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人寻味的野菜乡愁 王玉民

小青

<h1><b>一种耐人寻味的野菜乡愁 王玉民</b></h1><h3> 春日时光,在"乡里乡亲"微信群里,一帮在上海打拼的东北老乡闲侃神聊,不知哪位“吃货”抢先聊到"舌尖上的东北"。这话茬像炸锅般引起热议,尤其是几位开饭店的小老板,似乎被触动了哪根敏感神经,以说相声的口吻兴奋地报起菜名:地三鲜锅包肉酸菜馅饺子小鸡炖蘑菇------一溜烟地冒了出来.这还觉得没尽兴,趁热又把东北菜的图片文字和视频一股脑地隆重发布,可谓讲乡情和拉生意兼得。</h3><h3> 受群情忽悠,我也冒出来凑闹:“我倒是对东北的蘸酱菜记忆深刻,更对曲麻菜情有独钟,不过年轻人可能不知曲麻菜啥样,且在大上海未曾见过。”没想到我这番话立刻惹来男女老少群友的反唇相讥:“别埋汰人了,东北人哪有不知曲麻菜的,笑话!”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本以为忍饥挨饿的苦日子已经久远,往日接续生活的野菜已退出历史舞台无人屑顾了,不料东北人吃曲麻菜的历史从未中断。美女群主不失时机出来发话:“想吃吗?马上请回东北老家的兄弟给你寄来!”我只是说说而已,当场婉拒了她的好意,老乡们却动真格了,几天后曲麻菜果然寄到。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那个严丝合缝的防挤压泡沫箱,但见曲麻菜未受“蹂躏”,只是显得有点蔫吧,逐棵拣择出来用冷水浸泡,过一会叶子便支棱开了,露出绿莹莹水灵灵的本来面目。舀一勺日常食用的东北大酱,捏几棵曲麻菜嫩芽卷成一团,蘸上酱往嘴里一塞,刹那间激活了儿时的味蕾记忆——略带苦涩,清脆盈口,正是这味儿,爽!由此看来,最家乡的味道就是最有温度、饱含情感的味道,这味道又演绎成了一种能够快递的乡愁。</h3><h3> 最近我才整明白,曲麻菜又名苣荬菜、侵麻菜,是广袤的东北大地上常见多见的一种野菜,田间地头、荒野林边、沙土黑土,不计环境随处生长,刚出土时呈绛红色,长大的过程中渐渐变得翠绿.此系草本菊科植物,嫩叶酷似柳叶,折断叶片有白浆渗出,很易使人联想到大地哺育人类的乳汁.其味略苦,性寒,且含有钙铁锌铜锰等多种矿物质,全草可入药,具有消除疲劳、清热解毒、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我揣摩,曲麻菜在东北百姓心中的地位和知名度,大概相当上海人之于大名鼎鼎妇孺皆知的荠菜吧!</h3><h3> 在我的记忆里,曲麻菜旧时并没有如今的名分和待遇,却挥发着如今不可比拟的价值和作用。在那“低标准瓜菜代”的年月,粮食全部是“限量版”的,家家户户都不够吃,辅以各种瓜菜充饥几成常态,曲麻菜则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人们变着法地吃这种野菜,常将其做馅包菜团,或掺入玉米面做菜饼子,或用开水焯一下凉拌.夏季还有一个吃法,在白菜叶上涂层大酱,再铺上小葱和曲麻菜,扣一小碗经凉水拔过的高粱米饭,卷成大饭包,双手捧着呼哧呼哧地咬嚼,那叫一个香啊!当然最简单最常见的吃法仍是做蘸酱菜。</h3><h3> 每当冰雪消融的春季到来,粮食青黄不接,曲麻菜应时如约破土而出了。近郊农妇臂垮大菜篮,装满洗得干干净净的曲麻菜,走街串巷扯着嗓子吆喝:“曲麻菜,二分一碗啊!”所谓一碗,也就是用手往大粗瓷碗里搂上一簇,大约二三两的样子,不用什么钩子秤盘子秤计量,麻烦!如果恰好赶上饭点,买上一二碗,免去再拣洗,全家人即刻有了一道佐菜。彼时的白糖冰棍才三分一根,曲麻菜比冰棍还便宜,名副其实的亲民价了。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吃这种野菜不因其物美而因其价廉,或许还透着过艰苦日子的隐忍和无奈,但绝没有寒酸和自卑感,也无关尊卑贵贱。改革开放后,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啥好吃的也都吃过了,吃曲麻菜却成了一种怀旧抑或是一种奢侈,至少对我而言的确如此。当兵在外几十年远离故土,也远离家乡的亲人和家乡的味道。每一次回乡探亲,内心十分渴望亲近故乡的亲朋好友和泥土芳香,重温生我养我的那一方水土上散发的温存与善良。品味“舌尖上的家乡”成了承载这份感情的“保留节目”,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同时,每次回乡只要不失时宜,所幸还能吃到专门款待我的清热解毒的曲麻菜。其实并非曲麻菜有多么营养多么好吃,而是情愿享受在家乡特有的环境和氛围下,就着乡音和亲情,烘托出吃野菜的仪式感.有一次情况稍显特殊,我初冬回老家,田野之上已一片凋零,心仪的曲麻菜当然也无处寻觅。然而在和朋友们相聚的饭桌上,曲麻菜又堂而皇之登场亮相了。当我惊诧地盯着盘中菜准备发问时,一位心眼非常实诚的朋友解释,听说我回去了,知道我想吃什么,他特意开车到郊区的蔬菜大棚找到的,仅有一小片曲麻菜,全部被他买下挖来了。彼时彼刻,不起眼的野菜抢了一桌“硬菜”的风头,我心中的惊喜和感动油然而生,呼地站起来:“来吧朋友,为了你这亲人般的深情厚谊,为了这来之不易的曲麻菜,干杯!”</h3><h3> 民以食为天,没有舌尖记忆的地域文化几乎是不存在的.当我们品尝家乡的味道,仿佛正在咀嚼着一段时光,体验着一种特色文化.如今吃的野菜似乎味道变了,其实往往在于人的味蕾变了.我们不愿也不可能再回到那艰难时光,但对于那个年代和那片土地上的拳拳乡愁是不应该淡忘的. </h3><h3> 2019年 12月31日于上海</h3>