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font-size:22px;"> 初读《诗经》,会有一个疑问:《诗经》中收集了邶、鄘、卫、郑、齐、魏、陈等诸侯国的民歌,为什么找不到“晋风”?要知道,晋国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政权呢!</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稍作查询就会知道,“唐风”就是晋国的民歌。</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那为什么不叫“晋风”?</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涉及到一段晋国的历史。</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晋国开国之君,称唐叔虞,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史记》中对唐叔虞的出生描写得颇具神话色彩。说是周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见天帝对他说:“我令你生子,起名叫虞,我把‘唐’这个地方给他。”等到叔虞出生时,在其手心中有一个“虞”的图案,所以就给他起名叫“虞”。</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叔虞的父亲周武王灭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权。周武王十四年(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叔虞的哥哥周成王继位。周成王继位时年幼,所以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诸侯国唐国(地处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有一百里)发生叛乱,威胁周王室在河东地区的统治。同年十月,周成王派周公旦率军平息了唐国叛乱。</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成王与叔虞嬉戏顽耍时,把桐叶削成珪的形状递给叔虞说:“我把这个封给你吧”。史官当即因请择吉日立叔虞。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史官回答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方园百里,故称为唐叔虞。</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燮继位后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是为晋侯燮。</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你读过《史记》、到过晋祠,就会触摸到这段历史。</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平时开玩笑经常会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但在权力的诱惑面前,兄弟宗族的感情也成了“塑料花”。史上最有名的有曹丕和曹植的故事,有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斧声烛影”的故事。在晋国历史上,也演绎了兄弟两宗生死缠斗六十七年、小宗灭掉大宗登上王位的传奇。</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说到这段兄弟宗族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就必须提到晋穆侯,他的两个儿子是这段故事的起源。这两个儿子,一个是姬仇,另一个是姬成师。</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穆侯死后,其弟殇叔造反。姬成师在平息这场叛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叛乱平息后,姬仇继位,史称文侯。弟弟姬成师则成了位高权重的人物。</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文侯死后,其子昭侯继位。昭侯年纪不大,非常反感手握重权的叔叔整天在自己身边晃荡。后来干脆把叔叔姬成师分封到了曲沃城(今山西曲沃),这一年是公元前745年。自此姬成师被人们称为曲沃桓叔。</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讲清楚这个故事,我们把继位的昭侯一宗称之为大宗,曲沃桓叔一宗称之为小宗(或曲沃小宗)。晋国内乱就从这叔侄斗法开始了。</b></h1><p><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曲沃桓叔被赶出当时的郑国国都翼城(今山西翼城,当时郑国国都位置有不同说法,本文择其一),到了曲沃封地后,大行仁政收买人心,百姓争相归附,小宗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有人说</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诗经·唐风·椒聊》中“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b><b style="font-size:22px;">,其实就是以花椒多子、香气悠远来形容曲沃桓叔一宗子孙繁盛、影响越来越大的。</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胳膊粗了,可能就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公元前739年,小宗的曲沃桓叔勾结晋国大臣潘父等人,杀了其侄子大宗的昭侯。</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诗经·唐风·扬之水》记载“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b><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以一个政变知情者的口吻讲述的,以河水和白石起兴,意思是表面的平静隐藏着巨大的政变,知情者已经听到了政变的命令,但却不敢向人说出实情。