(1998年上将、官至北京军区司令员)<br>第121师副师长:李培江<br>第123师367团连长:刘粤军(少将军衔、现任兰州军区参谋长)<br>某团参谋长:欧金谷(2003年中将、现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br>南集团:<br>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集团部队总指挥):吴忠(开国少将)<br>广州军区陆军第42军(步兵第124师、步兵第125师、步兵第126师)<br>军长:魏化杰<br>政委:勋励<br>副政委:王永宁(1988年中将、官至成都军区副政委)<br>第124师师长:固辉(1994年上将、官至南京军区司令员)<br>第124师司令部作训科科长:刘镇武(2004年上将、现任副总参谋长)<br>第124师参谋长:文国庆(1995年中将、官至广州军区副司令员)<br>第126师副师长:孙佳权<br>第126师副师长:赵连玉(1979年3月牺牲,对越反击战中我军职务最高的两位烈士之一)<br>第126师副政委:林凤云(1979年2月17日牺牲,对越反击战中我军职务最高的两位烈士之一)<br>某团政委:熊自仁(2000年中将、现任南京军区副政委)<br>某炮兵营长:陈显华(1993年中将、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员)<br>东集团:<br>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集团部队总指挥):江燮元(开国少将)<br>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步兵第163师、步兵第164师、步兵第165师)<br>军长:朱月华(官至广州军区副司令员)<br>政委:郭长增(代)<br>副军长兼164师师长:萧旭初(1988年少将)<br>第163师师长:边贵祥(后任第55军军长)<br>第163师政委:吴恩庆<br>第163师副师长:李万余(后任第55军副参谋长)<br>第163师参谋长:邢世忠(1998年上将、官至国防大学校长)<br>第163师487团政委:刘远节(1988年少将、官至广东省军区政委)<br>机动集团:<br>1:武汉军区陆军第20军(步兵第58师)军长:张福钰(后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br>2:武汉军区陆军第43军(步兵第127师、步兵第128师、步兵第129师)<br>军长:诸传禹(后任湖北省军区司令员)<br>政委:赵盛昌(代)<br>副军长兼127师师长:张万年(1993年上将、官至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br>3:武汉军区陆军第54军(步兵第160师、步兵第161师、步兵第162师)<br>军长:韩怀智(1988年中将、官至副总参谋长)<br>政委:朱志伟<br>副军长:王英洲(1988年少将、官至河南省军区司令员)<br>副政委:成得禄<br>军司令部作训处处长:蒋于华(1993年少将、官至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br>军区炮兵作训处处长:陶伯钧(1998年上将、官至广州军区司令员)<br>第160师师长:张志信<br>第160师政委:李兆贵<br>第162师师长:李九龙(1994年上将、官至成都军区司令员)<br>第162师副师长:田云杰<br>4:成都军区陆军第50军(步兵第148师、步兵第150师)<br>军长:张志礼(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员)<br>政委:张立勋<br>西线兵团<br>昆明军区司令员(前敌指挥):杨得志(开国上将)<br>第一政委:刘志坚(开国中将)<br>副司令员:张海棠(开国少将)<br>参谋长:孙干卿(开国少将)<br>政治部主任:刘炎田<br>武汉军区作战部副部长(协助杨得志指挥西线作战):梁光烈(2002年上将、现<br>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br>1: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步兵第31师、步兵第32师)<br>军长:陈家贵(官至昆明军区副司令员)<br>政委:张琦<br>2: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步兵第40师、步兵第41师、步兵第42师)<br>军长:张景华(后任昆明军区参谋长)<br>政委:范新友<br>第42师师长:王润成<br>某师参谋长:王继堂(中将、后任驻香港部队司令员,现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br>3:成都军区陆军第13军(步兵第37师、步兵第38师、步兵第39师)<br>军长:阎守庆(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员)<br>政委:乔学亭(官至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br>4:成都军区陆军第50军(步兵第149师)<br>第149师447团参谋长:桂全智(2001年中将、官至成都军区副司令员)</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