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读·他——记我的导师 陈斌<br> 作者:吕静<br> 他,1998年7月烟台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来到东营市实验中学任教至今,已在实验中学度过了21个春秋,并担任了整整21年的班主任;他,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东营市最美教师”“东营市学科带头人”、“东营市教学能手”、“东营市优秀班主任”、“东营市优秀党员”等称号,共获得教学成果奖19次,多次荣获各类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称号,所带的团队在历次中考中考取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他,在2017年所带的中共东营市实验中学第四党支部被市教育局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实验中学党委评为“致远先锋党支部”……他就是现任东营市实验中学2018级年级主任,中共东营市实验中学第三支部支部书记,我的导师——陈斌。</h3> <h3> 闻他——缘起<br> 三年前,我怀揣着沉甸甸的梦想来到了实验中学,走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我的内心非常忐忑不安,因为我早就听说实验中学的数学非常厉害,数学组更是强手如林,大家都比着教、比着学、比着奉献,这让我更加紧张,生怕教得不好,就在此时,我第一次听到了他的名字。</h3> <h3>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了陈斌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我被他的课堂深深地吸引,整节课他走到哪里,50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就跟到哪里。整节课他说的很少,而学生们却说了、做了、并且收获了很多。他“神奇般”地掌控着课堂同时又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听课过后,我在和其他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到陈斌老师曾获得过如此多的荣誉称号,在各项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自己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知道这些后,我的内心莫名地燃起了一团火,我暗暗地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目标,我要努力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教师。从那时起,我开始更加用心地去准备每一节课,课后及时认真地总结反思,并经常跨校区、跨年级去听陈老师的课,希望有朝一日能拥有像他一样“神奇般”的课堂掌控力。</h3> <h3> 遇他——缘深<br> 2018年9月新学期的开始,我有幸来到了陈斌主任带领的2018级团队,这让我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虽然管理着2000名学生和120多名教师,在管理任务极其繁重的情况下,他扔勇挑重担,担任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在年级内他还带领老师们成立2018级教学志愿服务队,为因参加比赛、手术生病等而耽误课的孩子们义务补课。他带头成立奥赛围棋社团,倡导老师们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他经常在年级内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教师接力跑,钢笔字、黑板字大赛等,以此凝聚老师团队力量。他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和2018级的家长交流,不断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2018级的家长非常支持年级工作……在我看来,他总是“神奇般”地掌控着他的时间,“神奇般”地为所有2018级老师创造最好的教学氛围。直到,我更加幸运的成为了他的徒弟,我才真正了解到这股“神奇”力量的来源。</h3> <h3> 我现在所带的这两个班级无论是入学成绩还是六年级的前几次阶段性测试,他们都是稳稳的倒数,我的数学成绩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刚刚入职不到两年的青年教师,这样的状况让我不知所措,时间长了工作的信心与热情好像都被渐渐磨掉了。我想要去找陈老师寻求帮助,却总怕打扰他忙碌的工作。让我又惊又喜的是,陈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困惑,主动找到我了解情况,并多次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去听我的课。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我重燃教育信心,原来,他带的第一批98级7班的学生,在刚入学时,也是全级倒数第一,经过努力四年后参加中考时成绩已经成为了全级第二名。</h3> <h3> 为了帮我走出困境,他告诉我,首先要注重课堂管理。初中的孩子是三分教七分管,老师要尽早规范学生的听课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杜绝手懒。其次要努力精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做到向课堂要效率。三是多探索多种教法,根据不同的课型来使用不同教学方法,而且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都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陈老师的悉心指导,我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方法,终于我的数学成绩从40爬到了30,从30走到20,现在来到了第十!</h3> <h3> 只有阳光和雨露无尽的施舍,才有花红叶绿的生机勃勃。在这一年多的教学工作中我学到了太多太多,感谢陈斌老师春风化雨,为我点亮希望的明灯。感恩陈斌老师将他那股“神奇”力量传授给我,我定会将它内化为自己奋斗路上前行的强大动力,不负师恩,阔步前行!<br>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导师——陈斌主任,感恩您的悉心教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