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2019年12月31日晚办公时间,按照惯例,是我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此时,<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屋外面正寒风潇潇,会议室内却暖意融融。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正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前几天,我刚从上海参加完“岐山县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暨学校管理创新研修班”学习顺利归来,正在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及收获与全体教师进行分享。</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这场报告,我分四个部分给大家做了分享。第一部分:奔赴上海------“孔雀”东南飞;第二部分:聆听报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第三部分:参观名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四部分:学习心得------收获满满,不虚此行。</span></h3><h3><br></h3> <h3> 12月18日清晨,我们来自全县部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层面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以及教研室教研员共42名成员,在县教体局任彦林股长和刘金亮主任的组织下,带着领导的嘱托,怀着几分欣喜、几许期待登上了去上海的火车,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岐山县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暨学校管理创新研修班”学习之旅。</h3><h3> 我们从岐山高铁站出发,动车一路疾驰,经过了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份。越往东南方向,越是一马平川,我们的眼界和思路也豁然开朗了起来。经过一千多里的行程,我们终于到达了世界级大都市------上海。此时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在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上海铭思(名师)培训中心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下,住进了闵行区格林豪泰快捷酒店。虽然经过了整整一天时间长途跋涉,稍感疲惫,但是一想到这次难得的、珍贵的学习机会,我们的心情又倍感兴奋,盼望着新的一天赶快到来。</h3> <h3> 学习伊始,在上海铭思培训中心的报告厅里,来自陕西两个不同市县的学员们怀着共同的教育梦想齐聚一堂,在班主任赵蕊、安迪老师的主持下,举行了“岐山县+华阴市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暨学校管理创新研修班”开班典礼。首先,由上海铭思培训中心的陈绵杰总监致欢迎词。接着,岐山县教体局任彦林股长做了动员讲话。他要求全体学员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的研修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参加这次学习。任股长的讲话像战斗前的动员令,令我们精神振奋、情绪高昂。</h3><h3> 随后的几天里,我们聆听了八场专家教授、特级校长们的专题报告。他们用新颖的观点、独特的见解、典型的案例、优美的课件、生动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工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h3> <h3> </h3> <h3>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万航渡路小学原校长张雪龙在做题为《文化办学,造就有灵魂的教育》专题报告。</h3> <h3>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附属闵行实验中学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沈晓红在做题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报告。</h3> <h3>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校长徐谊在做《教学精细化管理》专题报告。</h3> <h3>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洵阳路小学校长朱乃楣在做题为《一所家门口学校的变革演进》主题报告。</h3> <h3>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校长王洪伟在做题为《学校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专题讲座。</h3> <h3>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原院长凤光宇在做题为《提升校本研修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讲座。</h3> <h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明在做题为《引领学校优质发展的管理策略》专题讲座。</h3> <h3>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郑金洲教授在做题为《学校内涵发展与校长领导力的提升》专题讲座。</h3> <h3>用心聆听,细心体会。我们在聚精会神地聆听报告</h3> <h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在一丝不苟地记录笔记</h3> <h3>与专家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习效果。</h3> <h3>学习是聆听,是体会,是感悟,是反思。我们在热情洋溢地分享聆听报告后的收获。</h3> <h3> 在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上海两所新优质学校------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附属闵行实验中学和上海市洵阳路小学。他们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丰富的校园文化让我们耳目一新。</h3> <h3> </h3> <h3> 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附属闵行实验中学,以前是上海市一所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处于闵行区的倒数位置。于是,他们用“教育可以是一种唤醒,唤醒分数之外的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新理念来办学,秉承“成人、成事、成才”的校训,依托机器人实验室在全校普及创新教育,寻找到了适应这样一所学校、适合这样一批学生、贴近需求特质的路径,2011年入围上海市首批“新优质学校”,书写了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h3> <h3> 学校创意十足的机器人作品、趣味盎然的思维游戏、妙趣横生的彩泥玩偶、丰富多彩的图文展示,让我们乐在其中、流连忘返。</h3> <h3> 走进上海市洵阳路小学,我们不仅被其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所感染,更被洵阳路小学在朱乃楣校长的带领下一路栉风沐雨、茁壮成长的经历所打动。</h3><h3> 22年前,年轻的朱乃楣挑起了校长的重担。当时,洵阳路小学面临着校舍简陋、条件落后、五校合并、八名骨干教师流失的严峻形势。她勇挑重担、大胆改革,依托高校力量,引进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将“尊重生命,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发展的可能”的教育理念引入学校,形成了“润泽生命,洵美且异”的“寻阳文化”。</h3><h3> 基于“寻阳文化”,洵阳路小学秉承“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的课程理念,在广泛调研学生、家长课程需求的基础上,优化出丰富而合理的“阳光课程”体系,分为“阳光礼仪、阳光健心、阳光艺术、阳光创造”四个板块,共四十多门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自主选择,并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兴趣、发现自我、发展特长。学校的每一门课程都在学生的心田中播撒阳光,在生命里种植希望。</h3><h3> 如今,洵阳路小学已经成为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的典型代表,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h3> <h3> 愉快而短暂的学习结束了。同是教育追梦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背起行囊,满载而归。学习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反思,一种提高。此次上海之行,不仅使我开阔了眼界,收获了东南沿海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更促使我不断地去思考: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学校的教育质量?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h3><h3> 一是要勤于学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俗话说,玉不磨,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习是我们获取知识,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经验,为取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h3><h3> 二是要勇于创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的党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才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的道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只有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才能使学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能被历史的潮流所淘汰。</h3><h3> 三是要善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经验再丰富,不会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只能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我们要学以致用,把学到的先进理论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校情、灵活应用,不能死搬硬套。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条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教育路径。</h3><h3> 总之,我要以这次上海研修为新的起点,不断地去学习、去创新、去实践,为提高我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懈努力!</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