</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小宗的曲沃桓叔听得昭侯死讯后,赶往晋国首都,但遭到了大宗贵族的拼命反抗,打退了曲沃桓叔,并拥立昭侯之子姬平继位,史称晋孝侯。</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战败的曲沃桓叔固守封地七八年之后,带着造反不成的遗憾死去,其子姬鳝继位,称曲沃庄伯。大概从这个时候起,小宗的后代们为了实现曲沃桓叔的理想,开始了屡败屡战、前赴后继的篡权之路:</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曲沃庄伯造反了两次。一次是公元前724年,小宗的曲沃庄伯攻进晋国首都,杀死了晋孝侯。但同样遭到了大宗贵族的顽强抵抗,曲沃庄伯也同其父亲一样,被赶回了封地。大宗贵族又拥立了晋孝侯之子姬郤继位,史称晋鄂侯。</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曲沃庄伯第二次造反是公元前718年,当时晋鄂侯病死,曲沃庄伯趁乱攻打晋国都城。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没想到周王朝继位不久的桓王急于显示自己的天子身份,派出了军队来维持宗族秩序,对晋国大宗伸出了援手。大宗贵族们拥立晋鄂侯之子姬光继位,史称晋哀侯。</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曲沃庄伯又被打回了封地,没两年也含恨死去了。其子姬称继位,史称曲沃武公。</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曲沃武公继承了祖父、父亲的遗志,继续造反,先后经过了三次战争:</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次是公元前709年,曲沃武公与晋哀侯大战。倒霉的哀侯乘坐的战车被卡在了树林里,哀侯被曲沃武公俘虏并杀害。这应该就是“哀侯”谥号的由来吧,确实够悲哀的。哀侯死后,其子继位,可能是因为年龄太小,史称晋小子侯。</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曲沃武公第二次造反是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把可怜的晋小子侯骗了出来。从辈分上论,小子侯应该属于曲沃武公侄重孙子辈儿了,但还是稀里糊涂地死在了曲沃武公手里。如此残暴地杀害一个小孩子,又一次惹恼了周天子。桓王再次出手参与了攻打曲沃武公的战争,又把曲沃武公赶回了封地。</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说</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诗经·唐风·有杕之杜》</b><b style="font-size:22px;">这首诗,讽刺的就是曲沃武公一意孤行、不顾兄弟宗族感情、听不进贤臣的进谏,一味兼并大宗的所作所为的。另有</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唐风·鸨羽》</b><b style="font-size:22px;">,有人认为写的是晋国内乱、百姓被征入伍或者服劳役,不能耕种收获,父母没有饭菜糊口的景象。</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晋小子侯被杀后,因为其年龄太小没有子嗣,大宗贵族只好拥立小子侯的叔叔、哀侯的弟弟姬缗继位,史称晋侯缗,在位二十八年。</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二十八年间,曲沃武公不是说放弃了造反的理想,而是吸取了两代人造反不成的教训:自己实力再强,也是从大宗夺权,名不正言不顺;周天子势力再弱,也是天子,对诸侯国还是有影响力的。自己要想夺权成功并最终登上晋国国君之位,必须求得周天子的认可。所以曲沃武公开始了二十多年的韬光养晦和养精蓄锐,等待着有合适的时机。从这个角度说,曲沃武公真的是一个狠角色。</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隐忍了二十七年之后,到了公元前679年。当年的周天子桓王也被熬死了,继位的周天子是釐(僖)王。随着诸侯国日益壮大,周王朝越来越衰微,诸侯也越来越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以至于周天子成了为吃顿饱饭发愁的穷天子。这对于曲沃武公来说,是反击大宗的机会。这一年,曲沃武公直接发动了第三次战争,杀死了晋侯缗。折腾了这么多年,这一次晋国大宗没能保住以往的胜绩,也没有了周天子的庇护,周天子自己已经自顾不暇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终于打赢了夺权战争的曲沃武公,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上非常成熟的人物。他把包括珠宝、美女等在内的战利品一车又一车地送到了周天子那里。周天子已经穷怕了,也习惯了被诸侯国忽略不计了,突然有人送来了重礼,还把自己当个天子对待,开心还来不及呢,哪还顾得上什么正义!</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周天子也明白“无功不受禄”的道理。这时候,另一首《诗经》中的古诗就出现了,这就是《唐风·无衣》:</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yù)兮!</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首诗,字面的意思很简单:</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难道说我没衣裳?我的衣裳可不少。跟你做的比不上,你的舒适又吉祥。</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难道说我没衣裳?我的衣裳有很多。跟你做的比不过,你的舒适又暖和。</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一直有争议。毛诗和朱熹都认为,曲沃武公派使臣以重金美色贿赂周天子,使臣以此诗请求周僖王以天子之名认可武公的晋君名分,将其列于诸侯。</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读《诗经密码》时,查阅到了以下的资料。</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按照《周礼》,周天子有九种封授官职的仪式,分别封赏不同层次的九类职位,这被称作“九仪”,每一个级别都有相对应的服饰,称作“某节之衣”。