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记陈艳梅工作室2019年工作回顾

梅子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致力活动“多样化” </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学员成长“多元化”</font></b></h1> <h3><b>  光阴漫漫,流年婉转,时光的脚步一路向前;来不及细数光阴的故事,来不及细品岁月的美好,一年,又是一年!回首工作室一年来的各项工作开展,用五个字形容:累并快乐着!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好新的长征路。”这是习主席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我把它落实到我的各项工作中。这一年来,我以“多样化”的活动开展来推动学员“多元化”的成长。让每个学员都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不同的活动,不同层次的对话、不同层次的领悟、不同层次的收获,才有了学员精彩纷呈的成长和绽放!</b></h3><h3><br></h3><h1><font color="#167efb"><b>这是我们第一次工作会议,大团圆哦!</b></font></h1> <h3><b>在第一次大会上,五位老师(朱丽辉、卢白雪、李珊龙、杨罗、何思)作了寒假读书交流。</b></h3> <h3><b>在第一次大会上,五位教师(许珏、申煜、许茵子、张明、肖艳平)作了工作室一年学习的收获分享。</b></h3> <h1><b><font color="#ed2308">一、专家引领,彰显工作室学习的高度。</font></b></h1><h3><b> 专家的高度,是我们每个人仰望的方向。“走出去,请进来”一直都是教师成长的一项有效途径。“走出去”容易,但人员分散,不够集中。“请进来”学习的面更宽。2019年5月19日,我邀请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老师来城区一小上课和讲座,工作室全体学员全部参加。</b></h3> <h3><b>  徐老师倡导“无痕教育”,他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徐老师站在一个很高的教学视角上进行课堂教学的谋划与设计,课堂上环环相扣,行云流水。</b></h3><h3><b> 徐老师站在儿童的视角,“无痕”地让学生一步步去认识与把握解决问题的策略。</b></h3> <h3><b>  我还指导工作室的学员刘娅老师与徐老师同台上课,执教《求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受到了徐老师的高度点评和赞扬。</b></h3><h3><b> 徐老师充分肯定了邵东小数教育人对教育初心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并表示希望还有机会再次到邵东和大家一起畅谈小数教育新思想!</b></h3> <h3><b>  为了达到资源的最大辐射,我们还邀请了邵阳市教科院领导,两市塘中心校领导,韩丽静工作室以及两市塘片区的所有数学教师,大家零距离感受国家级大师的风范,领悟无痕教育的精髓,实现灵魂的深度对话!</b></h3> <h1><b><font color="#ed2308">二、名师示范,感受工作室学习的厚度。</font></b></h1><h3><b> 如何发挥工作室名师团队的影响力,我们一直在探索。每学期一次的名师示范活动和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是我们活动开展的又一项突破。每位名师或展示优秀课例,或开展精彩讲座,让学员向身边的名师学习,极大程度的将名师资源最大化利用。他们既在理论高度上,也在实践指导中给学员提供了可参照、可消化、实用性强的专业指导。</b><br></h3> <h3><b>10月16日,在城区一小举行名师示范课。</b></h3><h3><b>张芳兰老师上示范课《认识周长》。这是一堂概念课,巧妙的展示了概念的形成过程。</b></h3> <h3><b>刘小飞老师上示范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为老师们如何上好“综合实践课”提供了学习的蓝本。</b></h3> <h3><b>陈艳梅做了题为《如何上好常态课》的讲座:</b></h3><h3><b>让教材成为课灵魂;</b></h3><h3><b>让儿童站在课中央;</b></h3><h3><b>让思维贯穿课始终;</b></h3><h3><b>让思想方法成为课精髓;</b></h3><h3><b>让化错成就课精彩;</b></h3><h3><b>五个方面对如何上好常态课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b></h3> <h3><b>在评课议课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学习中共同成长!</b></h3> <h3><b>在评课后,又有五位老师做了暑假读书心得分享!她们是:曾英、邓晚华、何思、晏微、罗赛男。</b></h3> <h3><b>  10月31日,我们组织名师送教到宋家塘小学。本次送教的主题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方法探讨。</b></h3> <h3><b>李志强老师执教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b></h3> <h3><b>张迎春老师执教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b></h3> <h3><b>宋家塘小学的青年老师陈娴静执教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b></h3> <h3><b>  陈艳梅做了题为《如何让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的微讲座,并和老师们交流了如何挖掘教材的思维训练点,如何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习题等,让老师们受益匪浅,纷纷折服。</b></h3> <h3><b>  在议课环节,大家各抒己见,现场教研氛围十分热烈,不同的案例,不同的观课角度,不同的研究触角,让教研活动真正发生。</b></h3> <h1><b><font color="#ed2308">三、学员赛教,凸显工作室学习的力度。</font></b></h1><h3><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员们观摩了专家和名师的课堂,如醍醐灌顶,眼前豁然开朗。但要更好的把新理念落实在自己的课堂中,必须亲自来实践。我给学员搭建展示的平台,每个学期都组织一次学员赛教活动,让学员们在赛教中快速成长起来!</b></h3> <h3><b>  6月18日,是上学期的学员赛教活动。每组选一名学员参加,杨罗、尹旭辉、何思、邓晚华、张明五位老师参赛。此次活动以课题研究《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研究》为背景,选取了五堂综合与实践课进行赛教,打破了常规课例的模式,教研形式有新招,真正做到了教研实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b></h3> <h3><b>  12月3日,是本学期的学员赛教活动。本次赛教活动规则一改常态,紧跟时代潮流,沿袭今年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比赛规则,授课教师课后三十分钟即时反思并说课,这对教师的临场发挥能力和自我总结能力都有很大考验。老师们的上课和说课能力得到大辐度提高。</b></h3> <h3><b>  郑波、刘珈鹭、王春、马琴、刘璐参加比赛。老师们挑战自我,都表现很棒!</b></h3><h3><br></h3><h1></h1><h1><b><font color="#167efb"> 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我们不走寻常路,一路探索,一路前行,一路寻觅着独特的教育芬芳!