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车水马龙”

河州雎鸠

<h3>  邯郸市郭二庄煤矿职工食堂对面曾经是职工粮站,现在,职工粮站早已经取消,当年,职工粮站门前有出租书籍的小摊,那时候年龄还小,被书吸引,就花二分钱在小摊旁阅读一本连环画,时间既久,邃看了很多本连环画,有些连环画是关于东周列国的,里面提到一个地名——即墨,这个地名被我记了几十年。</h3><h3> 不曾料想到,今生还有机会能够到即墨一游。</h3> <h3>图为青岛市香港路建筑</h3> <h3>  百年青岛,千年即墨。即墨是青岛的前身。青岛有个城阳区,山南水北为阳,城阳区就是因为青岛位于即墨古城的南面而得名。</h3><h3> 到了即墨,才知道,当地人把即墨叫做即密,舒声韵,这与家乡把墨发成密的入声韵稍有区别。</h3><h3> 即墨城分布于两地,分别叫做“即墨古城”与“即墨故城”。</h3> <h3>  游览了即墨古城,估计即墨故城应该是废墟,就没有去参观。</h3><h3> 即墨境内有一条大沽河,是胶东地区著名的河流,沿河两岸分布许多村庄,参观了大沽河东岸的一些村庄,它们隶属于即墨区移风店镇。</h3> <h3>图为即墨人在大沽河摸鱼</h3> <h3>图为即墨人在大沽河割芦苇</h3> <p>  步行至马龙疃村,其村的界橜引起了注意。橜文为:</p><p><br></p><p> “在移风店镇西南9公里,大沽河东岸。阴历一、六逢集。据传,唐朝初年,此地为驻军官兵遛马之处。至贞观时(公元627至649年),张姓立村于此地,称马遛疃,至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改号为马龙疃。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今此村已明显分为东西两部分。”</p><p><br></p><p> 同一个村庄,原来称“马遛疃”,后来改称“马龙疃”,界橜里没有明确写出改称的原因,应该是方言语音演变的缘故,把“遛”发成了“龙”音,马遛意义明确,而马龙意义不可解释。</p><p><br></p><p> 由此想到一个常用成语——车水马龙,它被解释为车如流水马如龙,这个解释明显不符实际,车怎么能够如流水?马又怎么可能如龙?根据即墨区马遛疃村改称马龙疃村方言语音的演变,则车水马龙的正确写法应该是“车夊马遛”。夊,普通话音sui,方言内音shui,缓缓而行之意。</p><p> 广西南宁方言,称“命运”为“命水”,在这里,“水”是“运”的音转字,“车水”就是“车运”,车水马龙,本字当作“车运马遛”,亦通。</p> <p>  相应地,称呼自来水出水端部位的弯管为“水龙头”,正字应该是“水流头”。一小段流水的弯管,不像龙头,如果欲强调其弯曲的特征,则应该用“蟉虬”,而不应该用“龙”。《楚辞 · 远游》:“形蟉虬而逶迤”,洪与祖补注:“蟉虬,盘曲貌”。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第3版)第三章:“把用木头做成的像马一样的玩具叫做'木马' ,甚至把自来水管上的放水活门,以其吐水的特点,就用比喻的方法将它称为'龙头'(也可叫做'水龙头' )等等,这都是以修辞手法为基础进行造词的结果”。书中的这个举例是错误的,造词应该忌用比喻,否则容易引起歧义与不解,影响正常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