</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九仪”包括:1.“受职”,即授予最基本的从政资格,相当于有了公务员身份;2.“受服”,即赏赐一套祭祀的衣服,从此有资格参加重大祭祀,身份就是上士了;3.“受位”,即有了实际官职,在诸侯国当下大夫;4.“受器”,即赏赐一套祭器,有了自己祭祀的权利,在诸侯国相当于上大夫的职位;5.“赐则”,即有了天子封赏的土地;6.“赐官””,即在自己的土地中可以任免官员,类似诸侯,但名义上还不是诸侯,同时这一级别可以当周天子的卿,就是在朝中做大官;7.“赐国”,即由周天子正式封赏为诸侯国国君,可以开宗立派,祭祀自己的祖先,有自己的宗庙,有自己的国都和封号;8.“作牧”,“牧”就是管理的意思,这一级是周天子赏赐的特权,通常是封赏有大功的诸侯国国君,有权力讨伐别的诸侯国家;9.“作伯”,也就是所谓的“方伯之国”,类似于片区总管。</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按照《周礼》的内容,这首诗中的“七兮”、“六兮”并不是指的七套或者六套衣服,而是要求对其身份的封赏,请求周天子赐给曲沃一宗诸侯命服,正式封为晋侯。而得到好处的周天子,也确实满足了曲沃武公的愿望。</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可以好好总结一下曲沃小宗的造反历程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自晋昭侯把叔叔曲沃桓叔分封到曲沃城的那一年(公元前745年)开始,一直到晋武公成功获得周天子封赐(公元前679年),晋国结束内乱,间隔了长达六十七年的时间。期间,晋昭侯以降,晋国大宗贵族共拥立了五个国君,分别是晋孝侯、晋鄂侯、晋哀侯、晋小子侯和晋侯缗。而小宗一方,通过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的不懈努力,杀了五个国君(晋鄂候是病死),造反六次,最终取代了大宗,成为了晋国的君王,曲沃武公也就改称为晋武公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让我想起了那首著名的闽南语歌曲中的歌词,</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b><b style="font-size:22px;">。晋国小宗这几十年的打拼,是真的验证了“爱拼才会赢”的真理啊!</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只是这种“拼”和“赢”,从传统上来说,是非正义的。</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由于晋武公残杀公族,也导致了一个恶果,就是只能任用外姓,最终在晋立国二百六十余年后,被韩、赵、魏三国瓜分,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的故事。</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写过,由于年代久远,《诗经》中的很多诗歌都有多种解释。毛传和朱熹依据晋国历史进行解释是一种观点,但也有其他的解释,认为毛传和朱熹的解读过于牵强,这首诗其实是一首怀念亡妻的作品,诗人拿起了衣服要穿的时候,睹物思人,想起了早亡的妻子,想起了亡妻的贤惠与劳苦,不禁悲从中来:“</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难道说我没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可是哪一件也不如你亲手缝制的衣裳啊,舒坦又温暖</b><b style="font-size:22px;">。”</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解释,也说得通。宋代贺铸“</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b><b style="font-size:22px;">”写的也是这种丧妻之痛。</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回到文章开头,说一下《诗经》中以“唐风”代替“晋风”的原因。</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唐”,其实是晋国最初的国号。子燮(燮父)继位后改国号为晋,这个国号晋国大宗也一直在使用。曲沃小宗夺权成功后,也延续使用了这个国号。照理说以“晋风”作为晋国民歌集的称谓,也无不妥。之所以用“唐风”来命名,刘氏瑾给出了一种解释:</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叔虞封唐,燮侯号晋,十七传至晋侯缗,然后被曲沃武公所并。但曲沃武公只能灭晋大宗,却不能灭唐之号,能冒用晋国的国号却不能继唐之统。“唐风”中的诗歌多作于曲沃并晋的时期,后世君子想把曲沃武公从晋国历史上抹掉是不可能的,但却可以从文字上将其忽略掉。所以沿用最早的国号“唐”,是“恶之深故绝之甚也”。</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也就是说,《诗经》中的内容是经了圣人的取舍,曲沃武公虽得到了晋国国君之位,在其统治期间晋国也有民歌被收录进《诗经》,但圣人厌恶曲沃一宗得国不正,所以从文字上抹去了“晋风”代之以“唐风”。就像历史上有“邶国”、“鄘国”之国名,但这两个国家并无诗歌留存,圣人怜悯其国君无罪而失国,所以在《诗经》中留下了“邶风”和“鄘风”,这是一样的道理。</b></h1> <h1><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2px;">【注释】</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1.七:七节之衣。代贵族之礼服。《毛传》:“侯伯之礼七命,冕服七章。”2.安:妥善,合适。吉:吉利。</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3.六:六节之衣。代贵族之礼服。《毛传》:“天子之卿六命,车旗衣服以六为节。”</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4.燠(yù):温暖。《毛传》:“燠,暖也。”</b></h1> <h1><b><font color="#ed2308">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br>参考书目:《诗经译注》、《诗经密码》、晋史等。</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