</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四、下校指导,拓展工作室学习的宽度。</font></b></h1><h3><b> 为了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我创办了“星火行动”这一活动。由我带领工作室的名师团队成员下校指导学员常态课的活动。常态课就如我们要吃的一日三餐,普通而重要。对青年教师来说,指导常态课更重要,更接地气、更有实用价值!今年走了十所学校,分别是城南小学、城区二小、湖塘小学、九龙中心小学、关协小学、黄陂桥小学、高田小学、杏园小学、黄渡小学、廉桥二小。每到一所学校,正式学员、跟班学员以及学校其他的青年教师都指导,每次指导三堂课,力争每到一校,引领一批,辐射一片,以期达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预期目标。</b></h3> <h1><font color="#167efb"><b>“星火行动”第一站城南小学。</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星火行动”第二站城区二小。</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星火行动”第三站湖塘小学。</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星火行动”第四站九龙中心小学。</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星火行动”第五站关协小学。</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星火行动”第六站黄陂桥小学。</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星火行动”第七站高田小学。</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星火行动”第八站杏园小学。</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星火行动”第九站黄渡小学。</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星火行动”第十站廉桥二小。与他们乡里的大活动“开放日”结合起来,让全镇大部分数学教师参与活动。</b></font></h1><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b> 名师李志强还送了一堂优质课,给参加活动的数学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每次活动结束,学校领导都会对我说:“这样的活动太好了,老师们收获很大,以后要多到我们学校来!”并且总会有老师要求加入我们工作室跟班学习,所以我们工作室现在跟班学员都快30个了。对跟班学员,我都一视同仁,每次活动,都通知她们参加,就餐、书籍、指导等一样都没有落下。</b></h3><h3><br></h3><h1><b><font color="#167efb"> 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带领工作室的名师团队,推动工作室的所有学员,再由学员引领自己所在学校甚至所在乡镇的年轻教师,于是,“星星之火”就呈燎原之势,也就拓展了工作室学习的宽度!</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五、线上研讨,突出工作室学习的广度。</font></b></h1><h3><b> 线下学习与线上研讨相结合,是工作室的宗旨!本年度组织了十次线上研讨活动(寒假还有一次)。每次都有主题,老师们都围绕主题认真研讨,积极发言。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培养能力等方面进行研讨,每次研讨都历时一天,每位老师都积极发言,每次线上研讨,我都要认真写好总结发言,和老师们一起交流,充分体现了工作室学习的广度!</b></h3> <h1><b><font color="#ed2308">六、课题研究,促进工作室学习的深度。</font></b></h1><h3><b> 我们工作室的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在4月份开题,有了课题的引领,我们活动和研究就有了方向。开题后,我们围绕课题展开研究。六月份,我们学员赛教的课题就是尝试上综合实践课,并在线上研讨时安排了两次有关“综合实践”课的讨论,大家一起交流“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方法。在下学期安排每组学员撰写好书本上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并整理装订成册。在明年,要鼓励学员开发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b></h3> <h1><b><font color="#ed2308">七、读书交流,显示工作室学习的热度。 </font></b></h1><h3><font color="#010101"><b> “胸怀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提高工作室学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我购买了几百本书籍,每个学员(包括跟班学员)都有几本书,看完再互相交换,并做好读书笔记。本年度还做了两次学员的读书交流活动。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读书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自我,在写作中历练自我。</b></font></h3> <h1><b><font color="#ed2308">八、载誉归来,感受学员成长的速度。</font></b></h1><h3><b>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两年的努力,工作室学员快速成长起来。许珏获得邵阳市教学比赛特等奖,并获得第六届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课评比活动一等奖。刘娅录制的优课《三位数减法的笔算(不连续退位)》获得部级优课荣誉。邓晚华、杨燎燎、卢白雪获得邵东市教学比赛一等奖。还有很多学员写的文章在各级获奖。学员成长的速度之快,让我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值了!</b></h3> <h3><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把虽小,力量无穷,一经点燃,无需凭借,煜煜生辉,自带光芒。我们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注重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名师示范为抓手,以下乡指导促交流,以各种活动为助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老师,引领了一个又一个乡村教师团队,助推了一波又一波教师专业水平“多元化”高速持续发展!</b></h3><h1><b><font color="#167efb"> “聚拢来是一把火,散开去是满天星”,我们工作室所有成员团结在一起,我们互相学习、我们抱团成长!“一人行快,众人行远”!我们工作室在以后的日子里,必将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更坚定,走得更远……</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 2020,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